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寄語
精益求精的結果在於實用性,這是我這幾年給年輕人培訓時經常強調的一句話。創新的目的是實用,首先要可用、其次要讓用戶在用、最後通過迭代升級達到好用。
1996年,吳樹鴻從廣東省電力技工學校畢業後入職佛山供電局,現在成為一名配網調度員、廣東電網二級技能專家。
24年來,他創新的熱情從未停止過,從自學編程,到開發智能故障診斷系統,再到搭建佛山供電局營配信息集成系統。吳樹鴻一路創新進取,在2016年被命名為首屆「佛山·大城工匠」。
此後,吳樹鴻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多人。帶領團隊專注創新、成立大城工匠創新工作室、培訓年輕員工、走上大學講臺成為兼職研究生導師……4年來,吳樹鴻用工匠精神照亮了創新之路。
●把佛山供電局當成創新工作室
今年1月,佛山電網主網有一條110千伏的線路上掛了飄掛物,需馬上停電把飄掛物取下來。佛山供電局通過主配網聯動分析,快速把用電客戶轉移到其他變電站供電,給主網騰出了十幾分鐘的時間處理飄掛物。在以前,這種情況需要個把小時轉移負荷,可能造成的用戶停電時間更多。
這得益於吳樹鴻帶領團隊攻破了主配網電網異常事件聯動處置這個難點。「技術難度很大,電網規模大,當前線路轉供電方案是什麼?對側主配網設備能不能承受負荷?轉供方案怎麼做到最快執行?調度員怎麼操作配合?」吳樹鴻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團隊一頭扎進項目中,加班加點是常事。從去年初開始,團隊用了約半年時間才攻克這個難點。
佛山供電局配網調度員何炎也參與了這個項目。與吳樹鴻共事多年,何炎十分佩服他的專注和執著。「我們經常在一起頭腦風暴,他總能想到解決方案。哪怕是一個極小、不影響大局的問題,他也要鑽研到底,解決它。」何炎開玩笑說,她這個名校研究生被技校生打敗了。
工作24年,吳樹鴻把佛山供電局當成了創新工作室,他的專注精神與創新能力讓他成了佛山供電局的「網紅」。他的創新研發成果,也從佛山供電局走向整個南方電網。
9年前的一天,佛山遭遇強對流雷暴天氣,數百條饋線故障跳閘,數萬條告警信息引爆系統,十幾個調度員緊盯告警信息,一刻不敢移開眼。吳樹鴻自學VB處理程序,4個月後研發了故障智能診斷系統,可以自動整合分析告警信息,快速得出診斷結果,調度員們再也不用盯著上萬條信息發愁了。
以故障智能診斷系統為第一塊拼圖,吳樹鴻一步一步拼成了佛山配調集約化這個藍圖。如今,佛山供電局營配信息集成系統實現了主網、配網、營銷的全打通、全覆蓋。這個系統還成為廣東電網配電網管理支撐技術平臺的設計開發藍本,並推廣到整個南方電網,全網的基建、調度、運行等14類工作都從中獲得了便利。
技校畢業的吳樹鴻走在創新路上並不容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連中國知網都不知道。當時他專門註冊了20個電子郵箱,申請了20個百度文庫的帳號,1個新帳號可以免費下載10篇論文,這是他早期新知識的來源。
善於學習新知識,專於創新之道,是吳樹鴻能從技校生成長為大城工匠、技能專家的秘訣。
●把工匠精神傳遞給年輕員工
吳樹鴻在佛山供電局攪動起了創新的熱潮,2016年,他被命名為首屆「佛山·大城工匠」。「有壓力,更多的是動力。」吳樹鴻說,一方面要更專注於創新,另一方面希望把工匠精神傳遞給更多年輕人。
吳樹鴻喜歡把身上的能量不斷輻射出去,讓更多人受益於自己的創新成果,他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不少粉絲。年輕員工鍾懿和曾曉丹就是他的兩個小粉絲。在吳樹鴻的影響下,她們從入職開始就對簡單枯燥的工作始終保持好奇心。
去年,中國南方電網為吳樹鴻成立了「吳樹鴻大城工匠創新工作室」。這個工作室涵蓋了佛山供電局各個部門的創新骨幹,希望骨幹們在各司其職的同時,也能碰撞出更多聯合創新。「不限於骨幹,只要想創新、能創新的人,哪怕是剛入職的新員工,也能加入工作室。」吳樹鴻說。
在鼓勵創新、弘揚工匠精神的氛圍中,佛山供電局今年5月舉辦了首屆十大工匠評選。佛山供電局配網調度自動化高級作業員李高明入選。「我們以前只會埋頭做技術,現在也希望能帶動更多年輕人鑽研。」李高明說。
在李高明眼中,吳樹鴻的創新激情深深感染著身邊的人。有一次,吳樹鴻想做一個智能告警應用,於是找到了負責自動化的李高明。這個應用的難點在於,告警信號用什麼傳遞、用什麼頻率掃描抽取信號。李高明回憶道,吳樹鴻不停地找他探討研究,通過數不清的實驗,研究出了一個「時間矩陣」,最終一起做出了這個應用。
吳樹鴻希望讓自己的創新走出去。他認為,佛山這個製造業大市有肥沃的土壤,需要更多創新,也需要工匠精神照亮創新之路。如今,吳樹鴻以兼職研究生導師的身份,走上了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的大學講臺,激勵更多年輕人創新,弘揚工匠精神。
●疫情期間確保全市供電平衡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佛山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總能看見吳樹鴻不停地忙碌進出,或不斷查看調配記錄,或連續撥打電話。吳樹鴻取消了返鄉探望父母的安排,連續兩個多月奮戰在供電保障一線。
疫情期間保障全市供電平衡至關重要。吳樹鴻表示,疫情期間大量企業推遲復工或停工,同時大部分市民宅在家中,與往常相比用電情況複雜許多。「電網電力無法大規模儲存,電力調配就像天平,供需兩端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用不掉會導致安全隱患,少了不夠用會影響正常生活,所以我們必須時刻緊盯。」
吳樹鴻在佛山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工作。/佛山供電局供圖
1月28日深夜,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表單發布自動審批系統突發故障,部分電力無法分配到正確的需求上。正在家中的吳樹鴻獲悉後,第一時間進行遠程介入,並迅速組織人手進行人工幹預審批。
「在分析故障後發現是部分代碼錯誤,經過修改測試,最終成功排除故障。」徹夜忙碌結束,吳樹鴻沒有選擇休息,而是繼續工作。
對於醫院、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等重點防疫保護單位,吳樹鴻和同事們連續加班數周,通過分析電網線路分布,為每一家單位都制定了應急保供電預案,確保即使部分線路發生故障,也能第一時間從其他線路調度電力進行供應。
工匠朋友圈
樹鴻哥是一個很有幹勁、思維活躍、幽默風趣的人,在工作中以身作則、不遺餘力地向我們傳遞工匠精神。在去年的新員工培訓上,樹鴻哥就給我們發了幾本專業書籍,建議我們多學習、多動腦,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新的工匠人才。 ——佛山供電局系統運行部主網自動化班班員彭程
原標題:首屆「佛山·大城工匠」吳樹鴻:
技校生逆襲成兼職研究生導師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唐易婷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