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傳感器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4 響拇指電子

近年來,智能可穿戴設備銷量不斷上升,品類日漸豐富,從健康監測、社交娛樂到虛擬實境等功能均有涉及。

可穿戴電子設備是指具有集成電子技術或其他提供智能功能的計算設備、紡織品和服裝,例如手錶,帽子,襯衫和眼鏡等。這些可穿戴電子產品增強了用戶創造力,智力,溝通能力,記憶力和身體感官。

可穿戴技術依靠傳感器來測量人體動作如何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其自身的數據。隨著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可穿戴設備現在具有更深的測量能力。就此,今天小編盤點了可穿戴式傳感器的類型。

加速度計

加速度計是可穿戴設備中使用的傳感器,可檢測重力和線性速度等。同時,加速度計還可以針對不同目的對測量數據進行編程。例如,跑步的用戶可以訪問他或她的最高速度輸出以及加速度。此外,加速度計可以跟蹤睡眠模式。

陀螺儀

陀螺儀也是常見的可穿戴傳感器。它們與加速度計的區別在於僅記錄角加速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加速度計用於測量旋轉加速度,而一些系統希望將兩者合併以消除濾波誤差。陀螺儀提高了跟蹤數據的精度,並且提供了多種類型,包括氣體軸承,機械軸承和光學軸承。

磁力計

磁力計可以與加速度計和陀螺儀集成在一起組成慣性測量單元(IMU)。所有這些傳感器均可以具有三個軸,非常類似於指南針,並且可以改善平衡。通常將陀螺儀和加速度計與它們配合使用,而磁力計則通過過濾運動方向來匹配它們。

全球定位系統(GPS)

GPS是智慧型手機和智能手錶等許多設備上常用的傳感器。它用於掃描並通知用戶其位置。信息被發送到衛星以量化確切的位置和時間。這用作發送器和接收器,其中信息返回到傳感器以通知位置。

心率傳感器

顧名思義,心率傳感器用於測量心率。

現在有多種技術和傳感器可用於測量心率,使用電容感測來理想化電極(傳感器)和皮膚以進行測量是其中一種方法;光電容積描記術也是一種方法,它是一種使用光來跟蹤血流量變化的技術。Fitbit等健身追蹤器就使用光電二極體來測心率:連續的綠色光傳輸到佩戴者的皮膚,以測量光電二極體的光吸收及以便可以計算脈衝。通過使用者血液的血液增加,二極體吸收的光越多。

計步器

計步器通常位於注重身體健康的可穿戴設備中,並且可以在跑步或行走時計算用戶的步數。計步器有兩種變體:電子和機械。

前者是當今最流行的形式,並且依靠MEMS技術來提高效率,但仍基於基於機械計步器的原理運行。

後者則使用鐘擺評估計步器用戶的步伐。兩端計步器使用一個微小的金屬擺錘,其中一個帶有螺絲。每當用戶邁出一步時,錘子都會擺動並敲擊另一個,然後返回其原始位置。該機構通過彈簧連接到電子計數電路。首先,沒有電流,因此,每當錘子碰到另一側時,就會斷開開路。因此,電流開始流動。一旦鐘擺移回到其初始點,電路將再次關閉,鐘擺旋轉將重新開始。

壓力傳感器

通常,壓力傳感器通過應變儀工作。對傳感器施加壓力時,電路會引起電阻變化,諸如力之類的機械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觀察到,並轉換為電阻相關的電子測量值。

這種測量壓力的方法是通過建造惠斯通電橋來實現的,該橋可以跟蹤靜態或動態電阻變化。感測裝置將在惠斯通電橋的配置一個,兩個或四個臂,數量取決於設備的使用(拉伸和壓縮數量),然後傳感器機制使它們可以集成到外部因素中,例如球接觸監控設備。

將傳感器集成到可穿戴設備中的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是可穿戴設備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通常將其視為小型計算機(晶片系統),它允許將物聯網(IoT)與所需的應用程式集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它消除了使用許多電子組件在單個晶片上執行不同功能的麻煩。由於其易於編程,重新編程,成本,尺寸,與其他傳感器的連接以及處理複雜功能(包括圖形顯示)的能力,它最適合在可穿戴技術中使用。多功能性使微控制器可以進行定製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利用透光率的可穿戴式應變傳感器可檢測身體細微動作
    利用透光率的可穿戴式應變傳感器可檢測身體細微動作這項技術顯示出潛在的潛力,可以檢測出人體的細微動作並實時監控醫療保健應用中的身體姿勢。韓國大田韓國高級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基於調製碳納米管(CNT)嵌入的彈性體的光透射率開發了一種可穿戴應變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對物理信號進行靈敏,穩定和連續的測量。可穿戴式應變傳感器必須具有高靈敏度,柔韌性和可拉伸性以及低成本。特別是用於健康監測的那些也應與長期穩定的性能聯繫在一起,並在環境上穩定。
  • 一種新型可穿戴式發電機可為現有的無線傳感器供電
    加州理工學院醫學工程助理教授高偉一直在開發一系列廉價的可穿戴傳感器,以及利用人體為其供電的方法為可穿戴傳感器供電。如何為隨身設備供電一直是科技業界最大的挑戰,雖然電池是一種選擇,但由於電池體積大,而且電池會耗盡電量,所以並不理想。
  • 傳感器有哪些類型 傳感器的類型
    導讀 在技術研究中,傳感器具有突出的地位。傳感器技術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那,傳感器有哪些類型呢?
  • 一種能實時跟蹤體內多種重要分子的可穿戴式傳感器
    可穿戴式傳感器技術是未來個性化醫療的發展方向,這種傳感器需克服剛性矽基傳感器與柔軟的彈性生物之間的不匹配缺陷,從而持續監測人類的生命體徵情況
  • 無需加熱即可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可穿戴式傳感器,你們有見過嗎?
    來源: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的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Huanyu「 Larry」 Cheng的帶領下,研究小組在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無需加熱即可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可穿戴式傳感器。
  • 浦項科技大學開發用於精確語音識別的可穿戴式振動傳感器
    因為它們通過感知空氣中的振動進行工作,因此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容易受到環境噪聲的影響。  據傳感器專家網報導,近日國外的一項研究成果,成功解決了這項難題。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靈活且可穿戴的振動響應傳感器,可準確識別用戶的聲音。當連接到頸部時,傳感器可以通過頸部皮膚的振動精確地識別聲音,並且不受環境噪聲或聲音音量的影響。
  • Nature:可穿戴式石墨烯傳感器使用環境光監測健康狀況
    塗有納米顆粒的石墨烯已被用於製造可穿戴的光傳感器,該傳感器可測量穿過組織的環境光中的人體脈搏和血氧水平,從而為健康監護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平臺。可穿戴技術的普及已經大大增加,到2022年,美國市場預計將達到數百億美元(請參閱go.nature.com/33tcein)。
  • 受章魚啟發的可穿戴式傳感器
    粘附在皮膚上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是健康傳感器技術的新興趨勢,因為它們具有監視各種人類活動(從心率到步數)的能力。但是,找到將設備粘貼到身體上的最佳方法一直是一個挑戰。現在,一組研究人員報告了受章魚「吸盤」啟發的基於石墨烯的粘合劑生物傳感器的開發中國化工網okmart.com。
  • 溼度傳感器有哪些類型
    溼度傳感器有哪些類型 網際網路 發表於 2019-10-23 16:57:32 溼度是空氣中水蒸氣量的術語。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3、微型聲學傳感器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主要用於監聽人體心跳和其他健康指標。   此次研發的微型聲學傳感器的重量僅為0.01盎司(約為0.28克),整體包裹在表皮電子中。表皮電子能使傳感器更柔軟輕薄,貼合人體皮膚,近兩年被可穿戴醫用設備廣泛使用。
  •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與東北大學和中國的五所大學合作,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可伸縮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該傳感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和中國五所大學組成的團隊開發,據說結合了新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材料,獨特形式的二硫化鉬和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 壓阻式傳感器有哪些
    打開APP 壓阻式傳感器有哪些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8-20 14:27:08
  • ROHM的智慧型手機可穿戴式設備採用氣壓傳感器地磁傳感器等MEMS技術
    ROHM的智慧型手機可穿戴式設備採用氣壓傳感器地磁傳感器等MEMS技術 廠商供稿 發表於 2015-10-21 14:25:16   【ROHM半導體
  • 3D列印+納米技術,為可穿戴設備打造靈活又耐用橡膠石墨烯傳感器
    目前,一些技術大有希望擴大衛生保健系統的能力,將其範圍擴大到社區,改進診斷和監測,並最大限度地提高個人的獨立性和參與性。可穿戴技術的遠程監控系統就是一種,而且,最近可穿戴傳感器系統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令人興奮的臨床應用。可穿戴傳感器具有診斷和監測應用。它們目前的功能包括生理和生化傳感,以及運動傳感。
  • 植物可穿戴傳感器 可檢測植物的蒸騰作用
    打開APP 植物可穿戴傳感器 可檢測植物的蒸騰作用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4-30 09:07:00 該團隊使用膠帶去除多餘的石墨烯,並用另一條膠帶拉開石墨烯圖案,在膠帶上形成傳感器。由此形成了僅有百萬分之一米寬的圖案。 愛荷華州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副教授Liang Dong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製造過程非常簡單。你只需用膠帶來製造這些傳感器。成本很低。」
  • 非接觸式,無電池且可伸縮的生物可穿戴傳感器,連續記錄心動圖
    非接觸式,無電池且可伸縮生物可穿戴貼片傳感器,可連續記錄心動圖地震心動描記法(SCG)是一種測量胸部微尺度振動的技術,它與心臟的機械活動密切相關。迄今為止,只有很少的研究報告了使用可拉伸的壓電薄膜通過軟電子設備遠程測量SCG信號的技術解決方案。
  • 如何設計可穿戴產品?可穿戴產品設計的幾大要素分析
    製造商和服務提供商競相爭奪同樣的可穿戴「市場大餅」。成功設計可穿戴式產品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成功的產品需要成本、性能、功能、電池使用壽命的完美組合,必須具備引人注目的外觀、感受和表現以吸引消費者。我們需要通過關注最終用戶體驗和探索使用情形,以便在可穿戴產品中集成各種不同元素並完成複雜的權衡。   典型的嵌入式系統通常開始於功能和能力定義,它們可說是項目的首要驅動關鍵。
  • 淺談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的三大關鍵部分
    針對特殊環境與特殊信號下氣體 、壓力 、溼 度的測量需求,普通傳感器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市場是永遠不缺探索者的。於是科研人員紛紛投身開發新材料 、新工藝和開發新型傳感器;實現傳感器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實現傳感技術硬體系統與元器件的微小型化;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整合的傳感器。同時 , 希望傳感器還能夠具有透明、柔韌 、延展 、可自由彎曲甚至摺疊 、便於攜帶、可穿戴等特點 。
  • VitalPatch是一種獨特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
    藍雪松 宣布與合作 MediBioSense有限公司, 屢獲殊榮的英國數字醫療解決方案的創新者和分銷商 VitalPatch®,從革命性的可穿戴式醫療傳感器 VitalConnect。Blue Cedar的專利代碼注入技術將保護MediBioSense的VitalPatch應用程式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安全,兩家公司將合作保護傳輸到雲中的重要患者信息。
  •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功能分類
    可穿戴設備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以血糖、血壓和心率監測為代表的醫療領域,以運動監測為代表的保健領域,以信息娛樂為代表的消費領域,以數據採集和顯示為代表的工業和軍事領域。IMS研究指出,保健和醫療領域的可穿戴設備佔據今年60%市場份額,未來的份額可能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