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伯實現了對「高分低能」誤解的完美逆襲

2020-12-04 百家號

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在他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的幾年間,26歲的李泰伯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李泰伯所在的實驗室正在為延緩人類衰老等重要課題。在他身上很難再找到那個「失敗者」的標籤了。他本人也早已將「高分低能」的標籤洗刷殆盡,實現了完美的逆襲。

中國的素質教育已經實施很多年了,很多人卻還停留在過去的認識,所謂的高分低能,或許不過是失敗者的藉口罷了。學生的分數高,是需要一定的能力作為支撐的。能力和分數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關係,例如:踏實、認真、勤奮等等品質都是學生們取得高分的前提與基礎。擁有以上品質的學生,怎麼能叫做「低能」。那些叫嚷著「高分低能」的人,自己絕對沒有為了分數付出過百分之百的努力,你無法想像那些考到「高分」的人對於榮譽與成功的渴望。如果你付出過百分之百的努力,你就應該知道對於非天才的人,那條奮鬥之路有多麼難走。

當今社會 「高分低能」的概念被不斷濫用,演變成一頂傳遞偏見的「帽子」。一些學生因為不符合所謂全面發展的「標準模型」,反而被蓋上了「高分低能」的戳記,這種做法,完全走入了和應試教育相對的另一個極端,同樣是對教育多元化的破壞。

李泰伯身上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他有著強大的內心。他沒有被旁人的批評和冷眼所礙,陷入無意義的彷徨與焦慮,而是堅定地在自己認定的學術道路上披荊斬棘,奮力前行。但是,並非每個曾被扣上類似帽子的年輕人,都能像他這樣初心不改,勇敢堅毅。他們需要更多的關心與理解,支持與鼓勵,才能掙破外部偏見為他們織就的繭房。

另外一個被誤解的「高分低能」的例子發生在留學生身上,在前不久的美國國際招聘委員會會議上,很多的機構抱怨很多來自中國的學生雖然託福考分很高,但是一旦進入美國校園接受面試的時候,招生官員或者是導師就會發現其英語能力難以達到要求。因此,中國留學生高分低能的話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不過,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俞敏洪卻認為,所謂的高分低能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俞敏洪解釋道,一些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很優秀,但是語言能力不是很好,這就是所謂的高分低能。美國人在用英文講話的時候沒有任何問題,因為英語是他們的母語。但是,如果要求他們用中文闡述他們的觀點,那麼肯定會被人們認為能力有限。這與要求中國學生說英語的道理是一樣的。很多「高分低能」的中國學生非常有才華,如果用中文進行學習和研究肯定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要求他們用英文作為語言工具來說話,也許就會有一些困難,可能會陷入困境,這其實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但是,經過一兩年的學習、生活之後,大多數的中國學生英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中國的英語基礎教育非常紮實,一般到一年、一年半以後,中國學生很快在英語方面就能過關了。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被「高分低能」的帽子壓趴了,不要把暫時的不適應和能力上的缺失混為一談,從而從內心否定自己。只要具有很強的自我學習的能力,任何技能上的提升都是可以經過努力而提高的。

我們不能把分數與能力對立起來,這種認識可能會引起學生們思想上的混亂,甚至涉及到學校裡的教育工作者藉口不做分數的奴隸要求取消分數,把自學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強調到不適當的地位,忽視了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能力訓練,這樣做的結果,勢必影響大幅度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

相關焦點

  • 「高分低能」狀元逆襲:你不必用別人的說法懲罰自己
    11月5日,冰點周刊微信公眾號講述了一個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的高考狀元逆襲的故事,在網上引發了一片感慨。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高考後,他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
  • 遭哈佛拒絕的理科狀元,被指高分低能的李泰伯,現狀如何?
    前言李泰伯, 2010年以703的分數奪得北京高考理科狀元,當時曾瞬時吸引人們的眼球。在遭到哈佛等11所世界高校的拒絕後,人們的觀念又瞬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甚至在網絡上說一些不良的言論,直指李泰伯「高分低能」。
  •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位名叫李泰伯的高考狀元,李泰伯在2010年以語文138分,數學146分,英語140分,理綜279分的高分成績成功獲得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但對他進行報導的媒體卻稱他為「高分低能」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 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高考狀元,現在強勢逆襲讓人閉嘴!
    高考狀元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發展好了就是正常的道路,發展不好就是」高分低能「,近日網上有一篇文章就是講述了這麼一個」高分低能「的故事在小編閱讀這篇文章後,頗為感概,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市2010高考理科狀元,但是因為他當年申請了美國的是一所大學都被拒絕
  • 他被編入了「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
    歲的李泰伯身上,很難找到那個「失敗者」的標籤了。 有人把他歸為「應試教育的失敗產物」「書呆子」,還有人把他列進「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他當學生會主席、參加「模擬聯合國」的選修課,都被解讀成「混簡歷」。
  • 理科狀元的逆襲:高考703分被11所國外大學拒絕,如今成雙料博士
    而因此實踐,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被貼上了「高分低能」的標籤。 他就是以703分成為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的李泰伯,國外名校的拒絕,一下子讓曾經的「學霸」從神壇跌落,曾經崇拜的眼神,變成了質疑,甚至是冷漠。 然而,時隔多年,李泰伯真的就是網絡上所說的高分低能麼?
  • 高分低能娃,贏得眼前卻輸了未來,培養高分高能,父母需要這樣做
    當今社會存在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便是孩子的高分低能,大多數孩子的高分低能全拜父母所賜,可是不知道的父母還在竊喜,結局的悲劇便可想而知。而且高分低能也體現了當今社會應試教育對孩子的摧殘,當父母僅僅關注孩子成績上的多少,而忽視孩子其他方面能力上的培養,這樣的孩子看似聰明,但是在生活中是什麼樣子的呢?1,這樣的孩子沒有最基本的待人處事方式。
  • 大學教育失敗案例:《隱秘而偉大》中顧耀東高分低能與狗屎運
    這樣的人物劇情安排,其實是對大學教育,尤其是大學法律教育的一個諷刺,也是對高分低能的歌頌。或者說,全劇並沒有表現出顧曉東更多的高材生的優勢(尤其是當年大學生奇缺的情況下,高材生更應該是一個「智力」有相對優勢的人),更缺乏法律專業高材生的嚴謹邏輯思維能力。這也是全劇的人設的一大失誤和敗筆。
  • 對於「高分低能」這一自造詞,如何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知從哪一年起,「高分低能」作為一個自造詞,逐漸登上歷史的舞臺。從那之後,我們經常聽見有人說「誰誰誰高分低能」之類的話語。傳得多了,這個自造詞也似乎在社會中「更加時髦」了。可不論怎樣,自造詞終歸還是自造詞。同時,我們更多人不禁引發了深深的思考——難道高分者一定低能嗎?
  • 看看中國五大頂級富豪的學歷 你還相信「高分低能」的論調嗎
    社會上,一定又有一波「高分低能論」或「讀書無用論」蹦出來。小編一直搞不懂,這些明顯站不住腳的無腦論調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相信。那些生活中高學歷比低學歷更有成就的例子就不說了,小編今天就來談談中國五位頂級富豪的學歷吧。馬雲可能是最差的一位,高考落榜了兩次,家裡都反對他高考了,但人家堅持考了第三次,考上了杭州師範大學。
  • 批量「高分低能生」?還原衡水中學
    高考工廠、題海戰術、高分低能、後勁不足……每年高考前後,衡水中學總被熱議還原衡水中學:不「神奇」,也不「暗黑」河北省衡水市本是一座四線城市,卻因衡水中學(以下簡稱「衡中」)而全國聞名。在不少學生眼中,衡中是實現大學夢想、人生起飛的搖籃;在很多家長眼中,衡中是削尖了腦袋都想進的名牌高中;在北大清華等名牌高校眼中,衡中是優秀生源地;在其他高中眼中,衡中是學習的榜樣;而在一些人眼裡,衡中是一座半軍事化的「高考工廠」,衡中學生則是應試教育流水線上製造出來的、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近日,記者帶著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走進衡中蹲點調研
  • 衡水中學崛起靠掐尖,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我卻不這麼認為
    02衡水中學培養的是「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有人質疑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說培養的是「高分低能得分機器」,高強度的學習拖垮了孩子們的身體,我特別不解!看了衡水的課表,每天睡眠時間高達8小時,對於高中生來說已經相當幸福了。高中哪個學校哪個學生輕鬆容易了?衡水中學相比之下這還算高效率的。
  • 都是虛的「高分低能」!
    所以衡水中學給學生的影響,是把具有同樣目標的學生聚集起來,並相互督促實現它。但是部分學生一旦上了自己想上的學校之後就回失去目標,到了大學反而沒有高中時候的努力了。不管是清華還是北大,集中的都是各省的學霸,所以衡水中學的學霸和大多數學生一樣,並不是繼續在大學中保持優勢,但學校嚴格的軍事化管理,使他們進入名校,這對學生來說是最實在的至於說他們是「考試機械」或者「高分低能」也好,進不了985名校什麼的都是虛的,只有進了名校的大門他們的平臺就更大,機會也就更加的多,
  • 中國高分七號衛星正式上崗,高分專項完美收官
    但是還要說一句的是,高分七號正式交付使用,標誌著我們國家的高分專項正式完美的收官了。這些年聽到各種高分幾號的衛星聽了不少,什麼高分一高分二一直到高分七,所有的這些高分衛星它都是屬於高分專項當中。所謂高分專項是2006年,我們國家把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列入到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當中,這是當年部署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 完美逆襲!36歲邱澤成為金馬影帝,高顏值配完美身材成大叔
    完美逆襲!36歲邱澤成為金馬影帝,高顏值配完美身材成大叔現在很多明星都是由一部電視劇而紅,有的會出演很多部才會讓大眾記住,而有的人一部就可以爆紅,被大眾所知,被人們所喜愛。而最近,他不再沉寂,憑藉著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獲得第20屆臺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站在領獎臺上的他已經36歲了,反而給人一種成熟的感覺,高顏值加上完美的身材,成為一個非常完美的大叔的形象,真可謂是非常完美的逆襲啊!
  • 「低能晶界及相界調控實現材料素化的原理及演示驗證」項目獲科技...
    「低能晶界及相界調控實現材料素化的原理及演示驗證」項目獲科技部批覆立項 2018-06-07 金屬研究所 語音播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低能晶界及相界調控實現材料素化的原理及演示驗證
  • 電動車「低溫低能」問題怎麼解
    電動汽車發展這麼多年,電池技術也革了多次命,但到目前為止,動力電池「低溫低能」問題一直未有根本性改善。許多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無奈:低溫性能差是電池材料化學屬性決定的,不改變材料就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如果沒有更大的革命性突破,真的就無法改變冬季使用電動車像「養了個爹」的命運嗎?那倒不是。
  • 加福氣來福利,中獎絕緣體也能完美逆襲
    新年要有新氣象,時來運轉無法擋,只要參加雪佛蘭為你準備的新春開運活動,中獎絕緣體也能搖身一變成錦鯉,分分鐘實現完美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