「拼命工作是能科學健康養生的最佳方法,拼命工作是能產生自然機理的最佳方法,拼命工作……」
這段「拼命工作體」在一場年會上火了,公司想要給員工們傳遞狼性文化,激發年輕人奮發向上。
可也許很多公司都還不知道,打雞血早已不管用,如今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現實:沒時間和公司談理想,我們只想談錢。
「拼命年會」火了
最近幾天,幾乎是公司的年會聚集日。臨近年末,各大公司開始張羅起了自己的年會。在繼新東方的《釋放自我》火了之後,一個雞血公司的「拼命工作體」成為眾人熱議的話題。
30條「拼命體」,在大屏幕上十分醒目,但現實卻是:臺下有一個看得進去,算我輸。
因為太多人知道,拼命工作,很大可能也換不回相應的回報。
比如2019年新東方的年會節目火上了熱搜,員工吐槽內容過於真實:「幹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幹不過寫PPT的」。
有太多人只想應付考核,變得已經不想踏實幹活。當時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也轉發了此視頻,並回應道,「當然要獎勵」,獎勵多少沒想好。
對於上班族來說,在現實面前,口號喊得再響亮,遠沒有實際行動管用。打雞血沒有用,並不全是因為年輕人沒有理想,沒有幹勁。
打雞血越來越沒用
凡是工作了幾年的人都知道,不管口號再響亮,都不如一個紅包來得實際。不是因為年輕人沒有理想和情懷,而是口號在生活面前,真的一文不值,小魚兒對此都深有體會。
先說說我看過一個十分真實的帖子。在某一次重要的大會上,音樂放著《感恩的心》,高管在表述老闆多麼辛苦,正常反應應該是員工感動,甚至飆眼淚。
沒想到演講完,臺下員工是在忍住不笑的表情,感恩的心變成了嘲笑。
不是我們現實,而是大家試著想想,讓人領著3000塊的工資,老闆說著「我期待你們每個人都成為千萬富翁」,還期待他們有著手舞足蹈的激情?
在工作上,大家還是希望付出能和收穫成正比。不然只會讓人覺得,打雞血=只有領導有了收穫和開心。
實際上,大家努力拼搏,才能真正讓人覺得有了收穫和開心。現實告訴我們:遠離那些在職場中給你打雞血的人,真正的激情永遠來自於自己。
至於拼命工作才能換來前途,也並不全是對的。
拼命工作才有前途?
「你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一定會充滿前途。」相信這句話並不只有小魚兒聽過,當工作已經越來越接近996,身體也會一天天被壓力壓垮。拼命工作,何嘗不需要限度?
那些月入過萬的人突然辭職,身邊人一定滿是疑惑:「現在工作這麼難找,為何這麼任性?」
也許月薪4000的時候很快樂,但對某些人來說,月入過萬可能很壓抑。當你爬得越高你身上的擔子就越重。
我身邊有幾個別人眼中的女強人,她們收入頗高,但日常的生活幾乎都被工作佔滿,好幾次被送到醫院打點滴。
但一想到還需要養孩子,好不容易爬到了現在的位置,都不敢輕易辭職。
如果你能月入過萬,工作的強度和壓力總是會有的。所以當某一天的壓力成了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離職也並不意外。
但對他們來說,那一定是權衡利弊之後,艱難做出的選擇,儘管他們辭職時只是調侃著「保命要緊」。
足以見得,年輕人在工作上,已經越來越理性。在他們看來:打雞血可以,要打也是自己打。要放棄,更是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