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哈佛拒絕的理科狀元,被指高分低能的李泰伯,現狀如何?

2020-12-04 沉浮小記

前言

李泰伯, 2010年以703的分數奪得北京高考理科狀元,當時曾瞬時吸引人們的眼球。

在遭到哈佛等11所世界高校的拒絕後,人們的觀念又瞬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甚至在網絡上說一些不良的言論,直指李泰伯「高分低能」。

不僅僅是學習尖子

李泰伯就讀的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當時他在班裡擔任班長,而且還是校學生會和年級學生會會長。

他並不是埋頭死學習的書呆子,而是一個十分喜歡獨立思考和鑽研的學生,曾經與老師組織《模擬聯合國》活動,就是啟發同學們不能死讀書,要培養獨立思考和鑽研的能力。

他的愛好也十分廣泛,他喜歡畫畫,喜歡讀書,還能談得一手好鋼琴。同時,他還是積木拼查的高手,這也與他獨立思維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在性格方面,他很有活力,有一種豪情闖天下的情懷,因為對科技有著痴迷,曾經隻身一人去上海,在世博會上感受各國先進科技的魅力。

沒有保送北大?

網絡的傳言往往如此,以偏概全、或就是因為對方不足而說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甚至搞一些無中生有的事。

其實,李泰伯不是沒有被保送上北大的機會,只是他個人拒絕了。他覺得自己還年輕,而且年輕人應該多歷練才對,這恰好說明了他個人是有主見的。

申請世界名校失敗,不放棄

在申請世界名校的過程中,因為他的SAT分數低,結果還是被這個門檻擋住了。

要想申請美國高校,SAT是必需要進行的考試,雖然當年高考被拒絕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並且最終考出了703分的成績,被當時的清華大學和香港大學互相搶奪。

他在清華大學待了一年後,隨即轉入了他比較喜歡的香港大學,並且獲得64萬的獎學金。

不久,人家又以實力證明了自己:以非常優異的成績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書,後來又以交換生的名額進入英國的劍橋大學,再後來,又考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口氣拿下了醫學與哲學雙博士學位。

有本事有才華,理想不放棄,最終李泰伯還是圓了自己的夢想。

社會的輿論

針對當時李泰伯被哈佛等高校拒絕,社會上的人們紛紛議論起來,不僅針對李泰伯本人,甚至對國家的教育體制提出了質問,還有的人拋出了讀書無用論的觀點。

還有的要求借鑑西方的教育,對國家高考予以取消。此時的李泰伯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被標上了「高分低能」的標籤。

活出真正的自我

正如所說的,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社會輿論的興起,不知道有多少在旁邊瞎起鬨的,他們其實更多的是人云亦云,甚至把芝麻粒子大小的事情吹噓成了大西瓜。

誰了解李泰伯?恐怕只有他自己。這種帶有偏見的輿論反而更加激起了李泰伯的進取之心,再說了人家原本就很優秀的。就像我們前面所說,他把沒有了的事情,最終如願以償了。

現在的李泰伯正潛心於醫學領域的研究,且幹得很好,徹底甩掉了被人們亂扣的「高分低能」的大帽子。

小結

凡事不要只看一時,要看最終的結果,畢竟人生的路很長。

在這條路上,會面對一些困難和挫折,會受到他們的議論,甚至白眼,但這都無所謂,重要的自己要做好一個真正的自己,就像李泰伯一樣,拿出真本領,幹出一番樣子來,如此方無怨無悔!

相關焦點

  •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高考是鯉魚躍龍門的絕佳時刻,細數往年無數優秀的高考狀元「縱身一躍」便進入了中國最頂尖的知名高校。這些狀元未來的選擇牽動著人們的注意,優秀的人才們也許會為國效力,也許會走出國門。
  • 理科狀元的逆襲:高考703分被11所國外大學拒絕,如今成雙料博士
    他是北京2010年高考理科狀元,卻打算出國繼續學習,向國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11所知名院校提出留學申請,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慘遭拒絕。 而因此實踐,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被貼上了「高分低能」的標籤。
  • 李泰伯實現了對「高分低能」誤解的完美逆襲
    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在他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的幾年間,26歲的李泰伯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李泰伯所在的實驗室正在為延緩人類衰老等重要課題。在他身上很難再找到那個「失敗者」的標籤了。他本人也早已將「高分低能」的標籤洗刷殆盡,實現了完美的逆襲。
  • 他被編入了「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
    那時他18歲,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但是,申請11所美國大學均被拒絕的經歷,讓他變成了媒體上一個典型的失敗者。 有人把他歸為「應試教育的失敗產物」「書呆子」,還有人把他列進「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他當學生會主席、參加「模擬聯合國」的選修課,都被解讀成「混簡歷」。
  • 「高分低能」狀元逆襲:你不必用別人的說法懲罰自己
    11月5日,冰點周刊微信公眾號講述了一個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的高考狀元逆襲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一片感慨。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高考後,他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
  • 理科狀元拒絕北大,又被美國11所大學拒絕,現在他過得怎樣?
    狀元被保送的例子屢見不鮮,狀元被拒絕的例子卻不多見。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同學,就集兩者的矛盾在一起。自己明明是高考狀元,曾經得到北大免試入學的邀請,但是他拒絕了,而後按照自己的意願申請了11所美國高校,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所有的學校都決絕了他,讓所有的人都覺得遺憾。
  • 高考703分,因被11所名校拒絕被群嘲,如今狀況,卻打臉所有人
    ——莎士比亞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高考狀元確實是每年都能吸引很多人眼球的存在。作為在學習能力方面能夠碾壓很多同齡人的學霸,高考狀元的確能夠讓我們羨慕。然而,在面對普羅大眾讚許的同時,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畢竟,自從1977年高考恢復之後,出現了3000多位高考狀元,結果不少人都沉寂了下來,有的還在出現後遭受了很多的質疑。
  • 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高考狀元,現在強勢逆襲讓人閉嘴!
    高考狀元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發展好了就是正常的道路,發展不好就是」高分低能「,近日網上有一篇文章就是講述了這麼一個」高分低能「的故事在小編閱讀這篇文章後,頗為感概,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市2010高考理科狀元,但是因為他當年申請了美國的是一所大學都被拒絕
  • 山東省高考狀元:離滿分750僅差一分,他的現狀如何?
    這位狀元的牛氣之處在於離高考滿分只差了一分,是的,你沒聽錯,高考滿分750分,這位高考考生考了749分。 很多人聽到如此雷人分數時非常疑惑:難道他的語文只錯了一分嗎?這個高考狀元現在又身在何方? 在介紹這個高考狀元之前,我們先來解讀一下他的分數,這個分數理論上不太現實,能夠考到749分,如何做到只差一分?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總結:如何讓數學取得高分
    往年新疆理科狀元 林佳瑞  學習數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新舊結合、注重通法、記憶結論、摳透細節。  學了新知識,回頭看看舊的東西,你會發現可以用新知識解決許多舊問題,同樣只要你善於聯繫,舊知識照樣可以解決新問題。
  • 對於「高分低能」這一自造詞,如何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知從哪一年起,「高分低能」作為一個自造詞,逐漸登上歷史的舞臺。從那之後,我們經常聽見有人說「誰誰誰高分低能」之類的話語。傳得多了,這個自造詞也似乎在社會中「更加時髦」了。可不論怎樣,自造詞終歸還是自造詞。同時,我們更多人不禁引發了深深的思考——難道高分者一定低能嗎?
  • 高分低能娃,贏得眼前卻輸了未來,培養高分高能,父母需要這樣做
    當今社會存在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便是孩子的高分低能,大多數孩子的高分低能全拜父母所賜,可是不知道的父母還在竊喜,結局的悲劇便可想而知。而且高分低能也體現了當今社會應試教育對孩子的摧殘,當父母僅僅關注孩子成績上的多少,而忽視孩子其他方面能力上的培養,這樣的孩子看似聰明,但是在生活中是什麼樣子的呢?1,這樣的孩子沒有最基本的待人處事方式。
  • 國內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學錄取,狀元卻被11所大學拒絕,原因何在
    近幾年來,中國的高考成績雖然得到了很多外國高中的認可,但只有少數,同時,高考成績只是一個參考指標,成績高低不能決定外國高中是否錄取你,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比想像中高,那樣的話,大學入學考試的狀元被拒絕也是很自然的。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報告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其中,有3人當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分別是1955廣西高考理科狀元、上海交通大學雷嘯霖教授,1958年遼寧高考理科狀元、哈爾濱工業大學杜善義教授,1965年福建高考理科狀元、華南理工大學吳碩賢教授,均畢業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 高考703分拒絕保送清華,申請美國大學被11所大學拒收,結果怎樣
    高考703分拒絕保送清華,申請美國大學卻被11所大學拒收,後來怎樣強者之所以會被稱為強者,是因為他有著過人之處,而他能夠忍受常人所不能夠忍受的痛苦。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他們成長成為一個堅強不屈的人,他們才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
  • 她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執意回中國效力,她現狀如何了?
    有這麼一位愛國科學家,她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的高薪福利,執意回歸祖國為國效力,那她現狀如何了呢?從小學習成績便是優異的她,受到了親朋好友的一度讚賞,而林媛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在後來成功以廣西理科狀元的身份考上了中科大,選擇了自己所熱愛的半導體研究專業,而這時,林媛的傳奇生涯也才剛剛開始。
  • 藝術生誤打誤撞,成了理科狀元,網友調侃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誤打誤撞成了當年山東理科狀元在2020年的高考中,孟令昊以總分711分的成績,一舉拿下了山東省當年的高考理科狀元,尤其是數學考了滿分150分,很多學生都覺得難的理化也分別考了98、97分是,理科狀元實至名歸。
  • 北京理科狀元開學前棄清華 山東狀元涼鞋掛泥斑
    今天清華大學新生報到 預計約3200名學生 來自山東壽光的藝術類狀元涼鞋上還掛著泥斑  本市理科第一名 開學前棄清華  生化專業是陳秀野「最愛」 幾經思量選定香港科技大學 清華對此表示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報到→現場  冒雨報到
  • 都是虛的「高分低能」!
    一說到名高考名校我的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衡水中學一說到衡水中學,那就不得不說了一個學霸班倒數第一都有631分,那就更加不用說學霸班中排名靠前的那幾位同學了衡水中學在這些年也一直都飽受爭議,但是它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就拿2019年的高考來說: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