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解析2019年高考理綜化學試卷北京試題特色

2021-01-08 人民網

嘎油!近百所高校學長飈方言應援千萬高考生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2019年全國高考首日考點側記】

高考首日結束 家長:粽子先換肉夾饃 明兒再補上(圖)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2019高考首場考試散場瞬間】

2019高考首日現場 這些畫面很暖心

組圖:記者探訪北京高考考點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學科試題,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評價理念為命題宗旨,堅持體現「四個突出四個考出來」的命題指導思想。試題發揚北京化學試題緊貼教材、緊密聯繫生產實際、緊跟學科前沿的一貫風格,發揚北京化學試題突出能力立意、突出思維邏輯、突出學科特點、突出核心素養的鮮明特色,試題加強了基礎知識綜合、加強了實驗探究、加強了命題創新。傳承中有發展,平穩中蘊新意。試題主要特點如下:

一、試題素材背景豐富,蘊含育人情懷

2019年北京高考化學試題素材選取角度廣,既能體現學科特色,關注學科發展,又能貼近課堂教學,關注學生實際。通過多樣化的背景素材,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考生在解答試題中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發揮試題的育人情懷,突出立德樹人。如第6題的素材選取了以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為背景,在分析所用材料中,讓考生感受到祖國的發展變化。第8題以元素周期表發表150周年為背景,選取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在元素周期表發展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潤物無聲地對我們身邊的科學家作出了宣傳,給考生以民族自信愛國情懷的薰陶。

二、素材內容凸顯學科價值,選取角度有新拓展

化學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無論是人類的起源還是社會的發展進步,均與化學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繫。鑑於化學學科在人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北京高考化學試題素材堅持源自真實情境,突出學科應用價值,凸顯化學學科社會價值。如27題,素材選取的高純氫的製備方法,是全球關注的新能源問題,素材選取傳統工藝和最新研究兩條線索,考生答題的過程也是感受學科知識應用價值的過程,答題的過程也是拓展考生科學視野的過程。高純氫的製備可以是化石能源的催化重整,也可以是太陽能光伏電池電解水,特別是後一種方法中,利用電極的循環再生可以實現氫氣的不斷獲得,體現出所學知識的價值,體現出試題的教育功能。

試題素材選取角度有新拓展,打破了素材選取的思維定式。如26題,選取的素材是處理後廢水中苯酚含量的實驗室測定方法,深度考查考生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試題通過簡單文字展現了苯酚含量測定的全部過程,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根據文本將測定方法梳理出來,並深刻理解所用原理。

三、試題表達方式有創新,過程展現重邏輯

北京高考化學試題堅持穩中有變、穩中出新的一貫追求,堅持「小步走」漸變式的創新變革。既滿足考生的心理預期,利於考生水平的發揮,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與廣泛接受,同時又體現高考的選拔功能,利於考生能力的展現。利於扭轉「重接受輕思考」的學習方式,利於引領中學化學教學改革方向和改革成果的落地生根。如第9題對聚合物的考查,試題改變以往給出聚合物一般表達式的方式,將所選取的交聯聚合物的結構片段以簡單形象的示意圖形式給出,巧妙地搭建了學生認知與陌生素材之間的橋梁,有效考查考生接受、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類比的推理能力。27題,以自我尋找化學方程式的角度考查蓋斯定律,改變了用所給方程式導出熱化學方程式這種考查蓋斯定律的模式,對考生理解原理應用原理提高了要求,要求考生對所學原理必須有透徹的理解。26題,雖然屬於無機板塊試題,但該題物質測定涉及有機反應,體現有機板塊和無機板塊的有機融合。

北京高考化學試題一向重視思維方法和思維邏輯,無論是題面的設置,還是設問的方式,都注重內在的邏輯性,以符合事物發展脈絡的方式「講故事」,引導考生做出合理的邏輯分析,考查考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如第12題,將醋酸鈉溶液、硫酸銅溶液和水的pH隨溫度升高變化的情況以圖示的方式展現出來,意在引導考生將水的電離變化和pH變化的邏輯關係遷移到兩種鹽溶液pH變化與酸鹼性變化關係分析中,得出不能簡單以溶液pH的變化衡量溶液酸鹼性變化的認識。如26題,以對定量關係分析的方式,考查考生對所學物質的性質及所給反應定量關係的理解。

四、學科特色鮮明,凸顯實驗探究

化學是實驗科學,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科發展中作用突出,在對人的培養中作用突出。鑑於此,北京高考化學試題一貫重視化學實驗素材的選取。通過不同板塊中多角度、多層面的實驗探究,對基礎知識、反應規律和反應原理進行融合考查。如第10題,以物質除雜方法選擇和除雜過程反應分析為切入點,將考生所學基礎、主幹元素化合物知識融合,點多面廣,有利於引導考生關注學習方法的改進,不斷提高自主總結歸納整理所學知識的意識和水平。第11題,展現草酸性質探究實驗,方案設計體現出結構影響性質的學科思想,給考生的思維方法有很大啟示。第28題,將二氧化硫與硝酸銀溶液的陌生反應進行完整探究,展現出理論知識在實驗探究中的指導作用。題目呈現形式採用了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進行展開——實驗研究目的、物質製備及反應、產物分析、提純及檢驗、影響因素分析與實驗驗證、從熱力學和動力學角度綜合分析實驗現象、歸因得出結論。

總之,2019年高考理綜(北京卷)化學試題堅持突出立德樹人導向,凸顯化學實驗學科特色,注重思維邏輯能力考查,試題素材選取範圍廣,內容富有時代氣息,試題內容綜合性強,突出科學探究及科學研究思維方法。試題呈現方式和設問有創新。試題整體難度適中,有利於考生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展示,體現出對中學化學教學改革方向的引領作用。

(來源:北京教育考試院)

(責編:何淼、熊旭)

相關焦點

  •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解析2019年高考理綜生物試卷北京試題特色
    近百所高校學長飈方言應援千萬高考生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2019年全國高考首日考點側記】 高考首日結束 家長:粽子先換肉夾饃 明兒再補上(圖)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
  • 2019年北京理綜試卷權威解析出爐
    「2019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物理學科命題立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堅持「走大道、求大氣」的命題理念,追求寬廣融通的命題思路,立意高遠,突出高考育人功能,有利於引導基礎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 北京教育考試院2018年北京高考數學試題解析
    千龍網北京6月7日訊 7日,北京市2018年高考數學考試結束後,北京市教委迅速組織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進行試卷解析,供廣大中學教師和學生參考。2018年高考數學試卷(北京卷),以立德樹人、服務高校人才選拔、導向中學教學為命題出發點,突出能力立意,素養導航。
  • 2019全國1卷高考理綜試卷答案解析 2019高考理綜答案估分查詢
    2019全國1卷高考理綜試卷答案解析出爐!6月8日下午,2019年高考全部結束!你知道2019高考理綜試卷答案嗎?全國卷1高考理綜試題及參考答案出爐啦,考生可以參考答案評估,但標準答案以考試院發布為準。今年新課標全國1卷使用省份有: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山東。以上10個省份的考試可參考答案在線估分。
  • 基教研專家評2019年高考北京理綜化學試題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2019高考首場考試散場瞬間】
  • 2019北京高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王尚老師
    2019北京高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作者:王尚,北京市物理教師,高中物理網力學組2019北京高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2019北京高考物理與前些年格式一致,隸屬於理綜試卷。2020年的北京高考物理試卷考核方式現在還沒有定下來。整體來看,2019北京高考物理試卷命題穩重有變,難度略做下調。個人評析如下,供參考: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簡要分析2019北京高考物理總共12題,在理綜試卷中,從第13題開始至第24題結束。其中,第13題至第20題為單選,第21題為實驗,第22題至第24題為解答題。
  •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理綜試題評析
    2019年北京高考理綜卷物理學科命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努力處理好穩定和發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確保物理學科高考平穩順利。具體總結如下:  一、回歸教材,引導中學學生閱讀思考教材、教師研究教材,充分發揮教材在學科教學的基礎性作用  通覽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試題可以看出,絕大部分試題都能從教材中找到原型或相關內容。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林豔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郭謙  相關新聞  25日本科志願開始報名  昨天下午,2019年高考正式結束,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獲悉,6月23日,考生可通過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或通過「北京通」App在手機端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
  • 2019全國二卷高考理綜試題及答案 全國卷理綜二卷官方答案解析
    閩南網(http://m.mnw.cn/)將在2019高考考試全部結束後,同步轉發由各省考試院官方發布的試題及官方標答,方便考生對答案估算成績,大家可以Ctrl + D先收藏網址,以便第一時間收到通知。按照往年的經驗,預計在6月8日晚上7點,即可發布!
  • 北京教育考試院2018年中考化學試題解析
    千龍網北京6月26日訊 26日,北京中考化學學科結束考試後,北京教育考試院對試題進行了解析。2018年中考化學試卷的總體設計思路是:堅持育人為本,貫徹北京市中考改革精神,體現《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突出化學學科特色,充分發揮考試的激勵功能及對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
  • 2019年高考文綜理綜北京卷試題評析
    今天中午,高考文綜理綜考試落下帷幕。今年高考文理綜難度怎樣呢?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做了權威解讀,一起隨小編看看吧!物 理堅持正確育人導向 發揮價值引領作用2019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
  • 北京文綜理綜緊扣時事熱點 考生反映試題不陌生
    今天上午11點半,高考文綜、理綜考試結束,日壇中學考點的考生開始陸續走出考場。考生普遍反映,文綜試題素材感覺比較熟悉,題型在模擬考試中都有所涉及,選擇題做起來甚至覺得比較順手;理綜試題難度跟模擬差別也不是很大。其中,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寶藏》中亮相的「雲夢秦簡」等熱點話題進入了今年文綜試卷;天眼、環境治理等話題進入理綜試卷。
  • 2019全國2卷高考理綜試卷參考答案 2019高考理綜答案解析估分
    2019全國2卷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答案哪裡查詢?2019年高考理綜試題官方版參考答案公布,趕緊對照2019高考理綜試卷參考答案解析在線估分吧!全國卷二適用地區包括:甘肅、青海、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內蒙古、陝西、重慶。下面是2019年高考全國卷2理科綜合試題和參考答案解析。
  • 北京高考題理綜穩中有新 英語難度略高
    北京晨報記者 史春陽/攝  全面考查學科知識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注重綜合素質  今年的理綜試卷在「穩中求進」總目標的要求下,力求「穩中有新」,命題在注重考查學生學科技能的同時,也突顯了學生建立系統的學科知識網絡的重要性。而英語著重考查學生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能力、思辨能力和思維能力,難度略高於2016年。
  • 2019高考理綜化學學科試卷解析,2020高考趨勢分析和學習建議
    2019年高考化學試題結構沒有明顯變化,試題選材新而不陌生,在試題考查形式方面有微調,試卷整體難度選擇簡單、大題較難,整體難度略有上升。2、第26題,以環保內容為載體,考查真實和有用的化學,從氧化還原滴定的原理入手,突出對學生現場學習能力的考查。試題考查形式有變化,打破了傳統的考查視角,突出對定量思維和元素守恆觀的考查,起點高、落點適中。3、第27題,考查形式有突破,蓋斯定律的考查改變了以往老的計算模式,讓學生在答題中展示過程性思維,難度增大了,這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2020年北京高考數學試卷權威解析
    2020年北京高考數學考試於7月7日下午結束了,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們對2020年的數學卷試卷進行了細緻的命題解析。  2020年數學學科高考命題落實新高考文理合卷要求、保持命題總體穩定的前提下,變中求穩,穩中求進,不忘教育初心,牢記高考改革的使命,引導中學遵循教育規律,助力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 北京基教研專家解析2017高考北京卷理綜——物理
    理綜——物理(基教研專家) 2017年全國統一考試北京理綜物理試卷總體難度適中,體現了物理學科本質,貼近高中物理教學實際,符合當前高中課程改革和考試評價改革的要求。試卷體現「立德樹人」價值導向,有利於引導高中物理教學,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
  • 北京高考化學:考生直言「太簡單」賦分成困
    中國網北京7月10日訊(記者 徐虹 劉佳)北京2020年高考開考第三天,學業水平考試之化學學科也在昨天正式落下帷幕。區別於上午物理學科的「高難」,對於此次化學試卷的難度係數,考生直言「太簡單」。對此,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考慮到今年「疫情」特殊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況,試題在結構設計、問題引導等方面關注學生在考場上的心理感受,努力營造了溫馨舒適的答題氛圍。
  •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權威解析2020年北京市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化學...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化學試卷,以《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和《北京市高中化學教學指導意見》為命題依據。試卷堅持立德樹人主線,堅持「四個突出、四個考出來」的北京特色,發揮等級考對教育教學的導向作用。
  • 權威專家評析2019年貴州省高考理綜試卷
    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加強學科素養考查  ——2019年貴州省高考理綜試題特點分析  2019年高考理綜創新試題情境設計,加強理論聯繫實際,合理設計試卷結構,突出學科主幹內容,依託「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加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增強了試題與生產實際、科學技術發展的聯繫,滲透美育和勞育教育,加強對關鍵能力的考查,彰顯教育改革的鮮明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