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是玩笑,真有人打雞血
「打雞血」,我原以為只是一種調侃,沒想到,竟然真有人把雞血打到自己血管裡,而且是為數不少的人,說有一段人人打雞血的歷史,都不算太誇張。
我有此發現,是在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一書裡。這本書最後一篇文章,《寫給新的一年(1997年)》,1997年1月3日發表在《光明日報》上。他在這篇文章裡回想起「二十多年」的一件事:
「當時我是個知青,從鄉下回(北京)來……在朦朧的晨光裡,看到好多人在醫院門前排隊。每個人都挎了個籃子,籃子裡盛著一隻雄赳赳的大公雞……他們在等醫院的人把雞血抽出來,打進他們的血管裡。據說打過雞血之後,人會變得精神百倍,返老還童。」
我按圖索驥,百度上搜了一下「打雞血」,未曾想,王小波看到的這一幕並非孤例,而是普遍現象。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說:「雞血療法流行於1967年的一種保健術……文革激發的非理性認知模式,使中國老百姓在作為原始信仰的血液崇拜面前,產生認同感、親和感。打雞血的流行便顯得順理成章了……這看似不可思議的『雞血療法』,竟然會伴隨著狂熱歲月的激情,得以四處蔓延,並最終流行了十多年之久。」
王小波在文章裡說:「作為知識分子,我對文化、浪潮等等抱有充分的尊敬……我不滿意的只是在知識領域裡的這種古怪現象:它和超聲波哨子、打雞血是同一類的東西。熱起來人人都在搞,過後大家都把它忘掉。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記著這些事情,感覺很是寂寞。」
只是,這樣一個能發現並記錄「古怪現象」的人,在寫完這篇文章的三個月後,就心臟病突發,死了,這麼一個有趣的人走了,實在讓人惋惜。
在文章最後,他說:「人應該記住自己做過的聰明事,更該記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更重要的是記住自己今年幾歲了,別再搞小孩子的把戲。歲末年初,總該講幾句吉利話:但願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能遠離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個健全的人——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話比這句話更吉利。」
是的,但願我們能遠離一切諸如打雞血之類的古怪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