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可能也不知道的那些事兒:流行打雞血和甩手運動

2020-11-21 騰訊網

[摘要]如果告訴你,生於60年代的「60後」真的有人打過雞血,而且樂此不疲,你會相信嗎?

打雞血能治百病?!

我們常說一個嗨到停不下來的人「像打了雞血」一樣,也會以此自嘲忙到心力交瘁的自己……這個比喻再貼切不過了!

如果告訴你,生於60年代的「60後」真的有人打過雞血,而且樂此不疲,你會相信嗎?

打雞血治百病 圖文/荊方

大約是七十年代初,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全國興起了打雞血的熱潮。將雞血打進人的身體,現在說起來匪夷所思,但在四十年前,確實是風靡全國的全民保健運動。

這一下,全國的小公雞可遭了殃。打雞血必須用「青少年」公雞,抽取其腋下血管裡的鮮血,趁熱打到人的屁股上,這才能有效。據說打過雞血的人面色紅潤、中氣十足、精神好、身體壯。是否真是這樣的療效?我無從考證。但從那時候起就誕生了一個俗語:打雞血。這個俗語一直流傳至今,專門用來形容那些亢奮不安、上躥下跳、躍躍欲試的狀態,據說這狀態就是打完雞血後的樣子。

我沒見過打完雞血的人是什麼樣子,奶奶家院子裡因為有爸爸、媽媽這兩位大醫院的醫生,也沒有人打雞血。倒是爸爸一個老同學,在區醫院工作,他每次來我家,都眉飛色舞地報告他們醫院打雞血的最新動態。

去他們醫院打雞血的人特別多,作為門診的負責人,他從科裡專門分派一個護士負責打雞血,打一個一毛錢。他們醫院每天來打雞血的人都排長隊,每人懷抱一隻小公雞,虔誠而期待地等候在醫院外面。有時候,這支由人和雞組成的隊伍能排滿一條街,雞飛人叫煞是壯觀。為此,他們科室每天都能多十來塊的收入,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外快,所以他堅定地認為:打雞血治百病!他和爸爸說這些的時候,口沫橫飛、面色潮紅,那樣子真像打了雞血一樣。

後來,他的父親得了中風,他親自給父親打雞血治療,打了半年後,他父親二次中風,去世了。辦完喪事後,有一天他神色憔悴地來到我家,跟爸爸傷感地嘆息說:「經濟條件不允許啊!還是雞血打少了。」

說到70年代,也就是60後的童年時段,我們不妨再開一次眼界。號稱無所不知無所不玩的鮮客玩家們,如果告訴你70年代流行默默甩手健身法,你還會覺得廣場舞不夠美妙和高雅嗎?

甩手療法 圖文/荊方

在全國流行打雞血的時候,還同時流行起了甩手療法。相比打雞血來說,甩手療法靠譜多了,也安全多了,所以普及程度也高多了。 奶奶家胡同裡,熱衷甩手療法的人佔胡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三十,每個院子都有甩手的人。這些熱衷甩手的基本以中老年人為主,從保健目的、活動形式、參與人群來看,甩手療法非常類似於今天的廣場舞。所不同的就是,廣場舞以音樂配合、肢體動作花哨多樣,而甩手療法相對簡單,沒有音樂,下肢不動,單靠雙手的擺動來進行鍛鍊。

甩手療法的要求是每天晚上臨睡前,站在空氣清新的安靜地帶,然後微閉雙眼,前後用力甩動雙手。通常是一群人結伴,找個空曠無人的地方,等距離分散站好,然後各自開始甩手。但是也有例外,也有一個人不找夥伴的,獨自站在黑暗角落,無聲地甩動雙手,這還真有點嚇人。

有一天晚上,我去隔壁院子聽講手抄本,回來的晚了點,院子的大門已經關上。我推開虛掩的大門,剛鑽進院子,猛一抬頭,就看見一個人影靜靜地站在院子的影壁前。借著微弱的月光可以看到,這黑影的身體還在微微晃動。我的頭髮「唰」地一下豎了起來,顫顫問了一聲:「誰?」但那個黑影一聲不吭,還是微微晃動。一頭冷汗順著我的髮根「滋滋」地冒了出來,我當時就想:手抄本裡的敵特分子出現在現實裡了!

我奓著膽子走近幾步,定睛一看,原來是院子裡的李老太!這是院子裡的積極分子,根正苗紅的工人階級,跟敵特分子完全不沾邊。

唉!我抹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小鬆了一口氣,輕輕地叫了一聲:「李奶奶。」

但是李老太一言不發,微閉雙眼,表情呆滯,只有雙手不停地甩動,這樣子和她平常的張牙舞爪判若兩人,讓我深感詭異。我按住「撲通」亂跳的心臟,快步跑回了家。

從那以後,我走夜路格外小心,生怕再碰到這種黑暗中的甩手人。

Our

父祖輩de

-Childhood-

和我們的童年一樣,都是生命之樹上最美麗琥珀,讓我們知道我們曾是這樣的純潔無暇、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所以我們的一生,才會一遍又一遍地回憶與懷念。

記錄作者童年的《我是60後》,令讀過的人清晰地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一種溫存的、充滿關懷的感覺,使他們獲得一種自我認同,一種文化與時代的認同。

父祖輩,我們了解的太少,那個在網際網路時代面前顯得「艱苦卓絕、乏味空洞」的年代,可曾有過一刻令你想要了解?

你,也想聽一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童年趣事嗎?(文/ 荊方)

《我是60後》(增訂版)

南方日報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轉自「南方日報出版社」微信公眾號(nfpress),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王小波 | 打雞血
    排隊的人還告訴我說,在所有的動物中,公雞的精神最旺,天不亮就起來打鳴,所以注射公雞血會有很神奇的作用——但我不明白起早打鳴有什麼了不起,貓頭鷹還整夜不睡呢。那一陣子每天早上五點鐘我準會被打鳴聲吵醒,也不知是雞打鳴還是人打鳴——假如打雞血會使人精神旺盛得像只公雞,可能他也會在五點鐘起來打鳴,這樣就省了鬧鐘了。
  • 人們為何如此熱衷於「打雞血」?
    1959年元旦,《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迎接新的更偉大的勝利」的社論,肯定1958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也許如此,同年俞昌時才會藉助「技術革命」的熱烈開展,進行打雞血的嘗試。半個月後,上海市衛生局將《關於雞血療法的情況和處理意見》呈送衛生部。1965年7月23日,國家衛生部下發了《關於「雞血療法」的通知》,同意上海市衛生局調查報告的看法和處理意見,通知強調:「今後,應禁止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病人治病,以免發生過敏危險。群眾要求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予治療者,應加以勸阻。對於群眾中流行的各種傳說,應進行必要的澄清和解釋。」
  • 中國養生史記:60年代排隊打雞血
    明太祖朱元璋剛當上皇帝時,認為仙丹方術是「欺世之佔,切不可信」:「秦始皇、漢武帝,好尚神仙,以求長生,疲勞精神,卒無所得。使移此心以圖治,天下安有不理?」但到了晚年,他犯了同樣的毛病,寵信周顛仙等道士,據信服食丹藥是他加速去世的原因之一。他的兒子朱棣,則因服食壯陽藥身亡。康熙則是難得不迷信丹藥的皇帝。一次南巡時,有人獻《煉丹養身秘書》以邀寵,康熙嗤之以鼻。
  • 朋友圈裡的那些正能量,是給自己打雞血還是給別人打雞血?
    近半個月來,一直處於廢柴狀態,身體和心理的能量值都為負數,不想充電,不想改變,沒有安排,就這樣隨心所欲的活著!往常,每天都會5點30起床,冥想、做早餐、閱讀,最重要是把這些事情都記錄下來發一兩條朋友圈。每天會收到很多點讚和評論,這時候往往會特別滿足,有存在感!
  • 不是玩笑,真有人打雞血
    」,我原以為只是一種調侃,沒想到,竟然真有人把雞血打到自己血管裡,而且是為數不少的人,說有一段人人打雞血的歷史,都不算太誇張。 我按圖索驥,百度上搜了一下「打雞血」,未曾想,王小波看到的這一幕並非孤例,而是普遍現象。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說:「雞血療法流行於1967年的一種保健術……文革激發的非理性認知模式,使中國老百姓在作為原始信仰的血液崇拜面前,產生認同感、親和感。
  • 打雞血能使人興奮? 難道雞血是興奮劑?
    那麼,打雞血會讓人興奮的說法從何而來呢?     二、「打雞血」說法的來歷     20世紀60、70年代,打雞血曾經風靡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現在年齡大一些的人對此還記憶猶新。     據考證,上海醫生俞昌時被認為是打雞血療法的始作俑者。
  • 「打雞血」原來不是玩笑話,曾經風靡江西,被禁止後老百姓偷偷打
    我們現在的人總喜歡用「打雞血」來形容那些精力旺盛,精神十足的人。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話,卻不知道在幾十年前,竟然真的有人因為看著公雞一直這麼好精神,而開始給自己打雞血,還把這個看成是治病的良方大力推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老百姓們偏愛。
  • 關於梅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關於梅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2020-11-30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拼命工作體」火了,打雞血卻對年輕人越來越不管用
    可也許很多公司都還不知道,打雞血早已不管用,如今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現實:沒時間和公司談理想,我們只想談錢 因為太多人知道,拼命工作,很大可能也換不回相應的回報。
  • 人走路時為什麼要甩手?順拐了咋這麼難受?
    右腳踩在地上而左腳往前邁時,左腳一個相對於軸向前的速度,而右腳有一個相對軸向後的速度。假設我們的手不甩的話,他們對身體總角動量就沒有貢獻,於是身體有了一個繞參考軸順時針旋轉的角動量。而當左腳踩在地上而右腳向前邁進時,相應的,人的身體具有逆時針旋轉的角動量。注意,身體的角動量剛才還是順時針,現在就變成了逆時針。
  • 為什麼用「打雞血」形容非常亢奮?「打雞血」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
    講真,生活在這個時代 三天不上網 就會冒出許多陌生網絡用詞 一不注意連瓜都吃不懂 但是在更早的一段時間 例如上個世紀 同樣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流行用語
  • 文革時「打雞血」的荒謬療法因何盛行?
    」的謠言,有位被公安局捉住的前軍統中將醫官,行刑前提出用「秘方」交換生命,那「秘方」就是打雞血。五年後,他回憶這次「當眾表演」時說,「不到三小時,就感覺奇餓,中午吃了八兩飯」。醫生的親身示範消釋了病人們的疑慮。從下午1時開始,四十多人讓俞注射了雞血,奇蹟立刻顯現:「有的頻頻咳嗽,注後五分鐘即愈;有的喘息數月不能睡,當晚即睡得極甜;有的胃痛即止;有的癤腫大消」。這已經不是俞第一次打雞血。
  • 「打雞血」的歷史教訓
    一種說法是:建國初期某國民黨中將軍醫被我公安機關抓獲判了死刑,行刑前獻出這個「秘方」以求自保,稱其療效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治癒百病;據說「在臺灣的蔣介石就靠打雞血活著」。不但當地軍政首長深信不疑,還有一幫下屬效仿。文革中這「走資派」被批鬥,在逼問下坦白了打雞血的事情。於是被當作「延年益壽」的秘方,印成傳單廣為流傳,造成了「打雞血」的大流行。
  • 從不死藥到打雞血 為什麼中國人熱衷養生?
    &nbsp&nbsp&nbsp&nbsp老翁仙緣不夠,不能和道士同享長生不老,聊以安慰的是,他吃的白糕是千年茯苓,吃了可保一生無疫,壽過百歲。後來老翁果然活到一百多歲,無疾而終。
  • 噬菌體:中國的那些事兒
    這兩天微信群、朋友圈被來自「英國那些事兒」公號的一篇文章刷屏了。這文章名字有點長:《丈夫金字塔感染超級細菌,試遍所有抗生素無效。
  • 真實存在過的「打雞血」療法,害死了很多人
    「打雞血」這個詞可不是憑空想像的,真的是有來頭的。打雞血怎麼來的?追溯打雞血的來源,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了,據說在1950年,行醫近20年的「老中醫」俞昌時還在江西南平工作,俞昌時在給雞測量體溫的時候,發現雞的體溫可以高達43℃。他認為,雞的體溫高,可能有更高的代謝機制和神經活性。如果把雞血打入人的體內呢,會不會可以治病?
  • 「打雞血」竟然曾是個真事兒?
    有小夥伴表示晚上看屬實嚇得不輕,覺都沒睡好,這波我的。那麼這次的故事,我們來聊點不嚇人的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打雞血」來形容人的狀態超常,精神頭很好。那時祖國剛成立,醫療和教育事業尚不發達,廣大老百姓對於很多疾病的原理認知不充分,容易聽信一些現在看起來十分荒謬的治療方法,這給「雞血療法」的廣為流傳提供了背景。 雞血療法最早傳聞是某國民黨將軍在國內被逮到時,為求保命而供出來的秘密。 這點後來雖被證實為謠言,但確實在那個時候給打雞血行為平添了有錢人養生之道的神秘色彩。
  • 關於半導體晶片的那些事兒
    關於半導體晶片的那些事兒 功率半導體那些事 發表於 2020-11-19 15:04:04 半導體材料有著其獨特的電性能和物理性能,使得半導體器件和電路具有對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