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武大首位女院士辭世,曾創「神話般的故事」……

2020-10-18 中國青年網

痛心!

18日凌晨,

武漢大學發布訃告,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

因病醫治無效,

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

在武漢逝世,

享年80歲。

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

她是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張俐娜院士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她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化學、環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發明「神奇溶劑」 被喻為「神話般故事」

2015年,《中國青年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記錄了張俐娜院士的科研生涯↓

張俐娜46歲開始踏入科研領域。2000年元月,已經是武大化學系教授的張俐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開始了纖維素新溶劑及材料的研究。這一年,她60歲。這個年紀,許多人已經退休。

在長達十餘年的研究後,張俐娜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溶劑」——用尿素、氫氧化鈉和水作為溶劑,預冷至零下12℃,將極難溶解的纖維素放進去,一兩分鐘便化為粘液。這最大的好處便是,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

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的故事」,張俐娜因此獲得2011年度安塞姆·佩恩獎,成為半個世紀以來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中國人。這是國際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

張俐娜始終相信「天才出於勤奮」。她曾表示,有愛才有創新的激情,愛是自己前進的動力,愛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我們那時候的教育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所以我從小就愛父母、愛師長、愛學習。」

今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

據央視新聞統計,張俐娜是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

1月4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

2月5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

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

3月4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

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

4月1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

5月兩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乾二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萬衛星

6月兩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陳肇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殖內分泌專家肖碧蓮

7月5位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許其鳳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

中國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曾毅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與地貌學家李吉均

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水電工程專家鄭守仁

8月1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曹楚南

9月4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陳定昌

中國工程院院士、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李東英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生態學家張新時

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戴元本

10月兩位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劉若莊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專家張俐娜

珞珈山的上空,

又多了一顆守護星。

張俐娜院士,一路走好!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痛別!武大首位女院士辭世,曾創「神話般的故事」
    她是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張俐娜院士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發明「神奇溶劑」 被喻為「神話般故事2000年元月,已經是武大化學系教授的張俐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開始了纖維素新溶劑及材料的研究。這一年,她60歲。這個年紀,許多人已經退休。
  • 武大首位女院士辭世,曾創「神話般的故事」
    張俐娜院士是中國化學會纖維素專業委員會發起人,曾先後兼任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專業委員會分子表徵學科組主任2011年,她獲得國際可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2015年英國皇家化學會Chemistry World刊物對張俐娜院士進行了專訪並評價她為「中國『綠色』化學的先驅和鬥士」。
  • 又一位院士逝世!她的科研成果曾被喻為「神話般故事」
    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張俐娜,在武大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這是國際再生資源領域的最高獎,而張俐娜則成為了半個世紀以來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中國人。 她個子嬌小,但身姿優雅,體態端莊,總是挺直脊背;她說話不緊不慢,節奏恰到好處,嘴角總帶著淡淡的笑;她在意形象,短捲髮利落又不失溫柔,衣著永遠優雅得體。她是張俐娜,武漢大學首位、也是唯一女院士。10月17日晚8時,她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離開後,湖北目前沒有了女院士。
  • 這位福建籍女院士逝世,她的成果被喻為"神話般故事"
    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張俐娜因此成為獲得「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的第一位中國人。評委們認為,張俐娜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開發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
  • 發明「神話般故事」的她,走了…
    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逝世
    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武大首位女院士逝世,國際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中國第一人,享年80歲
    據武漢大學官方《訃告》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圖源:武漢大學官網張俐娜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畢生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工作。
  • 她曾創造「神話般故事」
    她是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張俐娜院士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發明「神奇溶劑」 被喻為「神話般故事」張俐娜教授的最大貢獻,是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溶劑——用尿素、氫氧化鈉和水作為溶劑,預冷至零下12℃,將極難溶解的纖維素放進去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昨晚逝世
    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張俐娜因此成為獲得「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的第一位中國人。評委們認為,張俐娜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開發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
  • 張俐娜院士昨晚逝世,71歲成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
  • 她曾創造「神話般故事」,今年我國已痛失30位院士
    她是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張俐娜院士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發明「神奇溶劑」 被喻為「神話般故事」張俐娜教授的最大貢獻,是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溶劑——用尿素、氫氧化鈉和水作為溶劑,預冷至零下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張俐娜因此成為獲得「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的第一位中國人。評委們認為,張俐娜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開發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除了這項研究,張俐娜還致力於原始創新科研,除了纖維素和甲殼素以外,還有人造絲和玻璃紙的生產新方法、多糖鏈構象及其構效關係等。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教授逝世!71歲曾榮獲世界化學大獎
    大器晚成的科研路與神話般的科研成果 這一偉大發明紛紛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她也因此在71歲時榮獲「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是我國在此獎項的唯一先例。可她不僅是享譽國際盛名的科學家,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也是唯一一位女院士。今年已有30位巨星隕落,無不兢兢業業!張俐娜院士是我國今年以來痛失的第30位兩院院士。
  • 她的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
    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昨晚逝世
    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張俐娜因此成為獲得「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的第一位中國人。評委們認為,張俐娜教授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開發一種神奇而又簡單的水溶劑體系,敲開了纖維素科學基礎研究通往纖維素材料工業的大門。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10月17日,記者從武漢大學相關人士獲悉,17日晚8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在中南醫院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成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 武大首位女院士病逝,享年80歲,曾榮獲可再生資源領域國際最高獎
    據《南方都市報》10月18日報導,中國著名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俐娜因病於10月17日晚上20點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張俐娜曾從事於高分子物理學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應用研究工作,是該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為我國高分子材料領域做出重大貢獻。張俐娜於2011年成功當選中科院院士,也是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
  • 又一80歲巨星隕落,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因病救治無效逝世
    在她的畢生研究成果中,最讓國人驕傲的就是在2011年獲得國際上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然而張麗娜院士一輩子都在為國家前線事業做貢獻,卻難料也遇到痛疾的折磨,被病魔無情的摧殘。
  • 又一位院士逝世
    18日凌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大器晚成,46歲踏入科研領域,成為武大第一位女院士據武大官網介紹,張俐娜院士1940年8月生於福建光澤,1963 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逝世
    原標題: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逝世張俐娜是一名大器晚成的科學家,46歲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研究,60歲開啟纖維素新溶劑和材料的全新領域研究,71歲成為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她是一位心懷國家、心懷天下的開創者,為推動中國和全球的綠色發展嘔心瀝血,憑藉全球首創水溶劑低溫溶解高分子技術,成為獲得國際可再生資源領域最高獎的中國第一人;她也是一位溫文爾雅的教書先生,是武漢大學師生眼中真正的「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