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海東市樂都區洪水鎮李家壕村的櫻桃示範基地,雖然此時不是櫻桃生產季節,但李家壕村的農戶們齊聚在一起認真學習櫻桃種植技術。
致富能人邢克梅告訴記者,今年種植大果櫻桃樹5萬株,收穫大櫻桃8萬公斤。以前,種植的櫻桃大多靠商戶來收,銷售渠道有限,只能賣到周邊的一些地方。現在銷售渠道拓寬,一部分銷往北京,一部分在當地銷售。
「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櫻桃種植技術不斷成熟,銷路不斷拓寬,也為當地群眾增加了不少收入。周邊群眾在基地務工也能獲得一定收益,最多的一戶拿到7萬餘元。數據顯示,基地通過長期或季節性用工,已經帶動周邊群眾105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20人,年人均收入3萬元。在櫻桃示範基地的扶貧產業帶動下,周邊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海東市樂都區供銷聯社工作人員介紹。
村民們嘗到了甜頭,有了奔頭,轉變了思想,主動購買樹苗、參與管理,真正讓扶貧由「輸血式」變為「造血式」。貧困戶邢春梅就是其中一位,白天帶領村民除草、植樹等,晚上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的工資,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邢春梅只是樂都區洪水鎮李家壕村靠櫻桃實現穩定收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樂都區供銷聯社黨支部以脫貧攻堅為己任,以抓黨建促脫貧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大膽開闢「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民」的新路徑,因地制宜發展樂都大櫻桃,推進融合發展,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通訊員 孫世慶 記者 祁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