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沙漠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青海省、甘肅省
中國是沙漠比較多的國家之一,沙漠的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千米(約10個安徽省),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3%左右。其中比較大的沙漠有12處。
一、塔克拉瑪幹沙漠
面積為33.76萬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65萬平方千米),它分布在新疆塔裡木盆地中,沙丘最高達200米。有人說「塔克拉瑪幹」是維吾爾語,其義是死亡之海。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死亡之海是瑞典人斯文·赫定提出來的,不是維吾爾語。「塔克拉瑪幹」是波斯語,是「就連無葉小樹也不能生長」的意思。在乾旱區由於自然選擇的結果,樹葉很小,甚至不長葉子。「就連無葉小樹也不能生長」,是指氣候特別乾燥而言。這裡年均降水量只有25~50毫米,有的地方只有10毫米,植物非常稀少,屬於生命的禁區。
塔克拉瑪幹沙漠
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面積為4.88萬平方千米,在新疆準格爾盆地中。「古爾班通古特」是蒙語,「古爾班」表示三個的意思;「通古特」義不詳。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自1958年開始出現流動沙丘。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三、巴丹吉林沙漠
原來面積為4.43萬平方千米,在內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巴丹吉林」舊作「巴丹扎蘭格」,為蒙語,其義不詳。巴丹吉林沙漠幾乎全是流動沙丘,一般高200~300米,最高近500米,是我國最高大的流動沙丘。巴丹吉林沙漠很早即見於記載,《山海經》稱之為流沙。但近幾年,巴丹吉林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已經超過了4.9萬平方千米,比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還要大。
巴丹吉林沙漠 腹地
四、騰格里沙漠
面積為4.27萬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東南部。「騰格里」為蒙語,義為天。當地蒙古牧民認為,巴丹吉林沙漠是母親,騰格里沙漠是兒子,巴丹吉林沙漠從天上飛到東南,形成了騰格里沙漠。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騰格里沙漠以流動沙丘為主,是我國流動速度最快的沙漠。
神秘的騰格里沙漠
五、柴達木沙漠
面積為3.49萬平方千米,在青海柴達木盆地中,以流動沙丘為主。其分布比較零散,多與戈壁相間,多新月形沙丘,高5~10米,少數高20~50米。
柴達木沙漠 探險者
六、庫姆塔格沙漠
面積為2.28萬平方千米。在新疆東部、甘肅西部、羅布泊以南,阿爾金山以北。「庫姆塔格」為維語,「庫姆」為沙漠,「塔格」為山。「庫姆塔格」即為沙山。多流動沙丘,快速向西南移動,有與塔克拉瑪幹沙漠會合的趨勢。
庫姆塔格沙漠
七、烏蘭布和沙漠
面積為0.99萬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東北部,在蒙語中,「烏蘭布和」為紅色的公牛,用以表示沙漠的破壞力特別強大。以流動沙丘為主,高10~30米,最高部高50~100米。
烏蘭布和沙漠
八、庫布齊沙漠
面積為1.61萬平方千米,在鄂爾多斯北部。臨近黃河。以流動沙丘為主,高10~15米,少數高達50~100米。
庫布齊沙漠
九、毛烏素沙地
面積為3.21萬平方千米,在鄂爾多斯南部。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多新月型沙丘,高5~10米,個別的高10~20米。
毛烏素沙地
十、渾善達克沙地
面積為2.14萬平方千米,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南部。清代稱伊哈雅魯沙地,是指大榆樹而言。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其南部多倫縣流沙移動較快,故又稱小騰格里沙地。
渾善達克沙地
十一、科爾沁沙地
面積為4.23萬平方千米,在西遼河流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高10~20米,最高達50米。庫倫旗流動沙丘特別高大,蒙族稱作「塔敏查幹」,意為魔鬼居住的地方。
科爾沁沙地
十二、呼倫貝爾沙地
面積0.72萬平方千米,在呼倫貝爾西南部。多固定半固定沙丘,高5~15米,以滿洲裡至海拉爾鐵路沿線最為典型。
呼倫貝爾沙地
上述12處沙漠,有的稱沙漠,有的稱沙地,其區別何在?科學界將乾旱區的流沙堆積成沙漠,半乾旱區的流沙堆積成沙地。因此,從沙漠、沙地的分布上,可以看出乾旱半乾旱區的分野。
根據統計,中國沙漠總面積為兩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為可耕地面積的二點五倍。 統計顯示,中國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積被歸類成沙漠,對四億多人口,即總人口的三成有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