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雞血」的歷史教訓

2020-11-21 生物谷

聽說一句流行語『像打了雞血一樣』究竟是什麼意思呀?是否形容一種特別亢奮的狀態?這典故從哪裡來的啊?詞典上可查不到呢。」

 

於是我們費了些功夫,搜集和查閱了有關資料,簡介如下:

說起「打雞血」以及「雞血療法」,在20世紀下半葉全國各地風行了幾十年。

據親歷者說,「打雞血針」或稱為「雞血療法「,最早出現於1959 年「大躍進時代」,一直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迅速傳遍全國。這種所謂「雞血療法」是用煮蒸消毒過的針筒,從雞肶下把雞血抽出來,每次幾十到一百毫升,注射到人體的肌肉裡,每周一次。據說,由此「液體蛋白的免疫反應就可以進入人體,對中風、半身不遂、婦科病、不孕症乃至痔瘡、牛皮癬、腳氣都有療效。

「雞血療法」是從哪裡來的?目前查到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建國初期某國民黨中將軍醫被我公安機關抓獲判了死刑,行刑前獻出這個「秘方」以求自保,稱其療效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治癒百病;據說「在臺灣的蔣介石就靠打雞血活著」。不但當地軍政首長深信不疑,還有一幫下屬效仿。文革中這「走資派」被批鬥,在逼問下坦白了打雞血的事情。於是被當作「延年益壽」的秘方,印成傳單廣為流傳,造成了「打雞血」的大流行。

還有一種說法是:1950年代初,中國各地學習、推行蘇聯的「組織療法」,把人體的某些組織,如皮膚、肝、腦、胎盤等作為注射液,或將埋入病人皮下以治病。上海某廠(一說永安棉紡三廠、一說上海無線電三廠)有個醫生俞昌時(1903年生於安徽南陵),試驗從一隻公雞的身上抽了1.5cc血,注射進左臂三角肌,結果「一點也沒有感覺——不痛,不癢,不脹」。其後一兩天內,他覺得精神亢奮、食慾增加,三四天後「發現奇蹟」,腳癬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時痊癒了。1959年6月,他開始在職工中試驗,「一個月多的時間內,打了三百多病例,都只打了一二針,最多的五六針,就發生了許多的奇效和顯著療效」。

上海衛生局後來的調查報告稱,俞昌時讓病人到他家中治療。打著「技術革命」的旗號,俞昌時聽不進任何勸阻,他說:「陳中偉斷手再植接血管算不了什麼,我也會做,雞血療法才是真正超國際水平的!」俞昌時向全國各地印發大量宣傳「雞血療法」的資料。據統計,有二十七個省、市(縣)的醫療單位或個人收到了「雞血療法」資料,一是標榜「雞血療法國際領先」,所以中央指示要「秘密研究」;二是宣揚有很多「老幹部」私下使用,「能治六十幾種痼疾的神藥」。

在他印製於1964年8月的《雞血療法》一書中,輯錄了一百多個病例,宣傳方式與現今充斥電視和報刊的各類神奇「秘方」如出一轍。在信息閉塞的年代,「中央指示」和「老幹部」私下享用的「秘密」之說具有很強的蠱惑性。上海衛生局後來的調查報告說:「在全國各地流傳很廣,影響很大,有的群眾抱著雞求醫注射甚至自己注射。各地衛生部門也紛紛來信或者派人來滬了解求治,情況相當混亂」。

1965年6月12日,上海市衛生局召開了專家座談會,討論後認為:鮮雞血是有異性蛋白過敏性血清反應存在,不安全,「目前雖未發生死亡事故,但如繼續應用下去,意外事故勢所難免,特別鮮雞血治療對象均為慢性病,該病本身無多大危險性,而治療卻冒著危險更值得考慮。」半月後, 上海市衛生局寫了《關於雞血療法的情況和處理意見的報告》呈送衛生部,稱將限令俞昌時立即停止私自給病人注射鮮雞血試驗的行為。

1965年7月23日,國家衛生部下發了《關於「雞血療法」的通知》,同意上海市衛生局調查報告的看法和處理意見,通知強調,「今後,應禁止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病人治病,以免發生過敏危險。群眾要求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予治療者,應加以勸阻。對於群眾中流行的各種傳說,應進行必要的澄清和解釋。」

不久,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爆發了,「造反有理」的口號響徹雲霄,包括醫療衛生系統。1966年12月28日,衛生部下發通知,撤銷1965年7月23日的《關於「雞血療法」的通知》。造反派成立的「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徹底批判衛生部在雞血療法上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大會籌備辦公室」,在12月發表《徹底為醫藥科研中的新生事物——雞血療法翻案告全國革命人民的公開信》,為「雞血療法」翻案。那《雞血療法》小冊子普遍翻印,散布全國各地,至今依然存在許多人家中。

「我們家附近地段醫院的注射室門口,開始排起長蛇般的隊伍。人人提著裝雞的籃子或網兜,等待護士小姐出手,一邊交流打雞血的經驗與傳聞,地上到處遺留著骯髒的雞毛和雞屎,此外就是雞的尖聲驚叫。它們的恐懼像瘟疫一樣傳染給了整個時代。」同濟大學朱大可教授回憶當時「打雞血」盛況時說,「雞血不僅是養生的聖藥,而且給瘋狂的種族注入了詭異的激素。革命的熱血奔湧在身上,而革命的烈火則燃燒在祖國的大地上。從1967到1968,打雞血盛行的時間,據說維持了十個月之久,與文革最瘋狂的時刻完全暗合。它跟造反狂熱之間的神秘呼應,至今仍是一個難以索解的懸謎。」

除了個別正規醫院外,北起漠河、南到西雙版納的街道診所以及縣級鄉級醫院到處都在打雞血,高潮的時候還要排隊打。一時間竟造成小公雞因緊俏而漲價缺貨。在計劃經濟低工資、高就業的當時,成為極其罕見的現象。

在那個特殊歷史時期形成的非理性認知模式,使中國老百姓在作為原始信仰的血液崇拜面前,產生認同感、親和感。大量非正常死亡、流血,使人們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易逝,因此特別重視肉體生命的保全。藉助於西洋的注射器械,又披上了「洋為中用」的科學色彩、現代意識,愈發增加了可信度,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一哄而起,「打雞血」的流行便顯得順理成章了。

有人回憶:20世紀70年代,在農村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自家養一隻大公雞,是用來給自己打雞血的,據說可以健壯身體,可以治病。幾乎每天都有不少的年老體弱者,抱著自家的大公雞,直奔公社的衛生院,讓大夫把雞血抽出來,注射在自己胳膊上。

後來,各地發生了「打雞血」致死的案例,人們開始感到恐懼,才停止了把雞血打進身體的做法。

如今,恐怕沒有人再輕信這種不科學的「雞血療法」了。只留下一句俗語『像打了雞血一樣』流傳了下來,形容一種特別亢奮的反常狀態。豈不知這裡面包含了多少愚昧、迷信、荒誕造成的悲劇,付出了多少生命的慘痛代價啊!(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人們為何如此熱衷於「打雞血」?
    然而年關將至,當我們的朋友圈裡動輒就出現《這雞血,我可以喝一年》及類似思路的文章時,書評君不禁哀嘆:「朋友啊,你可知道,放在以前,打雞血打不好,是真的會死人的啊!」 朋友,熟讀歷史,可別一意孤行啊。 現在看來,俞昌時1959年的臨床表演看似無釐頭,甚至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它的發生並非絕對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緣由。1959年元旦,《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迎接新的更偉大的勝利」的社論,肯定1958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也許如此,同年俞昌時才會藉助「技術革命」的熱烈開展,進行打雞血的嘗試。
  • 打雞血是怎麼回事?歷史上真的有人打過雞血嗎?
    大家經常用「打雞血」來形容一個人精神亢奮,但是你知道嗎?歷史上真的有人打過雞血哦!1959年,上海一家棉紡廠裡,一個姓俞的醫生正在現場演示打雞血,圍觀群眾沸沸揚揚,伸長了脖子往前擠,都想親眼目睹一下怎樣打雞血。
  • 為什麼用「打雞血」形容非常亢奮?「打雞血」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
    為什麼用「打雞血」形容非常亢奮?「打雞血」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
  • 「打雞血」竟然曾是個真事兒?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打雞血」來形容人的狀態超常,精神頭很好。 好比某天你發現,平時遊戲裡開黑唯唯諾諾的好基友突然重拳出擊了,那這時你可以對TA說: 「咋回事今天,打雞血了?」
  • 不是玩笑,真有人打雞血
    原標題:不是玩笑,真有人打雞血 「打雞血」,我原以為只是一種調侃,沒想到,竟然真有人把雞血打到自己血管裡,而且是為數不少的人,說有一段人人打雞血的歷史,都不算太誇張。
  • 文革時「打雞血」的荒謬療法因何盛行?
    摘自:《先鋒國家歷史
  • 朋友圈裡的那些正能量,是給自己打雞血還是給別人打雞血?
    還是為了給自己打雞血,或是給別人打雞血?這種狀態表面看似滿足了自己,其實是耗能的深淵!你會被這種虛無的感覺帶入一個貌似有著七彩祥雲般美麗的黑洞裡,讓你認不清自己,不知道真假。我們生活在被自己設計的完美無缺的高頻劇情裡,每天打雞血一樣的興奮,仿佛生命從此刻開始燦爛無比。但是,當有一天這些點讚或許關注少了,劇情發生了變化,你還會興奮、開心嗎?或許吧。
  • 王小波 | 打雞血
    王小波丨打雞血  事情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當時我是個知青,從鄉下回來,凌晨趕頭一班電車回家
  • 打雞血能使人興奮? 難道雞血是興奮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打雞血能使人興奮? 難道雞血是興奮劑? 看你興奮的那樣,跟打了雞血似的,已經成了人所共知的調侃人興奮過度的俚語。 打雞血真的會讓人興奮?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假的。 然而,鹽打哪裡鹹醋從哪裡酸,無論打雞血是不是真的會讓人興奮,其中的道理何在呢?
  • 打雞血,練氣功,當年「養生」也瘋狂
    市民排隊打雞血針。曾幾何時,我們還經歷過有著當年特有印記的養生熱潮:打雞血、喝紅茶菌、練氣功……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不再年輕,但故事沒老。故事外的我們更加睿智成熟,故事裡的他們依然緊握當年的心情。打雞血鄰居手拿柴刀逼我幫忙打雞血 打雞血,是上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養生保健」法。1966年到1967年間在全國的大街小巷興盛開來。
  • 希望孩子好,不能一味「打雞血」
    近幾年,「雞娃」成為大城市家長們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給孩子「打雞血」。這種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以及課外班、興趣班,不停讓孩子去拼搏的行為被家長們喊作「雞娃」。
  • 中國養生史記:60年代排隊打雞血
    甩手療法、飲水療法、滷鹼療法、羊腸線埋藏法、爬烏龜等都曾經流行一時,其中最最瘋狂的,當屬打雞血。  打雞血的發明人是上海永安棉紡廠的醫生俞昌時。1959年5月26日上午8點,他當眾給自己打了一針鮮雞血。時候他這樣回憶:「不到三小時,就感覺餓,中午吃了八兩飯。」
  • 「打雞血」怎麼來的?真的讓人興奮嗎?
    一般對於一個非常興奮的人,我們就會用「打雞血」來稱呼它,然而「打雞血」這一詞語是怎麼來的呢?大了雞血真的能讓人興奮嗎?我們都知道不是任何血液都能注射到身體當中的,但在早前科學知識還未普及的時候,就有一些人真的將雞血打入了身體當中,這也是因為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一位醫生將體溫計塞入了雞屁股中,然後他就發現雞的體溫高達43度這是遠高於人體體溫的,所以這位醫生就認為雞血可以調節神經中樞,同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抗病毒的作用,由於當時人們對於科學的認識較少,並且在一些媒體的宣傳之下,打雞血也成為風靡一時的保健療法
  • 真實存在過的「打雞血」療法,害死了很多人
    真實存在過的「打雞血」療法,害死了很多人 2020-06-2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智慧家長,從不給孩子「打雞血」
    【平湖一柱 第1365】  【核心提示】 智慧家長,不是把孩子未來的希望定義在狹隘的成績、名次、升學、學位上,盲目地給孩子「打雞血
  • 「拼命工作體」火了,打雞血卻對年輕人越來越不管用
    可也許很多公司都還不知道,打雞血早已不管用,如今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現實:沒時間和公司談理想,我們只想談錢打雞血沒有用,並不全是因為年輕人沒有理想,沒有幹勁。
  • 60後可能也不知道的那些事兒:流行打雞血和甩手運動
    打雞血能治百病?!我們常說一個嗨到停不下來的人「像打了雞血」一樣,也會以此自嘲忙到心力交瘁的自己……這個比喻再貼切不過了!如果告訴你,生於60年代的「60後」真的有人打過雞血,而且樂此不疲,你會相信嗎?
  • 人生的道路上應該多看一些「打雞血」一樣的書籍
    就像我們時常需要「打雞血一樣」!相信很多朋友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就是突然的對於自己很厭煩,對於現在的生活很厭倦。感覺人生或許沒什麼太大的意思,我們想就此的安定下來。曾經的夢想,曾經的雄心壯志都突然的不那重要了,其實這個時候的你就是該打打雞血了。是啊,人的一生總是會碰到無數的困難。當你決定做一件對自己來說非常偉大的一件事情時,你都會面臨許多的磨難。
  • 「打雞血」原來不是玩笑話,曾經風靡江西,被禁止後老百姓偷偷打
    我們現在的人總喜歡用「打雞血」來形容那些精力旺盛,精神十足的人。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話,卻不知道在幾十年前,竟然真的有人因為看著公雞一直這麼好精神,而開始給自己打雞血,還把這個看成是治病的良方大力推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老百姓們偏愛。
  • 一天讀一篇毛文集:188歷史教訓
    歷史教訓 (一九四二年十月十四日) 十月四日,史達林在答覆美國新聞記者關於「蘇聯所存的抵抗力量如何」的詢問時稱:「我認為蘇聯抵抗德國匪徒的能力,如果不是較大的話,也不小於法西斯德國或其他任何追求世界統治權的侵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