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媒體18日報導,空前的海嘯災難將印尼的亞齊省推到了全世界的面前,這個地名頻頻見諸報端。可是,就在人們紛紛伸出援手,救助亞齊災民的時候,一支神秘的武裝力量也首次站到了媒體面前。原來,在亞齊濃密的森林裡竟然隱藏著一支用M-16武裝起來的叛軍,他們與印尼政府軍之間在進行著一場血腥的鮮為人知的較量。 如果不是這場海嘯災難,也許《泰晤士報》的記者不會走進這片神秘的森林,採訪印度尼西亞分離主義組織「自由亞齊運動」的據點。這也是印尼政府在印度洋大海嘯後解除新聞記者進入蘇門答臘島禁令以來第一批接觸「自由亞齊運動」的英國記者。 在東南亞所有地區,恐怕沒有誰會比穆克薩爾米納及其「自由亞齊運動」成員對印度洋大海嘯爆發的情景看得清楚了。海嘯發生時,他們正在一個海島的叢林中宿營,地震引發的海嘯一波波衝擊著海岸,海水迅猛地衝入叢林,毀壞了大量建築,甚至連椰子樹上的椰子也未能倖免。 從那一天開始,「自由亞齊運動」叛軍遊擊隊員同印尼亞齊省其他人一樣,生活永遠地改變了。由於他們當時正好呆在山上,全都安然無恙,但沿岸漁村許多遊擊隊員的妻子和孩子卻被海水捲走。不過,對於「自由亞齊運動」組織而言,國際社會對此次印度洋大海嘯的反應卻是他們30年來遇到的最大機遇。在這場災難之前,印尼政府在亞齊省實施戒嚴令,叛軍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與外國救援機構和記者接觸的大門也因此關閉。現在,數千外國救援人員和記者湧入亞齊,在度過幾十年隔離和湮沒無聞的生活後,亞齊正受到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 採訪叛軍一路顛簸 對於「自由亞齊運動」組織,這是一次向國際社會展示宣傳自己的主張的大好機會,也是一次向外界表示他們誠意的機會。 「自由亞齊運動」組織班達亞齊軍事區的發言人穆克薩爾米納說:「在大海嘯之前,外國人是無法到這裡來查看情況的。如今,印尼政府再不能阻止外國人的到來,這對於他們來講可是個棘手問題。我們呼籲英國政府和歐洲其它國家的政府和國際社會都來亞齊,親眼看一看這裡發生的一切。」 《泰晤士報》的記者用了4天時間才與穆克薩爾米納取得了聯繫,這期間,他們給活躍在叢林的「自由亞齊運動」組織打了無數次電話,發了無數條信息,還與中間人多次秘密會面。記者第一次與穆克薩爾米納會面的努力以失敗告終。當時他們已到達距離與「自由亞齊運動」組織約定地點 叛軍露出神秘面紗 穆克薩爾米納的遊擊隊成員身著各種顏色的衣服,共有12人,年齡從24歲到36歲不等,全都拿著走私和偷來的武器。我們估計其他成員可能藏匿在附近叢林,時刻監視附近巡邏的印尼軍隊。每個人都手持步槍,但其中只有三個人穿著靴子,而穆克薩爾米納也是唯一身穿迷彩服的人。其他人則都穿著T恤衫、磨出洞的牛仔褲和膠底涼鞋。 在與記者交談的兩個半小時裡,穆克薩爾米納一直坐著,談論他們的運動、目標以及他們在東南亞最封閉的環境中的生活。印尼政府和軍隊有時會把「自由亞齊運動」稱為是強盜,但多數情況下都稱他們是恐怖分子、勒索者、綁匪、謀殺犯和大麻種植者。即使自大海嘯發生以來,印尼政府也一直在警告:遊擊隊可能威脅外國救援人員生命。 英國記者發現,遊擊隊和當地村民之間存在著一種明顯而又不尋常的信任關係,「自由亞齊運動」也迫切希望與正在亞齊開展救援活動的外國人取得聯繫。在進入叢林時,英國記者一路上受到許多面帶微笑的村民的問候,他們顯然非常清楚記者將去與誰會面,甚至只要向政府告密,他們就能獲得不菲的獎金。。(楊孝文 任秋凌)
在穆克薩爾米納侃侃而談時,一些男村民就坐在他周圍,不時點頭表示讚許,偶爾還插嘴,對印尼政府的政策發表看法。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村民竟然對「自由亞齊運動」留有不錯的印象,叛軍不僅不搶掠村民的財產,甚至還將自己的糧食分發給他們。
在海嘯發生的那一天,「自由亞齊運動」組織的領導層宣布單方面停火,這也得到印度尼西亞政府的公開響應。在最初的四天,「自由亞齊運動」一直活躍在倖存者中間,救助 災民,尋找倖存者的家人和朋友。但隨後有報導稱一些手無寸鐵的「自由亞齊運動」組織成員和村民遭到政府軍追殺。「自由亞齊運動」組織首席發言人索夫亞·達烏德通過電話告訴記者:「停火併不代表什麼。雅加達方面雖然反應積極,但一切並未因此而改變。」
亞齊前景不容樂觀
那麼外界流傳的遊擊隊種植大麻、綁架人質、對老百姓強制徵稅究竟是怎麼回事?穆克薩爾米納的解釋是,這些都是政府的宣傳。穆克薩爾米納還聲稱,這些傳聞都算不了什麼,最有意思的傳聞是,遊擊隊使用的M-16步槍和子彈的來源。外面瘋傳這些步槍和子彈都是腐敗的印尼軍官為了賺外快而賣給他們的,遊擊隊又反過來用這些槍對付這些腐敗軍官自己的戰友。
對於這樣的傳聞和反駁,外人是難以判斷真假的。但印尼駐東帝汶和西巴布亞的駐軍名聲並不好卻是事實,所以,遊擊隊說他們的槍是從政府軍手裡買的,很多人便相信他們的話。其實,「自由亞齊運動」遊擊隊知道,憑他們目前的實力,根本不可能通過武力將政府軍逐出亞齊,但對於政治解決亞齊問題,遊擊隊又沒有一個成熟的想法。所以,當記者問穆克薩爾米納願意以何種方式政治解決亞齊問題時,他只能含糊作答。
其中一個可能是進行全民公決。可是,全民公決又可能造成亞齊人分裂。支持「自由亞齊運動」的主要是偏遠地區的村民,而城市中許多接受過教育的亞齊人並不希望將亞齊從印尼獨立出去,他們只是尋求與印尼政府一起公正地解決亞齊問題。穆克薩爾米納語氣強硬地表示,2003年,印尼政府與遊擊隊談判,結果遊擊隊派出的平民談判代表被政府逮捕,談判因此破裂。所以,今後不會與印尼政府進行更直接的談判。
到於這次救災行動,穆克薩爾米納說:「我們對所有幫助受災的亞齊人的國家表示感謝――我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們的謝意。但那些在災難期間幫助我們的人,以後也應該幫助我們。如果亞齊問題光靠印尼人自己,是永遠也不會解決的。」
亞齊問題由來已久
1873年,荷蘭軍隊入侵亞齊,1942年,日本軍隊將荷蘭軍隊趕走。這期間亞齊人從來沒有屈服過。
50年代,亞齊人與蘇加諾總統的政府進行了十年的戰爭,試圖為亞齊爭得特殊地位。
1976年,蘇哈託推行中央集權政策,在一份亞齊省的天然氣田協議中將亞齊人排除在外,蘇門答臘的「自由亞齊運動」於是造反,公開與政府對著幹。「自由亞齊運動」的目標就是將亞齊建成一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但這場衝突造成12000人死亡,至今也沒有結果。
2002年12月,在國際社會支持下,雙方達成一項和平協議,但5個月後,印尼政府撕毀了協議。2003年5月,印尼政府在亞齊省實施戒嚴令,大大削弱了「自由亞齊運動」的實力,但叛軍的高級頭目仍然隱藏在當地的密林裡。(楊孝文 任秋凌) 艦船知識網絡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