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草」光葉蕨 首次現身峨眉山 曾消失30多年

2020-08-25 峨眉山景區

峨眉山隨處都可以看到蕨類植物

但是沒想到在它們之中

居然發現了個「寶貝」

它到底是個啥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被稱為「二郎山神草」的光葉蕨,日前被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科研人員在峨眉山發現。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

光葉蕨有何特別之處?

光葉蕨是1963年首次被發現的。當時,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學家王文採來到雅安市天全縣二郎山的團牛坪一帶,在潮溼的溪邊陡崖石頭上,找到了這種地表只有一片葉子、根深不到兩釐米的植物。1966年,中科院院士、中國蕨類植物學的奠基人秦仁昌根據這株模式標本,發表了新屬新種,將其命名為光葉蕨。

光葉蕨的奇特之處在於,一片葉子,幾乎就是一株光葉蕨的全部。它通常只有一片葉子,很薄,長約40公分,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10多對對稱的羽片,羽片最寬處只有8釐米。它的盛放種子的地方——孢子囊,就長在羽片上。依據它的形態,王文採曾判斷,光葉蕨的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

神秘的光葉蕨自1963年被發現後,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裡「銷聲匿跡」,天全縣林業局高級工程師楊洪忠記得,上世紀60——80年代,天全縣正處於大規模採伐森林階段。也正是在此期間,王文採當年發現光葉蕨的地方,「二郎山神草」消失了。1992年出版的《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中,光葉蕨被列為瀕臨絕滅。到了1999年,中國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名錄中,光葉蕨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全國極小種群物種。


「二郎山神草」為什麼到了峨眉山?

光葉蕨因在前人記載中,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因此被稱作「二郎山神草」。

根據四川省林科院林研所副所長餘凌帆的研究,光葉蕨棲息地有這樣的特徵:海拔分布相對較高,大致為海拔2300-2500米之間,分布幅度極其狹窄;喜潮溼、多霧、無直射光的環境條件。主要分布於溪溝邊附近的巖壁上,多有苔蘚伴生,土壤為弱酸性土。「太特殊了。特別是它對生存環境要求很嚴格,在二郎山之外,很難找到第二個。」


一直以來,二郎山都被認為是光葉蕨的唯一棲息地,這次為何會出現在峨眉山?

「我們也很意外,剛開始都不敢相信」 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師李策宏介紹,6月,他和團隊來到峨眉後山進行植物多樣性考察中,偶然發現了一株形態奇特的蕨類植物。通過反覆查閱植物志,對其形態特徵進行了詳細的比較觀察,並邀請北京植物所蕨類專家進行室內分析,經過多方求證後才發布了消息。距離發現日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此次峨眉山發現光葉蕨的區域雖然距離二郎山較遠,但卻有著相似的小環境氣候。除了海外略低之外,其他的氣候環境條件與二郎山基本一致。李策宏認為,能在距離二郎山100多公裡之外的峨眉山發現光葉蕨,跟氣候環境有很大關係。「可能這裡以前也有,但是因為沒有被發現。」不過,他也不排除從峨眉山到二郎山有光葉蕨分布帶的可能性,但這有待進一步科考結果證實。


此次峨眉後山發現了光葉蕨,極大的豐富了對該物種分布規律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對深入探討東亞與北美植物區系的聯繫和區別,揭示東亞-北美間斷分布模式的形成和對光葉蕨物種種質的遷地移栽和資源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峨眉山被發現後,將做些什麼?

2013年,四川啟動極小種群拯救與保護行動,光葉蕨被納入其中。通過資源調查和野外拯救性保護,光葉蕨的種群數量不斷增長。


此次峨眉山發現光葉蕨分布,豐富了物種種群,但光葉蕨依然稀有。根據此次野外實地考察和相關數據統計,峨眉後山的光葉蕨目前僅僅零星分布在溫帶落葉闊葉林下的灌從中和蔭潮巖石上,目前只發現兩個小居群,僅有幾株成年個體,但能夠產生孢子的個體更少。

下一步,我省將繼續加大對光葉蕨的保護力度。李策宏表示,將向國家和省上申請相關科研項目,開展人工繁育工作,進一步擴大野外種群數量。


- END -


來源/川報觀察

圖片/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

峨眉山生物站

相關焦點

  • 「二郎山神草」光葉蕨首次現身峨眉山 曾消失30多年,僅在二郎山...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寇敏芳)被稱為「二郎山神草」的光葉蕨,日前被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科研人員在峨眉山發現。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光葉蕨有何特別之處?
  • 數量極為稀少 「二郎山神草」光葉蕨首現峨眉山
    在峨眉山發現的光葉蕨。被稱為「二郎山神草」的光葉蕨,日前被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科研人員在峨眉山發現。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
  • 峨眉山發現四川特有極危珍稀蕨類植物「二郎山神草」——光葉蕨
    7月13日前後,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師李策宏終於等到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專家發回的消息,一個月前,李策宏和團隊在峨眉山發現的蕨類植物,確定為「二郎山神草」——光葉蕨。光葉蕨是中國、四川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
  • 「二郎山神草」——光葉蕨,你了解嗎?
    近日,一則《數量極為稀少「二郎山神草」光葉蕨首現峨眉山》的相關報導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不僅刷新了學界的認識,也讓很多人心生好奇:「二郎山神草」光葉蕨到底是什麼稀有寶貝呢?小編這就為你細細道來。二郎山光葉蕨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被稱作「二郎山神草」。光葉蕨通常只有一片葉子,葉片薄,長約40釐米,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10多對對稱的羽片,羽片最寬處只有8釐米,它盛放種子的孢子囊就長在羽片上。
  • 四川特有極危珍稀蕨類植物 光葉蕨首現峨眉山
    日前,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師李策宏終於等到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專家發回的消息,一個月前,李策宏和團隊在峨眉山發現的蕨類植物,被確定為「二郎山神草」——光葉蕨。光葉蕨是中國、四川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中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李策宏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6月的一天,他在一處陡峭的懸崖上無意間發現了光葉蕨的存在,隨即用手機拍攝了照片,並小心翼翼地採集了植物葉片材料,送往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進行室內分析。
  • 林草科普|「特立獨行」的光葉蕨
    前不久,一則峨眉後山發現光葉蕨的消息躥紅網絡。這個被稱作「二郎山神草」的物種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縣二郎山,此次在峨眉後山被發現,刷新了學界的認識,也讓很多人心生好奇:光葉蕨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草?它有何神奇之處?
  • 「特立獨行」的光葉蕨: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
    原標題:「特立獨行」的光葉蕨前不久,一則峨眉後山發現光葉蕨的消息躥紅網絡。這個被稱作「二郎山神草」的物種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縣二郎山,此次在峨眉後山被發現,刷新了學界的認識,也讓很多人心生好奇:光葉蕨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草?它有何神奇之處?神秘的「草」曾「銷聲匿跡」30多年1963年,光葉蕨首次被發現。
  • 瀕危物種拯救②丨拯救"二郎山神草"光葉蕨!有人為其追蹤了30年
    8月23日上午,副所長餘凌帆翻著手中的資料,那是光葉蕨孢子的採集方案。如果天氣沒有出現大的變化,9月底,就可以採收今年的光葉蕨孢子囊——那是光葉蕨的種子。作為四川特有瀕危物種,有關於它的風吹草動,始終牽動著餘凌帆的科研團隊的心。2013年,四川啟動極小種群拯救與保護行動,光葉蕨被納入其中。
  • 揭秘「特立獨行」的光葉蕨: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 總數量不足100株
    峨眉山發現的光葉蕨。前不久,一則峨眉後山發現光葉蕨的消息躥紅網絡。這個被稱作「二郎山神草」的物種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光葉蕨是我國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縣二郎山,此次在峨眉後山被發現,刷新了學界的認識,也讓很多人心生好奇:光葉蕨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草?它有何神奇之處?神秘的「草」曾「銷聲匿跡」30多年1963年,光葉蕨首次被發現。
  • 峨眉後山發現一級保護植物光葉蕨
    7月17日,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今年6月初,省自然資源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李策宏工程師,在溫帶闊葉林下一陰溼處採集到奇異的蕨類植物。經過反覆比對和研究,確認其為光葉蕨。起初,李策宏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將標本和照片等資料發給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所進一步甄別。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光葉蕨人工繁育取得成功
    新華社成都7月22日電(記者張海磊)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光葉蕨於1963年首次在四川天全縣二郎山團牛坪被發現。目前,數量不足100株,均為野生植株。記者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經過多年探索,近日科研人員依靠其珠芽成功實現光葉蕨人工繁育。  此前,有機構開展了光葉蕨的孢子繁殖研究,但只進行到配子體階段,未真正成苗。
  • 珍稀蕨類植物光葉蕨的保護和現狀
    從頒布的情況來看,從中可以看出光葉蕨等三種屬植物的珍稀程度,以前我們已經介紹過世界上最耐寒的高山蕨類植物玉龍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光葉蕨。光葉蕨(學名: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為我國特有物種,屬於蹄蓋蕨科、光葉蕨屬常綠蕨類植物。
  • 青海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玉龍蕨
    url:https://m.gmw.cn/2020-09/02/content_1301520291.htm,id:1301520291  近日青海山水自然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場野生植物考察中,發現一種分布於海拔3700至3800米的高山巖縫中的特殊蕨類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鑑定,此蕨類植物為玉龍蕨,
  • 精妙絕倫的首屆中國觀賞蕨展獲獎作品揭曉
    2016年國慶期間,上海辰山植物園在中國花卉協會蕨類植物分會的統一協調下,首次聯合全國多家植物園及科研院校舉辦中國首屆觀賞蕨類植物聯展和參賽作品評比,藉此希望有更多的國人認識蕨類、保護蕨類。  此次觀賞蕨類聯展參賽作品來自國內8家單位的37盆個體植株和14盆蕨類盆栽組合入圍參展,參展單位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深圳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上海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四川省峨眉山植物園、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暨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錢江管理處、上海師範大學等。
  • 峨眉山植物小記
    此次照片於9月11日-12日拍攝於峨眉山,從金頂往下有十幾種鳳仙花,這裡展示其中的7種,感謝峨眉山生物站的李策宏老師不辭辛苦為我們充當嚮導,又幫我們鑑定物種
  • 亞坤夜讀丨蕨葉化石(有聲)
    這是我收藏的一片蕨葉化石。讀中學時,一天,生物老師亮出一片薄石塊,上面的印痕是蕨類植物形成的化石,他讓我們小心傳觀。那次,與億萬年前的生物聚首,我感慨不已。我收藏的這片化石,是後來我到雲山旅遊時撿到的。它側身於一條乾涸的水溝邊,我一眼瞥見它,就如邂逅老朋友。
  • 鹿角蕨,子葉奇異美觀、姿態獨特,盆栽要如何管理呢?
    鹿角蕨又名糜角蕨、蝙蝠蕨等,屬鹿角蕨,鹿角蕨屬,鹿角蕨孢子葉奇異美觀、姿態獨特,重生的包子葉下垂、密被柔毛,頂端分叉成鹿角狀,莖部具圓腎形不育葉,包括於復生的物體上,狀似吸盤,喜歡溫暖陰溼的生長環境,非常適合室內布置,家庭栽培鹿角蕨多用直徑14至34cm具有空隙的鐵籃、竹籃栽培,可用塑料花盆栽培
  • 消失30多年後,小靈貓再現浙江
    如此罕見 消失30多年後,小靈貓再現浙江 2020年11月05日 03:50:09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近日,溫州泰順傳來好消息,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隊通過紅外相機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靈貓——這是浙江省野生小靈貓的首次影像記錄,這個在浙江大地銷聲匿跡30多年的神獸終於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為什麼說小靈貓在浙江是神獸呢?
  • 爆紅網絡的鹿角蕨:你家牆上還差這個藝術品(附超全鹿角蕨圖鑑)
    附生在樹下讓鹿角蕨很好的適應了光照強度較弱的散射光環境,這也是鹿角蕨能在室內光線較好的地方種植的原因。鹿角蕨的葉子有兩種形態,一種是能產生孢子的孢子葉。大多數鹿角蕨的孢子長在每片孢子葉的背面,有兩種鹿角蕨的孢子則會長在特化的孢子莢的背面,比如亞洲猴腦鹿角蕨Platycerium ridleyi的孢子就長在類似一個小耳朵的孢子莢後面,另外一種是皇冠鹿角蕨Platycerium coronarium。另一種是營養葉,是用來貼附樹幹的葉片。每次新葉片長出來後會覆蓋掉原來的老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