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通過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實驗探究離子反應的實質

2021-01-14 盛夏教育

  在高中階段——高一化學必修一中,我們學習了離子反應章節,初步理解了離子反應的實質。

  今天,就讓實驗小隊長帶大家一起,使用數位化實驗儀器做一個實驗,探究一下離子反應的實質。

一、設計思路

在之前的實驗中我們已經多次使用過電導率傳感器,我們知道電導率傳感器可以檢測溶液電導率以反映溶液中總的離子濃度的變化。離子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 「某些離子濃度」的減少,而離子濃度的減少有會導致溶液導電率的變化,所以本實驗藉助電導率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電解質溶液導電率變化情況,從而判斷反應體系中離子濃度的變化,進而研究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反應的實質。

二、實驗原理

   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的反應是學生學習離子反應時接觸較多的一個反應,其中發生的離子反應為:

2H++SO42-+Ba2++2OH-=2H2O+BaSO4⬇

  從離子方程式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出混合之前,硫酸溶液中存在離子H+、SO42-氫氧化鋇溶液中存在離子Ba2+、OH-,當二者混合,由於水是弱電解質,硫酸鋇是沉澱,所以H+和OH-會結合生成水,SO42-和Ba2+會結合生成硫酸鋇,自然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就會降低。對應的電導率也會下降。

三、實驗流程

【實驗用品】

實驗試劑:0.002 mol/L 氫氧化鋇溶液、0.03mol/L 稀硫酸溶液、蒸餾水。

實驗儀器:滴數傳感器、電導率傳感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Logger pro軟體、燒杯、量筒(100mL、10mL)、磁力攪拌器、磁子、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

1. 將數據採集器、導電率傳感器、計算機三者相連接,打開「LoggerPro」 軟體。

2. 用100mL量筒量取30mL 0.002mol/L 氫氧化鋇溶液放入洗淨的 50mL 燒杯中,在燒杯中加入磁子。

3. 將燒杯放置到磁力攪拌器上。將裝好標準硫酸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待用。

4. 在滴數傳感器中加入足量0.03 mol/L稀硫酸,固定在磁力攪拌器上,這是點擊「校準」,對滴數傳感器進行校準。

5. 校準好滴數傳感器後,在點擊「校準」對電導率傳感器進行校準,然後將校準後的電導率傳感器放入盛有氫氧化鋇的燒杯中。

6. 如下圖所示連接試驗裝置。打開磁力攪拌器,待示數穩定後,點擊「開始」,打開滴數傳感器開關,準備採集數據。

7. 待反應結束後停止採集,保存實驗數據。

四、實驗現象

1. 觀察小燒杯可以發現,隨反應的進行,溶液中出現了白色渾濁。

2. 觀察曲線可以發現,溶液電導率隨稀硫酸的加入電導率先降低,降低至零點,後又升高。

3. 曲線轉折點對應的體積約為2mL。圖形記錄如下:

五、問題討論

1. 圖形呈現V 字形,分析每一段圖形的原因。

a. 起點:氫氧化鋇屬於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夠完全電離Ba(OH)2=Ba2++2OH-, 所以一開始0.002mol/L的氫氧化鋇溶液的電導率為1606μs/cm。

b. 電導率下降階段:當實驗開始後,我們開始向其中滴入稀硫酸,由於硫酸也是強電解質,所以在水中會完全電離:H2SO4=2H++SO42-,當硫酸電離出的硫酸根和氫氧化鋇電離出的鋇離子相遇時,就會結合生成一種難溶物硫酸鋇;同樣的當硫酸電離出的氫離子遇到氫氧化鋇電離出的氫氧根時,也會立即結合生成水,導致溶液中的離子濃度降低。該過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Ba2++SO42-+2H++2OH-=BaSO4⬇+2H2O。

c. 拐點:在加入稀硫酸1.925mL時,電導率為7μs/cm,接近於0,此時溶液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因為此時加入的硫酸恰好和氫氧化鋇完全反應,溶液中的鋇離子全部生成硫酸鋇沉澱,氫氧根全部生成水,所以此時溶液電導率趨於0μs/cm。

d. 電導率上升階段:硫酸也是強電解質,所以在水中會完全電離:H2SO4=2H++SO42-,所以在拐點之後,溶液電導率又開始上升。

2. 通過以上實驗你對離子反應的實質如何理解?

    我們知道,離子反應的實質就是溶液中某些離子濃度的減少。經過實驗,我們能夠從電導率的變化明顯地「看到」溶液中離子的減少,從而更深刻透徹的理解離子反應的實質。

更多數位化實驗資料、最新教育動態請關注:盛夏教育。

聯繫人:丁經理

電話:0551-63432959

郵箱:yiyouinfo@163.com

相關焦點

  • 高中化學離子反應及其練習
    核心知識點一、離子反應與離子方程式1.離子反應(1)電解質在溶液中反應的實驗探究按下圖所示完成實驗,並回答問題:①圖甲實驗的現象是無明顯變化②圖乙實驗的現象是有白色沉澱生成,其原因是溶液中Ba2+與SO42—結合生成硫酸鋇。③結論: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是離子之間的反應。(2)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或有離子生成的化學反應。
  • 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高一化學必修第一冊精品講義
    課時1.4 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學習目標】1、通過BaCl2溶液與Na2SO4溶液的反應現象,認識離子反應的本質2、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會書寫離子方程式並能進行正誤判斷【主幹知識梳理】一、離子反應與離子方程式實驗過程向盛有2ml Na2SO4稀溶液的試管中加入
  • 中考化學重點複習——實驗探究題 類型六 酸鹼鹽性質的探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小亮的實驗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過分析討論可知,燒杯中的廢液一定不顯___性。(3)兩同學馬上對廢液的酸鹼性進行檢驗,請幫他們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解析】(1)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白色沉澱碳酸鈣和氯化鈉。(2)廢液混合物,仍有白色沉澱,說明溶液中一定沒有鹽酸,因為稀鹽酸能與CaCO3反應。(3)實驗現象為紅色,廢液一定不顯酸性,故加入的為無色酚酞溶液,過量的碳酸鈉使溶液呈鹼性。
  • 60條高中化學易錯離子反應方程式,這些你都記住了?
    顏老師說:為大家整理了化學易錯反應方程式,抓緊收藏學習! 高考易錯離子反應方程式 1.— 19.SO2與氯水的反應 2H2O + Cl2 + SO2 = 4H+ + SO42- + 2Cl- 20.SO32—的檢驗(與稀硫酸反應) 2H+ + SO32- =2H2O + SO2 21.Cu與濃硫酸的反應
  • 高中化學專題之離子反應
    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簡單的說,離子反應指的就是有離子參加或有離子生成的反應,所有電解質容易發生的反應其實質都是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的解釋:電解質溶於水後,電離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因此,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一定與 離子 有關。
  • 中考化學滿分之路:吃透這6道例題,拿下中和反應實驗探究題
    中和反應實驗探究【質疑】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仍然是無色),上述結論是否正確?【討論】探究活動一中的最後溶液一定顯中性嗎?你有哪些猜想?猜想一:探究活動一中的最後溶液可能顯中性 猜想二:探究活動一中的最後溶液可能顯酸性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並且,經常將其與「酸鹼指示劑及其性質、酸的化學性質及其用途、鹼的化學性質及其用途
  • 專題提升 | 高中化學突破「離子反應」題型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Fe2+與Cl2先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Fe2++Cl2=2Fe3++2Cl-,當通入足量Cl2時,則還要發生的離子反應為2Br-+Cl2=Br2+2Cl- ,因為還原性強弱順序Fe2+>Br-,而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時,I-與Cl2先反應,離子方程式應寫成2I-+Cl2=I2+2Cl-,當通入足量Cl2時則還要發生的離子反應為
  • 揭秘中考化學「複分解反應」熱點題型(二)
    七、科學探究型例8 某化學活動小組在一次實驗中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先向A中注入一定量氯化鐵溶液,再注入一定量硫酸鈉溶液,此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小組同學對無色溶液B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活動.【提出問題】B中含的離子有什麼?
  • 高中化學:如何理解離子反應的本質
    初中化學中所講的反應發生的條件只是從反應物、生成物的形式上進行分類,簡單地提出生成氣體、產生沉澱、生成水這三個條件。隨著高中化學學習的深入,同學們應該從強弱電解質的電離、化學平衡移動等角度重新認識離子反應,理解離子反應的本質,總結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完成知識點的擴充、知識面的形成、知識網的構建和認知水平的提高。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定義:化合物在溶液裡或者是熔融狀態下,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叫做離子反應。其實質就是離子之間的相互反應。2.離子方程式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就做離子方程式。例如,氯化鋇溶液與硫酸鈉溶液混合,生成難溶的白色沉澱硫酸鋇。
  • 高中化學說課稿:《氧化還原反應》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演變,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科學的態度、勇於探索的品質學習化學;通過創設情景,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是學生認識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起始課。從教材的體系看,它是初中學習溶液導電性實驗、酸鹼鹽電離知識的延續和深化,又是學習電解質溶液理論知識的基礎,所以從體系看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 高頻考點之易錯離子反應方程式
    + H2O =H+ + Cl- + HClO  17.NaBr溶液與Cl2反應 2Br—+ Cl2 = 2Cl— + Br2  18.電解飽和食鹽水 2Cl—+2H2O H2↑+Cl2↑+2OH—  19.SO2與氯水的反應 2H2O+ Cl2 + SO2 = 4H+ + SO42-+ 2Cl-  20.SO32—的檢驗(與稀硫酸反應
  • 高中化學《離子反應》教案
    離子反應——酸、鹼、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會書寫酸、鹼、鹽的電離方程式,能從電離的角度重新認識酸鹼鹽。【過程與方法】通過書寫酸鹼鹽的電離方程式重新認識酸鹼鹽,學生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探究物質奧秘的樂趣,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
  • 探究氫氧化鈉變質問題
    研析與解答:氫氧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而變質.考點2:氫氧化鈉變質的檢驗例2 (2018. 海南)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則需要證明反應後的溶液中有 生成.請你設計實驗證明.
  • 【文章推薦】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科學探究 ——以「探究鋁和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為例
    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科學探究——以「探究鋁和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為例夏建華
  •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
    用符號表示為:AB+CD=AD+CB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某些離子濃度(數目)的降低鹽酸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動的氫離子和氯離子,氫氧化鈣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動的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根據溶液中的電荷守恆(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等於陰離子所帶電荷總數),鹽酸溶液中氫離子與氯離子數目之比為1:1,氫氧化鈣溶液中鈣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數目之比為1:2。當兩種溶液混合時,陰陽離子互相碰撞,因為生成物氯化鈣屬於強電解質(電解質概念高中會學習),在溶液中是以自由移動的鈣離子和自由移動的氯離子形式存在(即:鈣離子和氯離子反應前後數目並沒有變化)。
  • 複分解反應的探究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發生複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 沉澱 、氣體或弱電解質(最常見的為水)。可簡記為 AB+CD→AD+CB。酸、 鹼、 鹽溶液間發生的反應一般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而形成的,即參加複分解反應的化合物在 水溶液中發生 電離並解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離子間重新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鹼、鹽溶液間的反應一般是複分解反應。
  • 高三化學教案:《離子反應》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化學教案:離子反應  【考綱掃描】  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並能進行有關計算。  【高考預測】[《學海導航》p10 例1、2 p11 2]  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的核心內容,從近幾年高考命題來看,該部分知識的考察主要體現在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及推斷等,尤其是根據信息書寫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的形式應該留意。
  • 【高中化學】6-探究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2.認識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中必須有水存在,加深對該反應原理的理解。3.掌握氧氣變化曲線可用作研究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並對其進行數學建模以及進行相關探討。二、實驗背景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實質是過氧化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與氧氣,氫氧化鈉再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
  • 中考化學複分解反應順序問題的探究(一)
    1.4實質:酸鹼鹽溶液中的離子數目減少,離子濃度降低「特殊離子對」結合生成沉澱或氣體或水.2 酸鹼鹽溶液中的「特殊離子對」構成的知識網絡圖3複分解反應的優先原則如果酸、鹼、鹽混合溶液中發生兩個複分解反應,其中某種離子都能與另外兩種離子發生反應生成沉澱或氣體或水,且存在反應競爭關係,則該反應有先後順序.一般中和反應優先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