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狀元陰盛陽衰 女狀元稱霸全國18省

2021-01-21 網易教育

2015-06-12 07:00:48 來源: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舉報

2007年男狀元佔比為37.21%創下200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而2014年則創下最近5年來的男狀元比例新低。

 |  

2000-2014年中國高考狀元性別構成情況

年份男狀元比例女狀元比例2014年40.43%59.57%2013年45.12%54.88%2012年49.38%50.62%2011年54.32%

45.68%2010年53.85%46.15%2009年48.15%51.85%2008年43.66%56.34%2007年37.21%62.79%2006年39.47%60.53%2005年44.00%56.00%2004年52.70%47.30%2003年54.41%45.59%2002年38.03%61.97%2001年55.84%44.16%2000年60.00%40.00%合計47.35%52.65%

2000-2014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性別構成

名次地區名稱男狀元比例女狀元比例1山西67.74%32.26%2湖北64.71%35.29%3山東62.22%37.78%4安徽59.57%40.43%5廣東54.84%45.16%6甘肅54.29%45.71%7河南52.78%47.22%7江西52.78%47.22%8內蒙古52.38%47.62%10寧夏51.43%48.57%11新疆50.98%49.02%12重慶50.00%50.00%13廣西48.48%51.52%14陝西47.06%52.94%15四川46.88%53.13%16青海46.43%53.57%17海南45.45%54.55%18上海44.74%55.26%19湖南44.44%55.56%20雲南43.18%56.82%21吉林42.50%57.50%22浙江41.86%58.14%23貴州41.03%58.97%24天津37.14%62.86%25江蘇36.11%63.89%26黑龍江35.14%64.86%27遼寧34.38%65.63%28福建33.33%66.67%28河北33.33%66.67%30北京32.35%67.65%

2015年6月10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5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追蹤調查的1952-2014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狀元3000多人,這是艾瑞深研究院連續第9年獨家發布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恢復高考38年來,中國六星級大學最受高考狀元青睞,北京大學雄居2015中國高考狀元青睞大學排行榜榜首,中國科學院大學未能實現狀元零突破;港校退出省級高考狀元爭奪,轉戰二線爭奪地市級狀元。

高考狀元並未「超凡脫俗」,志願首選最賺錢熱門專業;昔日高考狀元畢業後多從事高薪職業,行業頂尖人才偏少,狀元成才率低於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發布最新中國高考狀元姓名排行榜、中國高考狀元城市排行榜、中國高考狀元導師排行榜和中國最值得狀元報考大學及專業排行榜等,「王」姓最盛產高考狀元,狀元起名最愛「曉」字;上海中學畢偉玉培養5名狀元,堪稱「中國最牛高考狀元導師」。

高考狀元「陰盛陽衰」態勢持續增強,男狀元比例再創7年新低

報告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調查的2000-2014年中國各地區省級高考狀元中,「女漢子」壓倒「鬚眉男」,女性狀元攀升至52.65%,男狀元跌至47.35%;對比1999年之前的全國高考狀元性別比例,現今高考男女狀元比例嚴重失調,「陰盛陽衰」態勢不減,男性高考競爭力持續下降,男孩危機此起彼伏。中國大學評價資深專家、艾瑞深研究院首席專家蔡言厚教授指出,在2014年全國各地區省級高考狀元中,男狀元佔比比2013年下降4.69個百分點,下跌幅度較大再創歷史新低,下降至40.43%;而女狀元比例上漲至59.57%,女性在全國高考中優勢地位更加突出。值得慶幸的是,男性在中國高考理科狀元榜上仍堅守傳統的霸主地位,男狀元佔比高達64.82%,而在全國高考文科狀元中,女性已經遠超男性,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佔比70.16%,稱霸全國考壇。

艾瑞深研究院首席專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整體而言,在2000-2014年的中國各地區省級高考狀元中,女狀元所佔比例總體略高於男狀元,可謂巾幗不讓鬚眉;15年間,男狀元接近或高於50%的年份有 7年,約佔47%。按時間序列做趨勢分析,大致在50%這個平衡點(即「一半對一半」)左右出現隨機漲落。但從2011年開始,女狀元比例就以每年近5%的速度攀升,上升勢頭迅猛,男女狀元比例差距逐漸拉大,大有女漢子獨霸全國高考之勢。相比而言,男狀元除了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10年、2011年的所佔比例略高於女狀元外,其它年份則是巾幗遠勝鬚眉;2007年男狀元佔比為37.21%創下200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而2014年則創下最近5年來的男狀元比例新低。

現行高考模式「偏愛」女性,「拯救男狀元」刻不容緩

2000年以來中國女性已逐步在全國高考競爭中「稱雄」,從最初的「三分天下有其一」逐漸走向「頭頂半邊天」,近四年來女狀元所佔比例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遞增,從發展趨勢來看大有「一枝獨秀」之勢。中國大學評價資深專家、艾瑞深研究院首席專家蔡言厚教授指出,全國高考男女狀元比例嚴重失衡,這與目前社會各類傑出人才中男性佔絕對優勢呈現「倒掛」之態。從古代社會到現代社會,傑出人才中男性歷來佔主導優勢,當下高考狀元「陰盛陽衰」態勢不容輕視,男性在高考中的傳統優勢和競爭力逐漸喪失,「拯救男狀元」應成為當前全國基礎教育界亟待解決的課題。蔡言厚教授表示,我國社會進步男女日趨平等,家長願意為女孩接受優質教育進行投資、高考科目設置中語言類科目偏多,考試內容中考察記憶能力的比例過高、女生心理髮育較男生更快,細緻耐心度比男生更高是導致高考賽場特別是高考狀元性別爭奪戰中出現「陰盛陽衰」格局的三大原因。

20世紀90年代我國在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並逐漸深化,使教育功能價值逐漸回歸學生本位;21世紀初在大學啟動自主招生工作,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逐漸形成多元評價體系。在上述背景下,一些優秀男生敢於突破應試教育的束縛,堅持走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道路,而目前各地區高考全國統考或分省自主命題的考試科目、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仍然是應試教育的各種翻版,這大大增加了素來刻苦努力的優秀女生考取高考狀元的機會。艾瑞深研究院首席專家蔡言厚教授呼籲,要想改變目前全國高考以狀元為代表的高分考生「陰盛陽衰」的不利局面,應儘早對高考形式、高考科目和高考內容等進行綜合性、系統性、漸進性改革,特別是英語等語言類高考科目的分數要適當下調或考試次數要適當增加、恢復數理化高考科目的難度及分數、增加各高考科目綜合分析和實踐應用類題目等,使高考成為選拔思考者而非應試者的人才選拔制度,最終加速國家教育改革進程,特別是破解所謂「應試教育」、「學生負擔過重(即減負)」等「教育沉痾」或「考試頑疾」,有效回答「錢學森之問」。

女狀元稱霸全國18省,男狀元版圖進一步萎縮

報告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調查的2000-2014年中國各地區省級高考狀元中,男狀元比例超過60%的地區僅有3個省市。其中,山西省躍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首位,男性狀元所佔比例全國最高,為67.74%;湖北省退居第二,男性狀元佔比為64.71%;山東省62.11%名列第三。而在全國各地區省級高考狀元中,北京市女性狀元所佔比例為67.65%,全國最高排名第一,其次是福建省和河北省,均為66.67%;其中,全國共有18個省市自治區女狀元比例超過男狀元,北京、福建、河北、遼寧、黑龍江、江蘇和天津等7省市女狀元比例均超過60%。

艾瑞深研究院名譽院長蔣國華教授認為,出現上述情況可能的影響因素很多,但主要與各地區的文化傳統和主流價值觀有重要關係。比如男狀元最多的山西,男性歷來是推動生產力進步的主角,依靠能源致富的傳統正在轉型,男性晉商開始向儒商邁進;福建,雖有詩書傳家的傳統,但商業文化更為濃厚,男性飽受商業氣息薰陶,而女性更為勤勞善良刻苦,所以女狀元多;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比較男性中心主義的地區,儒家強調讀書,於是山東男狀元多。男狀元較多的江西是一個強調耕讀傳家的地區,而內蒙古男狀元較多則與蒙古族男女分工不同和民族傳統習俗有關。

女狀元稱霸高考考場,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貢獻最大

中國大學排行榜第1人、艾瑞深研究院名譽院長蔣國華教授指出,如果把時間跨度再放大,美國華盛頓大學曾對1665-2010年這345年間的1800個學科領域男女學者所發表的論文進行過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儘管女性學者的學術論文發表趨勢正在好轉,但是,在200萬篇學術文章中,女性學者的諸項指數均明顯低於男性。比如,在這345年間,在全部論文的作者中,女性作者僅僅佔22%,且其中女性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更少,只有19%。再次,從論文作者排名位次看,女性作者大多排在第三、四甚至第五及更靠後的位置。迄今為止的包括基因科學在內的研究表明,男女兩性確有生物學上的天然差異,比如,男性的大腦比女性的大腦要大15%~20%。不僅如此,這些差異廣泛存在於大腦結構、大腦的內容物、大腦的功能等諸多方面。

一般而言,男性更善於空間任務和運動技巧,而女性則比較擅長記憶和語言。但是,並沒有證據證明兩性間這樣的生物學差異與優勢覆蓋了全部的男性或女性。英國心理學家則更是認為,性別差異並不是孤立的存在於大腦中的。相反,它是一系列複雜的心理過程,有周圍的環境塑造和調整。過去,人們過分偏重了生物學因素,典型的說法即是矽谷的「一些高管將這種狀況歸咎於基因」。艾瑞深研究院名譽院長蔣國華教授指出,事實上,「社會環境會對你是誰,你怎樣思考以及你要做什麼產生影響。」歸根到底,男女兩性大腦的確存在天然區別,但並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後天環境並沒有改變男女腦子結構及其性狀,而只是讓男女中間都具有優秀性狀的那部分男人和女人發展得更充分了。這很可能是迄今對於我國高考出現所謂「陰盛陽衰」現象的最科學的解析。

一項跨文化研究結果顯示,從大多數國家數學考試高分獲得者的比例看,男生始終是多於女生。艾瑞深研究院名譽院長蔣國華教授指出,在當代,男女的這個差距在不斷縮小,說明能力和成績差異並非是一道絕對的一成不變不可跨越的鴻溝。男女兩性大腦各有特點,各有所長,男女兩性互補,構成一個有機而多彩的世界 。2000年以來,中國高考狀元出現「陰盛陽衰」的暫時現象,這可能是人類在追求兩性平等的偉大徵程上中國基礎教育的引領性貢獻,未來也會消失。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調查顯示,2000年以來,全國高考狀元「陰盛陽衰」趨勢明顯,女狀元比例高達51.84%,男性高考競爭力下降,男孩危機日益凸顯;湖北男狀元比例最高,福建女狀元巾幗稱雄。恢復高考36年來,王姓高考狀元人數最多,各姓氏人數與其人口數量成正比,表明各姓氏後代的智商是相近的。
  • 高考成績出爐!北大狀元揭秘:我那屆18個省狀元為什麼選擇出國?
    文|未名河編者按:今天,是全國多地高考查分的日子,熱搜從早晨開始,在微博上就沒有下來過。雖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每年到這個時候,高考狀元——這種「別人家的孩子」就會成為熱點。前幾年有個報告說,高考狀元「到大學就不行了」「成就平平「。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邀請到某屆北大高考狀元現身說法,跟大家聊聊他那一屆53個省狀元的出路。
  • 1999~2006高考狀元調查出爐 男女狀元平分天下
    「巾幗不讓鬚眉」,男女狀元「平分天下」  報告顯示,1999~2006年我國除西藏和港澳臺地區外,廣東是全國產生高考狀元最多的省份,共有65名高考狀元,遼寧產生的高考狀元最少14人。調查顯示,女狀元略多於男狀元,狀元約佔50.27%,男狀元約佔49.73%,已經形成了男女狀元「平分天下」的局面。
  • 她是高考文科狀元總分687,英語滿分,卻意外成為「百萬富翁」
    說到高考狀元其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每年各省市的狀元也就是幾個人的規模存在,從高考恢復至今的42年時間裡我國共誕生了數百位高考省狀元,每個狀元都有不同的經歷,如今回頭看看會發現,這些狀元的人生軌跡各不同相同,有人成為了教授學者,有人成為了領域專家,有人成為了企業家,甚至有人淪為了平凡人。
  • 725分全國一卷高考女狀元,中學收穫7萬獎學金,尤其擅長彈鋼琴!
    23日全國部分城市可以查詢高考成績,這也意味著一幹學子的最後結局塵埃落定。其中湖北省的高考狀元分數也對外公布,一個叫做唐楚玥的女孩子以725分的好成績,成為了理科的狀元,如果不出意外,她也應該是全國一卷的高考狀元!
  • 施一公:清華百分之七八十的高考狀元去哪了?
    高考是我國選拔人才最重要的考試,它也是一個全國性的考試,每年都有近千萬的同學參加高考,但是每個省份的高考狀元卻僅有兩個,一個是文科狀元,一個理科狀元。清華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因此得到了很多高考狀元的青睞,而且清華大學也是非常希望這些狀元能夠到他們學校就讀。
  • 施一公:清華百分之七八十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
    同樣的,在現代中國高考制度之下,出現過許許多多的高考狀元。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能夠進入中國的頂尖大學——清華大學就讀,是旁人眼中的人生贏家,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但是對於這些高考狀元今後人人生方向許多人就不得而知。
  • 25省46名「高考狀元」成長揭秘——從小成績優秀,靠的就是專注力
    家長們羨慕的同時,也模仿學霸孩子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每年的高考學霸狀元,連筆記都被高價買走了。25省46名「高考狀元」成長揭秘——從小成績優秀,靠的就是專注力在2020年的高考中,25個省份共出了46名高考狀元,每一個都邁進了理想的大學殿堂,也成為了人們羨慕的對象,「高考狀元」的標籤會是她們一生的光環。
  • 2018高考全國數學難度排行新鮮出爐!狀元教育帶你分析試卷難題!
    高考結束了,考生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洗禮。走出考試,有人歡喜有人愁!而人們最關注的數學高考,哪個省的卷子最難呢?來看狀元教育為你分析吧。2018年高考數學難度排行榜就在這裡啦!請看!網友辣評:@旖旎不再鎏影依舊:上海卷我覺得挺難的,但「解」都寫了04top 4全國Ⅰ卷使用省份: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廣東狀元教育點評2018年全國Ⅰ卷從總體上來繼續延續了2017年的特點,難度趨於穩定,解答題在原有題型的基礎上也加入了創新元素。
  • 山東高考狀元放棄金融學物理:我有一種使命感(圖)
    劉新春/攝原標題:山東狀元選擇粒子物理是誰的勝利山東省高考理科狀元孫昊剛收到了他心儀已久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的錄取通知書。718分的高考成績,讓他成了多所頂尖大學共同爭奪的對象,其中有兩所頂尖大學同時邀請他報考金融與管理專業,以便今後跨入收入豐厚的行業,但孫昊不為所動。
  • 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高考狀元:邏輯思維讓我逆襲
    「十年磨一劍」,在高考取得好成績是當今學子苦學多年的目標,高考也是最公平公正的考試。誰都想金榜題名成為當屆的高考狀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什麼樣的人又會更具優勢脫穎而出?可能有很多人認為高考狀元一定都是一路走來穩居前茅的學霸,班上數一數二的尖子生。但是小編今天帶大家來看一看一位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的勵志學生。
  • 比GDP增速就像炒高考狀元一樣無意義
    因此,GDP的數據和排名一直是全國各地拿來較勁的東西,儘管它名義上不與政績掛鈎。在中國,很多東西都是明說不準或者不在乎,但暗地裡卻是最在乎的。比如每年高考結束以後炒作高考狀元一樣,明文規定三令五申不準炒作,但在中國這個必須樹立榜樣並學習之的社會,不炒作高考狀元媒體就沒了版面看點,教育體系就沒有了學習的目標,一大群學弟學妹和他們的家長就會茫然,甚至搞得連整個生活都相當無趣了。
  • 1977年高考第一個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滿分,現在她過的如何?
    自從古代科舉制的發明,後面演變成現在的高考,可以說選舉制度給很多身份低微但是又非常有才華的人帶來無數次的機會。當然,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的狀元,女性跟男性相比較下來,似乎數量總不是很多,不過也有非常出色的人物,我們今天就要介紹一位。她是1977年高考的第一個女狀元,當時只是因為語文差了一分而已,不然就直接滿分,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 看漫畫解壓,高考分數超上屆狀元,這位學霸女漫迷值得學習!
    但是,現實當中卻存在這麼一個例外,那就是曾經有一個高中生,在高考之前看著漫畫書解壓,最後卻反而獲取了高考的狀元,甚至高考分數都超越了前一屆的高考狀元!韓思雨,愛看漫畫的高考狀元韓思雨,名字非常具有詩意,而她在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也會提到自己名字的來源,出自《詩經》「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一句。
  • 北京理科狀元開學前棄清華 山東狀元涼鞋掛泥斑
    提前報到  省出個「小學期」  相對於絕大多數高校新生月底報到,清華的報到時間算是較早的。  據介紹,清華在8月中旬開始報到已經進行了兩年。自從高考從7月提前到6月後,清華的報到時間也提前了。  「高考提前後,學生在暑假的時間就多了,我們提前報到的時間,這樣入學以及軍訓等工作在開學便可以做完了。學生們在第一學期中,可以節省出一個『小學期』的時間,用來進行『英語夏令營』。」招辦老師說。
  • 3300名高考狀元無一成為行業領袖?這謠言都老掉牙了
    多篇內容雷同的文章聲稱,權威機構調查了恢復高考以來的3000多名高考狀元,發現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權威機構)同時還抽查了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
  • 湖北一個省直管市,被稱作當代「狀元之鄉」,名字非常霸氣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湖北一個省直轄市,天門市。 天門作為中國蒸菜文化、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天門自古被譽為「三鄉寶地」,是聞名全國的「中國蒸菜之鄉」、
  • 1977年高考後首位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滿分的劉學紅,現今咋樣了
    但是生活的轉機很快就到來了,1977年,高考制度被恢復了,聽說了這一消息的廣大知識分子都激動起來,他們都開始重新拾起書本,希望能在這一場考試中獲得展翅的機會,劉學紅同樣也是如此,每天在農活忙完之後,她會點起燈,用手翻開一頁又一頁,想將自己邁入書海之中,咀嚼書中的知識點。
  • 文天祥:「狀元中的狀元」,中國歷史上有趣的狀元,你知道幾個?
    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制度,它打破了貴族世襲當官的先例,為普通百姓出人頭地創造了機會,因此,縱觀整個歷史,科舉制在歷史上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國家的科舉制是從隋朝開始的,到清朝結束,整個歷史長達1300多年。
  • 高考狀元職業成就遠低社會預期 成績中等學生最有出息
    然而,早在2007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推出了我國首個針對高考狀元職業狀況的調查報告——《中國高考狀元職業狀況調查報告》,在考查了1977年~1998年我國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狀元的職業狀況後,有關數據顯示,高考狀元大學期間學習能力突出,考研深造和出國留學成為畢業首選,但是,高考狀元職業發展並不理想,職業成就遠低於社會預期,「考場狀元」尚未成為「職場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