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腸癌多見於中老年人,但近年來年輕患者 ( ≤40歲) 越來越多,而且往往早期症狀不明顯、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預後極差。
那麼,大腸癌喜歡纏上哪些年輕人呢?
俗話說,「能吃是福」。其實,「會」吃也是一種福。若飲食不當,病痛可都得往身子骨鑽了。 飲食與大腸癌的發生發展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例如,肉食主義者比比皆是;「煎炸、燒烤類」等食品成了大夥們的喜好;許多家庭飯桌上高纖維食物少得可憐等等,這些「壞」習慣都可能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在城市工作的「拼命三郎」,常因貪圖方便食用醃製類等速食品,由於醃製食品中存在大量亞硝酸鹽,當與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胺基結合後可生成「亞硝酸胺」等致癌物質,使近年來年輕的大腸癌患者不斷增多。 有研究顯示,適當多吃新鮮蔬菜、大蒜及芥末可降低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的危險性。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如果運動不足,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
適量運動可促進胃腸道蠕動,縮短糞便在胃腸道堆積的時間,減少糞便中的致癌物質侵犯腸黏膜的機會,從而有效降低年輕大腸癌患者的發生率。
在大腸癌的發生中,「精神刺激」也逃脫不了干係。的確,年輕人既是社會階層中的底層,又在處理情緒問題上欠缺不少經驗,總少不了受負面情緒的影響。
生活中的負面事件容易導致精神緊張或壓抑,而長期的負面效應、對環境的牴觸、難以自我調節的不良情緒、焦慮等負面情緒正是癌症所喜好的。
因此,即使生活中處處是艱險,也請溫柔以待,適當調節好負面情緒,積極面對人生,以免上了「癌症」的當!
綜上所述,預防大腸癌,從生活小事做起。合理的膳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情緒可以有效降低年輕人患大腸癌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