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院士辭世!這個數字讓人痛心……

2020-10-23 中國青年網

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消息,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保錚,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21日18時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

保錚院士一生專注於雷達信號處理領域,取得的開拓性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中國的雷達武器裝備中,也因實事求是的態度被同行譽為「雷達裁判長」;1984年10月至1992年2月間,他曾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2019年,保錚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中國首屆雷達畢業生

1953年7月,保錚成為我國培養出的第一屆雷達專業畢業生。

在國內雷達專業「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他幾乎參與了雷達專業全部課程的教學或輔導工作,並涉獵資訊理論、網絡理論等新知識,編成了《雷達指示設備》、《脈衝技術》等教材。

在當時的條件下,保錚等人仍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突破了國外當時的技術壟斷,例如製成了國內第一臺微波氣象雷達;1970年代初,保錚發明了埋地電力電纜故障測定的「衝擊閃絡法」,解決了供電部門的一大難題。

1984年,保錚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同年10月接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至1992年2月卸任。在從事高校管理工作的同時,保錚亦作為雷達屆的專家顧問,大量參與了重要雷達裝備的技術諮詢、方案論證和技術把關工作,因始終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指出問題、提出建議,被雷達界譽為「裁判長」,得到眾多同行的尊敬和信賴。

網友:斯人已去,風範長存!

今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1位兩院院士

據澎湃新聞消息,今年以來,我國已送別31位兩院院士。

1月4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

2月5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

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

3月4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

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

4月1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

5月兩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乾二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萬衛星

6月兩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陳肇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殖內分泌專家肖碧蓮

7月5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許其鳳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

中國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曾毅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李吉均

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鄭守仁

8月1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曹楚南

9月4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陳定昌

中國工程院院士、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李東英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生態學家張新時

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戴元本

10月兩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劉若莊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專家張俐娜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雷達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保錚

國士無雙,先生千古!

保錚院士,一路走好!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痛心!福建這一巨星隕落……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乾二先生於2020年5月3日20時33分安詳辭世,享年93歲。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我常想,作為一個老師,我可以和許多人不一樣,我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要說的話,這是一個人活著的最大的價值。」張乾二表示。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國催化化學奠基人蔡啟瑞院士辭世 享年104歲—新聞—科學網
    新華網廈門10月3日電(劉默涵)廈門大學消息,國際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催化化學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蔡啟瑞教授於2016年10
  • 教育家夏培肅辭世 曾研製中國首臺計算機(圖)
    夏培肅  中國計算機之母夏培肅逝世  27日,中國計算機之母、著名計算機專家和教育家夏培肅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辭世,享年91歲。中國第一臺自行研製的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7機,就是在她的主持下完成。  中國計算機研究的拓荒者  1952年,在華羅庚的組織領導下,夏培肅和閔乃大、王傳英組成了中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科研小組,揭開了我國電子計算機研製的序幕。1956年,夏培肅參與籌建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武大首位女院士辭世,曾創「神話般的故事」
    痛心!,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她是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張俐娜院士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個年紀,許多人已經退休。 在長達十餘年的研究後,張俐娜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溶劑」——用尿素、氫氧化鈉和水作為溶劑,預冷至零下12℃,將極難溶解的纖維素放進去,一兩分鐘便化為粘液。這最大的好處便是,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
  • 武大首位女院士辭世,曾創「神話般的故事」……
    痛心!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這個年紀,許多人已經退休。在長達十餘年的研究後,張俐娜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溶劑」——用尿素、氫氧化鈉和水作為溶劑,預冷至零下12℃,將極難溶解的纖維素放進去,一兩分鐘便化為粘液。這最大的好處便是,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
  • 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百歲辭世
    記者從負責談家楨先生生前救治的醫療機構上海華東醫院獲悉,包括心、肺、腎等多個重要臟器衰竭是談先生辭世的主要病因。  據介紹,談家楨先生纏綿病榻已有多日,在臨終前的日子裡,先生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會睜開雙眼回應呼喚,但由於氣管切開已不能言語,彌留時處於心功能衰竭、傳導阻滯等狀態,經救治無效1日離世。  今年9月談先生堅強地度過了百歲。
  • 痛心,巨星隕落……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楚南逝世」的消息令人痛心。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又一院士離去,2020年我國已痛失了15位院士!
    2020年5月4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發布了一則訃告:我國著名理論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張乾二先生於2020年 5 月 3 日 20時 33分安詳辭世,享年 93歲。張乾二出生於192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後來一直在廈門大學任教,1978年被評為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乾二院士的離去是張乾二院士的辭世,是我國理論化學界、化學教育界和廈門大學的重大損失。
  • 痛心!又一巨星殞落!醫治無效死亡享年80歲
    中國科學界的一顆巨星的殞落,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十分痛心的事情司馬遷曾在《報任安書》中曾這樣寫道:「人固有一死,有的人看來在80歲的年紀逝去應該算得上是喜喪了,畢竟有很多人都活不到這個年紀。就如同張俐娜教授在再生資源領域的崇高的地位一般,她的逝去對這個領域也是莫大的損失!
  • 【紅色人物】富陽一門「三院士」
    院士,是中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獲得兩院院士的稱號,就意味著摘下了科學技術金字塔尖那一顆熠熠閃光的耀眼明珠。在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北,有一個小村落,名叫官塘村。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大約有1300多年歷史的村莊並不十分起眼,但是一個世紀前,就是從這裡,走出了周廷儒、周廷衝和黃翠芬3位院士。
  • 諾貝爾獎各國排名,中國讓人痛心,只有2人獲得:莫言、屠呦呦
    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世界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十個國家:1.美國(352人)2.英國(116人)3.德國(83人)4.法國(69人)5.瑞典(30人)6.瑞士(30人)7.日本(27人)8.俄羅斯(20人)9.荷蘭(17人)10.加拿大(15人)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國家
  • 曾經一泰鬥級中科院院士神秘失蹤,苦尋27年,時至今日仍下落不明
    1949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每一個能夠進入中科院工作的人都是不可多得的重要人才。令人痛心的是,在我國近代史上,有一個泰鬥級的中科院院士曾神秘失蹤,我國苦尋27年,時至今日他仍下落不明,不知道在什麼地方。
  • 痛心,又一巨星隕落!
    教了一輩子書,金展鵬說,最想傳授給學生的當屬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一信念。今年以來已有35位院士離開了我們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痛心,又一巨星隕落!今年,已有24位院士離開了我們……
    他曾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身邊人覺得他像個老頑童,他也曾說,「玩」與動手是自己的專業「啟蒙老師」,正是「玩」培養了對科學的興趣,也正是動手,讓他除了理論學習外,具備了紮實的實踐分析能力。沙慶林2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 兩彈一星功臣袁承業辭世 為中國萃取劑化學之父
    袁承業院士遺像。文匯APP圖原標題:94歲「兩彈一星」功臣袁承業辭世:國家的需要,就是我責任又一位為「兩彈一星」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大家離我們而去。今天(1月1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悉,「兩彈一星」功臣、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袁承業,因病醫治無效,於1月9日晚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94歲。作為「中國萃取劑化學之父」,袁承業窮畢生精力,為中國的核事業和工業發展,全心傾注了智慧和精力。直到九十高齡,依他然在為我國戰略資源——鋰的提取、回收和利用,殫精竭慮。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的院士們齊聚一堂 為了紀念這位開拓者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董瑞豐)我國大氣物理學界一眾院士專家,日前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顧震潮先生誕辰一百年。顧震潮,著名的氣象學家與大氣科學家,我國數值預報、雲霧物理、人工影響天氣等諸多學科的開拓者。
  • 共和國又一巨星隕落,今年已有25位院士離我們而去
    驚聞噩耗,我國著名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員陳定昌於北京時間9月7日與世長辭,享年83歲。陳老一生都在為共和國的導航制導相關工作而努力,他長期從事於高精度探測與制導技術和仿真技術研究工作以及高精度無人飛行器技術,主持過許多國家重點項目,榮獲榮譽無數。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 今年我國已痛失24位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楚南逝世」的消息令人痛心。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人民大學再聘7名一級教授 這個教職堪比院士?|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俊)中國人民大學今天舉行第二批、第三批一級教授,第三批榮譽一級教授聘任(授予)儀式,本次共有7人受聘一級教授,3人被授予榮譽一級教授。2009年首批一級教授受聘記者注意到,高校教師崗位分為1-13個等級,其中一級最高。
  • 痛心,又一巨星隕落
    又一巨星隕落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27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金展鵬,1938年11月6日生於廣西荔浦,1955年至1963年就讀於中南礦冶學院,1979年至1981在瑞典皇家工學院深造,先後在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