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華大學新生報到 預計約3200名學生 來自山東壽光的藝術類狀元涼鞋上還掛著泥斑
本市理科第一名 開學前棄清華
生化專業是陳秀野「最愛」 幾經思量選定香港科技大學 清華對此表示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報到→現場
冒雨報到
預計來約3200名
今天上午,小雨時下時停,但絲毫沒有影響清華新生的報到工作。
上午8時左右,記者踏進清華東門,首先看到了「歡迎新同學」的條幅。沿途的每個學院的門前也都貼著「歡迎新生」的橫幅。途中,不斷有新生和家長在問路,尋找報到的具體地點。
在清華西側網球場,十多個系分別擺出了「展位」來為新生註冊。記者見到,汽車系的報到處學生「扎堆」,一時間還排起了長隊。
清華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清華預計報到新生人數3200名左右。
據悉,今天的報到工作要到晚上11點才結束。
提前報到
省出個「小學期」
相對於絕大多數高校新生月底報到,清華的報到時間算是較早的。
據介紹,清華在8月中旬開始報到已經進行了兩年。自從高考從7月提前到6月後,清華的報到時間也提前了。
「高考提前後,學生在暑假的時間就多了,我們提前報到的時間,這樣入學以及軍訓等工作在開學便可以做完了。學生們在第一學期中,可以節省出一個『小學期』的時間,用來進行『英語夏令營』。」招辦老師說。
山東狀元
涼鞋上掛泥斑
今天的清華報到,也帶來了全國各地高考「狀元」的首撥進京「高峰」。據了解,清華今年錄取了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第一名。
來自山東壽光市的甄增龍以藝術類596分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是當地的「高考狀元」(藝術類)。
記者注意到,甄增龍的涼鞋上還掛著一些泥斑。他說,他是坐火車硬座來的,今天4點多鐘到達北京。
記者了解到,由於家庭經濟條件有限,他今天只帶來了一千多元錢的報到費。在報到現場,學校工作人員給他辦理了臨時的貸款手續。
報到→資費
300萬元助貧
打造「綠色通道」
在報到現場,記者從清華大學有關方面了解到,今年秋季入學後,該校擬針對貧困家庭學生專門建立購買教材的困難補助項目。
根據有關調查,每個學期初的教材費用對貧困家庭學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今年清華大學將準備300萬元以上的「綠色通道」專項資金,確保所有貧困家庭學生都能順利報到註冊。
據了解,困難補助是政府和學校專門為貧困家庭學生設立的,包括臨時困難補助、冬衣補助、假期交通補助和節日生活補助等等。
2004年,清華大學共發放各種類型的困難補助總計達108.46萬元。
另類上學
考到外地上大學 帶著保姆來報到
據今天的《楚天都市報》報導,昨天,一名小夥子在武昌火車站新生報到點,帶來了他的保姆。
昨天上午10時許,一位男青年走向湖北職業學院的武昌火車站迎新點報到。負責接待的黃老師看到,小夥子身旁跟著的幾名中年男女,都氣喘籲籲,一婦女背著個大包,汗流浹背。
「快放下來,休息休息。」黃老師連忙招呼,轉身問小夥子:「這是你母親吧?」「是我家的保姆。」
原來,這名叫王雄(化名)的小夥子來自河南,是獨生子。從讀初中起,父母便給他請了個保姆租住在校外,定期來學校幫王雄打理生活。
今年,王雄考上了武漢的大學,離家更遠了,父母更是擔心他不能自理,決定讓保姆一同前往。
報到→意外
北京理科狀元
「棄清華上港科大」
在今天熙熙攘攘的新生報到現場,記者沒有見到今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陳秀野,她最終選擇香港科技大學。
記者了解到,陳秀野今年收到了兩份錄取通知書,一份是清華大學生物專業,一份是香港科技大學的生化專業。
一周前,記者給她打電話時,秀野還表示很猶豫,覺得兩所高校難以取捨。今天,她告訴記者,經過反覆的思量和再三考察,她決定不去清華報到了。
另據了解,今年本市另一位並列理科狀元的田禾被北京大學元培實驗班錄取。
生化專業是其最愛
「選擇香港科技大學,純粹是出自學術和個人發展的考慮。」秀野說,經過調查,她了解到香港科大生化專業有位很不錯的老師。
記者了解到,陳秀野在中學階段曾在全國的生物競賽中獲獎,生化專業是她的「最愛」。
清華校方表示理解
對於陳秀野的選擇,清華大學有關方面今晨表示,「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的增多,少數學生可能會同時接到內地高校和港校的錄取通知書,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同時,這位負責人表示「對學生的選擇,我不便發表什麼看法」。
據悉,前兩年也曾經出現過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學生,在入學後不久轉入香港大學讀書的情況。
相關新聞
香港科大
3000餘人報名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科技大學今年成功錄取了170名內地生,它今年收到了3000名內地本科生的入學申請,較往年增加了3倍。
科大會為這批內地學生提供總額逾1600萬元的獎學金,其中至少1人將取得最高的46萬元。
港校內地招生
北京生源居首位
自2002年香港8所高校內地招收自費本科生以來,內地報考港校的學生人數逐年上升。
據《北京考試報》報導,今年,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4所港校從內地招了1116名考生,每所高校均超出了原定的招生計劃。在17個招生省、市中,北京生源的數量和質量都居首位。
據了解,香港幾所大學有著良好的國際聲譽,在亞洲高校中排名靠前,全英語的學習環境與良好的國際就業機會,是其吸引內地考生的重要原因。
本版撰文/記者 王茗輝 饒沛
▲今天上午9時30分,記者在北京西站地下一層的高校接站中心看到了清華大學的接站點,接站人員正揮舞著標有「清華大學」字樣的小旗召集剛出站的新生及其家長。
文並攝/記者 匡林華
報到交費處一直在忙碌中
學生在雨中報到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