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會·第74期(五律卷)
本期編輯:胡敏、王惠玲
步杜甫《旅夜書懷》韻兩首
時墨華
(一)晚秋書懷
寒風欺老樹,浪遏晚行舟。
拈葉不成律,汲霜難著流。
詞窮說來去,筆拙悟浮休。
無語寄弦月,知音海上鷗。
(二)自遣
浪跡天涯路,茫茫海放舟。
心燈驅暮色,腹笥解寒流。
筆屬家山籍,詩歸澤國休。
如今再回首,不忍望沙鷗。
.
立冬日贈白勝雲女史
蔣淑玉
霜染林楓赤,蘭臺韻正新。
痴心成一念,白鷺繞三津。
勝景迷人眼,清流逸世塵。
雲開冬日暖,秋去乍然春。
.
靜夜(用南嶽山人韻)
蔣淑玉
露溼孤鴻影,星揺玉樹枝。
開窗憐月滿,對酒嘆花遲。
秋暮風先曉,冬來我自知。
光陰隨水逝,留下幾行詩。
.
山行
淨蓮
閒踏晴光裡,漫聽雀語稠。
黃花開爛漫,紅葉舞風流。
乘興過巖徑,登高縱遠眸。
此時胸臆闊,醉覽一山秋。
晨來
清韻悠長
懶起宿窗外,晨曦藉故枝。
風微惜寒葉,菊秀在疏籬。
屬意他山近,深懷綺夢遺。
與時方靜好,不計斷腸詞。
.
菊
易簡
憐吾庭下菊,誕日是花期。
月色塗深淺,窗風並絕奇。
香來清淨裡,韻在寂寥時。
對坐雖無語,彼懷端可知。
.
秋盡登山(新韻)
趙士紅
我來秋已老,蕭瑟又如何。
葉下聽風亂,枝疏得日多。
興衰思指顧,歲月易蹉跎。
鬥轉非人力,山高且放歌。
.
暮秋
白忠民
秋暮霜寒冷,荒原草葉衰。
流光柔愛遠,細雨弱寒來。
問柳何緣恨,思懷夢自哀。
江河日影瘦,無暖可情猜。
.
立冬(新韻)
楊禹
雁遠秋聲老,山楓寂寞紅。
枯荷孤影瘦,疏木細林輕。
落照方餘暖,凝霜始見冰。
風寒滌穢垢,雪淨繪寰清。
致祁縣獲中華詩詞之鄉美譽
李愛蓮(山西)
古邑雲非薄,金風一冠名。
汾河湲況味,雛菊溢深情。
墨厚香來襲,德醇軒自明。
黌門今漫過,朗朗讀書聲。
.
山溪
老夫子
山溪水至純,四季潤青林。
蓊樹應時翠,芳蓀按季新。
既能春簇錦,又可地生津。
萬物經年秀,霖滋意蘊深。
.
脫貧喜詠
龔煜江(廣西)
春暖雨如酥,惠風尤識途。
千村將富種,萬戶把貧屠。
鰥寡何須懼,衰微不覺孤。
未來非是夢,日子盡歡愉。
.
霜降吟
一之(浙江)
殘雲風卷盡,悽雨冷含涼。
楓葉沾新露,山花染彩霜。
常悲鴻雁遠,偶嘆草蟬殤。
懷舊登高去,深情望故鄉。
.
暮秋
一之(浙江)
鴻雁列長空,霜楓色正濃。
夕陽飛野鶴,明月落深松。
湖裡孤帆影,溪邊一釣翁。
暮秋猶未老,枯草臥寒冬。
立冬日晨景
聶福東(婁底)
西空弦月白,曉日倚山頭。
有影欣迎雁,無霜惜別秋。
松青針葉茂,竹老節枝稠。
溪水叮咚響,詩情怎可收。
.
冬行
山夫
縱雖冬凜冽,仍愛野山行。
身染青松色,耳聽碧水箏。
足塵踏雪淨,眼界立峰明。
拾趣歸來晚,天邊數點星。
.
冰凌花
榮西安
夏盡不須說,秋來何處尋?
摶情思曠放,著意養深沉。
谷底層層白,峰頭點點金。
三冬競妖嬈,一展破冰心。
.
執手(新韻)
白保建
鴛鴦交頸戲,伉儷兩相隨。
嬌燕成雙舞,彩蝶結對飛。
青春攜雨雪,垂暮挽霞暉。
回首滄桑路,幸福白髮催。
《千家詩詞》
主編:鄭萬才
副主編:王惠玲、王天明、胡曉娜
編輯:胡敏、劉宴會、楊餘龍、劉愛紅、韋化彪
版權說明:《千家詩詞》所發詩詞,皆為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