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末,Epic攜自家的EGS平臺,閃亮登場於PC端,打響了對抗Steam的號角。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由Deep Silver(下文簡稱「深銀」)發行,烏克蘭製作組4A Games開發的《地鐵》系列最新作——《地鐵:離去》。
(EGS平臺的出現打破了由Steam壟斷的PC遊戲市場)
Epic和深銀的這一通操作,讓這款誕生於2010年的、充滿「毛式風格」的末日廢土遊戲,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那麼,拋開發行商的操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地鐵:離去》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遊戲呢?
屬於俄羅斯人的末日啟示錄
《地鐵》系列遊戲改編自俄羅斯作家迪米特裡·格魯克夫斯基撰寫的《地鐵》系列小說。該系列一共推出了三款遊戲,分別是《地鐵2033》、《地鐵:最後的曙光》和最新作《地鐵:離去》。
(2014年的《地鐵:回歸》,打包了畫面增強之後的《地鐵2033》和原版《地鐵:最後的曙光》)
在《地鐵》系列的世界觀中,世界於2013年爆發了全球核戰爭。無數的核彈頭砸向地面,導致全球進入核冬天。
(核爆炸捲起了大量的煙塵注入大氣,隔絕了太陽光,導致地表溫度急劇下降,進入長時間的嚴寒)
故事發生在2033年的莫斯科地鐵系統內。由於冷戰時期,前蘇聯政府將地鐵系統劃入國防,使得莫斯科地鐵系統具有很強的防輻射能力。倖存下來的人們躲進了地鐵之中,在這裡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複雜的地鐵深埋在莫斯科的地下,成為了核戰中最後的淨土)
其次就是遊戲取消了過去出名的軍用子彈系統。在《地鐵2033》和《地鐵:最後的曙光》裡,軍用子彈被作為地鐵社會裡的貨幣使用。它們不僅可以用來進行貿易,在危急時刻更能為玩家提供兇猛的火力。
但是,玩家在《地鐵:離去》中已經離開了地鐵,子彈的貿易性質便不需要了。所以在遊戲中,4A Games使用了更加簡單的子彈分類系統。與之搭配的,是更加複雜的武器改造系統。
(將一把左輪手槍改造成一把狙擊槍也不是不可以)
最後,《地鐵:離去》採用了開放世界的遊戲模式。除了特定關卡,遊戲裡的每一章都是一個小型的開放世界地圖。玩家可以隨時使用自己的望遠鏡,揭示地圖上的隱藏地點。每一個地點背後,或是肆意妄為的土匪老窩,或是變異生物的巢穴,又或是在某處藏著提供強化的配件。
(遊戲裡並沒有類似鳥瞰點的設定,不會強制玩家開圖。探索的選擇權全在玩家手上)
在這些改變的基礎上,4A Games依舊保持了系列的優點:幾乎完全去除UI的遊戲視角,真實到令人厭煩的槍械卡殼,永不熄滅的核能打火機,隱藏在遊戲過程中的道德選擇……
「毛式浪漫」的冒險史詩
得益於優秀的原著小說,《地鐵》系列遊戲一直以來都貢獻出了精彩的遊戲故事。而在《地鐵:離去》中,4A Games給玩家們帶來了一出精彩的冒險史詩。
《地鐵:離去》並沒有機械地複述原作小說《地鐵2035》的故事(事實上,《地鐵》系列遊戲已經和小說構成了類似平行世界的關係),而是在原作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改編。遊戲中,主角阿爾喬姆找到了地鐵外存在生命的證據,和自己在斯巴達軍團裡的戰友一起,乘上曙光號列車,開啟了他們探尋生存之地的冒險。
(離開地鐵,探索生存之地)
在這段旅途中,那股隱藏在深處的「毛式浪漫」便處處體現出來。
俄羅斯民族在無數的寒冬裡,錘鍊出了如同堅冰般的意志與性格。對於外人來說,他們是西伯利亞的棕熊,是嚴肅、危險而且可靠的勇士。這一點,在這片廢土上更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