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到處都充斥這二維碼,但是條形碼依舊廣泛的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衣服上面的吊牌上有,零食包裝袋的後面有,等等。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廣泛的條形碼的識別原理是什麼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沒有想過。沒關係,今天就由萌小妹來告訴大家。
由於不同顏色的物體,其反射的可見光的波長不同,白色物體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可見光,黑色物體則吸收各種波長的可見光,所以當條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經光闌及凸透鏡1後,照射到黑白相間的一維條碼上時,反射光經凸透鏡2聚焦後,照射到光電轉換器上,於是光電轉換器接收到與白條和黑條相應的強弱不同的反射光信號,並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輸出到放大整形電路。
白條、黑條的寬度不同,相應的電信號持續時間長短也不同。但是,由光電轉換器輸出的與條碼的條和空相應的電信號一般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將光電轉換器輸出的電信號送放大器放大。
放大後的電信號仍然是一個模擬電信號,為了避免由條碼中的疵點和汙點導致錯誤信號,在放大電路後需加一整形電路,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電信號,以便計算機系統能準確判讀。
整形電路的脈衝數位訊號經解碼器譯成數字、字符信息。它通過識別起始、終止字符來判別出條碼符號的碼制及掃描方向;通過測量脈衝數字電信號0、1的數目來判別出條和空的數目。通過測量0、1信號持續的時間來判別條和空的寬度。
這樣便得到了被辯讀的條碼符號的條和空的數目及相應的寬度和所用碼制,根據碼制所對應的編碼規則,便可將條形符號換成相應的數字、字符信息,通過接口電路送給計算機系統進行數據處理與管理,便完成了條碼識別的全過程。
所以,知道識別原理的你可以愉快的向身邊的小夥伴們愉快的聊天咯!(你們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