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無意於關注任何信息時,我可以發現外界人們指向我的心念發向了我,這時如若發出了一個物理的運動操作,比如手機信號發到我的手上時,我可以提前幾秒收到心念的信號。心念信號與手機信號幾乎同時發到手,但心理量早於物理量到達目的地。我這個實驗兩地相距5百公裡以上,如果心理量乘波於手機信號運動、路徑而到達目的地,我提前5秒以上時間收到計,似乎在約百公裡每秒的速度在傳輸中。
乘波於手機信號的物理路徑還是拔通操作的物理量,或完全是巧合共同運作一個空間下的不同質量能,這決定了心念是什麼質能運動的問題。心念是乘波傳遞的麼?
由於發送信號方在百公裡外另一端是心念第一觸發的,從而才有撥通手機信號的操作,操作簡訊發出間有五分鐘以上的時間,此時第一觸動心念已發出,正在奔向我的路上。所以真實的心念速度是100公裡/分鐘,而非100公裡/秒?這裡是最易搞錯的,而且這個心念是基於普通人的力量發出的,也許非凡者的心念還可以有加速度?
如果心念是個乘波者,那麼心念也許在「等待」發放到5百公裡外的目的地,時間是等待了五分鐘,在等待物理路徑的搭建。那麼這個心念發放也許就是無時有空的空間運動了。這個推論可以解釋神通信息在人與人間的跨時間存在,時間也許只是少之又少被壓縮了。
基於心念能量非凡者主動的發向目的地的速度,它且是雙向連接的,去而返回,時間有起始和反饋顯現於被壓縮狀態中,無限接近於無時有空的描述。時間是有的,只是被壓縮。從非凡者角度看時間,壓縮時間也許是有負值的,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可以提前觀察到末來,從數學來看非凡者把時間壓縮進了負徝中了。這就是類似「銅鏡效應」發起的信息邀約,向未來時空發出了勾聯。
又,在日常中的心念接通,基本是即時實現的,比如近在咫尺的人一個看到微信的念頭,我即立可接收到,打開微信就看到此人新發過來的回信,其速度與5百公裡之外發過來的心念無二,故可認為空間在此也是被壓縮的。時空的壓縮是其原理中的要素之一。上面認為的時速和介質的空間傳播,應該都是誤解。時空是在壓縮中實現了心念信息傳遞,這與搭載介質的電信號非為同一個原理。
心念的物質性具有壓縮時空的能力,有質能互動的功能,信息以能量方式開展傳播,所以是物質能量化的過程,雖然時空被壓縮為最小,但因具備時空差的初始和接收兩端,理論上是有時空關係的,只是變異了的時空態。心念的神通,不是心通神,實際是物通物的關係。(昌迦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