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保錚院士逝世
10月2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
-
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南通籍院士保錚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 保錚在雷達研究領域取得的開拓性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中國大量雷達武器裝備中,為中國雷達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傑出貢獻。
-
深切哀悼|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保錚院士逝世
訃 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保錚在雷達研究領域取得的開拓性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中國大量雷達武器裝備中,為中國雷達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傑出貢獻。1958年,作為技術骨幹,保錚與其他幾位教師共同研製出我國第一臺氣象雷達,經測試證明其主要技術性能與當時國外同類產品相當。
-
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保錚院士逝世,我國今年已痛別31位...
10月2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
-
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雷達技術專家保錚教授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保錚同志,江蘇南通人,1927年12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7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7月畢業於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雷達系並留校任教,歷任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副院長
-
國士無雙,一路走好
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消息,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保錚院士一生專注於雷達信號處理領域,取得的開拓性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中國的雷達武器裝備中,也因實事求是的態度被同行譽為「雷達裁判長」;1984
-
又一院士辭世!這個數字讓人痛心……
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消息,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2019年,保錚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中國首屆雷達畢業生1953年7月,保錚成為我國培養出的第一屆雷達專業畢業生。在國內雷達專業「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他幾乎參與了雷達專業全部課程的教學或輔導工作,並涉獵資訊理論、網絡理論等新知識,編成了《雷達指示設備》、《脈衝技術》等教材。
-
讓人心痛:今年以來已有36位院士離開了我們……
、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
-
大師遠去,榮光永存 今年已痛別31位兩院院士
今年以來,共和國已痛別31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10月2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
-
大師遠去,榮光永存 共和國今年已痛別31位兩院院士
今年以來,共和國已痛別31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10月2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李冠興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在生產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鈾材料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主持與具體組織的研究堆多層套管狀燃料組件和兩種板型燃料組件均已投入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他還曾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站用CANDU-6型燃料棒束生產線,其生產工藝裝備和管理均達到國際水平。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李冠興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在生產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鈾材料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主持與具體組織的研究堆多層套管狀燃料組件和兩種板型燃料組件均已投入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他還曾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站用CANDU-6型燃料棒束生產線,其生產工藝裝備和管理均達到國際水平。
-
【中國科學報】雷達「裁判長」保錚
1990年以來,在機載預警雷達空時二維信號處理、雷達成像和目標識別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重大進展。保錚取得的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中國大量雷達武器裝備中,為中國雷達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傑出貢獻。 作為中國雷達界的專家,保錚參與了大量重要雷達裝備的技術諮詢、方案論證和技術把關工作。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去世!到現在為止,已有36位兩院院士逝世
李冠興長期從事核燃料和核技術研究,在生產反應堆燃料元件、研究反應堆燃料元件、靶標和鈾材料等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主持組織的研究堆多層管式燃料組件和兩種板式燃料組件已投入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他還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站用CANDU-6燃料棒束生產線,生產工藝設備和管理水平均達到國際標準。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今日去世!到現在為止,今年已有36位兩院院士逝世
李冠興長期從事核燃料和核技術研究,在生產反應堆燃料元件、研究反應堆燃料元件、靶標和鈾材料等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主持組織的研究堆多層管式燃料組件和兩種板式燃料組件已投入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他還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站用CANDU-6燃料棒束生產線,生產工藝設備和管理水平均達到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