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宇宙早期到處都是巨型黑洞!為什麼它們現在都不見了?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黑洞可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天體,最靠近地球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距離大約2800光年,這個距離遠嗎?從最近的比鄰星4光年來比較,應該是個非常遙遠的距離,但從宇宙的尺度上來看,又是一個非常近的距離!

義大利國家研究所的博士生西爾維亞·貝拉迪塔和他的合作者研究表明,宇宙初期可能充滿了黑洞,而他們很幸運,觀測到了早期宇宙發出的一束耀眼的光芒,使得我們得以窺視到宇宙最初的時刻!

貝拉迪塔和他合作者們發現的有趣事實

在了解發現的有趣事實之前,先來個簡單的鋪墊,因為要解釋為什麼能看到那麼遙遠的一束光,要不然沒法解釋!現代天文學對於黑洞的形成有幾種理論:

  • 如何形成黑洞?

一種認為是恆星型黑洞,即超大質量恆星在晚期直接坍縮而成或者在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形成黑洞。

而另一種理論則是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原初黑洞,一般恆星型黑洞不太可能超過太陽質量的幾十倍,但原初黑洞則沒有上限。

還有一種是星雲坍縮成數十萬太陽質量以上的相對論星體,這類天體會因其核心產生正負電子對所造成的徑向擾動而開始出現不穩定狀態,並會直接在沒有形成超新星的情況下坍縮成黑洞

  • 黑洞如何成長?

現代天文觀測到的黑洞洞這太陽的數百萬倍,甚至高達數十億倍,顯然在誕生初期黑洞是沒有那麼大的,所以黑洞有一個成長過程:

吸積:黑洞誕生後,如果周圍有其他恆星或者星際塵埃等物質,那麼它會不斷吸積而成長,但速度相對有限,因為在物質掉落黑洞的過程中,會因為壓縮而出現全波段的電磁輻射,如果物質太多,則會形成愛丁頓極限效應,即光輻射會降低吸積速度,從而趨向一種平衡。

合併:黑洞合併是一條捷徑,但並不是小型黑洞能合併,超大質量的黑洞甚至星系合併過程中同時完成,未來的銀河系和仙女星系在合併後中心的黑洞也有可能合併。

  • 黑洞的相對論性噴流

合併的黑洞能產生強大的引力波得以讓我們探知,LIGO發現的第一個引力波事件就是雙黑洞合併,但在沒有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我們就沒法觀測了?

並不是,黑洞在吸積物質時會產生強大的全波段電磁輻射,比如X射線和伽瑪射線,以及可見光和低頻電磁輻射,2019年4月10日對M87星系中央的黑洞成像用的就是毫米波(電磁波段),不過想要看到宇宙誕生初期黑洞吸積物質的光芒,那就沒轍了?

也不是,因為黑洞在吸積物質時會在自轉盤面的垂直中心向兩側延伸出一條相對論性噴流,一般認為相對論性噴流的直接成因是中心天體吸積盤表面的磁場沿著星體自轉軸的方向扭曲並向外發射形成,相對性噴流是超新星爆發,黑洞吸積中的伽瑪射線暴主要成因,這些噴出的粒子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之一。

這種伽馬射線爆發非常強,假如參宿四爆發因為距離640光年地球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如果相對性噴流對著地球,那麼可能會導致地球文明毀滅,不過可以放心的是參宿四的自轉軸角度和地球方向差得遠了。

  • 貝拉迪塔和他合作者們的發現

他們觀測到了從遙遠宇宙傳達到地球一束強烈光芒,根據推測這種極有可能來自宇宙大爆炸後的第一批恆星時期的光子,是早期宇宙中黑洞正在大量吞噬物質的相對論性噴流,根據這種噴流的特性,它的角度非常狹窄,簡單的說,如果有一束噴流對著地球,那麼在宇宙中就有千千萬萬束噴流,每一束噴流後都代表了一個巨型甚至超巨型黑洞。

那麼多超巨型黑洞都去哪了?

這正是要解答的問題,但問題其實也不難回答,因為在宇宙誕生9億年時候整個宇宙大小大遠沒有現在大,簡單的說就像一調羹糖倒入了池塘,它們儘管都還在,但卻嘗不出任何味道了!

哈勃拍攝的133億光年外的星系,每一個星系中都至少有一個超級黑洞

但它們並未消失,也未稀釋,甚至現在我們都可以一個個將它們數出來,因為每一個超大黑洞都成了星系的中心,比如銀河系中心的Sgr A*黑洞是太陽的400萬倍,M87*黑洞是太陽的65億倍,當前觀測到宇宙最大的兩個黑洞是:

  • TON 618:位於獵犬座靠近銀道坐標北極的極度扭曲並擁有極高亮度的類星體

  • S5 0014+81:位於仙王座高緯度地區靠近北天赤道極的耀變體(一種擁有高能量和變化特徵的類星體)

宇宙歷史1

宇宙歷史2

宇宙歷史3

當年在池塘裡遊泳的小屁孩現在都成了一個個星系中心的頂梁柱,沒有黑洞強大的引力支持,星系根本無法形成,所以當各位觀測深空天體(很多都是星系,比如M31)時請不要忘記YY一下那中心巨大的黑洞。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宇宙早期到處都是巨型黑洞!為什麼它們現在都不見了?
    義大利國家研究所的博士生西爾維亞·貝拉迪塔和他的合作者研究表明,宇宙初期可能充滿了黑洞,而他們很幸運,觀測到了早期宇宙發出的一束耀眼的光芒,使得我們得以窺視到宇宙最初的時刻!,每一束噴流後都代表了一個巨型甚至超巨型黑洞。
  • 科學家釋疑為何宇宙中只看見黑洞不見白洞?
    這樣的表述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能在有關被外星人綁架的回憶中找到相似的表述。在2002年的一項實驗室研究當中,克蘭西博士和另外一位哈佛心理學家理察·麥克納利對自稱被外星人綁架過的人進行了一次標準的詞語聯想(word-association)測試,旨在了解他們產生虛假記憶的傾向性。
  • 黑洞那麼黑,科學家是如何觀測到它們的?
    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知道,黑洞其實是非常黑的,加上它本身也不發光,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在漆黑一片的宇宙中觀測到它的呢?雖然去年4月10日公布的黑洞照片對外宣稱,是人類歷史上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但實際上,早在19世紀末就曾有天文學家拍攝到黑洞的照片,從時間上推算,要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要早20多年。
  • 大黑洞誕生記:科學家模擬首批星系如何孕育巨型黑洞
    藉助「藍水」超級計算機「復興模擬」項目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大質量黑洞可以在沒有恆星存在,但快速擴張的星系區域形成,尤其是暗物質光暈。據科學家預測,無論是在宇宙誕生之初還是當前的星系,絕大多數大質量黑洞的源頭都是暗物質光暈。科學家模擬的年輕星系,在產生輻射(白色)和金屬(綠色)的同時加熱周圍氣體。
  • 宇宙中只有黑洞看不見?有這麼一種天體,也完全看不見
    由於黑洞扭曲了自身周圍的時間和空間,人們根本無法看到它的真面目,整個黑洞都不會發出任何光線。人們只能從附近明亮的吸積盤上觀察到黑洞,由於這種看不見的性質,科學家對黑洞非常感興趣,並想知道黑洞內部是什麼。儘管許多科學家已經提出了可能存在於黑洞中的問題,但沒有辦法驗證哪一個是真的或全部都是錯誤的猜測。
  • 巨型黑洞:超越SMBHs
    儘管有證據表明星系核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100萬到100億倍太陽質量),但鑑於我們目前對這些黑洞形成和生長的認識,之前的研究認為它們的大小存在一個上限。這些比超大質量黑洞更大的巨型黑洞(大於約等於1000億倍太陽質量)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強大的宇宙學檢驗工具,並增進我們對早期宇宙的理解。
  • 為什麼現在看不到銀河了?宇宙正在膨脹,星星都飛到看不見了嗎?
    可能我們已經很久沒有抬頭看看夜空,但很多時候我們抬頭也看不到多少天體,除了明晃晃的一輪月亮和時常掛在西邊天空的金星,或者不同季節出現的恆星和經常跑丟的行星外,璀璨的銀河不見了!為什麼銀河看不到了,因為宇宙膨脹,星星都飛遠了嗎?其實銀河一直都掛在天空中,仍然還像過去一樣,穿過牛郎織女以及天津四構成夏季大三角,橫跨天空,但很可惜的大多數時候,只能在模擬軟體中看到銀河的存在了!
  • 為什麼宇宙中所有星球都能「懸浮」在太空?原來是「它」在作怪
    對於星球漂浮在太空中這件事,你可能會認為是很正常的,但是卻有一些不斷追求宇宙奧秘的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這個奧秘,不少人都想知道,為什麼宇宙中所有的星球都懸浮在空中?它們不糊往下掉嗎?其實這個問題有人說跟引力有關,也有人說它背後奧秘非常複雜,遠不是現在人類的科技可以解釋的。
  • 科學家可以證明,大量微小的原初黑洞充滿了宇宙
    科學家認為,宇宙充滿了微小、古老的黑洞。這些來自時間之初的微小黑洞,被稱為原初黑洞,科學家可能可以證明它們的存在。原初黑洞在幾十年前提出,現在它被作為暗物質的潛在候選者,又被重視了起來。
  • 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假說,黑洞裡藏著另外一個宇宙?
    在最近,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距太陽2.15億光年遠的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抹掉了,這顆不幸的恆星與我們的太陽大小大致相同,它被一個質量約為太陽質量10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撕裂。黑洞,在我們印象中是一個神秘且可怕的存在,但是也或許宇宙的秘密隱藏在其中。 黑洞是否存在另外一個宇宙?
  • 宇宙當中存在半徑1光年的星體嗎?科學家:很看好黑洞
    文/惜談宇宙當中存在半徑1光年的星體嗎?科學家:很看好黑洞大家肯定十分好奇,宇宙當中最大的星體究竟有多大?如果是早期人類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只能望洋興嘆。但如今我們人類的觀測技術已經有了大幅增長。科學家們不僅看得越遠也有了更多猜想依據,那人類目前所發現的最大的星體究竟有多大呢?有發現過半徑大小達到1光年的星體嗎?首先大家要知道宇宙當中,如果真的存在一個半徑達到1光年的星體,那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我們可以通過對它和地球的大小差距來感知,我們地球如此遼闊,幾十億人生活在上面,都未能將其充滿。還有那麼多空曠的地域等待著人類去探索。
  • 被黑洞吞噬的東西都去哪裡了,我們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黑洞一種神秘奇幻的宇宙現象,就連光這樣速度極快的物質也能被其吞食掉,而被黑洞吞食的物質都會消失不見。因為它只進去東西,沒看到出來過東西,所以人們才為它取名叫做黑洞。這些被吞噬的物質到底都去了哪裡呢,而且黑洞的吞噬是永恆的無止境的,它在不斷的擴大向周邊蔓延,所以很多人都擔心有一天黑洞是不是能將整個宇宙都吞噬掉?
  • 盤點宇宙最大黑洞,它才是真正的「黑洞之王」
    黑洞雖然有著近乎無限的質量和引力,但是這並不代表它有一幅無比巨大的身軀,絕大部分的黑洞都是非常小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前身都是巨型恆星,這種體積的恆星在如今的宇宙空間中是幾乎看不到的,它們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原始恆星,在135億年前,宇宙中存在著大量遠遠超過我們想像的大體積恆星,它們的爆炸孕育了現在的宇宙,也留下了黑洞中的巨無霸。
  • 宇宙中有各種「洞」,它們一個比一個神秘,你都知道哪些洞?
    吸積盤內的物質圍繞黑洞心放置,同時這些物質相互摩擦產生了巨大的熱量和輻射,在宇宙中格外醒目,即使相隔數千萬光年,都可以被天文望遠鏡觀測到。因此,像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能夠被我們觀測到。人類首張真實黑洞照片拍攝的是距地球6500萬光年外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黑洞到底是什麼,現在仍然是一個謎。
  • 宇宙十大殭屍行星!巨型黑洞撕碎恆星
    &nbsp&nbsp&nbsp&nbsp2016年4月14日,宇宙十大殭屍行星!巨型黑洞撕碎恆星。宇宙中有些星系是非常恐怖的,他們擁有詭異神秘的力量,最近宇宙出現了叫做TrES-2b的系外行星。近日,美國宇航局用探測儀掃描時出現了詭異的一幕,被證實黑洞吞噬行星,宇宙黑洞中到底存在什麼力量?
  • 我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同食恆星現象,可從中研究巨型黑洞成長機制
    憑藉無與倫比的強大引力,黑洞在宇宙中可謂是橫行無忌,凡是它所遇到的天體,都難逃被吞噬的命運,即便是大如恆星也是如此。在遙遠的宇宙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起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被認為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爭食」一顆恆星的奇觀。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我們無法造出永動機,但宇宙天體都是永動機,將來或可用它們發電
    這些天體從誕生以來,就一直處於運動中,它們一直在宇宙中運行,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它們也將一直運行下去,直到宇宙的終點。我們甚至可以說自從宇宙誕生以來,其中根本就沒有絕對靜止的東西,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所有的天體都是永動機,甚至就連我們的宇宙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宇宙中到處都是永動機。
  • 天文學家發現早期宇宙直接形成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
    現在,加拿大安大略西部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某些黑洞並非起源於恆星殘餘的證據。這一發現能夠解釋宇宙最早期階段出現的極端大質量黑洞。西部大學的物理學與天文學教授沙塔努·巴蘇表示:「這是一個間接觀測證據,證明某些黑洞由恆星塌陷直接形成,而不是恆星殘餘。」對於超大質量黑洞,科學家一直很難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這些引力怪獸據信潛伏在每個大星系的中央,例如我們的銀河系。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增長最快黑洞:每天吞噬一個「太陽」
    本文轉自【快科技】;據外媒報導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確定了宇宙中增長最快的黑洞到底有多大。該團隊還確定了這個黑洞在吞噬多少物質。據科學家介紹,這個巨大的黑洞的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340億倍,每天吞噬的物質大約相當於一個太陽。科學家表示,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的8000倍。銀河系的黑洞要想發展得這麼大,就必須吞噬銀河系中三分之二的恆星。這個巨型黑洞被稱為J2157,是研究人員在2018年發現的。
  • 黑洞照片都出來了,白洞的一切還是未知,這揭示了什麼
    黑洞和白洞雖然是一對,但它們的命運完全不同,黑洞很早就被提出來,大概在20世紀早期,作為一種吞噬一切的天體,黑洞一經提出就受到人們的喜愛,還被眾多科學家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霍金。因為黑洞和人類太像了,都是靠吸取周圍的物質生存。經過100多年的努力,科學家終於搭建起來巨型的觀測系統,拍攝了第一張黑洞圖片,但與黑洞相比,白洞簡直就是慘澹,到現在除了名字之外,其它的一切基本都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