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2020年雲南省愛滋病防治工作情況通報會上了解到,我省愛滋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20年11月底,我省已按期實現國務院《中國遏制與防治愛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和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的「三個90%」目標,即:90%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自己知情,90%確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獲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90%接受治療者體內病毒受到抑制。
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艾
「全省各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加大愛滋病防控工作力度,2020年1月至10月,檢測人數達2820.3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41.5%,檢測陽性率持續下降。「省衛健委防艾處處長楊豔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階段,我省下發了《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愛滋病抗病毒治療患者管理工作的通知》,採取嚴格門診管理、加強住院病人管理和病人的隨訪關懷、開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服務、適當延長疫情期間領藥間隔時間等措施,在疫情期間保障了患者不斷藥,機會性感染和藥物毒副反應得到及時救治和處理。在全省復工復產後,省衛健委立即對全省防艾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並於2020年3月中旬召開全省防艾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在疫情防控的同時落實各項防艾措施;2020年10月中旬,再次召開全省防艾工作視頻調度會,及時調度,指揮協調,督促工作進展。
從2020年3月起,我省開展對各州市特別是重點地區的調研督查和幫扶指導,持續派出專家組赴各州(市)、縣(市、區),現場研判當地防艾工作開展情況,重點地區派駐省級專家幫助工作。實行工作進展月通報制度,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加大對進度滯後州(市)有針對性的幫扶;委託省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和藍天愛滋中心等兩家社會組織,對昆明、昭通、曲靖、紅河、大理、怒江6個重點州(市)進行專項幫扶,努力實現防艾工作全省「一盤棋」。多次協調司法和公安部門加強監管場所防艾工作,完善工作機制。探索開展利用公安大數據核查未治療、脫失、失訪的人員,發現並動員入組了不少「失聯」多年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此外,結合新冠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外出開具健康證明的工作契機,同步動員開展HIV檢測。
去年我省發現率首次突破90%
省疾控中心主任宋志忠介紹,雲南省將「三個90%」設為第四輪防艾人民戰爭的總目標,經過多年的擴大檢測,2020年我省發現率首次突破90%。
「愛滋病防治『三個90%』目標中,第一個90%是指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現率達90%,即經診斷發現並知曉自身感染狀況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達90%以上。」宋志忠表示,愛滋病的潛伏期很長,一般為8年至10年,如果不檢測,感染者將持續作為傳染源傳播疾病;如果到疾病晚期才發現,甚至可能會因為嚴重的機會性感染而死亡。「『三個90%』的實現,從公共衛生角度,可以使73%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沒有傳染性,減少愛滋病的傳播;從個體意義上,治療可以提高感染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其壽命。要實現『三個90%』,第一個90%是基礎。」 宋志忠說。
記者了解到,我省還持續開展單陽家庭綜合幹預策略,取得較大成效。「十三五」期間,我省單陽配偶陽轉率一直控制在國家要求的1%以下,2020年為0.43%,即每230個單陽家庭中僅有1人新感染,說明我省單陽家庭內傳播已得到有效控制。
「我省存活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治比例達91.2%、治療有效率達96.2%、病死率下降至1.3%。」省傳染病院(省愛滋病關愛中心)院長董興齊說,通過健全和完善全省抗病毒治療服務網,服務患者方便可及;建立了愛滋病抗病毒治療質量控制體系,創新研發了愛滋病抗病毒治療信息管理系統,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推廣個案管理師制度,採取關懷、關愛與治療相結合,動員感染者接受治療、早治療,終身服藥等措施雲南省抗病毒治取得顯著成效。
母嬰傳播率降至1.27%
「阻斷母嬰間病毒傳播是終結愛滋病蔓延最可行的措施。」省婦幼保健院院長郭光萍說,2006年至2020年10月,雲南省累計對712萬名婚前保健人群和1037萬名孕產婦開展愛滋病諮詢檢測,HIV感染產婦及所生兒童100%接受了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服務,據估算共避免4490名兒童感染愛滋病。雲南省愛滋病母嬰傳播率由開展預防母嬰傳播工作前的34.8%下降至1.27%,已遠低於2%以下的國際消除認證標準。
目前,全省共有提供孕產婦愛滋病、梅毒、B肝檢測服務的機構1722個,提供母嬰阻斷服務的助產機構1134個,形成了覆蓋全省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服務網絡,確保孕產婦接受服務的可及性和及時性;全省從事消除母嬰傳播工作的醫生、護士、檢驗及行政、業務、信息管理等人員共2.9萬餘人,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共設有147個婦幼保健機構;所有機構均建立了消除母嬰傳播工作專管制度,專管醫生對感染孕產婦提供一對一的消除母嬰傳播隨訪管理服務,提高了感染孕產婦的治療依從性,減少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的失訪。
全省醫療保健機構為所有孕產婦(包括流動人口)在孕12+6周前或初次產前檢查時,主動提供愛滋病、梅毒和B肝檢測與諮詢服務;對於發現的感染孕產婦,及時提供抗病毒治療;不具備抗病毒治療能力的醫療保健機構為感染孕產婦提供轉介服務,確保感染孕產婦100%的發現、100%的管理、100%的服務。
各級各類提供孕產保健服務的機構(包括民營醫院)依法依規開展消除母嬰傳播工作,對未按要求開展相關消除母嬰傳播服務的機構,由衛生監督部門介入,予以相應處罰。同時,醫療保健機構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為感染孕產婦及其家庭提供預防母嬰傳播的相關諮詢指導、心理和社會支持等綜合關懷服務等。
中醫藥治療有療效
省中醫中藥研究院院長和麗生介紹,多年中醫藥實踐證明,規範的中醫藥治療對愛滋病有確切的療效和作用:明顯改善愛滋患者發熱、咳嗽、乏力、腹瀉、氣短、皮疹、黏膜潰瘍等臨床症狀,恢復和增加體重;提高和穩定愛滋患者免疫功能。檢測結果表明,接受中醫藥治療後,60%左右的患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處於穩定和上升狀態,長期服用中醫藥可使CD4+T保持穩定或者延緩其下降速度,遠期療效較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部分患者恢復了勞動能力,HIV感染者病情進展速度有減緩趨勢;減輕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
和麗生說,我省自2005年6月啟動實施國家中醫藥治療愛滋病工作以來,採用我省首位「國醫大師」張震自主研發的「康愛保生方」和「扶正抗毒方」製成的系列製劑進行治療,治療任務不斷增加,治療規模覆蓋全省。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省累計接受中醫藥治療1.7萬餘人,正在治療7718人。
2016年11月,我省啟動了中西醫協同協作防治愛滋病試點工作,該工作依託雲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和雲南省愛滋病關愛中心合作建立中西醫協同防治愛滋病平臺。目前已建立中西醫協同門診30個,以固定方藥和辨證施治相結合,開展愛滋病機會性感染、耐藥等方面的中醫藥個性化治療,籌建聯合病區,探索中西醫多學科專家聯合查房、會診。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救治水平,減少抗病毒治療脫失率、死亡率。
「在全國率先實現『三個90%』目標是我省防治愛滋病取得的重大突破。」省衛健委副主任、省防治愛滋病局局長陸林說,我省將系統總結和全面梳理前四輪防治愛滋病人民戰爭的成效和經驗,鞏固已取得的成效,力爭2025年實現全省愛滋病總體下降拐點,讓愛滋病這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得到完全控制。
陸林表示,下一階段,省衛健委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科學謀劃我省「十四五」愛滋病防治規劃;做好新修訂的《雲南省愛滋病防治條例》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進一步擴大監測檢測和醫療救治;向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的2030年終結愛滋病流行的目標邁進。
雲南網記者 陳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