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高考狀元、浙大高材生,在美國陷入困境,情願自殺也不回國

2021-01-11 吳老師說教育

高考狀元,浙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高材生,全美著名大學碩士,思科做軟體工程師,Facebook廣告技術部工程師……這樣的履歷足以讓每一個人羨慕,擁有這樣的人生絕對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

每天加班到半夜,工作評級下滑,無法更換工作組,面臨失業,38歲時從矽谷總部園區4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擁有這樣的經歷人,絕對是個名副其實的失敗者。

但是,這說的卻是同一個人——陳勤,你相信嗎?

標準的學霸,開掛的人生

陳勤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在父母的影響下崇尚「知識改變命運」,因而小學開學就在學校展露頭角。1999年,陳勤以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浙江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成為親戚、朋友羨慕的對象,成為大家心目中「最有出息的孩子」。

當時計算機專業在國內方興未艾,但浙江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確實已經譽滿全國,陳勤在浙大學習時常常為自己沒有選擇計算機專業而悔恨,因而大學畢業以後工作沒多久,他就想盡一切辦法去了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南加州大學是全美知名學府,考上這裡的研究生實屬不易,陳勤在這裡如同開掛,雖然本科未學過計算機專業,卻憑藉其聰明和天賦在兩年內即完成了碩士課程,獲得了南加州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

幾經周折,加入Facebook

南加州大學畢業後,陳勤留在了美國工作,首先進入了思科公所做軟體工程師,並以此獲得了工作籤證。但不但兩年時間,因為各種原因,陳勤離開了思科,並經歷了將近一年的「失業期」,直到2016年才獲得在一家外包諮詢公司工作的機會;在這家外包諮詢公司工作兩年後,陳勤才籤約進入Facebook工作。

因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陳勤進入Facebook非常不易,其22萬美金的年薪確實也非常令陳勤滿意。此時,陳勤也將家人接到了美國,依靠其工作籤證讓家人獲得了在美國居住的資格。

剛進入Facebook的陳勤可謂志得意滿,其接手的項目本來差點爛尾,都被他努力挽回,這讓同事們覺得他很不簡單。

陷入困境,面臨失業

當陳勤還沉浸在努力工作、早日拿到綠卡的美好憧憬之時,卻因為沒有廣告領域的技術開發經驗等原因被總監斥責項目進度太慢,陳勤開始陷入困境:拼命工作、經常加班,但其評級卻不斷下滑,甚至有可能被開除;他想換組,上司雖然同意放行卻最後給了他一個不夠理想的評級,致使他無法換組。

此時的陳勤心裡應該無比的焦急和苦悶,因為他一旦被開除,那麼他的工作籤證只能維持60天的有效期,60天內找不到工作,他和家人就必須離開美國。

專業能力受質疑,跳樓身亡

陳勤跳樓前一天,陳勤在並沒有事先通知情況下被調離核心工作組,而在Facebook,從核心的工作組調出意味著僱員的專業能力受到質疑,這樣的員工只會日益邊緣化,以後也難獲重用。

出事當天上午,陳勤到總監辦公室據理力爭,但他不但沒有要來想要的結果卻總監罵出辦公室。半小時後,這個曾被家人視為驕傲、被同事讚揚的年輕人從Facebook總部四樓一躍而下,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38歲。

為什麼不回國?

陳勤的事情傳到國內後,很多人都表示不解:既然在國外壓力那麼大,為什麼不回國發展呢?

畢竟陳勤浙大本科、南加州大學碩士、思科軟體工程師和Facebook的工作經歷都足以讓其在國內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真的沒必要走上自殺這條路,真的有很多選項供他選擇。

筆者認為陳勤堅持留在美國,最後情願走到自殺這一步都不想著回國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

1.本身性格的缺陷

據悉,陳勤思科、Facebook的工作經歷都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不會處理和上司的人際關係,其可能就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因而在Facebook工作不順利後,他想到的都是自己很努力卻未得到公正的待遇,想的都是如何討回公道,這點從他跳樓前去和上司爭吵就能看出,因而他壓根就沒想過回國發展的事。

2.維護自己的尊嚴(面子)

上文說過,陳勤自小就是標準的學霸,肯定就是父母的驕傲,也是周圍親戚、朋友眼中「最有出息的人」。陳勤從小帶著這樣的光環長大,他就一直努力這個光環明亮下去,相信他接父母到美國居住就是處於這樣的動機。因而,如果回國,他肯定覺得沒面子,肯定覺得別人會嘲笑他「在美國混不下去了」。

3.對未知環境的恐懼

陳勤從到美國留學到加入Facebook,已經離開國內近10年的時間,因而國內環境對他來說已經變得陌生甚至讓他恐懼。而在美國,他畢竟有在思科工作的經歷,有著全美知名大學計算機碩士的頭銜,因而他可能感覺在美國應該比在國內好些。

正是這三點,讓陳勤沒有在面對壓力時選擇回國,而是在無法承受壓力時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陳勤的事非常值得我們反思,特別是值得家長們反思:作為家長,我們不應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自信的態度,確保孩子全面成長;同時,在孩子成長的工程中,不要一位地給孩子施加壓力,更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面子工程」。

陳勤已去,只留惋惜,大家對此還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浙大高材生高薪入職美國公司,10年後遇到困境,不願回國選擇跳樓
    自從高考恢復之後,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也讓許多窮人家的孩子有機會走出農村,甚至有機會走出國門,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陳勤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家的小孩,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高考狀元,最後進入了浙江大學,畢業後以高薪加入了美國的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然而最後卻選擇了跳樓自殺。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 Facebook浙大高材生自殺:人生需要優秀,更需要彷徨
    古往今來,只允許人優秀,卻不被允許彷徨,這種觀念深植於我們心裡,催促著我們奮力往前,也逼得人筋疲力盡。就在不久前,剛剛在facebook就職不久的浙大高材生Qin Chen從Facebook矽谷總部園區的最高層一躍而下,結束了38歲的年輕生命。
  • 38歲的高考狀元陳勤:遇到困境也不回國,絕望地從頂樓跳下
    在當今從來都不缺少優秀的年輕人,陳勤,曾經的高考狀元,大學畢業接到了來自美國的橄欖枝,本以為美國是一飛沖天的天堂,誰曾想,在美國的生活遠比想像中艱難,為了得到綠卡,甘願被上司欺負,最後發現是一場「騙局」的時候,從大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高考狀元陳勤:為拿綠卡在美國遇到困境也不回國,3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
    作為一位能力出色的優秀IT人才,18歲就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家鄉的高考狀元陳勤,在情緒崩潰的那一瞬間憑藉著這傲人的成績,從浙大畢業的他不久後便接到了美國加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經過一番思考後,陳勤決定前往出國,闖出一番事業。
  • 他是浙江大學高材生,曾是高考狀元,為何會在38歲從高樓一躍而下
    陳勤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然而擁有這麼完美的資本,又怎麼會在美國從高樓一躍而下呢?究竟受了怎樣的打擊?讓我們匪夷所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成為高考狀元只有38歲卻從高樓一躍而下的人,究竟有怎樣的經歷。高考狀元陳勤陳勤,出生於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人如其名,他從小就很勤奮好學,讀書很用功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儘管如此,他依然能靜下心來學習。
  • 直言從未考慮回國,盤點幾位公費留學卻留在國外的「高材生」
    他而當林燁面對美國波音公司開出來的條件時,他動搖了。任梁思成與梁思禮數次勸說也沒能阻止他留在波音公司,為美國服務。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很林燁就加入了美國國籍並宣誓效忠美國。曾經作為公費留學生,用中國的錢去接受教育,卻把自己的畢生所學貢獻給美國。曾經親人朋友引以為傲「天才」「神童」,如今卻變成了地道的美國人,還為美國創造了新一代的洲際飛彈——民兵。
  • 施一公妻子:曾經的高考狀元,勸說丈夫回國,如今還是賢內助!
    施一公兩個關鍵詞:校長,科學家校長:施一公作為曾經的清華副校長,一直有創辦一所與國外名校齊名、趕超清華北大的中國大學的願景,因而在2018年,施一公放棄清華副校長身份,在杭州創辦了以國外名校辦學理念與規模為借鑑,聚焦前沿科學技術的西湖大學,這也是施一公在事業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 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高考狀元:邏輯思維讓我逆襲
    「十年磨一劍」,在高考取得好成績是當今學子苦學多年的目標,高考也是最公平公正的考試。誰都想金榜題名成為當屆的高考狀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什麼樣的人又會更具優勢脫穎而出?可能有很多人認為高考狀元一定都是一路走來穩居前茅的學霸,班上數一數二的尖子生。但是小編今天帶大家來看一看一位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的勵志學生。
  • 高考狀元陳勤,24歲博士畢業,卻最終夢斷美國,從高樓一躍而下
    前言:  在中國,高考是最公平、最快捷改變命運的方式,多少普通人家的孩子通過高考魚躍龍門,藉由此改變了自己乃至家中幾代人的命運。而陳勤便是其中的一個,作為高考狀元的他考入浙江大學,頭腦聰明而且勤奮也讓他更是順利的在24歲便拿到了博士學位。
  • 施一公:清華百分之七八十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
    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曾經有詩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道出的就是十年寒窗苦讀無人問,一朝功成名就天下知的喜悅之情。同樣的,在現代中國高考制度之下,出現過許許多多的高考狀元。有高達百分之七八十的清華畢業生,選擇前往國外知名的大學深造學習,其中在這些出國深造選習的清華大學畢業生當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流向了美國。這就意味著清華大學的學生,有高達百分之五十的人流向了美國。其中高考狀元的畢業還要更高一些。
  • 高考成績出爐!北大狀元揭秘:我那屆18個省狀元為什麼選擇出國?
    文|未名河編者按:今天,是全國多地高考查分的日子,熱搜從早晨開始,在微博上就沒有下來過。雖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每年到這個時候,高考狀元——這種「別人家的孩子」就會成為熱點。前幾年有個報告說,高考狀元「到大學就不行了」「成就平平「。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邀請到某屆北大高考狀元現身說法,跟大家聊聊他那一屆53個省狀元的出路。
  • 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高考狀元,現在強勢逆襲讓人閉嘴!
    高考狀元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發展好了就是正常的道路,發展不好就是」高分低能「,近日網上有一篇文章就是講述了這麼一個」高分低能「的故事在小編閱讀這篇文章後,頗為感概,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市2010高考理科狀元,但是因為他當年申請了美國的是一所大學都被拒絕
  • 任偉:中國天才數學家,回國前夜慘死於美國,美方:他是自殺的
    他身為在美留學的中國高材生,卻在回國前夕「因抑鬱症」而「自殺身亡」,讓人產生了許多令人憤慨的聯想。1982年,任偉出生在上海。他的父母原本是貴州人,家裡頭很貧窮的他們卻不認命,夫妻攜手一同來到了東方「魔都」上海,決心要活出一個人樣。他們一天打三份工,在不懈的努力下終於獲得了相對不錯的生活,能夠提供給任偉的教育條件也更好了。
  • 同為高考狀元,王端鵬與何碧玉的選擇卻不同,王端鵬回中國搞科研
    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高考了,而每年的狀元也有很大的關注度,這位山東狀元王端鵬曾經高考749分,之後進入清華大學學習,畢業後他留在中國搞科研,那麼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不平凡的他,畢業後留在中國搞科研清華畢業後,他來到美國社克大學繼續學習,在完成碩士的學習後,他又來到美國斯坦福繼續博士的學習,來繼續擴寬自己的知識面。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令人惋惜的是,2000年以來浙大、武大和吉大等居中國校友會網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前十強高校,沒能贏得中國最優秀考生的鐘愛,已無高考狀元報考。近十年來,高考狀元追捧熱門專業,經管專業最受高考狀元青睞,已成高考文理科狀元首選,農學等冷門專業至今無狀元問津。
  • 繼清華北大後,浙大也婉拒了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為何名校不敢破
    為什麼江蘇文科狀元不能進入各大高校?  話雖如此,許多外省的同學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省份的高考狀元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首先要解釋一下江蘇的高考模式。  作為文科生,白湘菱的高考總分是430分,是一個很好的成績。而選修政治歷史的兩門課程,其分數都是 A、 B+,而許多985名校對兩門課程的分數要求都是雙 A以上,包括清華、北大、浙大、南大、復旦、上交等。
  • 她是河南高考狀元,14歲以750分進入清華,留學美國後選擇定居
    2000年7月,年僅14歲的何碧玉參加了河南省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結果以750分的標準分一舉奪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有的人可能會對這個750分感到奇怪,她難道不扣分嗎?其實當時標準分是按照權重計算的,跟實際分數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 浙大高材生臉書總部跳樓:摧毀一個中年人有多容易!
    38歲的陳勤是臉書的全職軟體工程師,曾經是高考狀元、99級浙江大學本科畢業生、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 陳勤在跳樓之前,曾與上司發生爭吵。原因是項目進展太慢,被要求調離工作組甚至被解僱的可能。發生激烈爭吵後的半小時,陳勤從臉書總部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 當年放棄香港大學72萬獎學金的高考狀元,後來過得怎麼樣?
    作為一個高考黨,沒辦法享受娛樂、休閒的時光,成天在書山題海中奮戰,只為了獲得一片大好的前程。對於每一個高考黨來說,熬過這段時間就是勝利。那麼你聽說過,在高中辛苦奮鬥三年,終於得到高校青睞卻主動放棄好機會的人嗎?劉丁寧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搞不懂她到底在想什麼的人。
  • 高考狀元年薪超150萬,卻在美國夢碎後選擇跳樓,原因讓人費解
    雖然我沒有參加過高考,但也知道高考狀元的分量。 作為寒窗苦讀十幾年的莘莘學子,能夠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成為高考狀元。 至少證明了這個人的學習能力很不錯,然而成為高考狀元是光耀門楣的事,但狀元之後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