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微課第26期 | 氫氧化鋇與硫酸和硫酸氫鈉的反應—2016年高考北京卷第11題

2021-01-14 谷博士的化學武器

往期回顧


第1期 | 探究硫酸根的檢驗

在考試中考察SO42-的檢驗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爛熟於心的標準答法:「加入HCl酸化的BaCl2,生成不溶於HCl的白色沉澱說明原溶液中有SO42-。」就真的那麼靠譜嗎?檢驗的時候為什麼要酸化?用什麼酸酸化?檢驗的時候會不會有其他的離子幹擾?為什麼小編說「選擇中所有檢驗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離子的方法都是錯的」?本期的微課會一一為你解答。


第2期 | 氧化還原順序:一勞永逸的左上右下規律

我們早在高一學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就知道了氧化劑的氧化性大於氧化產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大於還原產物。所以我們可以首先推論出「強制弱」的規律。事實上我們只要把這個規律從更高的角度再理解一下就能以不變應萬變了。比如為什麼F2、Cl2、Br2與Fe反應都生成三價鐵,而I2、S與鐵反應卻生成二價鐵?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會發生怎樣的反應?學了「左上右下」你就都明白啦。


我們都學過「84消毒液和潔廁靈不能混用」,也學過「實驗室通常用NaOH溶液或飽和Na2CO3溶液吸收Cl2,這兩個關於氯氣的反應一個是歸中一個是歧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S可以在熱濃鹼中歧化,H2S和SO2又不共存會歸中成S單質。這有什麼規律嗎?滷素單質在水中以及在鹼中歧化的產物可能會隨著滷素的種類、鹼的濃度、反應的溫度而改變,這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的微視頻課給你答案。


在海水中提取Br2和I2時,分別用Cl2氧化Br-、用酸性H2O2氧化I-。同為滷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為什麼不用Cl2氧化I-呢?氯、溴、碘均有多種正價,對應有多種滷酸根,他們的氧化性又如何呢?本期微課給你答案。至此,小編用三期視頻課系統講解了判斷氧化還原順序的左上右下法則,希望你能有所收穫。


研究氯氣和氨氣這兩種典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在製備原理、裝置選擇、氣體除雜和收集中充分展示了各個環節的選擇依據。深度、全面的掌握這兩種氣體的實驗室製法,並做到舉一反三可以事半功倍。2020年3月試測題中的有機推斷題,在推斷方法上考察了倒推法的使用,在突破口上考察了特徵反應條件;有經典的反應類型、反應條件、官能團名稱的設問,也有三步反應猜測中間體的題型。並在此基礎上還考察了反應的順序問題,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題目。本期微課將繼續探討SO2、H2、O2、CO2、NO、NO2的實驗室製法,依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特性,進一步擴展和變化製備、除雜和收集裝置。在高二學習沉澱溶解平衡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了溶解度大的物質可以轉化為溶解度小的物質,那沉澱溶解平衡能否像氧化還原反應那樣,通過改變濃度來改變反應的方向嗎?本期微課給你答案。在本期微視頻課中,將繼續介紹兩種有機氣體的實驗室製備方法,還將總結氣體的提純和尾氣處理,結束這個專題的複習。本期微視頻課適用於高三一輪複習的基礎實驗專題。


2016年的北京高考化學第12題的得分數據顯示,它的「難度為0.05,區分度-0.18」,因此被罵慘…這道題是想根據材料讓考生現場學習兩個電解池的串聯問題,並立即應用到三個電解池串聯的情景,其中還糅雜了電鍍的相關知識。因此作為一道電解池的綜合題目,其實還是有必要一講的。


第11期 | 用電滲析法淡化海水

電化學在工業中有諸多應用,例如在海水淡化中,電滲析法就是三種常用的方法之一。今天我們就依託這個話題,深入了解一下離子交換膜在電解過程中的作用,從而徹底搞定類似題目。


第12期 | 探究亞硫酸鈉溶液和鉻(VI)鹽溶液的反應

酸性重鉻酸鉀作為常見的氧化劑,理應與具有強還原性的亞硫酸根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但由於二者存在的酸鹼性環境不同,當兩種溶液混合時,真的能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發生反應嗎?經過驗證,我們可以得知:酸性增強有利於酸性重鉻酸鉀和亞硫酸根的反應,那麼酸性的改變究竟是影響了酸性重鉻酸鉀的氧化性,還是影響了亞硫酸根的還原性呢?在氧化亞硫酸根的過程中有沒有其它因素的幹擾?我們又該如何控制變量,如何涉及實驗呢?本期微課為你一一解答。


第13期 | 探究亞硫酸鈉溶液和碘酸鉀溶液的反應

當一個反應體系中存在多個化學反應時,由於各個反應的先後順序、速率和限度不盡相同,可能會出現循環往復的現象。亞硫酸鈉和碘酸鉀的反應就存在這樣的循環往復過程,本期微課將探討這個實驗。最後我們依然選擇用原電池裝置進行驗證。


第14期 | 探究亞硫酸鈉溶液和碘酸鉀溶液的反應

澱粉遇碘變藍的反應我們在小學自然課的時候就學習過,但是如果把含有澱粉的碘水加熱,又會發生什麼現象呢?一方面碘有可能揮發,也可能與水發生反應;另一方面澱粉也可能在加熱的條件下水解。那這兩個反應都生成什麼物質呢?反應的速率呢?我們又應該如何排除幹擾驗證假設呢?


第15期 | 探究SCN-與Cu(II)和Fe(III)的反應

我們所背誦的氧化性/還原性順序指的是在沒有其它反應幹擾,且濃度相等(一般是1mol/L)時的能力順序,但是假如一個氧化反應是可逆反應,改變反應物/生成物的濃度是可以改變氧化劑和還原劑的能力的,進而改變了反應的方向。我們以SCN-與Cu(II)和Fe(III)為例說明這一規律。


第16期 | 滴定法定量分析—2019年高考北京卷第26題

2019年的高考題破天荒的考察了一道關於滴定及含量分析的題目,這是很多同學的軟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一下這道滴定題,康康反滴定法是怎麼回事,也再強化一下守恆法(列關係式)——這種在北京高考中的幾乎是唯一考察計算的形式。


第17期 | 再探究亞硫酸鹽反應的多樣性—2016年高考北京卷第28題

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鹽反應多樣性在近九年的高考中已經考查了5次,北京各區的模擬題中也經常考察…這道2016年的探究題考查了亞硫酸鹽的溶解性、還原性、水解呈鹼性,排除幹擾控制變量的設計實驗設問也是難度滿滿十顆星!小編個人很喜歡這道題,因為它真的很像一道化學題,對科學思維能力的考查也相當有區分度,而不是玩文字遊戲搞閱讀理解讓你不知道如何作答。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道題~


第18期 | 電極反應上的放電順序—2014年高考北京卷第28題

在電解池中,離子的放電順序有相對明確的順序,2014年的這道高考題就探究了亞鐵離子和氯離子在陽極的放電順序,另外這道題還利用控制變量的手段驗證了三價鐵離子的來源,因為採用了不熟悉的字母代替數值的比大小,著實讓人頭大。這道題也非常符合探究的思路:當一個物質來路不明時,我們逐個因素的排查,溯源該物質/該現象產生的真相。


第19期 | 有機推斷三步挖空的始作俑者—2017年高考北京卷第25題

2017年的北京卷有機題是首次在高考中出現「猜中間體」(三步挖空)的考法。這道題雖然只有5個空,但是小編認為這道題是近十年的有機題中最難的,因為它的思維量真的太大了,並且還刻意少給了一個超綱反應的提示,需要你硬剛。面對這樣一道缺少多個中間體的複雜推斷,兩眼一抹黑大有點瞎子摸象的感覺,但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有機就是這樣,必須從「一根筋成長為兩頭堵」,就會在某一個瞬間突然攻陷。小編對這道題的講解也是一體式的,小盆友們可以體會一下。


第20期 | 元素周期律之滷族元素—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25題

在化學學科的學習中,「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在元素周期律表的學習當中更是重之又重。那麼在今天的微課中,我們就看一道北京高考題中的周期律大題,在這道題目的學習當中,請同學們注意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元素性質遞變性的答題模板:在考試中6個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另外也請複習「判斷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都有哪些。


第21期 | 探究SO2與可溶性鋇鹽反應—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27題

小編已多次在微課中講解+4價硫的性質,這並不是小編的偏執,而是高考題的偏執。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道題也是長年霸佔在高考說明中的一道老題,它探究了「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能否反應生成亞硫酸鋇」,當然還是用了控制變量、排除幹擾的手段…

YouTube: https://youtu.be/Rgc_2gpVYrs

Bilibili: https://b23.tv/Krli4k


第22期 | SCR和NSR技術處理汽車尾氣—2017年高考北京卷第27題

2017年的這道北京高考題,依託非常高大上的SCR技術和NSR技術為背景,考察了大量的陌生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以及滴定計算、圖表的分析等。這道題也是第一次出現了用同位素示蹤的方法,來限制多種氧化劑和多種還原劑發生氧還反應時的比例(如果不加以限制,這種方程式能有無數種配平方式),我們也將講解這種綁定式的配平方法。


第30期 | 探究電化學腐蝕—2018年高考北京卷第12題

在選修4中,課本選擇用鐵氰化鉀[K3Fe(CN)6]來驗證析氫腐蝕或吸氧腐蝕產生的亞鐵離子,但是書上的方法真的可以成功嗎?在2018年北京高考中就出了一道選擇性探究題來diss這件事…


第31期 | 探究硝酸的分解—2017年高考北京卷第12題

硝酸是一種會見光、受熱分解的強氧化性酸,其中的一個體現就是可以和碳單質發生反應。因為硝酸受熱會分解為NO2、O2,而NO2、O2也可以和碳單質反應生成CO2,那麼在濃硝酸和C的體系中,究竟是誰真正氧化了碳單質呢?在2017年的北京高考題中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究。


第32期 | 試卷講評: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解析之探究題

為了幫助海澱區高三的小盆友備考期中統考,小編特別錄製了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的全卷解析視頻。這期視頻是閱卷後錄製的,因此在視頻中著重強調了答題規範和角度。如果反響還可以的話,小編還會繼續錄期末考試的視頻解析課,一鍵三連吧!


第33期 | 試卷講評: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解析之實驗題 (淨水劑的製備和性質探究)

此題先考查了傳統的氣體製備及性質檢驗裝置,又考察了陌生方程式的書寫。本題的主要失分點是答非所問,不能正確說出裝置的作用,答出一些萬能答案,這是不能給分的。第二個失分點是不能正確解讀資料卡片,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對高鐵酸根淨水原理的解釋,能夠對應膠體淨水的知識點,但不能知曉誰才是膠體,膠體是怎麼得到的,慌亂之中生搬硬套導致失分。


第34期 | 試卷講評: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解析之元素周期律

對周期律的理解必然考查從原子結構解釋同主族或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性原因,6個答題點建議全部寫滿。另外,根據周期律推斷陌生物質性質也是常見題型。


第35期 | 試卷講評: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解析之元素化合物選擇題

在高考中做到選擇題0失誤是賦到滿分的必要條件,而出題人為了送分經常會把一個選項出的及其愚蠢,讓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不僅要把選擇題做對,還要弄懂每一個選項。


第36期 | 試卷講評: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解析之反應條件的優化

用平衡原理解釋某一現象是高考常見的題型,經過多年的訓練同學們已經應對的得心應手了,只要找準讓平衡移動的因素就很少出錯。這種題的難點是分不清楚西瓜和芝麻,尤其是當有多種因素同時影響平衡時,究竟是誰佔了主導…


第37期 | 試卷講評: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解析之異丁烷的脫氫反應

化學平衡中的圖像題也是高考中的常客,尤其是多變量圖像中先「固定一個因素」再進行分析的題目。再利用圖像做一個小計算(三段式法)也是情理之中的考法。近些年來對催化劑的考查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考慮時間因素的產率(收率)問題也成為難度較大的題目。


第38期 | 試卷講評:2020屆海澱區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解析之化學反應原理選擇題

在高考中做到選擇題0失誤是賦到滿分的必要條件,而出題人為了送分經常會把一個選項出的及其愚蠢,讓你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不僅要把選擇題做對,還要弄懂每一個選項。


第39期 | 微科普:水溶性高分子—2017年高考北京卷第11題

說到高分子,也許首先想到的就是塑料、橡膠和纖維,這些和水溶性根本搭不上邊的東西。但是也有相當種類的高分子是可以溶解或溶脹於水中的,比如我們都用過的膠水和尿不溼。為什麼這些高分子能溶於水呢?這些高分子又是如何合成的呢?一起來看今天的微課吧!

YouTube: https://youtu.be/N3UidK2PZN8

Bilibili: https://b23.tv/nhasUv


相關焦點

  • 2017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簡析
    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  物理——有「新意」的命題要求越來越高  學而思網校高考研究中心章進老師總結了今年的北京物理卷的特點:  一、沿襲歷年命題規律  2017 的物理高考命題平穩,沿襲了北京卷近幾年一貫的出題風格
  •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解析2019年高考理綜化學試卷北京試題特色
    --2019高考首場考試散場瞬間】 2019高考首日現場 這些畫面很暖心 組圖:記者探訪北京高考考點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學科試題,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評價理念為命題宗旨,堅持體現「四個突出四個考出來
  • 高頻考點之易錯離子反應方程式
    + = Ca2++ CO2↑+H2O  10.碳酸鈣與醋酸的反應 CaCO3 + 2CH3COOH =Ca2+ + 2CH3COO-+CO2↑+H2O  11.碳酸氫鈣與過量NaOH溶液應 Ca2+ + 2HCO3-+ 2OH- = CaCO3↓+ CO32- + 2H2O  12.碳酸氫鈣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 Ca2+ + HCO3-+ OH- =
  • 三段式計算速率和平衡;勒夏特列原理、濃度熵、模型法微課
    應後臺留言的「M」同學要求,特意製作了「三段式計算速率和平衡」的微課,感謝各位老師、同學、家長和化學愛好者的關注。本文奉獻兩個視頻,一個實三段式計算,一個是之前已經推送過的濃度熵、模型法、勒夏特列原理的計算。希望同學們學好《化學反應原理》。
  • 備戰2016年海南省高考 物理名師傳授答題技巧
    試題類型   必考內容分值約佔76%  2016年海南高考物理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全是選擇題,分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命題範圍僅限必考內容,約佔全卷分值的38%。
  • 2016年北京高考考試說明解讀:生物
    2016屆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已經發布,那今年的考試說明和去年相比有哪些變化呢?我們該如何利用考試說明?今年試題的特點和趨勢又是什麼?在剩下的時間內如何複習?在這作者給各位家長和同學提供一點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接下來的複習有所幫助。
  • 60條高中化學易錯離子反應方程式,這些你都記住了?
    顏老師說:為大家整理了化學易錯反應方程式,抓緊收藏學習! 高考易錯離子反應方程式 1.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 CaCO3 + 2H+ = Ca2+ + CO2+H2O 10.碳酸鈣與醋酸的反應 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CO2+H2O 11.碳酸氫鈣與過量NaOH溶液應
  • 高考卷化學第9題A和D選項均有爭議,標準答案A,考生:我選了D!
    雖然高考結束了,但是全民對高考的關注度依舊不減,自從高考試卷公布之後,儼然變成了全民來找茬,對高考試卷還真被一些人挑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全國一卷高考理綜化學第9個選擇題,題目如下圖。這道題的標準答案是A,但是目前關於D選項仍有爭議。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張洪波)2017年高考考試已經結束,今天,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8科試題評析,考生可以登錄官網查閱。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2017年高考物理命題堅持立德樹人,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引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落實物理考試大綱修訂的考核要求。
  •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理綜試題評析
    2019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物理學科命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努力處理好穩定和發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確保物理學科高考平穩順利。具體總結如下:  一、回歸教材,引導中學學生閱讀思考教材、教師研究教材,充分發揮教材在學科教學的基礎性作用  通覽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試題可以看出,絕大部分試題都能從教材中找到原型或相關內容。
  • 2016高考化學試題特點:平穩過渡 穩中求變
    例如第27題,廢舊鉛酸電池中的含鉛廢料的處理方法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發明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 (3)加大對實驗的考查。2016年高考更加重視對化學實驗的考查。7道選擇題中,有5道試題涉及到對化學實驗的考查。
  • 2019年高考文綜理綜北京卷試題評析
    堅持正確的育人導向,發揮高考的價值引領作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今年物理學科命題首要關注的內容。2019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物理學科命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努力處理好穩定和發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確保物理學科高考平穩順利。
  • 2018年高考全國I卷題目分析與講解——計算題第24題(力學計算)
    隨著2020年高考越來越近,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把握高考題,我們開始逐步的分析,2018年高考全國卷的每一個題,從中我們體會高考究竟從哪些方面出題,從哪個角度解題,如何進行分析,都用到哪些知識和方法。今天來看計算題的第24題:一質量為m的煙花彈獲得動能E後,從地面豎直升空。當煙花彈上升的速度為零時,彈中火藥爆炸將煙花彈炸為質量相等的兩部分,兩部分獲得的動能之和也為E,且均沿豎直方向運動。爆炸時間極短,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空氣阻力和火藥的質量。
  • 《化學提高》氫氧化鋇和硫酸銅離子方程式
    CuSO4+Ba(OH)2=BaSO4↓+Cu(OH)2↓,相應的離子方程式:Cu2++SO42-+Ba2++2OH-=BaSO4↓+Cu(OH)2↓,反應現象
  • 焰色反應"Flame Test"的原理及不同元素的焰色一覽表
    它並未生成新物質,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焰色反應是某些金屬或它們的揮發性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灼燒時使火焰呈現特徵的顏色的反應。有些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能使火焰呈特殊顏色。進行焰色反應應使用鉑絲(鎳絲、鐵絲)。
  • 基教研專家評2019年高考北京理綜化學試題
    > 2019高考首日現場 這些畫面很暖心 組圖:記者探訪北京高考考點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作為北京市文理分科高考的最後一年,2019年高考化學試題保持近幾年的一貫風格,依據《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綜(化學學科)考試說明》,力求體現《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相關要求;在試卷結構
  • 專家分析2020高考數學北京卷特點:文理合卷,打造命題新形態
    2020年高考數學北京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關鍵能力和素養的考查,通過「入口易、口徑寬,深入緩、出口難」做好文理合卷,形成「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五條路徑」的評價體系。
  • 2020新高考天津卷選擇題精析
    第1題解析:答案為C。「84消毒液」可由Cl2和NaOH溶液反應製得,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典型的化學與生活題,結合新冠疫情,考查大家對生活中的一些化學品的了解,與全國I卷的第一道選擇題有異曲同工之處。第2題解析:答案為A。
  • 2016年江西高考理科數學試題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理科數學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3頁,第Ⅱ卷3至5頁.4.考試結束後,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併交回.第Ⅰ卷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高中化學】通過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實驗探究離子反應的實質
    二、實驗原理   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的反應是學生學習離子反應時接觸較多的一個反應,其中發生的離子反應為:2H++SO42-+Ba2++2OH-=2H2O+BaSO4⬇  從離子方程式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出混合之前,硫酸溶液中存在離子H+、SO42-氫氧化鋇溶液中存在離子Ba2+、OH-,當二者混合,由於水是弱電解質,硫酸鋇是沉澱,所以H+和OH-會結合生成水,SO42-和Ba2+會結合生成硫酸鋇,自然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就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