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測心率有用嗎?看完終於明白了

2021-01-09 快科技

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不斷普及,心率監測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智能穿戴設備的標配功能,尤其在一些偏向運動的智能穿戴中,心率監測也儼然成為消費者的「痛點」需求,那麼在運動中使用智能設備監測心率真的有必要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為什麼要在運動中監測心率?

如果是經常健身的朋友應該知道,心率其實是最好的運動「導師」。

根據心率數據可以更好地控制運動強度,因為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攝氧量呈線性關係,而且最大心率百分比也和最大攝氧量的百分比呈線性關係,所以在跑步過程中,使用心率控制運動強度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

在運動過程中,保持不同的心率區間可以獲得不同的運動效果,如果是為了減肥運動,那麼則需要將心率保持在燃脂區間,此時運動減肥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有研究表明,鍛鍊耐力的訓練心率=安靜時心率+60%(最大心率-安靜時心率),在耐力訓練中,保持這樣的心率鍛鍊五分鐘以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心率監測在運動中的意義顯而易見。

此外,作為基礎心率的靜息心率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數據,如果一個人保持正常的運動量,且身體健康的話,基礎心率會隨著跑步水平的增加和健康狀況的提高而平穩下降。

但如果跑步運動量太大或者強度太高,超過身體的承受能力,或者受到其他情況的影響(如失眠、疾病、強烈的精神刺激),基礎心率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

可以對鍛鍊後的自身安靜心率進行比較,評估運動效果,而運動後心率的恢復速度和程度也可以衡量用戶對跑步負荷的適應水平。

綜合來看,智能穿戴設備可以通過在運動過程中監測心率,為用戶提供脂肪燃燒、心肺鍛鍊和峰值鍛鍊的區間,而這些數據可以幫助運動更加科學,同時對用戶長期的運動效果有一定的評估作用。

此外,智能穿戴設備還會分析用戶運動時的心率數據,給出更加高效的運動建議,幫助用戶更加高效地進行運動。

不過運動時監測心率也會面臨不少的問題,首先就是監測數據精準度,智能穿戴設備往往無法獲得醫療級的心率數據。

也就是說,監測的心率數據與你真實的心率數據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誤差,對於運動的指導價值也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一方面,部分智能穿戴設備只提供心率監測數據,而沒有詳細的心率數據分析,使心率監測無法達到實際的目的,這也就使得心率監測功能變得越來越雞肋。

心率監測的方法

1、PPG光電容積法

在目前的智能穿戴設備上,應用最多的就是PPG光電容積法,其原理是:

由於人體的皮膚、骨骼、肌肉、脂肪等對於光的反射是固定值,而毛細血管和動脈、靜脈由於隨著脈搏容積不停變大變小,所以對光的反射值是波動值,而這個波動值正好與心率一致,所以光電容積法正是通過這個波動的頻率來確定使用者的心率數據。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智能手環/手錶都採用這種方式監測心率,而且這種方式的技術方案已經比較成熟,所以價格也相對較低。

不過這種測量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耗電快,影響智能穿戴設備續航,同時也容易受環境光或皮膚表面的幹擾,造成心率數據的誤差。

2、心電信號測量法

還有一種就是心電信號測量法,它通過智能穿戴設備上搭載的傳感器捕捉人每次心跳時微小的電極變化,再經過算法還原出心率跳動的頻率,原理和心電圖類似原理。

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電路比較複雜,佔PCB空間比較大,易受電磁幹擾,測量時傳感器必須緊貼皮膚,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

目前已經很少有智能穿戴設備採用這種方式了,而大家熟悉的Jawbong UP 3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測量心率。

總結:

作為運動中十分重要的心率數據,智能穿戴設備提供了最為便捷的獲取方式,而且在使用中也已經開始應用起來,不過個人覺得,心率監測功能的價值還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用,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如果智能穿戴設備在心率監測的精度上能夠接近甚至達到醫療級水準,那麼對於真正熱愛運動的用戶來說絕對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也會發揮出智能穿戴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真正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心率血氧還能測體溫,我用手環的價錢買到了一個智能手錶?
    和他們這些個月光不同,表弟是個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居家好男孩。這並不代表著,表弟體驗智能穿戴的想法就要放棄了。因為,智能手錶還有種廉價的替代品。。。那就是智能手環。講道理,現在的手環都還挺強大的 —— 兩三百塊錢的小玩意不僅能定鬧鐘、看消息、來電提醒,也能測心率、計步、提醒運動。所以。。。我買個手環怎麼樣?
  • 手環用衛生紙能測心率?拋開適用範圍談功能就是耍流氓
    ▲ 圖片來自:@深藍財經從一開始,智能穿戴智能設備記錄數據的準確性就屢遭質疑,比如在微信運動還很火的時候,就一度被玩成了甩手(記步)遊戲,當然心率檢測這方面也同樣無法倖免。昨晚 @深藍財經發布了一條引用知乎圖片的微博,內容是用小米手環測量一卷衛生紙卻得出了心率讀數。再次引發了對智能穿戴設備心率檢測可靠性的熱議。
  • 噱頭還是真有用? 10款智能手環年度橫評(全文)_智能手環_智能穿戴...
    如今買智能手環最多的用處就是獲取計步、心率、睡眠質量等監測數據,而結合微信和微博後,手環就成了「曬步族」獲取成就感的刷榜工具。那麼即便就算每天暴走了2萬步,難道就真的代表健康了嗎?  本次中關村在線智能穿戴頻道特意挑選了10款電商最熱賣的智能手環,來進行多方面對比橫向測試,從而幫助眾多的網友了解智能手環各項參數和功能,以及手環產品對於自身健康的真正意義。
  • 你的手錶測量還準嗎?帶你揭秘智能手錶心率監測的三大原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性能更好可玩度更高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逐漸替代萬元以下的傳統手錶,因為它們比傳統機械手錶更豐富的功能和更為便宜的價格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可穿戴設備說的細緻點就是智能手錶和手環。在目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眾多功能中,有一個功能一直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心率監測。
  • 智能手錶血氧傳感器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艾邁斯半導體現場應用工程師經理李銘豪認為,「智能手錶測血氧對監測人的運動狀態,高原反應的監控以及老年病人身體狀態的監控都有一定的幫助。」 那麼,智能手錶究竟是如何測血氧的?用手錶測血氧真的靠譜嗎? 光學傳感器是智能手錶測血氧的核心 「智能手錶的血氧監測模塊由光學傳感器、前段信號採集系統、算法三部分組成。
  • 可穿戴式傳感器的類型有哪些
    近年來,智能可穿戴設備銷量不斷上升,品類日漸豐富,從健康監測、社交娛樂到虛擬實境等功能均有涉及。可穿戴電子設備是指具有集成電子技術或其他提供智能功能的計算設備、紡織品和服裝,例如手錶,帽子,襯衫和眼鏡等。
  • 實時心率檢測!這件石墨烯騎行服實現可穿戴醫療新理念
    實時心率檢測!這件黑色的騎行服乍看上去其貌不揚,但其實它在胸口部位增加了用石墨烯製作而成的導電織物,衣服充分利用了石墨烯的柔性和導電性,具備了導電、柔軟、透溼、透水、耐水洗的特徵,成為了一件實時心率檢測的運動裝備。
  • 物聯網之智能穿戴設計
    記錄每天行走的步數、消耗的卡路裡,安排減肥的運動量;記錄心率、睡眠情況來改善睡眠質量。智能穿戴把人體靜態、動態的生命體態特徵進行數據化,給醫療提供科學依據。個性、優質的醫療服務將會成為一種趨勢智能可穿戴設備提供實時健康檢測以及遠程醫療服務,這將會顛覆傳統醫療。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看完終於明白了!
    11:36:06 來源: 提莫醬遊戲 舉報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為啥花幾十億也治理不完?
  • 可監控用戶心率和步數的電子皮膚或可替代智慧型手機等可穿戴設備
    未來,可穿戴設備可以採用能自我修復的「電子皮膚」,可以監控用戶的心率和步數。研究小組說,這種類似皮膚的設備還可以用於測量體溫等,並且可以將其塑造成適合人體任何部位的形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工程師Jianliang Xiao 在談到該設備的多功能性時表示:``如果您想像手錶一樣佩戴它,就可以戴在手腕上。
  • 心率檢測準嗎?99元小米手環光感版評測
    一年以來的戰績彪悍,出貨量突破1000萬部,在Apple Watch之後成為全世界第三大智能穿戴設備。),在心率過低的區間裡,鍛鍊效果不好;而如果心率過高,則容易噁心、頭暈、胸悶,甚至有猝死的危險。2、心電信號法這種方法想必不用過多介紹,最常見的就是醫院的心電儀,而引申到可穿戴設備中就是心率帶。3、動脈血壓法這種方法就是最傳統的中醫當中的號脈,手腕或脖子兩側都可以感受到動脈的壓力有規律地漲落,在可穿戴設備中就是通過壓力傳感器將這個信號變成心率。
  • 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
    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我們上學的時候最先接觸到的就是鉛筆。鉛筆並不是用鉛製成的筆。鉛筆筆芯主要的材質是石墨和黏土,將石墨和黏土中加入水。充分攪拌後製成黏糊糊的液體,再將液體中的空氣用特殊技術排出,放入機器製成長條。經過1000~1200度的高溫燒制,它就從軟軟的泥條變成了硬硬的筆芯。鉛筆芯是如何塞進木頭裡的?
  • 穿戴式導航 佳明最新款智能手錶亮相CES
    [中關村在線可穿戴頻道原創]在最新召開的CES 2015上,佳明發布了一款最新的智能手錶。作為全球導航設備領導者,佳明同樣將導航技術應用在這款智能手錶上。它還能夠智能提醒用戶來電、簡訊和郵件等信息。    與心率帶搭配使用後可以監測心率。除了心率帶外,epix還可以兼容各式ANT+配件,如溫度傳感器和速度/踏頻傳感器等。
  • MAX86140及MAX86141光學脈搏血氧儀/心率傳感器和MAX30001
    光學脈搏血氧儀/心率傳感器和ECG及BioZ AFE小尺寸、低功耗方案提供高精度、持續監測 Maxim 宣布聯合矽天下科技推出MAX86140及MAX86141光學脈搏血氧儀/心率傳感器和MAX30001心電圖(ECG)及生物電阻抗(BioZ)測量模擬前端(AFE)為預防性監護和持續監測產品提供有效解決方案,支持可穿戴健康、健身應用。
  • Silicon Labs生物傳感器給可穿戴設備中的心率監測 增添更高級的心...
    Silicon Labs(亦稱「芯科科技」,NASDAQ:SLAB)日前推出一系列光學生物識別傳感器,為各種可穿戴健身和健康產品提供先進的心率監測(HRM)和心電圖(ECG)功能。
  • 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
    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鉛筆是我們學生時代經常用到的一個學習用品,每一個學生從開始學習的時候都會用到鉛筆,但是大家知道鉛對人體是有害的,那麼鉛筆為什麼會被製造出來呢。其實鉛筆中的主要成分來自石墨,鉛筆芯是通過把石墨與黏土按照比列調好融合,調好的鉛筆芯再放進木頭裡製作出來的,那麼鉛筆芯是怎麼樣被塞到木頭裡的呢,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
  • 看完終於明白,別再花冤枉錢了!
    看完終於明白,別再花冤枉錢了! 如果想買個投影儀單純在家裡看看電影,這種投影儀需要符合什麼要求?選什麼品牌的投影儀比較好呢?最好是能推薦一點經濟實惠款的更好!
  • 心率帶選購指南
    為什麼要使用心率帶?光電心率是智能穿戴設備基本配置,在靜態心率測量表現尚可,但動態心率良莠不齊,即使專業運動手錶的光電心率,也有撲街的時候。影響光電心率測量準確性的因素較多,除了硬體、軟體算法外,還有膚色、皮膚乾燥度、佩戴位置、鬆緊度、交叉信號幹擾(主要是步頻)均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光電心率還有一個特點為延遲性,心臟泵血到腕部是需要時間的。
  • 日本出現智能服裝,可測心率、支持VR
    本文共837字,閱讀約需1分鐘 具備穿在身上即可測量心率等高功能的「智能服裝」正在快速發展。日本帝人開發出了可再現觸覺的服裝,日清紡控股力爭使可向孕婦提示分娩預兆的腹帶實現產品化。東麗和東洋紡分別在開發面向醫療和動物的智能服裝。高速通信標準「5G」也帶來利好,智能服裝的功能或將進一步提高。
  • 動態光電二極體點燃可穿戴應用新亮點
    該晶片位於中間,每一側都有標準LED支持(來源:ActLight)q5fednc在成像和感測領域,ActLight似乎還名不見經傳。《EE Times》聯絡的幾位業界分析師和穿戴式裝置設計人員,對於這家新創公司所知甚少。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業界至今尚未看到有關DPD技術的進展,也沒有任何使用該新創公司IP的裝置進入商用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