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海拔高度測不準?看完這裡就明白了

2021-01-10 SENWEAR神維智能

最近收到不少SENWEAR用戶反饋,佩戴了GPS智能手錶,在海拔高度測量體驗中,對海拔測量原理不清楚,使用了一陣就匆匆得出「高度測量不準」的結論。

今天,SENWEAR就統一解釋一下高度測量問題。海拔跟氣壓和氣溫的參數有關,了解三者的關係,才能正確的使用高度測量。以旗艦機SENWEAR S968為例,讓我們開始吧。

氣壓變化

當前的氣壓主要和三個因素有關:天氣、溫度和當地海拔高度。因此,在溫度恆定、海拔沒有變化(不登山)的前提下,氣壓的變化趨勢可以反映未來短時期內的天氣變化:氣壓由低變高預示天氣轉好(晴),氣壓由高變低預示天氣轉壞(降水)。所以,如果你發現手錶上的氣壓趨勢圖是上升曲線而現在正在下雨,則說明雨快要停了,而氣壓趨勢圖是下降曲線而現在是陰天則很有可能下雨。氣壓趨勢圖平坦則最近天氣不會發生變化。

24小時內氣壓變化圖

氣壓傳感器

智能手錶內置氣壓感應器,利用海拔升高,氣壓下降的原理,根據感應器測出的氣壓值估算出高度。但是海拔相差一米或幾米甚至幾十米時,氣壓相差並不大(同一高度,氣溫不同,氣壓值也會有所不同),且感應器本身也有誤差,反應較慢,所以測出的海拔數值誤差較大。

氣壓感應工作原理

溫度傳感儀

智能手錶裡的溫度傳感器的初衷是為氣壓傳感器作溫度補償用,以提高氣壓的測量準確度。這就是為什麼溫度傳感的安裝位置是在表內部,緊貼著氣壓傳感器安裝,而非安裝在表的正面等可以減少體溫影響的地方。為了準確測量氣溫,應將手錶從腕上取下放置一段時間(如20分鐘),以使表內外溫度趨於一致。例如,在外野營時,晚上將手錶掛在帳篷外,早晨便可查看外面的溫度。

截止發文,手錶記錄的24小時內氣溫變化

高度測量的正確使用方法

前文已經提到,高度測量是通過測量氣壓並經過換算得出高度值的。正確使用高度測量的前提是短期內天氣不變,而高度有變化,則可以認為氣壓的變化是由於高度變化帶來的,因此可以算出相應的高度變化值。注意這裡強調短期天氣不變,和高度測量的結果是相對高度。因此,高度表的正確用法如下:

在登山開始前,首先校正高度值。這裡還要分兩種情況。

A. 如果你知道山腳下的海拔,例如發現了一塊石刻標記,或有當地的標有等高線的地圖(如軍用地圖),則可將當地海拔作為高度參考值輸入表中。這樣,在登山過程中表上顯示的就是經過地點的海拔數值。

B.如果不知道山腳下的海拔,則可將高度參考值設為0。這樣,在登山過程中表上顯示的就是經過地點相對於山腳下的高度。

高度清零示意圖

對於大部分SENWEAR用戶來說,如果一次登山活動是類似一日遊或半日遊的性質,且在登山過程中天氣沒有大的變化,那麼一路上智能手錶的讀數是相當準確的。對應的也是上述B的情況,登山之前進行一次高度清零即可。當然,登山模式下,攀爬的高度越高,氣壓變化

某日一次登山活動手錶所記錄的海拔變化

如果要在山上過夜,則氣象情況可能發生變化,造成第二天早晨起來時發現高度值變了(儘管你只是在帳篷裡睡了一覺,位置並沒有變化)。為了預防這種情況,可以在頭天晚上將高度讀數記下來,第二天早晨據此重新設定高度參考值,也是一樣的。

相關焦點

  • 珠峰海拔高度從這裡算起嗎?
    珠峰海拔高度從這裡算起嗎?2020年5月27日,8名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順利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這是中國第三次進行珠峰高程測量。(圖片網絡)我們都知道有個海拔高度這個概念,通俗說這個高度是由平均海水面起算的地面點高度,但是實際的測量中卻並不現實。一方面各個地方的海平面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即使同一個地方的海平面隨著波浪湧動也在變化,無法準確測量。
  • 實測阿巴町兒童測溫手錶準不準
    也正因為此,當我看到一款能監測體溫、發燒提醒的兒童手錶時,我是挺驚喜的——這是要搶體溫計的活嗎?後知後覺的我終於可以被救贖了,不用再挨白眼了嗎?主角登場,阿巴町兒童測溫手錶根據介紹,這款測溫手錶把常見的功能基本都配齊了,什麼視頻、拍照、定位、雙喇叭、防水、智能語音等等,一應俱全。
  • Apple Watch另類用途 登山測海拔
    在之前的報導中,我們曾提到過,Apple Watch正在一點一點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是朝著更便捷、更健康等好的方向改變,儘管這款蘋果公司的初代智能手錶仍存在續航不夠持久、運動監測數據不夠準確等問題,但總的來說,果粉們對Apple Watch這樣一款手錶還是非常滿意的。
  • Apple Watch另類用途 登山測海拔-Apple Watch,登山,測試,海拔...
    在之前的報導中,我們曾提到過,Apple Watch正在一點一點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且是朝著更便捷、更健康等好的方向改變,儘管這款蘋果公司的初代智能手錶仍存在續航不夠持久、運動監測數據不夠準確等問題,但總的來說,果粉們對Apple Watch這樣一款手錶還是非常滿意的。
  • 手機地圖定位為啥老不準?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隨著智慧型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用戶利用手機定位系統進行定位導航,在實際使用手機地圖定位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實際位置與地圖所顯示位置不一致,這個大家應該深有體會。那麼,手機地圖定位為什麼總有偏差?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手錶走時不準,可能是這裡出了問題
    相信不少戴手錶的朋友們都出現過手錶走不準的現象,雖然說手錶在一定的範圍內都會有誤差,但是如果誤差很大的話,那就不能大意了,可能是手錶出現了問題。那有哪些問題會導致手錶走不準呢?手錶動力不足我們都知道石英表是靠電子提供動力的,如果戴的時間長了的話,可能是電子供電不足,所以誤差很大,那麼你就要去更換電子。如果是機械手錶的話,它是靠發條來上弦提供動力的,如果你隔幾天才帶一次,手錶蓄力不足,就會出現誤差,所以要經常戴著手錶,或隔一段時間就給手錶手動上弦。
  • 最適宜人居住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看完豁然開朗!
    問題:最適宜人居住的海拔高度是多少?人體生理衛生實驗研究發現:最適合人類生存的海拔高度為「500/2000」米。500米低海拔,2500米中海拔,3500米高海拔。1500米是屬於低海拔的高度,經科學研究生理變化,從海拔1500米開始,每增加海拔高度100米,心跳會提高15%/20%。海拔高度對人體有很大影響。以前,自己的基本認識是:海拔越高,空氣密度越小,人類呼吸越困難,而且由於自己習慣了正常的氣壓,到了海拔高的地方,血液流動會減慢,會覺得心裡很憋,而且,海拔越高,越難把飯做熟。有些人會流鼻血。
  • 實測8款智能手錶,心率、步數、熱量測量誰最準?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求真君以前就一直在想,智能手錶的心率、步數、熱量測試到底準不準?有沒有參考價值呢?  求真君也不賣關子了,最近香港消委會對市面上8款智能手錶進行對比,項目就包括了心率、步數和熱量等大家可能會覺得比較玄乎的功能測試,同時也對各款智能手錶的使用體驗作出了評價,一起來看看吧。
  • 智能手環測血壓準不準_智能手環測血壓原理詳解
    智能手環測血壓準確嗎時刻監控你的健康 智能手環的功能日益增強,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可以測量血壓的手環產品了,這對有需要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你知道手環是如何進行血壓測量以及測量結果是否準確嗎?到了現在,智能手環已經突破了原有的功能,更能提供接受微信消息、測量脈搏、心律等強大的服務。這對於愛好運動,或是身體健康方面出現問題的人以及需要時刻關注自己身體狀況的老年人來說,是一大福利。
  • 是什麼決定了手錶的檔次?你看完這篇文章立刻明白
    我是愛表叔,我們先聊一聊手錶的檔次。大家都知道手錶裡面瑞士手錶是高檔手錶的代表名,像日本表玩僅有極少有可以代表高端的產品,至於現在的iwatch之流,更是與高端劃不上等號。勞力士、歐米茄這些大眾耳熟能詳的高級品牌,甚至包括浪琴、美度、梅花之類的親民品牌說出來都會讓人覺得,「哎,不錯,是塊好表」。
  • 手錶走時又不準了真頭大!乾貨—走時故障分析看這裡!
    小編知道很多表迷應該遇見過手錶走時有一點不準的情況,雖然說手錶品質的不同可能也會造成一定的走時不準情況。對於一些高檔的機械錶,瑞士的天文臺認證標準是每天走時差-4到+6秒之間才是高檔手錶的標準。動力儲存不足的可能:這個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可能了,首先需檢查手錶的動力是否充足,對於自動上鏈的手錶來說,如果運動量過小就可能造成動力儲存不足。這種情況只要通過手動上鏈補充手錶動力即可。然後再觀察手錶是否仍然出現走時快慢。Tips:不同手錶的動力儲備時長往往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 dido E23智能手錶:隨時測血壓、血氧,移動的健康監測器
    現如今市面上的智能設備多,但最受歡迎的無疑還是智能手錶,智能手錶佩戴方便且看起來很是高大上,還比普通的電子表或機械錶用途多,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愛戴。前不久我在朋友的推薦下入手了最新款的dido E23智能手錶,據說這是一款"移動的健康監測器",隨時隨地都能測血壓、血氧,而且相當精確。
  • 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是儀器本身測不準,還是其他原因?
    「測量不準,而不是真的不準」,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測不準原理其實應該叫「不確定性」更為嚴謹!海森堡測不準原理,並不是方法的問題,也不是測量儀器的問題,是自然現象內稟性的問題。它表達的是一種自然規則,之所以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在爭論是不是儀器的問題導致的,是因為大量的科普者為了大家好理解,往往都只停留在文字上解讀這個原理,但人類的語言總是會給人帶來歧義,而且量子力學又如此的反常識,所以就更容易造成各種誤解。
  • ...的具有北鬥衛星授時、定位、測溫度、測海拔、測氣壓等多功能...
    試問能跟手錶類產品市場競爭嗎? 天奧電子(002935):北鬥衛星手錶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北鬥衛星授時、定位、測溫度、測海拔、測氣壓等多功能用途的手錶。謝謝您的關心!
  •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的是用光測不準粒子,但並非指其他方法都測不準,是這樣嗎?
    (宇宙探索QQ群:1145693748)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 可測體溫的咕咚F4智能運動手錶體驗
    如今的智能手錶與五六年前相比,不僅價格更為親民,而且無論在顏值還是功能上都要高出不少。作為國產智能穿戴設備的領跑者,咕咚也一直致力於打造物美價廉的智能手錶。它家的產品都突出了「運動」屬性。其實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之所以戴表,除了便於查看即時消息和時間外,更重要的就是運動健身了。而咕咚在這方面做的一直都還不錯。
  • MS5534C矽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用於精準測量海拔高度
    通常人們認為壓力傳感器只能用來測量氣體的壓力,其實它也可以利用氣壓與海拔高度的對應關係來測量當前海拔高度。隨著傳感器設計和製造技術的發展,能夠監測高度的壓力傳感器被廣泛應用於醫療、汽車和消費電子應用中。目前國內GPS接收機上很少見到壓力傳感器,但國外高精度壓力傳感器已經廣泛應用於GPS、智慧型手機、多功能手錶、高度表等產品中。 只需要增加一個高精度的氣壓傳感器、溼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或者GPS,智慧型手機就可以成為一個可攜式氣象站,可以做成手持式或者車載式。
  • 智能手錶血氧傳感器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10 月,華米科技發布售價僅為 299 的 Amazfit Pop 也配備測血氧功能,血氧傳感器已開始向中低端機滲透,或將掀起更大的浪潮。 那麼,智能手錶上的測血氧功能究竟是什麼?其發展前景如何? 用智能手錶測血氧的原理類似於指壓式測量,但不同的是,手錶發射光源所照射的部分是手腕,並不像手指那樣 「透明」,可見光與紅外光無法穿透,因此更具挑戰性。 但智能手錶作為使用頻率十分高的可穿戴設備,其發展空間的刺激遠遠大於需要面臨的挑戰。 「vivo 智能手錶之所以決定加上測血氧功能,是因為認為血氧監測是當前智能手錶在健康領域的重要一步。」
  • 市場中的測不準原理
    ,但是我們在宏觀世界中的觀察發現,各類交易市場中也存在著很多與微觀世界相似的特徵,這裡要提到的就是市場中的測不準原理。≥h/(T-T0),如果把(T-T0)放到公式左邊,就可以解釋為時間的偏差和漲速的偏差大於一個常量,這樣就完美對應於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
  • 智能穿戴測心率有用嗎?看完終於明白了
    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不斷普及,心率監測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智能穿戴設備的標配功能,尤其在一些偏向運動的智能穿戴中,心率監測也儼然成為消費者的「痛點」需求,那麼在運動中使用智能設備監測心率真的有必要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為什麼要在運動中監測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