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浙大高材生自殺:人生需要優秀,更需要彷徨

2021-01-11 柴叔情感觀

文 | 橘昭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編輯 | 羋九

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們:要做個優秀的人,要出人頭地。

所以我們一路要考好的名次,要考重點高中,要進985,211的名牌大學,要進世界500強公司。

現實只允許我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卻不允許我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漢高祖劉邦擊破英布軍,功成名就途徑故鄉時,也會得意洋洋唱上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與之相對的,是不敢見江東父老的項羽,哪怕英雄蓋世也只能含恨自刎於烏江。

古往今來,只允許人優秀,卻不被允許彷徨,這種觀念深植於我們心裡,催促著我們奮力往前,也逼得人筋疲力盡。

就在不久前,剛剛在facebook就職不久的浙大高材生Qin Chen從Facebook矽谷總部園區的最高層一躍而下,結束了38歲的年輕生命。

比起大多數人,Qin Chen的履歷其實很亮眼,浙大本科,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輾轉於幾個大公司,最後留在了Facebook。

但這光鮮的背後也有著許多的不盡人意。

工作繁重不說,Qin Chen的美國綠卡也遲遲沒有拿到,一大家子人又都跟著他的籤證到了美國,他一個人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上半年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裡的大哥蘇明哲,那些在美國所遭受的困境,也許就是Qin Chen的寫照。

Qin Chen也許也像蘇明哲一樣想過:「我從一個小地方,一步步努力到現在,我是不會被輕易淘汰的。」

但優秀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優秀的人一路走來都是鮮花掌聲,但與此同時,享受優秀的這種習慣也會讓人騎虎難下,喪失從頭再來的勇氣。

高考狀元北航飛行設計專業的楊仁榮,截止2018年8月,與家人失聯9年。

學業沒有完成,在大城市也沒有混出什麼名堂,一直想的是「賺到錢以後就回家」卻沒想到一去九年,依舊一事無成,如果不是母親病重找上了媒體,說想在死前再見兒子一面,也許這輩子他真的不會再回家了。

他說:「承認自己不是天才是挺痛苦的一件事。」

這種痛苦我也能理解,過去很多年我都在追求一種「英雄主義」,要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情,天天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掛在嘴邊。

經歷了許多次現實的敲打以後,我才想明白了一件事,說「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那個人確實是詩仙,卻也實實在在被現實打擊到鬱鬱而終了,而大部分人還沒有他的天才。

特立獨行如樸樹步入中年時,也會說上一句:「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們都生而平凡,並不會時時優秀,事事完美。

允許自己偶爾的放縱,人生需要適當的彷徨。

最新的韓劇《愛情適合我的體質》裡,林真珠是一個奮鬥了許多年都碌碌無為的編劇。

當她成為知名編劇的助理時,她也曾經以為從今以後自己的人生將會是一條鋪滿鮮花的光明大道。

現實給她的卻是經常黑白顛倒的加班加點,時不時還得充當作家司機,外帶跳梁小丑的殘酷答卷。

成為知名作家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只剩下為了生計的加班加點。

即使拼盡了全力,因為無意中看到了老闆當面出醜的場面,再加上能力出眾被忌憚,被老闆隨意找了個理由解僱了。

失業中的真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彷徨無措,甚至有些自暴自棄,睡到自然醒,放任體重失控。

以為她就會這麼消沉到最後,她卻在半夜爬起來碼字,拼命寫作。

她說:「人生需要彷徨,但時間越短越好。」

這種又拼命又喪的狀態太過讓人熟悉,一邊喊著不行不行,一邊又在996的現代人,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這種「喪」的狀態其實並不是真的自我放棄,而是在沉重壓力下快要窒息時,停下來喘口氣。

常言道,張弛有度,過猶不及。

說到「張弛」日本「弓道」中有個「射箭七障」:「喜樂侵心,憤怒傷肝,悲傷損腸,疑惑傷脾,驚訝損胃,恐懼侵腎,憂鬱傷神。」

弓道練的是身心,講的是平心靜氣,收放自如,一個人總是繃著一根弦,只會招致崩壞的結果。

彷徨期的思考能幫助人成長。

知乎裡有個提問「人在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

高贊的兩個回答是「全面收縮」和「多讀書」。

「全面收縮「也就是放空自己,放空自己去享受這一段時間的彷徨,讓自己得以恢復一些狀態,減緩焦慮與疲憊,能夠喘息。

而「多讀書」的意義在於,在你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時刻,能在各種各樣的人已有的經驗中找到些啟示,從而修正自己的如今的道路。

在《無問西東》裡陳楚生飾演的吳嶺瀾是北大的高材生,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對於人生前路感到彷徨無措,躲在學校的閣樓裡不斷地看書,思考自己人生的道路。

在這個時候,他聽到了泰戈爾的演講。

「你知道自己的內心嗎?不要走錯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記你們的真心和真性。」

他思考著泰戈爾的提問,找到了自己的路,決定好了怎麼度過餘生,投身了教育事業。

我也曾經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過,讀完研究生,糾結於要不要繼續深造,有很長一段時間,被年齡和生活的壓力所困擾,感覺再走下去似乎沒有希望。

身邊的人一直在提醒我:「你要平衡好夢想和現實。」

想到可能面臨的失敗,也感到似乎難以接受,所以乾脆什麼也不做,像個鹹魚一樣放空了一段時間。

但就算最卓越的人物,都需要花時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面對自己的真實,這些其實是重要的。

不放棄對生命的思索,我們才能不斷地調整前進的方向與速度,不需要時時刻刻都衝刺,不要總是懼怕失敗,只要保持勻速前進,就能走得更遠,更穩。

對於Facebook浙大高材生自殺事件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曾經的高考狀元、浙大高材生,在美國陷入困境,情願自殺也不回國
    高考狀元,浙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高材生,全美著名大學碩士,思科做軟體工程師,Facebook廣告技術部工程師……這樣的履歷足以讓每一個人羨慕,擁有這樣的人生絕對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每天加班到半夜,工作評級下滑,無法更換工作組,面臨失業,38歲時從矽谷總部園區4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擁有這樣的經歷人,絕對是個名副其實的失敗者。
  • 浙大網紅鄭強教授,兒子兩次被開除,如今卻是復旦高材生!
    前些日子,原浙大副校長、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教授被任職到山西太原理工大學任職,此前,鄭強教授因為種種演講視頻而走紅,一夜之間可謂是捕獲了大批的粉絲,很多人 都是因為他的直言不諱、演講富有激情、和他的愛國精神所打動,而當鄭強教授調任太原理工之後更是使得太原理工大學成為人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大學」「網紅大學
  • 浙大網紅鄭強教授,兒子兩次被開除,如今卻是復旦大學高材生
    浙大網紅鄭強教授,兒子兩次被開除,如今卻是復旦大學高材生前幾日,有報導稱浙江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出任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學,新任黨委書記。不經常關注教育方面新聞的人,可能不知道鄭強教授是誰。然而就是如此優秀的一名教授,他的兒子卻被學校開除過,而且不止一次。在一次演講中,鄭強教授提到了自己的兒子,就在眾人以為又是一名別人家的孩子時。鄭強教授卻說,他的兒子因為過於調皮搗蛋,兩次被中學開除,並且因此換了三所學校。難道真的如鄭強教授所說,他的兒子真的是學渣嗎?
  • 兩位浙大畢業生,靠什麼拿華為百萬年薪
    這8名人員全部為2019屆頂尖學生,其年薪的最低為89.6萬元,最高為201萬元。其中,兩人為浙大畢業生,秦通2015年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系學士學位,管高揚則是浙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博士畢業。在老師眼中,這兩位浙大高材生都是基礎紮實、愛鑽研、愛生活的陽光男孩。
  • 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這位叫陳勤的高材生,曾經是高考狀元、浙江大學的本科生,南加裡福尼亞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 畢業以後,留在美國網際網路界發展,履職過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前年入職Facebook成為了一名全職高級軟體工程師。
  • 最強大腦中的天才少年:12歲優秀男孩因這一特質、完勝名校高材生
    《最強大腦》節目匯集了一大批國內外名校學霸、高材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腦力競技。其中讓小編印象最深的是一位12歲的優秀男孩邵煜軒,他現在是棗莊市實驗學校初一年級的一名學生。最令小編意外的是,他在《亂線奪寶》題目中,答出了很多名校學霸們都不敢挑戰的「三星寶石」,在50分鐘的事項內,他需要在一個個錯綜複雜的立體模型中找出對應的寶石坐標。這不僅是在考驗選手的觀察力和空間力,更是要求選手有更強的專注力,能專注一件事情,在腦海中構建一個圖形。最終,12歲的邵煜軒用時46分32秒就完成作答,讓在場的嘉賓觀眾都驚呼不已。
  • 為什麼有些優秀的人選擇自殺,早早離開人世?
    網友:為什麼有些優秀的人選擇自殺,早早離開人世?妙華嚴:阿彌陀佛。沒有信仰,心靈就沒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承受巨大的痛苦壓力時,人很容易放棄自己放棄生活,很容易心灰意冷。越是優秀的人,背負的包袱就越加沉重。越是優秀的人心中在意的執著的比平常人越嚴重。
  • 夜讀丨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這位叫陳勤的高材生,曾經是高考狀元、浙江大學的本科生,南加裡福尼亞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以後,留在美國網際網路界發展,履職過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前年入職Facebook成為了一名全職高級軟體工程師。facebook的同事介紹,陳勤接手的項目本來差點爛尾,是他努力挽回,「大家都覺得他很不簡單」。然而,9月18日下午部門開會。據傳,會上部門總監以項目進度緩慢為理由,公開批評了陳勤,並且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宣布將其調離目前的工作組。這一意外來的過於突然,以致於會議結束,陳勤都沒有說一句話。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辛勤付出換來的竟然是這樣的結果。
  • 浙大高材生高薪入職美國公司,10年後遇到困境,不願回國選擇跳樓
    陳勤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家的小孩,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高考狀元,最後進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以高薪加入了美國的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然而最後卻選擇了跳樓自殺。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高考狀元入學浙大陳勤是中國無數個普通人中的一個,他沒有良好的身世和背景,要想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通過高考這一條路。為此,他在學校刻苦學習,希望能夠通過高考,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
  • 影響中美的命案,高材生10分鐘跑3棟樓殺5個人,隨後舉槍自殺
    2020-08-21 17:41:39 來源: 愛旅行的攝影家 舉報   高材生殺人事件也時有發生
  • 《人生十二法則》:人生需要原則,生活需要秩序
    我們常常會覺得人是感性生物,那麼生活也應該是隨性而恣意地,而規則會破壞人對生活的美好感覺,束縛人的自由,錯過豐富情感的體驗,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選擇混亂而盲目的活著,放棄原則,甚至放棄理性,直到人生逐漸失去方向、沒有退路。如果你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察覺,想要尋求更好的出路,建議你看看這本《人生十二法則》,相信你會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 人生就是畫圓,需要更多的是忍耐與等待
    但是要知道:人生就是畫圓,需要更多的是忍耐與等待。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畫圓,我們不能奢望一步到位,我們更需要的是堅持與等待。劉濤在大學畢業之後與很多同學一起去了南方工作,工作的地方非常的艱苦,經常加班,領導還經常訓斥,很多同學都沒有熬過去,選擇了辭職。
  • 中科大博士自殺,誰之過?
    失聯中科大博士確認蒙難,雖說現在還不能100%確定是自殺,但現在沒有其他證據證明,暫時就認為其是自殺吧。對於這樣的高學歷人才的離世,大家都很痛心,但這也不是第一例博士自殺了,前有西安交大博士,後有浙江大學博士自殺,確實要讓我們大家好好反省一下了。
  • 人生躍遷,需要學會捨棄
    椎原崇在《習慣陷阱:終身自我更新的15堂必修課》(以下簡稱《習慣陷阱》)一書裡提到了開啟幸福人生的方法,那就是——在了解自己所處的階段基礎上,果斷地捨棄舊思維舊方法,摸索適合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的新思維新方法,才能實現人生的躍遷。
  • 浙大高材生臉書總部跳樓:摧毀一個中年人有多容易!
    或許周圍人眼中的優秀本身就是一種壓力,或許調組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人到中年,不僅要面對家庭重擔,還要面對歲月無情;一切脫離軌道的事情,都有可能摧毀現有的完整。 在崩潰的邊緣裡,任何一場變故都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今日話題 | 華科大研究生自殺:高知群體更需要「心理保姆」
    類似的事件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但與此前那些凸顯「導師控制」的案例不同,陳同學跳樓,或許更典型地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特別是研究生,尤其是面臨延期畢業問題的研究生,不少都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亟待解決。
  • 浙大這一學科帶你求導理性人生
    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獻身數學研究、教育及應用發展,為浙大數學「陳蘇學脈」的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桃李芬芳在浙大數學良好的學術氛圍影響下,依託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海外名師講堂等國內外頂尖平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學子正在茁壯成長。
  • 《另一個伊甸》第十一章次元夾縫彷徨的迷途者們任務怎麼做 任務...
    導 讀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另一個伊甸的第十一章次元夾縫彷徨的迷途者們的主線任務流程介紹,這章比較簡單,沒有多少劇情
  • 脫離人生正軌:日本年輕人自殺率走高背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歲的木村和雄是一名自殺未遂者,今年6月的一個悶熱午後,他獨自在家服下60片鎮靜類藥物羥嗪。「30片之後就有強烈的眩暈感襲來,繼續吞下剩餘30片時,呼吸越來越困難。」木村說,他永遠也忘不掉那個生死彷徨的時刻,「服藥後幾近窒息的感覺真的非常痛苦,我自己撥打了救護車電話,看到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就失去了意識。
  • 浙大醫學博士陷入輿論漩渦,他與復旦女博士李敏有何區別?
    ,浙大醫學博士又深陷輿論漩渦之中,因此又把浙大再一次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浙大醫學博士被指婚內不忠來自於浙江大學醫學院博士劉某瑞被曝出隱瞞自己的婚姻狀況,出軌多名女生,浙江大學在得知了此事之後,回應稱:所屬的院系正在調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