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增痴呆風險,哈佛大學研究

2020-10-21 瀟湘名醫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與過早死亡、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有關。近日,柳葉刀子刊發表了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稱,PM2.5也與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如痴呆有關。

該研究分析了6300多萬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17年(2000-2016年)的住院數據。他們發現,空氣汙染與包括帕金森、阿爾茨海默氏症及相關痴呆症在內的多種神經系統疾病住院的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研究期間,確診了100萬例帕金森氏症和340萬例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痴呆症。

校正潛在的混雜因素後,研究發現,每年PM2.5濃度每立方米增加5μg/m3,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首次入院的風險就增加13%。

美國環境保護署目前的標準,PM2.5的年平均濃度為12μg/m3或更低。研究發現,暴露水平低於PM2.5的安全水平,其痴呆風險也仍然很高。

研究發現在PM2.5濃度小於16 μg/m3時,PM2.5與痴呆入院呈呈線性相關。此外,女性和城市人口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去年,哈佛大學學者曾在《英國醫學雜誌》發表研究提示PM2.5無下限,即使低於世衛組織現行標準(≤25 g/m3)也有危險。

該研究發現,短期暴露於PM2.5,即使低於≤25μg/m3,也與住院風險增加有關。

該研究再次證實了短期接觸PM2.5導致的入院風險增加與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帕金森氏病、糖尿病、靜脈炎、血栓性靜脈炎和血栓栓塞之間存在正相關。

當每天PM2.5濃度低於世衛組織24小時平均PM2.5暴露的空氣品質標準(≤25 μg/m3)時,這些關聯性保持一致。

他們發現,對於有基礎疾病的人群,PM2.5短期暴露每增加1 μg/m3,就增加3642人次住院、住院20 098天、6900萬美元醫療費用。

來源:[1]Liuhua Shi,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PM2.5 onneurological disorders in the American Medicare population: a longitudinalcohort study,"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online October 19, 2020.

[2]YaguangWei, et al. Short 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hospital admission risks and costs in the Medicare population: time stratified,case crossover study. BMJ, 2019, 367: l6258.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發現,PM2.5與老年痴呆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然而,關於 PM2.5 對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病及痴呆等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此前尚不清楚。近日,為了尋找環境汙染和痴呆等神經系統疾病之間的關係,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對美國 6300 多萬有醫保老人近 17 年的醫療數據和環境數據進行了系統分析。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長期暴露在PM2.5可促進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症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通過對超過6300萬美國老年人的長期研究顯示,空氣汙染與一些神經系統疾病的入院風險增加有顯著關聯,這些疾病包括帕金森症和阿爾茨海默症。與以前所有關於空氣汙染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相比,該研究利用的數據量史無前例。該研究第一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生物統計學博士生Xiao Wu說:「柳葉刀委員會關於痴呆症預防、幹預和護理的2020年報告已將空氣汙染視為導致這些疾病結果的可變風險因素之一。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pm2.5的危害及應對辦法
    今天一無所知的小鳥了解了一些關於pm2.5危害及應對辦法,知道了pm2.5在什麼情況下最嚴重,最傷害人體,以及要通過何種辦法能夠比較有效的去應對pm2.5對人體的傷害。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分享一些哮喘或是慢性支氣管患者也是同樣會被pm2.5折磨的異常痛苦。
  • pm2.5都有什麼危害呢?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在家裡也要做好防範pm2.5準備。pm2.5中是含有大量的有毒以及有害物質,所以對我們人體有很大的危害,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凝聚沉降消除PM2.5危害,並可起到滅菌殺毒效果。在pm2.5治理過程中,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離子,能夠將化學性氣體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保障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安全。
  • pm2.5對人體的危害與措施?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pm2.5對於人體可造成呼吸道傷害的問題,我們可以藉助負離子系統與汙染物收集系統負離子空氣淨化器來保護自己,通過負離子主動出擊捕獲空氣中的煙塵、灰霾、病菌、有毒有害氣體等,並將其有效清除。從而,避免霧霾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2.呼吸系統:PM2.5能在肺泡區沉著,溶入血液,作用於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積在肺部,誘發或加重炎症。
  • 7種標誌物或可預測痴呆風險
    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陳興棟團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丁玎團隊和該研究院分子表型代謝組平臺唐惠儒團隊,帶領崔梅副教授和蔣豔峰博士,利用代謝組學技術發現了7種痴呆症的候選血清代謝生物標誌物,為痴呆發病機制及幹預治療措施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堅持伏地挺身,心血管風險降低96%
    據外媒報導,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能做更多的伏地挺身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低。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一次可以做40次以上伏地挺身的男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在跑步機跑步要低96%。要知道,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人類的第一大殺手,而且還呈現越來越年輕化趨勢。
  • 預防霧霾pm2.5的電子口罩?
    口罩最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儘量減少人們吸入微塵及病菌的可能,但是隨著口罩發展越來越快,口罩的種類也逐步增加,口罩類型也是越來越多,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PM2.5口罩的特點性質,PM2.5口罩比傳統的口罩功能更多,普通口罩能做到的,PM2.5口罩一樣可以,並且還增加很多防範,比如其鉛炭布可以起到(
  • 知識點:學習pm2.5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pm2.5傳感器也叫粉塵傳感器、灰塵傳感器,可以用來檢測我們周圍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即PM2.5值大小。空氣動力學把直徑小於10μm能進入肺泡區的粉塵通常也稱為呼吸性粉塵。PM2.5細顆粒物直徑小,在大氣中懸浮的時間長,傳播擴散的距離遠,且通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質,因而對人體健康影響更大,PM2.5可進入肺部、血液,如果帶有病菌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包括對我們的呼吸道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生殖系統。
  • [ANA2016]中年、晚年血壓變化均與痴呆風險相關
    醫脈通編譯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中年血壓升高與晚年血壓快速下降均與痴呆風險密切相關。作者指出:「這是首個確實地報告中年收縮壓(140 mmHg或更高)與晚年痴呆臨床相關的研究。」主要作者Sudha Seshadri(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表示,這些結果並不因降壓藥物的使用而有所不同。
  • pm2.5「引爆」負離子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濟南過山車般的空氣品質指數讓人看得不免心驚肉跳,8日440多,9日就又回到了50,pm2.5似乎一夜間被「打理」得乾乾淨淨。濟南本身多霧,隔三差五有這麼一回也並不是什麼罕事。但是,與以往不同,入秋以來,濟南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遭遇的都是霧霾天氣。媒體的持續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一健康需求的缺口正式點燃了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的消費「引線」。
  • 長期PM2.5暴露與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風險的關係
    然而,尚無研究量化和比較長期PM2.5暴露引起的心肌梗死、卒中、缺血性心臟病(IHD)、死亡和腦血管死亡的風險。近日,心血管疾病領域權威雜誌JAHA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旨在通過對2019年12月31日之前發表的研究進行回顧和薈萃分析,以定量總結PM2.5長期暴露與IHD和卒中事件風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