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晶片存儲容量提高1000倍

2020-08-18 芯聞資訊

由UNIST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李俊熙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新的物理現象,該現象有望將指甲大小的存儲晶片的存儲容量提高1,000倍。研究小組認為,這將為直接集成到矽技術中的最終緻密的逐單元鐵電開關設備提供意想不到的機會。

鐵電隨機存取存儲器(FeRAM或FRAM)通過極化現象來存儲信息,其中電偶極子(如鐵電內部的NS磁場)被外部電場對準。FeRAM已成為替代現有DRAM或快閃記憶體的下一代存儲半導體,因為它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甚至在電源關閉後仍能保留存儲的數據。

但是,FeRAM的主要缺點之一是存儲容量有限。因此,為了增加其存儲容量,有必要通過減小晶片尺寸來集成儘可能多的設備。對於鐵電體,物理尺寸的減小導致極化現象的消失,該極化現象有助於將信息存儲在鐵電材料中。這是因為鐵電疇的形成(發生自發極化的微小區域)至少需要成千上萬個原子。因此,當前對FRAM技術的研究集中在減小域大小的同時保持存儲容量。

圖1:比較當前(左)和新(右)FeRAM的示意圖

Lee教授及其研究小組發現,通過向稱為鐵電氧化Ha(HfO2)的半導體材料中添加一滴電荷,可以控制四個單獨的原子來存儲1位數據。這項開創性的研究顛覆了現有的範例,該範例最多只能在數千個原子的組中存儲1位數據。正確使用後,半導體存儲器可以存儲500 Tbit / cm2,是當前可用快閃記憶體晶片的1,000倍。

該研究小組希望,他們的發現將為開發半納米製造工藝技術鋪平道路,這對於半導體行業來說是一項開創性的成就,因為半導體行業已經面臨著當前10納米技術的極限。

Lee教授說:「能夠在單個原子中存儲數據的新技術是地球上最高級的存儲技術,它不會分裂原子。預計該技術將有助於加速進一步縮小半導體尺寸的努力。」

Lee教授說:「 HfO2在當今的存儲電晶體中很常用,通過應用這種技術,有望將數據存儲容量擴大1000倍。」

這項革命性發現已於2020年7月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能夠在單個原子中存儲數據的「科學」雜誌已經發表了該論文,因此有望刺激半導體行業的飛躍性創新。

最新發現還可能為開發半納米製造工藝技術鋪平道路,這對於半導體行業來說是一項開創性的成就,因為半導體行業目前正面臨著10納米製程工藝技術的極限。

相關焦點

  • 韓國實現存儲技術新突破,內存容量翻整整1000倍
    聯合國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李俊希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有望將指甲大小的存儲晶片的存儲容量提高1000倍。鐵電存儲器(FeRAM 或 FRAM)通過極化現象存儲信息,其中電偶極子(如鐵電內部的 N-S 磁場)由外部電場對齊。
  • 韓國實現存儲技術新突破,內存容量翻整整1000倍
    聯合國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李俊希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有望將指甲大小的存儲晶片的存儲容量提高1000倍。鐵電存儲器(FeRAM 或 FRAM)通過極化現象存儲信息,其中電偶極子(如鐵電內部的 N-S 磁場)由外部電場對齊。
  • 金屬晶片存儲效率提高百倍,碳基晶片同樣高效突破製備瓶頸!
    突破摩爾定律矽基晶片極限,新材料晶片誰與爭鋒,美國的鎢化合物金屬晶片,還是我國碳基晶片。美國科學家研究的金屬晶片厚度僅三個原子,新金屬晶片能提高存儲速度百倍。我們的數據存儲方式,早已從磁帶、軟盤和CD等介質,進化到了能夠在無數微型電晶體中保存數據的精密半導體晶片,而且其容量可以呈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壯舉。
  • 科研人員開發矽光子晶片 光通信速度提高1000倍
    幾十年來,「矽發光」一直是微電子行業的聖杯,解決這個難題將徹底改變計算,因為受益於此,晶片將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據報導,近日,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矽合金,這種矽合金可以發光,實現光子傳輸。該團隊現在將在此基礎上開發一種矽雷射器,集成到當前晶片中。
  • 英特爾發布AI晶片系統,比傳統CPU快1000倍
    在DARPA 2019 年電子復興計劃峰會上,英特爾發布了「 Pohoiki Beach 」神經擬態系統,該系統主要由64 顆 Loihi 神經擬態晶片構成,集成了 1320 億個電晶體,總面積 3840 平方毫米,可處理深度學習任務,速度比CPU快1000倍,效率高10000倍,耗電量小100倍。
  • IBM認為模擬晶片可為機器學習加速1000倍
    IBM在博客中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通過使用基於相變存儲器(Phase-Change Memory,簡稱PCM)的模擬晶片,機器學習可以加速一千倍。相變存儲器基於硫化物玻璃材料,這種材料在施加合適的電流時會將其相從晶態變為非晶態並可恢復。每相具有不同的電阻水平,在相位改變之前是穩定的。兩個電阻構成二進位的1或0。
  • 單原子存儲和單分子邏輯開關技術獲突破
    >     新聞來源:科技日報    納米技術取得兩項重大進展單     IBM稱是邁向建造分子級計算機的重大跨越     美國IBM公司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兩份研究報告,公布了其在單原子存儲技術和單分子邏輯開關研究方面取得的技術突破
  • 「未來硬碟」誕生 存儲體積縮小1000倍
    在筆者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換算過單位存儲空間的價格降低速度驚人。比如,在8寸軟盤剛剛出現時候,一個8寸軟盤驅動器的價格,比一臺微型計算機整機還貴。再比如世界上第一款容量超過1GB的硬碟(約2.52GB),在今天看來價格更可謂是天價:8-14萬美元,平均每GB價格為4萬美元,相當於我們今天購買硬碟價格(2TB硬碟600元)的930000餘倍。
  • 新金屬晶片能提高存儲速度百倍
    更快、更密集的數據存儲革命即將來臨了嗎?據英國《自然·物理學》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一個美國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層狀二碲化鎢製成了二維(2D)金屬晶片,其厚度僅三個原子!在更節能的同時,儲存速度提高了100倍之多,為開發下一代數據存儲材料奠定了基礎。當今世界所產生的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然而我們當前的存儲系統已接近大小和密度的極限,因此迫切需要相關技術革命。
  • 中國突破「新材料之王」,延遲足足降低了1000倍,晶片迎來救世主
    這次中科院給我們帶來的好消息就是:在石墨烯上得到了重大突破,能夠降低1000倍電磁延遲時間,這對於電子產品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可以使電子部件在信號傳遞和處理上變得更加高效。石墨烯還能讓CPU的運算速度提高數百倍。在未來,石墨烯超級電池還將徹底改變汽車行業,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將突破2000公裡,充電速度更快,電池功率更大。科學家預計,石墨烯將成為未來提供人類生活所需大多數電能的來源。
  • 中國突破「新材料之王」,延遲足足降低了1000倍,晶片迎來救世主
    這次中科院給我們帶來的好消息就是:在石墨烯上得到了重大突破,能夠降低1000倍電磁延遲時間,這對於電子產品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可以使電子部件在信號傳遞和處理上變得更加高效。石墨烯被稱為「新材料之王」。
  • 分子開關突破了矽和磁的極限,將計算機的存儲能力提高了100倍
    與此同時,科研人員、晶片製造商正大力開發新的計算技術。一種潛在的可能性是分子電路,也就是在分子層面上構建的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它能夠使電子器件的尺寸縮小到分子尺度,突破矽基半導體的極限,推動集成電路向更小尺寸、更低能耗、更高集成度方向發展。分子電路是後摩爾時代最受關注的方向之一。
  • 從存儲晶片、模擬晶片、功率半導體三大板塊速看慕展!|晶片|存儲...
    存儲晶片廠商本次參展的存儲晶片廠商有兆易創新、東芯半導體、聚辰半導體等,電子發燒友了解到,目前兆易創新和東芯半導體的NOR Flash 在5G基站和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進展明顯。採用GD NOR Flash10.25寸雙聯屏車載虛擬儀表是一款基於2顆GD25S513MD的512Mbit SPI NOR Flash並聯的大容量高數據吞吐率存儲解決方案。
  • 荷蘭研發能夠發光的矽合金 將晶片內/晶片間的通信速度提高1000倍
    蓋世汽車訊 數十年來,讓矽發光是微電子行業內的制勝法寶(Holy Grail),如果能夠解決該難題將徹底變革計算行業,因為晶片的速度將比以往時候快得多。目前,該團隊正在研發一種能夠集成到晶片中的矽雷射器。(圖片來源: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目前以半導體為基礎的技術已經遇到了研發瓶頸,限制研發進展的因素在於熱量。當電子穿過連接到晶片上許多電晶體的銅線時,會產生電阻,而電阻就會造成熱量。為了繼續推進數據傳輸,就需要研發一種不會產生熱量的新技術。與電子相反,光子不會產生電阻。
  • ...目前自研晶片主要有(小容量存儲晶片EEPROM和功率器件SJ-MOSFET...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13日訊,有投資者向力源信息提問, 您好董秘,請問貴公司的晶片有自主研發的嗎?屬於國產晶片不?與國際上同類型晶片有什麼優勢?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目前自研晶片主要有(小容量存儲晶片EEPROM和功率器件SJ-MOSFET)兩類產品,通過公司各分銷渠道向各行業客戶進行推廣、測試和銷售,其中EEPROM主要運用於家電、藍牙、液晶顯示面板、電子支付終端等領域,SJ-MOSFET主要運用於LED照明、伺服器電源、工業電源、醫療電源等領域,目前銷量較小,謝謝!
  • 中科院迎來重大突破,性能提升1000倍,美:還有什麼中國做不到?
    我國重要的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也傳來了好消息,宣布在石墨烯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石墨烯材料是一種運用十分廣泛的材料,並且是很有可能在未來會發展中成為萬能超導體材料。據悉,這種石墨烯能將電池延遲的時間縮短到大約1000倍,這也預示著很有可能未來石墨烯也可以發展成為晶片的重要材料。
  • 中科院迎來重大突破,性能提升1000倍,美:還有什麼中國做不到
    據悉,這種石墨烯能將電池延遲的時間縮短到大約1000倍,這也預示著很有可能未來石墨烯也可以發展成為晶片的重要材料。也就是說如果可以在原來基礎上縮短1000倍,也就相當於性能提升了1000倍。美方在了解到這些消息後表示:「還有什麼是中國做不到的?」
  •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繆向水:相變存儲發展趨勢
    來自產業界的眾多嘉賓圍繞快閃記憶體技術本身將如何演變與發展,以及快閃記憶體競爭的其它存儲晶片技術,存儲系統將會怎樣發展這些熱點問題進行了精彩的分享。2011年三星在手機上採用了1GB的相變存儲器晶片。2011年美光將8GB晶片用於PRAM SSD。2013年諾基亞Asha手機使用美光 1GB晶片,2016年5月份IBM將其用於伺服器。三星2550手機採用512MB PCRAM發現存儲速度比快閃記憶體快了200-1000倍,PCRAM是隨機存儲器,延時為DRAM的級別。
  • 神經擬態晶片可讓機器人擁有觸感,感知比人類快1000倍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實習生 何青怡機器人如果也能像人一樣能用皮膚去觸摸世界,並能通過晶片給出計算和反應,會是什麼樣?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人員利用英特爾神經擬態晶片Loihi開發了一種人造皮膚,能夠讓機器人以比人類感覺神經系統快1000倍的速度檢測觸覺,還可以比眨眼快10倍的速度識別物體的形狀、質地和硬度。
  • 中國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
    我科學家把微波測量靈敏度提高1000倍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海濱)山西大學雷射光譜研究所賈鎖堂教授和肖連團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裡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靈敏度,微波測量靈敏度達55nV/(cm·Hz1/2),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倍,最小可探測微波場強約400pV/cm,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