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記者從貴州省清潔高效電力產業市場化交易對接會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推進會上獲悉,自2019年全省光伏項目推進會召開並提出完成63個新建光伏發電項目併網後,全省在確保生產安全、不影響生態環境條件下,創造了90天時間建成併網項目58個、裝機335萬千瓦的「貴州速度」。今年以來,全省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大力推進項目復工復產,做好項目後續建設。截至6月30日,63個項目全部建成併網,全省光伏裝機達到534.6萬千瓦,是全國光伏競價項目建設完成最好的省份,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的高度肯定和讚揚。
貴州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諶毅業(右一)介紹光伏項目建設情況。(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李蘭松/攝)
從建設情況來看,在5個市州中,畢節市完成情況最好,24個項目140萬千瓦均在2019年底前全容量建成併網,佔去年併網裝機的42%;在17個縣市中,威寧縣、關嶺縣完成情況最好,2個縣24個項目178萬千瓦,均在2019年底前全容量併網,佔去年併網裝機的53%;在27家企業中,國家電投金元集團、貴州電力設計院、江蘇中弘公司完成情況最好,3家公司共24個項目129萬千瓦均在2019年底前全容量併網,佔去年併網裝機的38%。
「通過周密部署、精準把控、積極申報,我省在今年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激烈競價中爭取到57個項目、裝機522萬千瓦,每年可獲得國家補貼3.78億元,爭取的光伏項目競價規模和補貼資金規模均再次位居全國第一。」據貴州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諶毅業介紹,5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00億元,其中有56個項目投資在1億元以上,所有項目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明年上半年前全部建成投產。 」
據57個項目分布在5個市州,安順13個、185萬千瓦,畢節17個、152萬千瓦,黔西南19個、118萬千瓦,黔南6個、17萬千瓦,六盤水2個、17萬千瓦,其中安順、畢節、黔西南佔比達到87%。涉及的18個縣(市、區)中有16個縣裝機超過10萬千瓦,其中關嶺、威寧、安龍、鎮寧、織金5個縣共28個項目、319萬千瓦,佔全省的61%;建設單位有16家,其國有企業13家,民營企業3家,貴州金元、黔源電力、華電、大唐、華能、中核匯能、上海卓陽、特變電工等8家項目規模均超過30萬千瓦,共42個、419萬千瓦,佔全省的80%。
據悉,57個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57億千瓦時,年產值24億元,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將突破1000萬千瓦,在全省電力裝機的佔比可提高7%。 項目建設期間可提供短期就業崗位3萬餘個,用工優先使用當地貧困戶和勞動力,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15萬畝,年支付土地租金6000餘萬元。每個項目建設均規劃與農業種養殖相結合,項目建成後可提供500個以上長期崗位,月均工資3000元以上。57個項目中有26個項目位於「9+3」中威寧、納雍、紫雲、赫章、望謨、晴隆、織金、水城等8縣,裝機200萬千瓦,計劃投資80億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李蘭松 江婷婷
編輯 管 雲
編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