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GB大硬碟怎麼玩?極壹S硬碟版路由評測
出處:快科技 2014-06-25 09:28:02
作者:
隨心編輯:隨心[
爆料]
收藏文章一、 極壹S硬碟版外觀賞析
極路由可算是智能路由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從最初的極壹,到筆者手上的極硬貨,加上中間的極壹S、極貳,如今極路由已經擁有四代路由器。
但最近智能路由廠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競爭重點也在「方便配置、遠程管理」的基礎上向「離線下載、共享中心」轉移。為了在更廣領域對峙,極路由最近推出了極硬貨,也就是搭配硬碟版的極壹S。
既然可以內置硬碟,下載電影啥的必然少不了,極硬貨就集成了迅雷離線下載服務,還提供區域網共享功能,隨時通過手機觀看路由器硬碟的電影。毫無疑問,可達TB級的硬碟是極硬貨的最大亮點(標題寫500GB的原因是公測版附送了一塊500GB硬碟),也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重點,到底如何玩?往下看吧:
包裝盒的著色可謂霸氣十足,如果不告訴這是一款路由器,你可能認為它是某款遊戲大作吧?
開箱照請見:極壹S硬碟版開箱圖賞。
極硬貨產品代號:HC5663,先前的極壹S為HC5661,兩者在名字上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沒錯,極硬貨的另一個名字就叫極壹S硬碟版。
為了能夠容納硬碟,在機身長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厚度有了明顯增加,原本位於左下角的Logo也移到了頂部中央,看起來雄壯了不少。
這個角度能看到頂部呈明顯的梯形,而且底部兩邊向下隆起,形成一個中空的散熱通道。
這就是極壹S和極壹最大的區別了:一個硬碟口(原來是一個SD卡插槽)。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這次有了硬碟,極硬貨額外增加了一枚SPI Flash晶片和一枚ASM1060 SATA 3.0晶片,原生支持SATA 3.0,在傳輸速度上有了很大保證。
拆開硬碟腔蓋,可以看到內部厚厚的鋼板硬碟託架,據稱製作這個鋼板需要6套模具。
公測機僅支持7mm(2.5寸)硬碟,相信擁有9mm硬碟的玩家抓狂了。別急,我們得到的消息是,量產版的極壹S硬碟版將全部兼容7mm/9mm硬碟(量產版是不提供硬碟的),而且在容量方面沒有特殊限制,主要限制還是在機身厚度方面,因為目前的9mm(2.5寸)硬碟還未能突破1TB。
小小透露一下,其實極硬貨確實可以吞下一個9mm硬碟,只是開口太窄,要放入必須通過拆機的方式才行。
接口方面,極硬貨依然提供1個百兆WAN口,4個百兆LAN口,可以滿足大部分家庭的接入需求。而在內部配置方面,極硬貨也與極壹S保持一致,採用聯發科MT7620A主控晶片,內置128MB內存及16MB快閃記憶體。
不過正因為是極壹S的硬碟版,在無線頻段方面,極硬貨僅支持802.11b/g/n規範,最高傳輸速率為300Mbps,與高大上的802.11ac和5GHz Wi-Fi插肩而過。
當然,這種「保守」也是有其原因的。一來,目前802.11ac在市場中的佔比僅為個位數,遠未達到主流水平,對日常家庭來說,300Mbps已經足夠。二來,支持802.11ac必然需要新增一枚射頻晶片,並採用更強的主控晶片,發熱也將成為一個問題,而極硬貨是在內置硬碟路由領域主打無噪音的(沒有內置風扇),因此這也是抉擇後的無奈之舉。
因為沒有風扇,極硬貨在底部凹陷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大面積衝孔設計。
實際測試,正常運行中維持在45°左右(室溫27°),能夠感受到明顯的發熱,這個控制算是比較給力了;不過宣稱的無噪聲優勢並不大,因為畢竟內置了硬碟,離近了能夠聽到硬碟轉動的聲音(哪個土豪裝個SSD就不說了)。
下面看幾張極硬貨和極壹S的對比圖:
外表看起來極硬貨的天線有些縮短,但同樣為5dBi增益;同時內部無線晶片本身的功率也達到18-22dBi(健康模式-穿牆模式),在信號強度方面值得期待。
二、 系統後臺:開發版來襲
極硬貨依然採用HiWiFi系統,整體變化不大,有著極具人性化的後臺,支持安裝插件、支持手機遠程遙控。
不過最近官方上線了開發版ROM,每周一更(穩定版每月一更),達到了MIUI的更新速度,能夠第一時間體驗最新的插件和功能。當然,雖然官方稱每個開發版都經過嚴格測試,但仍不排除個別場景下不穩定情況,而且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一般家庭用戶就不必折騰了。
插件方面,最新的雲端插件已經達到19款,新增了比如迅雷離線下載、PPTP伺服器、遠程電腦喚醒等功能,Geak們有的玩了。
三、500GB大硬碟怎麼玩?
電腦連上極硬貨,在「資源管理器」中的「網絡」中找到「HIWIFI」,這就是極硬貨的硬碟了,我們可以看到如圖三個文件夾:Disk-XXX、HiWiFi-Share、Xunlei,其中Disk-XXX是極硬貨的硬碟根目錄,HiWiFi-Share是區域網文件中轉站的目錄,Xunlei就是迅雷遠程離線下載的目錄了。
1、硬碟裡都有啥?
我們先來看看Disk-XXX裡都放了些啥:
很多人都好奇先前的極路由SD卡是幹嘛用的(當時不具備離線下載功能,後來推出文件中轉站才真正為人所知),其實裡面存儲了各個應用的配置文件、緩存等數據,這也是為什麼極壹S拔掉SD卡就不能安裝插件的原因。
與之類似,極硬貨的硬碟也起到了應用緩存的作用,未安裝硬碟時也是不能安裝應用的。在其中你能發現「xunlei」文件夾,其實剛才所示的三大文件夾之一「Xunlei」就是這個文件夾的鏡像,為了用戶訪問方便才顯示到外面去的。
2、這樣使用最方便
說了這麼多,其實Disk-XXX我們基本上用不到,誰會每天去裡面看一些應用緩存文件呢?下面才是極硬貨的殺手鐧所在:
為了更方便使用,我們將其中最常訪問的「區域網文件中轉站」和「迅雷下載」(也就是剩餘的兩個文件夾)映射成網絡驅動器,這樣大家就可以像打開本地硬碟一樣方便的訪問極硬貨的硬碟了,是不是非常給力?
3、超給力的「區域網文件中轉站」
關於「區域網文件中轉站」我們已經在極貳路由的評測中介紹過,就是它讓極路由的SD卡真正有了用武之地,這一功能在空間更大的硬碟上無疑更加給力。
如果你經常在電腦上開啟家庭共享功能,那麼現在把電影都拖進去吧,關了電腦照樣在手機上看視頻,就如同存儲在手機上一樣。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訪問需要密碼,大家可以去後臺查看並修改。
4、迅雷遠程離線下載:
小米、磊科等智能路由均已加入迅雷遠程下載功能,姍姍來遲的極硬貨不負眾望同樣集成了該功能。關於該功能具體如何使用及功能方面,請參考此處。我們這裡僅比較一下迅雷離線和PC端迅雷直接下載在速度方面的差別有多大:
PC端迅雷7
遠程離線下載
經測試,PC端直接下載速度達到355KB/s時,同區域網的極硬貨離線下載速度能夠達到325KB/s,考慮到網絡波動等因素,兩者差距不大,而後者是將電影直接下載到極硬貨的硬碟中,電腦不必處於開機狀態,更省電節能,共享起來也更為方便。
四、 手機APP:該來的總會來的
上圖是我們在測試極貳的時候拍的圖片,當時極路由APP還處於3.0階段,在「敬請期待」中發現了成就系統、離線下載以及附近極路由三大功能,著實吊人口味。
現在該APP已經更新到4.0版本了,上面所說的功能來了麼,我們接著向下看:
話說,筆者對這個界面並不感冒,雖然各種功能都擺在面前,但未免難以區分重點,而且在配色上也有改進之處。
經逐一查看,並沒有發現離線下載、成就系統什麼的,不過最後有一個「發現」,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附近極路由」了?只能說差點兒,其實這裡是發現極衛星的(就是與極路由配套的信號擴大器):
雖然不是「附近極路由」但既然能發現極衛星了,附近極路由還會遠麼?而另外兩個功能也真的沒有麼?筆者又找到插件模塊裡,果然找到了「離線下載」插件,但依然是不能管理離線任務呀!
失望之餘,突然想到極路由離線下載功能是極路由和迅雷合作開發的功能,於是聯想到迅雷的一個萬能APP——迅雷影音,包括迅雷路由、磊科路由、小米路由等集成迅雷離線的路由器均可通過該APP下載視頻,趕緊去看看:
果然,登錄關聯的迅雷帳號後,在「遠程下載」界面找到了極硬貨的離線代號,也能正常下載電影了,還支持暫停、繼續、刪除功能,爽歪歪!
不過話說回來,極路由的APP 4.0雖在功能上豐富了不少,但並沒有給筆者多大驚喜,首先令人期待的三大功能還是沒有提供;其次,在界面的排版、色調上也有待改進;最後,離線下載任務無法直接在APP內管理。但是,下面這個功能真心贊呀!它把每部設備的聯網時間段、總消耗流量都標記的清清楚楚,再也不用擔心熊孩子偷偷上網了:
五、 信號強度、穩定性小測
在信號強度方面,我們將極壹S和極硬貨放在一起,在距離三米的地方測試。可以發現,雖然規格相近,但極硬貨的信號強度要稍微強一些。另外,從信號強度圖表也能看出,極硬貨的曲線更加平穩,整體穩定性更為出色。
六、 總結:
無論是外觀做工,還是人性化後臺,還是實用方便的插件方面,極路由先前一直給人比較「激進」的感覺。從極壹、到極壹S、再到極貳,每次的評測都能有新鮮的體驗,而這次的極硬貨給筆者的感受更大:在眾強林立的當下,拼配置對極路由並沒有太大優勢,反而在性能足夠的當下,提供更好玩、實用的功能更為有效。
就外觀而言,相比極壹S等路由,極硬貨確實要雄壯的多,但要考慮到這裡面可是有個可達TB級硬碟的,極硬貨相比同類產品還是要小巧的多,而且通過機身的凹槽和衝孔,散熱效果令人滿意,不過靜音效果只能說是還不錯,畢竟硬碟還是在轉的。
因為是極壹S的升級版,極硬貨在配置方面沒有多少亮點,比如採用了主頻580MHz的主控晶片,不支持802.11ac協議及5GHz Wi-Fi頻段等等,這對於參數黨是沒有太大吸引力的。
但正因為加入了硬碟的支持,極壹S在可玩性和實用性上大大增加,在人性化交互後臺、提供遠程管理的同時,通過「迅雷離線」和「區域網文件中轉站」兩大功能,可以很輕鬆的實現離線下載以及手機上觀看極硬貨硬碟中的視頻。
在售價方面,官方還沒有透露,不過考慮到全新的鋼板硬碟支架、以及對原生SATA 3.0的支持,價格應該會比極壹S高一些,預計會在150元左右。
閱讀更多:路由器
相關閱讀:
金士頓A2000 M.2 NVMe固態硬碟開啟電腦高
小米上架M.2移動硬碟盒:NVMe和SATA可選
快科技2019年度評獎:內存硬碟篇
傳家寶SLC硬碟問世:人不在了它都寫不死
狼真的來了!SSD跌了兩年一天就漲回去了
69mm寬單手神機曝光!這才是最完美S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