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傑出的植物學家掀開峨眉山"植物王國"面紗

2021-01-10 中國網

中國網6月2日訊 日前,峨眉山風景名勝區與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隆重的合作協議籤字儀式,峨眉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同時成立。共同推動峨眉山景區珍稀動植物資源保護和研究工作,開啟了峨眉山景區的遺產保護和管理工作的新篇章。

記者立馬想到了最為敬佩的一位植物學家。他被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植物學家」;他實現了「中國人編寫中國自己的植物志」的願望;是他首先組織專業調查組在峨眉山進行全面的生物調查,掀開了峨眉山「植物王國」是神秘面紗;由於在植物學領域的傑出成就,他被授予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荷蘭皇家學會會員等榮譽,他便是方文培。

 

 

方文培先生 

早年,方文培發現高校裡僅有的植物學專著《中國植物名錄》(Forbes F.B. &Hemsly W.B.,Index Florae Sinensis,1905~1926.)和《華西植物志》(Sargent C.S.,Plantae Wilsonianae,1911~1917.)的作者都是外國人,少年不禁愕然:中國人的植物志怎麼能由外國人來編?「中國人應當有自己的植物志!」

8歲入私塾,1913年14歲時考入官壩鄉新辦小學首屆。1916年17歲考入忠縣中學第九屆,是他學習和熱愛自然科學的啟蒙。他學習努力,1921年22歲時考入南京東南大學首次創辦的生物系,生物界前輩秉志、錢崇澍、胡先驌、陳煥鏞都在此授課,方文培學習成績優異,是學生中之佼佼者。

1928年,方文培以優異的成績從東南大學畢業,不久考上中國科學社會研究所的研究生。當他聽說德國植物學家波克、羅斯通在家鄉金佛山採集植物標本,撰寫論文發表在德國報刊時,不禁躍躍欲試,決心到金佛山「尋寶」。生物所資助他找了兩個助手,三人組成的考察隊便踏上了徵程。

 

 (1941年採集於峨眉山洪椿坪的植物標本,現藏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杜鵑花名列世界三大名花之首,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杜鵑花之家」,杜鵑花種類繁多,佔世界的80%。上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傳教士、植物學家紛至沓來,盜走數百種杜鵑花,並以此為親本,不斷培育新品種。

方文培在金佛山的深山密林中風餐露宿3個月,採得了大量植物標本,並發現了5種世界上從未發現的植物,其中就有3種杜鵑:金山杜鵑、彎尖杜鵑和川南杜鵑,方文培用世界統一的分類法給這5種新植物取了拉丁文學名,這是方文培為植物王國貢獻的第一份驚喜。

 

 (1941年採集於峨眉山的植物標本,現藏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接著,方文培沿著四川、貴州交界的崎嶇小路,一面採集標本,一面向峨眉山進發。

當方文培站在峨眉山腳下時,不禁大為感嘆:峨眉山從海拔僅500米左右的淺丘、平原上突起,直上雲霄,垂直高度達到了3000米,山腳遍布麻柳、楠木,山腰生長著槭樹、天師慄等落葉林,山頂則是高大的冷杉林,由上而下,就是一座自然的植物園。最令方文培驚喜的是,峨眉山上,種類繁多的杜鵑從山下到山頂開遍了全山,從春天到秋天,交替開放著絢麗的花朵。方文培欣喜若狂,每天天不亮就採集標本,1個月下來共採集了1000多號、1萬多份植物標本。然而,峨眉山的植物資源太豐富了,短時間根本不可能調查清楚,方文培只有遺憾地結束了這次考察。

 

 (1941年採集於峨眉山的植物標本,現藏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1931年,恩師錢崇樹、陳煥鏞推薦方文培到英國愛丁堡大學植物系留學,當他看到杜鵑花標本室擺滿了來自中國的杜鵑花模式標本,不禁睹物生情,感慨萬千:「蜀國曾聞子規鳥,英倫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留學歐洲的3年,也是方文培遍尋杜鵑花的3年,他儘量節約開支,輾轉德國、義大利、法國、奧地利,尋找移植這些國家中的中國植物、標本。在愛丁堡皇家植物園,他看到了英國人在雲南、西藏採集的植物標本;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他同樣發現了規模宏大的中國植物標本。方文培發現,外國植物標本雖多,研究成果卻存在一些謬誤,他提出富有創見性的槭樹科分類方法,並憑藉一篇高質量的《中國槭樹植物的分類》獲得愛丁堡大學博士學位。

 

 (1951年採集於峨眉山接引殿的稀有植物標本) 

方文培婉拒了異國導師、同學的挽留,回到中國,並再一次來到峨眉山,跋涉於四川的深山叢林之中,深入荒無人煙之地,披荊斬棘,餐風露宿。白天,他翻山越嶺採集標本;夜晚,就在昏黃的燈光下,對白天採來的標本做鑑定、記錄、分析。

在1939~1946年間,在調查了峨眉山植物後,他確定峨眉山植物至少有3000多種,從中選取有重要價值的植物及地區特有種共200種,編纂成《峨眉山植物圖志》一書,共2卷4冊,每種均附精細插圖,並用中、英兩種文字描述,於1942~1946年陸續出版,它代表中國早期地區性植物志的問世,標誌著植物學的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英國皇家園藝學會也授予他一枚銀質獎章,以示敬佩。

 

 

方文培常年在山川中採集標本,來了狂風暴雨就住在山洞裡,迷路就隨便找點吃的對付,山川毒蛇猛獸眾多,一不小心就有性命之虞。有一次,他在一個山坡上用望遠鏡觀察一株喬木,竟被誤指為探子,硬拉去關押了8天。然而,方文培採集標本的腳步從來沒有停下過,他被譽為「當代全面翔實掌握四川植物資源的第一人」。

1948年,方文培回到四川大學執教。當時的川大百廢待興,困難重重,方文培在菜油燈下工作,日子十分清苦,卻毫無怨言。 四川大學植物標本館的植物標本儲量現居全國高校之首,也是世界著名的標本館之一,正是由方文培教授歷經四十餘載創建而成的。

 

 (1941年採集於峨眉山九老洞的植物標本,現藏於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 

方文培一生採集植物標本11萬多號,約50萬份,發現植物新種100餘個,其中40多種由他命名。這些標本的大部分,方文培都無償捐給了四川大學。為了保護杜鵑花物種,方文培多年來大聲疾呼,在他和同仁的努力下,華西亞高山植物園的杜鵑花專類園已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原始杜鵑花保存中心。

  (1928年採集的植物標本,現藏於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 

    多年堅持不懈的研究使得方文培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學者,他長期擔任中國植物學會名譽理事長、四川省植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中國植物志編委、四川植物志主編等職務,編寫的《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植物志》第46、52卷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2月,《中國植物志》全部出版,並被評為當年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昔日忠縣少年「中國人應當有自己的植物志」的夢想最終成為了現實。

 (1942年採集於峨眉山的植物標本,現藏於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 

峨眉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又遺產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佛教四大名山,它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絕美的自然風光、豐富多樣的珍稀動植物資源而享譽中外。特殊的地形地貌、充沛的雨量、多樣的氣候、複雜的土壤結構、原始完整的亞熱帶森林垂直帶譜造就了峨眉山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在154平方公裡的核心景區範圍內,現已知擁有高等植物280科,3703種,約佔中國植物種數的十分之一,佔四川物種植物物總數的三分之一;已知動物2300多種,其中珍稀特產和以峨眉山為模式產地的有157種,被稱為「植物王國」和「動物樂園」。(伍策 一劍)

相關焦點

  • 峨眉山野生植物系列————蠍子草
    峨眉山野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堪稱植物王國,有植物5000多種,其中高等植物3200多種,佔全國植物總數的十分之一,相當於歐洲大陸的總和。僅中藥材就有1600多種。蠍子草就是其中之一。蠍子草屬於蕁麻科植物,味辛,性溫。歸肝、膽、小腸經,有毒。具有散淤,止血,止痛的作用。
  • 四川特有極危珍稀蕨類植物 光葉蕨首現峨眉山
    日前,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師李策宏終於等到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專家發回的消息,一個月前,李策宏和團隊在峨眉山發現的蕨類植物,被確定為「二郎山神草」——光葉蕨。光葉蕨是中國、四川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中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李策宏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6月的一天,他在一處陡峭的懸崖上無意間發現了光葉蕨的存在,隨即用手機拍攝了照片,並小心翼翼地採集了植物葉片材料,送往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進行室內分析。
  • 中國道教起源地,被稱杜鵑王國與峨眉山並稱姊妹,為何少有人知
    不常旅遊,也不知道四川有峨眉山,這是可以理解的,峨眉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兩大遺產的名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自然中享有盛名,但實際上,峨眉山旁有山,但其名稱很低,分為4A,足有4A之名。這裡是四川省眉山市臥玉山,而密山市則是四川省的地級市,大體上屬於省的中等城市,「瓦屋山」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有三個特點,令世人矚目,一是作為道教的發祥地,在道教名山中地位特殊,二是杜鵑仙境美麗迷人,三是雄偉無比神秘,從雄坑的角度來看,雖然豐起是道教中最具特色魅力的地方,但是因為禍福連綿,所以風起坑至今還沒有什麼名氣。
  • 植物學家冷笑話:玉簪為什麼是最鹹的植物?
    城市物種日曆8月16日,玉簪「你知道世界上最鹹的植物是什麼嗎?」「是什麼?」
  • 峨眉山發現四川特有極危珍稀蕨類植物「二郎山神草」——光葉蕨
    7月13日前後,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師李策宏終於等到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專家發回的消息,一個月前,李策宏和團隊在峨眉山發現的蕨類植物,確定為「二郎山神草」——光葉蕨。光葉蕨是中國、四川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
  • 數量極為稀少 「二郎山神草」光葉蕨首現峨眉山
    在峨眉山發現的光葉蕨。被稱為「二郎山神草」的光葉蕨,日前被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科研人員在峨眉山發現。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
  • 峨眉山植物小記
    此次照片於9月11日-12日拍攝於峨眉山,從金頂往下有十幾種鳳仙花,這裡展示其中的7種,感謝峨眉山生物站的李策宏老師不辭辛苦為我們充當嚮導,又幫我們鑑定物種
  • 「神草」光葉蕨 首次現身峨眉山 曾消失30多年
    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當時,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學家王文採來到雅安市天全縣二郎山的團牛坪一帶,在潮溼的溪邊陡崖石頭上,找到了這種地表只有一片葉子、根深不到兩釐米的植物。1966年,中科院院士、中國蕨類植物學的奠基人秦仁昌根據這株模式標本,發表了新屬新種,將其命名為光葉蕨。光葉蕨的奇特之處在於,一片葉子,幾乎就是一株光葉蕨的全部。
  • 雲南植物王國的拓荒者
    Xitao CAI (Hse-Tao TSAI, April.10, 1911- March.9,1981)1981年3月9日,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因病在昆明去世,享年70歲。今天屈指算來,蔡先生離開我們已有三十七年了。1938年,蔡先生創立了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之前身)。
  • 「二郎山神草」光葉蕨首次現身峨眉山 曾消失30多年,僅在二郎山...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寇敏芳)被稱為「二郎山神草」的光葉蕨,日前被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科研人員在峨眉山發現。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光葉蕨有何特別之處?
  • 峨眉山迎來2020年入秋以來第一場雪 峨眉天下秀銀裝素裹更增禪意
    峨眉山接引殿、雷洞坪、金頂等地,可謂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聳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遙望彎曲柔美的山體輪廓,猶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於是人們很早便稱它為「峨眉」。縱橫200餘公裡的峨眉山,與「亞洲脊梁」崑崙山的支脈邛峽山相連。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組成,一般遊人所到,主要是奇峰攢聚、名勝薈萃的大峨山,這就是今日人們通常所說的「峨眉山」。
  • 掀開Meta分析的神秘面紗——從PICOS開始
    來源|醫學界婦產科頻道對於meta分析來說,什麼是最關鍵?
  • 中國植物活詞典吳徵鎰逝世 曾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科院資深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著名植物學家吳徵鎰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6月20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7歲。  吳徵鎰於2008年1月8日獲得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開團】《DK兒童太空百科全書》,幫孩子掀開太空神秘的面紗!
    滿足孩子們的種種好奇心,幫你掀開太空神秘的面紗,要想知道關於宇宙種種問題的答案,就一起踏上這段奇妙的旅程吧!我們的旅程從發射火箭開始!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拍攝到的宇宙圖像盡收眼底,各種意想不到的奇妙知識一網打盡。
  • 佛國天堂覽景致 峨眉山祈福朝聖靜心之旅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亦稱「佛國天堂」,普賢菩薩示相之地。朝拜普賢,寓意成功、平安。已經為代表的峨眉山上段山好比普賢菩薩的頭,寓意「佛」,表徵朝聖之中心;以萬年寺為代表的中段山好比菩薩的心臟,寓意「法」,表徵菩薩修學行持之中心;以報國寺為代表的低段山好比菩薩的腳,寓意「僧」,表徵培養僧才,峨眉山朝聖之基礎。
  • 德國著名植物學家訪問植物所
    應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種子植物分類創新研究組首席研究員傅德志的邀請,德國著名植物學家Susanne S. Renner教授於日前訪問了該所。。    Renner教授在該所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報告,他介紹了一些植物類群的南美洲—非洲間斷分布式樣,然後講述了利用化石證據和「分子鐘」解釋間斷分布式樣的原理和方法,提出洋流在南美洲—非洲植物長距離擴散中的重要作用,並指出長距離擴散和隔離分化在解釋植物地理學研究中的間斷分布式樣可能同樣重要,關鍵是要看類群分化時間。
  • 掀開國內唯一城市礦山的神秘面紗
    今天,我們就掀開這座礦山的神秘面紗,帶您走進國內唯一城市建成區內的全地下鐵礦山!          別看門臉如此低調,內裡可是大有乾坤!
  • 走進亞洲種類最齊全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王國
    中國園林網3月29日消息:龍海市鄉下人園藝有限公司經25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除收集3000種仙人掌與多肉植物資品種,建成亞洲種類最齊全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資源圃外,還成功打造了亞洲最大的多肉植物生態景觀主題植物園——「仙人掌王國」多肉植物主題植物園。
  • 1850年,植物學家將一株植物帶回英國,開啟了英國式物種入侵
    在當今的世界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物種入侵的情況,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情況都是非常之多的,正因為物種入侵,就打破了原來的生態平衡,就像美國的錦鯉泛濫一樣,整個河流都很少看到別的魚類,前不久也經常看到有人在捕殺清道夫,這也是一種外來物種的入侵,而中國人最喜歡吃的小龍蝦,有部分也是屬於入侵的物種,當然這個還沒有被完全的證實。
  • NF掀開神秘面紗 北京現代再添發展新引擎
    4月21日10點,上海國際車展的現代展臺被眾多觀眾圍的水洩不通,因為上海國際車展的一大看點,人們翹首以待的主角——北京現代NF的神秘面紗就要被揭開突然,這五個美麗的精靈掀開了蓋在NF車身上的藍布,當硬朗帥氣的NF終於展現在眾人面前時,臺下頓時沸騰起來,NF耳目一新的鍥形設計及典雅、豪華的內飾設計徵服了所有觀眾。隨後北京現代盧載萬總經理與銷售本部副本部長蔡蘇佳打開車門,從裡面請出兩位美麗出眾的車模,將展會氣氛引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