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高考狀元,現在強勢逆襲讓人閉嘴!

2020-12-04 高校這些事兒

高考狀元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發展好了就是正常的道路,發展不好就是」高分低能「,近日網上有一篇文章就是講述了這麼一個」高分低能「的故事

在小編閱讀這篇文章後,頗為感概,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市2010高考理科狀元,但是因為他當年申請了美國的是一所大學都被拒絕,所以他成了人們眼中的」高分低能「代表,但是,在慢慢的淡出了輿論後,他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和另一所美國知名醫學院攻讀學位,並且呀參與了實驗的研究,多次在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強勢逆襲!讓曾經說他的人閉嘴!

聽到「高分低能」這四個字,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而且每個班級裡或許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學習成績優異,但是或許是性格內向也或許而是身體虛弱,或者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被周圍的人扣上了「高分低能」的帽子,在周圍人的議論中被中傷,這是相當可怕的一件事,也是相當殘忍

」高分低能「最初是用來指責應試教育的弊端,因為應試教育通常是機械化生產、流水線式的進行教育,抹殺了人的個性和創造力,這也是人們提倡素質教育的原因之一,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應試教育開始慢慢改革,其弊端也越來越少。可是這個」高分低能「卻毫不保留的遺傳下來,這個概念也被濫用,被用來指責那些和大多數不一樣的學生

每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選擇,在時代的進步中,我們越來越追求個性獨立、思想解放和自由,個體衝破枷鎖開始擁抱新生活,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尊重差異,不應該強勢的以為世界都是我這樣的,他或者她是另類就去用異樣的陽光看待,這不是自詡文明人類應該做出的事情

孔子曾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現在」口誅筆伐「的現象越來越多,這些毫無根據自我意淫式的指責,只會讓這個社會越來越戾氣重,充滿了偏見,這些橫加指責的輿論會毀了一個人,多少人因為這些輿論壓力而自殺,多少人受到被」扣帽子「的侮辱,曾經傷痛歷歷在目

我們對別人不要輕易草率的下自己的判斷,別人是別人,你是你!請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只靠指責別人來掩飾自己自卑的人,不要讓自己站在虛偽的道德制高點來攻擊別人,因為,站得越高,摔得越慘!

相關焦點

  • 「高分低能」狀元逆襲:你不必用別人的說法懲罰自己
    11月5日,冰點周刊微信公眾號講述了一個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的高考狀元逆襲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一片感慨。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高考後,他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
  • 遭哈佛拒絕的理科狀元,被指高分低能的李泰伯,現狀如何?
    前言李泰伯, 2010年以703的分數奪得北京高考理科狀元,當時曾瞬時吸引人們的眼球。在遭到哈佛等11所世界高校的拒絕後,人們的觀念又瞬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甚至在網絡上說一些不良的言論,直指李泰伯「高分低能」。
  • 李泰伯實現了對「高分低能」誤解的完美逆襲
    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在他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的幾年間,26歲的李泰伯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李泰伯所在的實驗室正在為延緩人類衰老等重要課題。在他身上很難再找到那個「失敗者」的標籤了。他本人也早已將「高分低能」的標籤洗刷殆盡,實現了完美的逆襲。
  •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高考是鯉魚躍龍門的絕佳時刻,細數往年無數優秀的高考狀元「縱身一躍」便進入了中國最頂尖的知名高校。這些狀元未來的選擇牽動著人們的注意,優秀的人才們也許會為國效力,也許會走出國門。
  • 他被編入了「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
    那時他18歲,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但是,申請11所美國大學均被拒絕的經歷,讓他變成了媒體上一個典型的失敗者。 有人把他歸為「應試教育的失敗產物」「書呆子」,還有人把他列進「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他當學生會主席、參加「模擬聯合國」的選修課,都被解讀成「混簡歷」。
  • 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高考狀元:邏輯思維讓我逆襲
    「十年磨一劍」,在高考取得好成績是當今學子苦學多年的目標,高考也是最公平公正的考試。誰都想金榜題名成為當屆的高考狀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什麼樣的人又會更具優勢脫穎而出?可能有很多人認為高考狀元一定都是一路走來穩居前茅的學霸,班上數一數二的尖子生。但是小編今天帶大家來看一看一位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的勵志學生。
  • 理科狀元的逆襲:高考703分被11所國外大學拒絕,如今成雙料博士
    他是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卻打算出國繼續學習,向國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11所知名院校提出留學申請,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慘遭拒絕。 而因此實踐,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被貼上了「高分低能」的標籤。
  • 山東省高考狀元:離滿分750僅差一分,他的現狀如何?
    寒門學子通過高考金榜題名改變命運的例子層出不窮,從一無所有到功成名就的貧困書生不在少數,自從高考恢復以來,每年的高考都有令人高度關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奪得頭籌的狀元必定是自帶光環、不同尋常之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個山東高考狀元。
  • 理科狀元拒絕北大,又被美國11所大學拒絕,現在他過得怎樣?
    狀元被保送的例子屢見不鮮,狀元被拒絕的例子卻不多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同學,就集兩者的矛盾在一起。自己明明是高考狀元,曾經得到北大免試入學的邀請,但是他拒絕了,而後按照自己的意願申請了11所美國高校,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所有的學校都決絕了他,讓所有的人都覺得遺憾。
  • 從衡中500多名到河北高考狀元,北大劉嘉森是如何逆襲成功的?
    眾所周知,在我國有四大「高考工廠」,同時也是我國最牛的四所中學,分別是位於河北的衡水中學、安徽的毛坦廠中學、湖北的黃岡中學以及河南的鄲城一高。而在高考,能夠在這些中學奪得狀元的學生自然不是普通人,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個衡中狀元、北大才子逆襲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劉嘉森。
  • 他是遼寧高考狀元,數學、英語都超過140,最終選擇清華大學
    王治同,遼寧人,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父母親都有穩定的工作,從來沒有為他的學業操過心。王治同的母親是一名老師,工作忙的時候沒時間照看他,就將他帶到學習,陪自己備課、自習。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拿到高分,王治同也給廣大學子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說:我要提醒考生們不要完全相信備考前的押題,應該要更全面系統性地進行複習,以不變應萬變來對待高考,學習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借鑑優秀生學習的方法,但絕對不要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
  • 從倒數第一成為高考狀元,760分逆襲入北大,令人驚訝
    我們都知道#北京大學#高考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想要取得高考狀元那就更加難上加難了。高考狀元就是全省幾十萬考生中的第一名,想要達到這樣的成績,那必定從高一開始肯定成績就特別好。說起高考狀元,一般都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 同為高考狀元,王端鵬與何碧玉的選擇卻不同,王端鵬回中國搞科研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了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從古到今,讀書就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機會。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高考了,而每年的狀元也有很大的關注度,這位山東狀元王端鵬曾經高考749分,之後進入清華大學學習,畢業後他留在中國搞科研,那麼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編制報告目的旨在讓社會了解現今中國高考狀元的求學和職業發展等狀況,為2013年全國高考考生填報志願、制定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提供參考;為廣大的基礎教育工作者、高考研究人員拓展相關研究,為有關部門分配教育資源與制定決策提供參考。「狀元熱」源於社會對知識和公平競爭的尊重高考是目前全國人民公認的最公平、最公正、最大規模的人才選拔制度。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總結:如何讓數學取得高分
    同樣,結合意味著化歸、轉化,如:非等比,等差數列轉化為等比,等差數列,甚至各項大於0的等比數列取對數也可化為等差數列。所有公式中,萬能公式溝通了三角與實數(只需令tanA=x),這不也是一種結合嗎?  往年雲南理科狀元 鄧侃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且不談「粒子之小,  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處處都閃爍應用數學的光芒,高度抽象的純粹數學,也有其深刻而動人的美麗,堪稱艱深難懂而璀璨美麗的藝術。
  • 衡水中學崛起靠掐尖,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我卻不這麼認為
    有這樣一所中學,讓人又愛又恨。愛的人對其盛讚不已,恨的人對其極力否定。它,就是一直飽受爭議,卻迅速崛起乘風破浪的--河北衡水中學!衡水中學,曾經也只是一所普通的縣城小高中,為何如今全國四面八方的尖子生卻風起雲湧,向這裡匯集,形成一種「虹吸」效應?全國的高中這麼多,為什麼是衡水中學?
  • 衡水的「考試機械」高考後都怎麼樣了?都是虛的「高分低能」!
    文 |單身的Y老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高考」對於現在每一名學生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考上985名校是每一個高考子弟的理想,每個學校也是非常用心的栽培學生>理科700分以上的學生就有23位,包攬河北前10;文科670分以上22人,而這當中有8位包進入了河北前十。
  • 高考703分,因被11所名校拒絕被群嘲,如今狀況,卻打臉所有人
    明智的人決不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他們一定樂觀地尋找辦法來加以挽救。——莎士比亞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高考狀元確實是每年都能吸引很多人眼球的存在。作為在學習能力方面能夠碾壓很多同齡人的學霸,高考狀元的確能夠讓我們羨慕。
  • 看看中國五大頂級富豪的學歷 你還相信「高分低能」的論調嗎
    又到了開學季,兩個多月前經歷高考「大劫」的學子們陸續走進大學校門。社會上,一定又有一波「高分低能論」或「讀書無用論」蹦出來。小編一直搞不懂,這些明顯站不住腳的無腦論調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相信。那些生活中高學歷比低學歷更有成就的例子就不說了,小編今天就來談談中國五位頂級富豪的學歷吧。
  • 參加高考兩次,兩次都是省狀元,從香港大學到北大,現在她如何?
    說起劉丁寧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人已經陌生了,但是一談起她的經歷,依然會有人記得。參加高考兩次,兩次都是遼寧省的文科狀元,2013年第一次高考的她就考出了668(含加分10分)分的好成績,並被香港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