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GB大硬碟怎麼玩?極壹S硬碟版路由評測

2020-11-29 驅動之家

500GB大硬碟怎麼玩?極壹S硬碟版路由評測

出處:快科技 2014-06-25 09:28:02  

   作者:

隨心

編輯:隨心[

爆料

]

收藏文章

一、 極壹S硬碟版外觀賞析

極路由可算是智能路由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從最初的極壹,到筆者手上的極硬貨,加上中間的極壹S、極貳,如今極路由已經擁有四代路由器。

但最近智能路由廠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競爭重點也在「方便配置、遠程管理」的基礎上向「離線下載、共享中心」轉移。為了在更廣領域對峙,極路由最近推出了極硬貨,也就是搭配硬碟版的極壹S。

既然可以內置硬碟,下載電影啥的必然少不了,極硬貨就集成了迅雷離線下載服務,還提供區域網共享功能,隨時通過手機觀看路由器硬碟的電影。毫無疑問,可達TB級的硬碟是極硬貨的最大亮點(標題寫500GB的原因是公測版附送了一塊500GB硬碟),也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到底如何玩?往下看吧:

包裝盒的著色可謂霸氣十足,如果不告訴這是一款路由器,你可能認為它是某款遊戲大作吧?

開箱照請見:極壹S硬碟版開箱圖賞。

極硬貨產品代號:HC5663,先前的極壹S為HC5661,兩者在名字上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沒錯,極硬貨的另一個名字就叫極壹S硬碟版。

為了能夠容納硬碟,在機身長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厚度有了明顯增加,原本位於左下角的Logo也移到了頂部中央,看起來雄壯了不少。

這個角度能看到頂部呈明顯的梯形,而且底部兩邊向下隆起,形成一個中空的散熱通道。

這就是極壹S和極壹最大的區別了:一個硬碟口(原來是一個SD卡插槽)。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這次有了硬碟,極硬貨額外增加了一枚SPI Flash晶片和一枚ASM1060 SATA 3.0晶片,原生支持SATA 3.0,在傳輸速度上有了很大保證。

拆開硬碟腔蓋,可以看到內部厚厚的鋼板硬碟託架,據稱製作這個鋼板需要6套模具。

公測機僅支持7mm(2.5寸)硬碟,相信擁有9mm硬碟的玩家抓狂了。別急,我們得到的消息是,量產版的極壹S硬碟版將全部兼容7mm/9mm硬碟(量產版是不提供硬碟的),而且在容量方面沒有特殊限制,主要限制還是在機身厚度方面,因為目前的9mm(2.5寸)硬碟還未能突破1TB。

小小透露一下,其實極硬貨確實可以吞下一個9mm硬碟,只是開口太窄,要放入必須通過拆機的方式才行。

接口方面,極硬貨依然提供1個百兆WAN口,4個百兆LAN口,可以滿足大部分家庭的接入需求。而在內部配置方面,極硬貨也與極壹S保持一致,採用聯發科MT7620A主控晶片,內置128MB內存及16MB快閃記憶體

不過正因為是極壹S的硬碟版,在無線頻段方面,極硬貨僅支持802.11b/g/n規範,最高傳輸速率為300Mbps,與高大上的802.11ac和5GHz Wi-Fi插肩而過。

當然,這種「保守」也是有其原因的。一來,目前802.11ac在市場中的佔比僅為個位數,遠未達到主流水平,對日常家庭來說,300Mbps已經足夠。二來,支持802.11ac必然需要新增一枚射頻晶片,並採用更強的主控晶片,發熱也將成為一個問題,而極硬貨是在內置硬碟路由領域主打無噪音的(沒有內置風扇),因此這也是抉擇後的無奈之舉。

因為沒有風扇,極硬貨在底部凹陷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大面積衝孔設計。

實際測試,正常運行中維持在45°左右(室溫27°),能夠感受到明顯的發熱,這個控制算是比較給力了;不過宣稱的無噪聲優勢並不大,因為畢竟內置了硬碟,離近了能夠聽到硬碟轉動的聲音(哪個土豪裝個SSD就不說了)。

下面看幾張極硬貨和極壹S的對比圖:

外表看起來極硬貨的天線有些縮短,但同樣為5dBi增益;同時內部無線晶片本身的功率也達到18-22dBi(健康模式-穿牆模式),在信號強度方面值得期待。

 

二、 系統後臺:開發版來襲

極硬貨依然採用HiWiFi系統,整體變化不大,有著極具人性化的後臺,支持安裝插件、支持手機遠程遙控。

不過最近官方上線了開發版ROM,每周一更(穩定版每月一更),達到了MIUI的更新速度,能夠第一時間體驗最新的插件和功能。當然,雖然官方稱每個開發版都經過嚴格測試,但仍不排除個別場景下不穩定情況,而且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一般家庭用戶就不必折騰了。

插件方面,最新的雲端插件已經達到19款,新增了比如迅雷離線下載、PPTP伺服器、遠程電腦喚醒等功能,Geak們有的玩了。

三、500GB大硬碟怎麼玩?

電腦連上極硬貨,在「資源管理器」中的「網絡」中找到「HIWIFI」,這就是極硬貨的硬碟了,我們可以看到如圖三個文件夾:Disk-XXX、HiWiFi-Share、Xunlei,其中Disk-XXX是極硬貨的硬碟根目錄,HiWiFi-Share是區域網文件中轉站的目錄,Xunlei就是迅雷遠程離線下載的目錄了。

1、硬碟裡都有啥?

我們先來看看Disk-XXX裡都放了些啥:

很多人都好奇先前的極路由SD卡是幹嘛用的(當時不具備離線下載功能,後來推出文件中轉站才真正為人所知),其實裡面存儲了各個應用的配置文件、緩存等數據,這也是為什麼極壹S拔掉SD卡就不能安裝插件的原因。

與之類似,極硬貨的硬碟也起到了應用緩存的作用,未安裝硬碟時也是不能安裝應用的。在其中你能發現「xunlei」文件夾,其實剛才所示的三大文件夾之一「Xunlei」就是這個文件夾的鏡像,為了用戶訪問方便才顯示到外面去的。

2、這樣使用最方便

說了這麼多,其實Disk-XXX我們基本上用不到,誰會每天去裡面看一些應用緩存文件呢?下面才是極硬貨的殺手鐧所在:

為了更方便使用,我們將其中最常訪問的「區域網文件中轉站」和「迅雷下載」(也就是剩餘的兩個文件夾)映射成網絡驅動器,這樣大家就可以像打開本地硬碟一樣方便的訪問極硬貨的硬碟了,是不是非常給力?

3、超給力的「區域網文件中轉站」

關於「區域網文件中轉站」我們已經在極貳路由的評測中介紹過,就是它讓極路由的SD卡真正有了用武之地,這一功能在空間更大的硬碟上無疑更加給力。

如果你經常在電腦上開啟家庭共享功能,那麼現在把電影都拖進去吧,關了電腦照樣在手機上看視頻,就如同存儲在手機上一樣。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訪問需要密碼,大家可以去後臺查看並修改。

4、迅雷遠程離線下載:

小米、磊科等智能路由均已加入迅雷遠程下載功能,姍姍來遲的極硬貨不負眾望同樣集成了該功能。關於該功能具體如何使用及功能方面,請參考此處。我們這裡僅比較一下迅雷離線和PC端迅雷直接下載在速度方面的差別有多大:


PC端迅雷7


遠程離線下載

經測試,PC端直接下載速度達到355KB/s時,同區域網的極硬貨離線下載速度能夠達到325KB/s,考慮到網絡波動等因素,兩者差距不大,而後者是將電影直接下載到極硬貨的硬碟中,電腦不必處於開機狀態,更省電節能,共享起來也更為方便。

四、 手機APP:該來的總會來的

上圖是我們在測試極貳的時候拍的圖片,當時極路由APP還處於3.0階段,在「敬請期待」中發現了成就系統離線下載以及附近極路由三大功能,著實吊人口味。

現在該APP已經更新到4.0版本了,上面所說的功能來了麼,我們接著向下看:

話說,筆者對這個界面並不感冒,雖然各種功能都擺在面前,但未免難以區分重點,而且在配色上也有改進之處。

經逐一查看,並沒有發現離線下載、成就系統什麼的,不過最後有一個「發現」,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附近極路由」了?只能說差點兒,其實這裡是發現極衛星的(就是與極路由配套的信號擴大器):

雖然不是「附近極路由」但既然能發現極衛星了,附近極路由還會遠麼?而另外兩個功能也真的沒有麼?筆者又找到插件模塊裡,果然找到了「離線下載」插件,但依然是不能管理離線任務呀!

 

失望之餘,突然想到極路由離線下載功能是極路由和迅雷合作開發的功能,於是聯想到迅雷的一個萬能APP——迅雷影音,包括迅雷路由、磊科路由、小米路由等集成迅雷離線的路由器均可通過該APP下載視頻,趕緊去看看:

  

果然,登錄關聯的迅雷帳號後,在「遠程下載」界面找到了極硬貨的離線代號,也能正常下載電影了,還支持暫停、繼續、刪除功能,爽歪歪!

不過話說回來,極路由的APP 4.0雖在功能上豐富了不少,但並沒有給筆者多大驚喜,首先令人期待的三大功能還是沒有提供;其次,在界面的排版、色調上也有待改進;最後,離線下載任務無法直接在APP內管理。但是,下面這個功能真心贊呀!它把每部設備的聯網時間段、總消耗流量都標記的清清楚楚,再也不用擔心熊孩子偷偷上網了:

 

五、 信號強度、穩定性小測

  

在信號強度方面,我們將極壹S和極硬貨放在一起,在距離三米的地方測試。可以發現,雖然規格相近,但極硬貨的信號強度要稍微強一些。另外,從信號強度圖表也能看出,極硬貨的曲線更加平穩,整體穩定性更為出色。

六、 總結:

無論是外觀做工,還是人性化後臺,還是實用方便的插件方面,極路由先前一直給人比較「激進」的感覺。從極壹、到極壹S、再到極貳,每次的評測都能有新鮮的體驗,而這次的極硬貨給筆者的感受更大:在眾強林立的當下,拼配置對極路由並沒有太大優勢,反而在性能足夠的當下,提供更好玩、實用的功能更為有效。

就外觀而言,相比極壹S等路由,極硬貨確實要雄壯的多,但要考慮到這裡面可是有個可達TB級硬碟的,極硬貨相比同類產品還是要小巧的多,而且通過機身的凹槽和衝孔,散熱效果令人滿意,不過靜音效果只能說是還不錯,畢竟硬碟還是在轉的。

因為是極壹S的升級版,極硬貨在配置方面沒有多少亮點,比如採用了主頻580MHz的主控晶片,不支持802.11ac協議及5GHz Wi-Fi頻段等等,這對於參數黨是沒有太大吸引力的。

但正因為加入了硬碟的支持,極壹S在可玩性和實用性上大大增加,在人性化交互後臺、提供遠程管理的同時,通過「迅雷離線」和「區域網文件中轉站」兩大功能,可以很輕鬆的實現離線下載以及手機上觀看極硬貨硬碟中的視頻。

在售價方面,官方還沒有透露,不過考慮到全新的鋼板硬碟支架、以及對原生SATA 3.0的支持,價格應該會比極壹S高一些,預計會在150元左右。

閱讀更多:路由器

相關閱讀:

金士頓A2000 M.2 NVMe固態硬碟開啟電腦高

小米上架M.2移動硬碟盒:NVMe和SATA可選

快科技2019年度評獎:內存硬碟篇

傳家寶SLC硬碟問世:人不在了它都寫不死

狼真的來了!SSD跌了兩年一天就漲回去了

69mm寬單手神機曝光!這才是最完美SE 2

相關焦點

  • 極壹s體驗:沒有存在感的智能路由都是耍流氓
    極路由的創始人王楚雲稱2013是智能路由元年。這年裡智能路由的市場發生了很多變化。那麼作為「第一家吃螃蟹」的智能路由,極路由的這次升級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先說說極壹s的產品定位,極壹s是在13年11月6日的跟極貳一起發布的。極路由最鮮明的兩個特點是設置界面的簡化和app擴展,小編的理解是做一臺易交互又有可玩性的路由產品——給熟悉網際網路同時怕麻煩的非技術流用戶。
  • 狂飆550MB/s 閃迪240GB固態硬碟評測(全文)_閃迪 至尊極速系列 SDS...
    快閃記憶體卡和固態硬碟的結構異曲同工,都是由主控和快閃記憶體晶片組成。近期固態硬碟火爆異常,更堅定了SanDisk(閃迪)進軍固態硬碟市場,推出首款型號為 SanDisk Extreme SSD,中文命名為閃迪至尊極速系列固態硬碟。今天筆者為大家帶來的是這款至尊極速系列240GB固態硬碟的詳細評測。
  • 東芝存儲RC100 240GB評測:短小精悍的NVMe硬碟是怎麼煉成的
    【PConline 評測】目前的SSD市場上,主流用戶會選擇SATA 6Gbps接口的硬碟,價格便宜量又足,注重性能的玩家則會首選M.2硬碟,NVMe美滋滋。在眾多M.2硬碟,尤以M.2 2280規格最為常見,東芝存儲前不久推出了一款M,2 2242規格的NVMe硬碟,它的優勢不僅是體積小巧,相比其他M.2硬碟,它也是非常有特點的。
  • 年度盛宴:22款256GB固態硬碟橫向評測(全文)_固態硬碟評測-中關村...
    最大寫入速度達到525MB/s。315.71MB/s。隊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碟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會越高。    編輯點評:壓縮算法主控的寫入壓縮比例大致在60%左右,因此我們能看到藍色方框內的7款壓縮算法主控SSD,它們的讀取速度保持500MB/秒以上,寫入速度則從ATTO的「500-600MB/秒」下降到「260-370MB/秒」。
  • 雙頻+強勁的芯 華碩RT-N56U無線路由試用
    華碩 RT-N56U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網購實價  華碩RT-N56U無線路由可以看作是去年的經典產品華碩RT-N56U採用RT3662F的嵌入式處理器,頻率可以達到500MHz,這麼強悍的處理能力堪比當年PC機上奔騰處理器了。
  • 戴爾Latitude 3470(i3-6100U/4GB/500GB)
    :500GB HDD 已停產 暫無電商在售
  • 榮耀路由Pro 2評測:600元內路由不服來戰!
    在WiFi分析儀分析數據顯示下,榮耀路由Pro 2WiFi信號強度最強(上圖紅色信道)。另外,對榮耀路由Pro 2做了一個小小的穿牆測試:(科普小知識: 100M 寬帶的下載速率最高能達到12.5M/s)測試結果顯示,在最遠的隔兩堵牆的情況下,仍有4.9Mbps的速率,可以順暢玩遊戲、看視頻!
  • 7毫米新紀錄 日立單碟500GB本盤評測
    不過日立確確實實推出7毫米7200轉單碟500GB產品,它在普通筆記本硬碟領域做到了最輕最薄最快。  它是最快的普通筆記本硬碟?沒錯,有對比參照物才能顯出它的性能有多快,這也是本期的評測重點之一。依照日立官方提供的數據分析,Travelstar 5K1000系列有從250GB、320GB、500GB共3個型號的產品。  全新日立Z7K500是採用6Gb/s SATA接口、32MB高速緩存的7200轉7mm筆記本硬碟,可滿足行動裝置與超便攜應用的需求,同時遵循環保規範。
  • 重裝上陣 三星840PRO 256GB/SSD評測(全文)_三星 840PRO_固態硬碟...
    三核主控重裝上陣 三星840PRO 256GB/SSD評測★三星840PRO 256GB固態硬碟簡介     三星840PRO 256GB SSD是一款接替前代830系隊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碟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會越高。
  • 機械硬碟最後一擊?迅猛龍萬轉硬碟評測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猛禽也升級到體型輕巧但性能更為兇猛的迅猛龍(VelociRaptor)系列,目前最新的迅猛龍硬碟在接口上已升級到SATA 6Gb/s,容量也高達600GB(僅使用2.5寸碟片)。在固態硬碟市場迅速發展,自己也推出了固態硬碟產品的的前提下,西數依然不遺餘力地發展這款用於企業級應用和桌面高端的萬轉硬碟,多少有點讓人有點英雄遲暮的感覺。
  • 跌破300元關口 6款128GB SSD對比評測(全文)_固態硬碟_固態硬碟...
    是的,如今256GB SSD跌破500元關口,如果128GB SSD不降價,就算沒淘汰也難賣出去。近期SSD廠家展開128GB SSD的底價破冰之旅,高性能128GB SSD一舉跌破300元,128GB SSD進入最後的瘋狂。
  • 固態硬碟也開始玩燈 銘瑄RGB F7評測
    最近筆者手裡來了一件比較獨特的固態硬碟,銘瑄F7 RGB(SATA3),顏值十分能打,看這個外包裝,你想到誰了呢?好了,話不多說,趕緊開箱,讓大家欣賞一波,過過眼癮先。炫酷有木有    像銘瑄F7 RGB這樣帶有流動光效的固態硬碟,即使你不裝機,拿它當一塊移動硬碟來使用,也能賺足同事們的眼球,反正筆者在測試的時候,
  • WD Blue SN500 SSD評測:NVMe協議的藍盤
    WD Blue SN500評測基本素質WD Blue SN500 提供 250GB 和 500GB 兩種容量規格,採用 M.2 2280 規格,同樣支持WD固態儀錶盤,五年質保,本次我們測試的版本為500GB 。
  • 全球最快 WD猛禽300GB萬轉硬碟測試_WD 魚子醬 320GB 7200轉 8MB...
    威騰電子公司昨天正式發布了VelociRaptor猛禽300GB萬轉硬碟,引起了發燒玩家群體中的廣泛關注,多家媒體也迅速刊出了測試。我們選擇AnandTech的「預覽」文章為大家解析這款「全球最快」硬碟的性能表現。為什麼叫做預覽而非評測,請大家接著看下去。
  • 1499元還配固態硬碟 神舟mini PCS評測
    本次拿到的神舟mini PCS超小型桌上型電腦配備了英特爾Bay Trail賽揚J1900四核處理器,與之前評測產品不同的是該機配備了128GB SSD固態硬碟,較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系統運行速度的作用。
  • 金士頓MS200 240GB SSD評測
    金士頓MS200 240GB SSD評測■金士頓MS200 240GB mSATA固態硬碟    金士頓MS200系列固態硬碟上市已久,但市面上有的僅僅是60GB、120GB兩種容量,這款金士頓MS200 240GB固態硬碟也是為了迎合當前使用環境需求所推出,容量和規格同時得到了提升
  • 快閃記憶體顆粒大降價 固態硬碟到底該怎麼選?
    當SSD硬碟容量越大,單個快閃記憶體顆粒被反覆讀寫的機會、次數就會越少,在使用時間上看,自然就會獲得更長時間的壽命。大容量的好處不僅僅在於增加單一快閃記憶體顆粒使用時長。正如前面所言,原始的MLC、TLC讀寫速度遠比SLC難看,QLC甚至連100MB/s都達不到,連機械硬碟都不如。
  • TEKISM特科芯 PER820系列128GB SSD評測
    特科芯(TEKISM)是新近崛起的SSD固態硬碟品牌,以固態存儲、存儲介質為研發重點,致力於為大數據時代各種計算服務做硬體鋪墊,打造軟、硬體一體的存儲介質及半導體封裝的企業集團。
  • 選擇Bluehost SSD固態硬碟獨立伺服器有哪些好處呢
    選擇伺服器重在選擇服務商的口碑,bluehost是一家老牌的主機商,前不久BlueHost中國站為了滿足廣大站長對美國伺服器的使用需求,正式上線了美國SSD固態硬碟伺服器。一般來說,SSD固態硬碟比HDD機械硬碟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為了讓大家直觀的了解到不同硬碟的區別,我們通過介紹Bluehost商家的美國獨立伺服器,可選HDD普通硬碟,或者可選SSD固態硬碟。
  • 超越單碟1TB HGST 7K6000 6TB硬碟評測
    HGST Ultrastar 7K6000 6TB企業級硬碟評測  HGST Ultrastar 7K6000 6TB簡介  這款硬碟隸屬於Ultrastar  第2頁:連續讀寫速度:外/中/內圈測試  連續讀寫能力是衡量硬碟在持續不斷地進行順序讀寫操作時所具備的性能,簡而言之它類似於我們進行單個大容量文件拷貝時的性能。對於機械硬碟來說,更大的單碟容量(磁記錄密度)以及更快的轉速都有助於提升連續讀寫性能。由於磁碟碟片內外圈的扇區數量不同,因此外圈的連續讀寫性能總會高於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