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看《天文現象》郵票背後的設計故事!

2021-02-25 中國集郵

>>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中國集郵」,即可關注我們。

5月26日上午10:00,【大咖說郵】第四期如期到來! 我們有幸邀請到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天文現象》郵票設計者原藝珊、責任編輯幹止戈、《天文現象》明信片和版票冊設計者王國政來到直播間,和大家分享郵票郵品設計背後的故事。

在回顧之前,首先和大家科普一下: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6月21日發行《天文現象》郵票一套5枚,名稱分別為:日環食、月全食、流星雨、大彗星、水星凌日,面值分別為:1.20、1.20、1.20、1.50、1.50元。

本次《天文現象》系列郵票包含極限片和版票冊兩種類型,集郵愛好者、天文郵愛好者可不要錯過了。

極限片的設計延續了極限的概念,將郵票當中的元素進行重組,在更大的尺寸內展現了郵票的內容。

性價比最高的收藏品,收錄《天文現象》郵票大版、首日封(一套5枚)。

首先,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和責任編輯幹止戈為大家熱情地介紹了《天文現象》郵票的立意和5枚郵票選題背後的故事。

緊接著,郵票設計師原藝珊為大家介紹了《天文現象》這套郵票的設計過程等趣事。

最後,本次郵品的設計師王國政為大家現場展示了《天文現象》郵票的極限片和版票冊樣稿。

長按識別

一鍵直達【郵票百科】小程序

查看直播回放

每月鎖定集郵上新日【大咖說郵】直播活動,了解更多郵票發行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天文現象》郵票策劃、設計揭秘
    為紀念這次天文現象,屆時中國郵政將發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一套五枚。中國集郵郵票百科大咖說郵邀請了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郵票設計者原藝珊,責任編輯幹止戈,郵品設計師王國政進行了現場視頻直播。日環食郵票表現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的之間,月球陰影小於太陽直徑形成的瞬間,此次日環食在中國境內從西藏開始,從臺灣結束,遮擋率為0.97,環非常小,因此非常像日全食,是2020年最重要的天文現象。
  • 《天文現象》郵票高清大圖公布,設計有意思?
    屆時中國郵政將發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一套五枚,那麼就為各位依次展示這套郵票的設計圖稿:郵票畫面展現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的正中間,日環食形成的瞬間,郵票下方的地景選擇了平緩的喀什特山貌與黑頸鶴的剪影。為了展現「金輪當空」的奇觀,工藝上使用了特殊工藝突出效果。
  • 《天文現象》郵票原地談
    天文現象是天體運行到某個特定位置(客觀上的位置)或狀態而造成的特殊現象。中國郵政將在這難得一見的日環食發生日發行《天文現象》郵票一套5枚,以引起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對天文現象的興趣,進一步激發人們探索神秘奇妙天文現象的積極性。
  • 「超級日環食」過境中國《天文現象》特種郵票同日首發
    選擇在這一天進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首發,無疑為這套郵票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此次雙方共同合作進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的首發,進一步培養了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探索的精神,有力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國家級郵展評審員周峰現場為小朋友們講解了本次《天文現象》郵票所包含的五種天文現象以及郵票的特殊製作工藝。
  • 神秘的天文現象
    聞鍾記郵(3572)神秘的天文現象已經有許多的日子沒有仰望星空了,還記得最近一次看月亮是什麼時候嗎?城市的霓虹閃爍,掩蓋了原本就微亮的星光,再也看不到下空中的滿天星鬥了。還是在前段時間有日環食的時候也湊了一次熱鬧,看了半天太晃眼,日環食也沒見到,只好作罷。這一天是6月21日,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天文現象》的郵票。既然看不成日環食,買套郵票寄給朋友們,也假裝見到了日環食。
  • 新郵預報 | 臺灣郵政6月20日發行《天文現象》郵票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6月21日發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一套5枚。全套面值6.60元,計劃發行量為830萬套。有趣的是臺灣郵政也公布同題郵票的發行,定於6月20日發行天象郵票1套4枚,計劃發行量64.8萬套。那麼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臺灣郵政發行的天象郵票與大陸發行的可作比較。
  • 《天文現象》特種郵票於2020年6月21日發行
    發行通告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6月21日發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1套5枚。(5-2)T   月全食 1.20元 (5-3)T   流星雨 1.20元 (5-4)T   大彗星 1.50元 (5-5)T   水星凌日 1.50元 郵票規格
  • 有種天文現象叫做「九星會聚「嗎?郵票曾有記載,如今已成絕唱
    天文現象,簡稱天象,在古代是對天空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泛稱,而在現代通常指發生在地球大氣層外的現象,例如月亮的盈虧、太陽的升落、行星的衝合、流星的閃逝、彗星的隱現、新星的爆發、日月的交食等。你們聽說過「九星會聚」天文奇觀嗎?
  • 為何設計生肖郵票?唱片如何進郵折?對話新中國首位郵票總設計師
    除了重量級展品,本次展覽還聚焦郵票背後的故事。邵柏林在設計《曾侯乙編鐘》小型張時,開創性地將微型唱片收入郵折中,這張微型唱片收錄的是有2400多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演奏的古曲《竹枝詞》。這套編鐘面世後僅有三次演出,這張碟片的灌錄正是其中一次。展覽期間,觀眾將能聆聽到這首古曲。
  • 「那個自帶BGM的男人又來了」——007系列電影郵票大揭秘
    英國皇家郵政《007系列電影郵票》大揭秘自帶出場pose和背景音樂,配上5管薩克斯風,9隻銅管樂器,緊鑼密鼓的鑔片和一把吉他,能配上這份外玩世不恭的旋律的只有詹姆斯·邦德。音樂響起,腎上腺素隨之上升,然後一身西裝的邦德手握槍管,朝著銀幕開槍。這一幕的出現就代表007的任務要開始了。
  • 毛細現象背後的科學故事
    故事的起因現在假如在你面前有一個書桌,你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上的一瓶墨水,你該怎麼辦?生活中的例子什麼東西能夠將物體擦拭乾淨,而什麼東西則不能用來擦拭液體?大家的答案有:海綿、抹布、衛生紙等等能夠擦乾淨,保鮮膜,塑膠袋,金屬等等無法將水擦乾。
  • ...於雪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紀念郵票的設計
    在設計《人造地球衛星》紀念郵票時,所反映的主體「東方紅一號」,著重展現的是歷史成就,屬於「過去時」,帶有回顧性和紀念性,她感到還比較好駕馭。而設計《「天問一號」》,則一切都是全新的,其涉及的均為最新的航天科技成果,有的還在探索與進行之中,現實感、前瞻性甚至未知性特別強,也更加難以把握。因此,給設計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 2020年紀特郵票計劃,詳細解讀!
    《天文現象》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6月21日發行《天文現象》特種郵票,一套六枚。 郵票內容分別為:日食、月食、流星雨、彗星、水星凌日等。天文現象的畫面特徵明顯,適合於印製工藝的發揮。
  • 中國郵票中的數學元素
    郵票有著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因而受到大家廣泛的喜愛。在郵票上會出現生肖等吉祥圖案,也會出現場景紋章等紀念圖像,還有名人名勝等文化代表。其中,數學也在郵票圖案之中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郵票中的數學元素。
  • 一套郵票拯救了現代奧運會?|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一套郵票拯救了現代奧運會?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真的發生在現代奧運史上。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希臘集郵愛好者戴米特斯薩克拉夫斯提出一個建議,那就是發行一系列的紀念郵票並高於面值發行來籌集款項,經過商議,組委會委員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發行了這一系列的郵票。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這些郵票很快幫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奧運會需要的場館資金有了著落。當然郵票是資金來源的一部分,希臘富商喬治·阿維羅夫出資百萬最終促成了首屆奧運會的順利舉辦。
  • NASA繪製黑洞圖像 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
    NASA繪製黑洞圖像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人類歷史上第一幅黑洞照片的誕生,是科學史上的一次壯舉,但是實現難度極大,最後得到的圖像解析度相對較低。科學和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科學家預計,未來我們可能看到黑洞的直接圖像質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著改善。
  • 深度揭秘大龍郵票!這裡很多事情連資深集郵愛好者都不知道
    ,德納羅公司於6月8日出具了一份42頁的機密報告,詳細講述了郵票的印製工藝、油墨特性以及防偽工藝等一系列涉及郵票印製的技術問題,報告中還附錄了12份附件,其中有為推動清朝海關設計的紙張水印圖稿、郵票圖稿、郵資信封圖和信封專用郵資符圖稿,這就是「英國方案」——英國設計、英國印刷。
  • 聽天文故事圓星空夢 上海天文館動工助力黃金「大三角」 成型
    隨著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破土動工,科創中心建設中與創新比翼的上海科普,即將形成黃金「大三角」——到科技館探索新科技,去自博館看大千世界,2020年後深入天文館揭秘宇宙,將成為國際大都市裡「科學生活」的完美組合。圖說:上海天文館外觀夜景效果圖。
  • 趣聞:1999年保密故事揭秘~
    1999年保密事件一直在各種視頻中翻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揭秘一下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先要從一個預言家說起。在中世紀,有個大預言家叫諾查丹瑪斯,此人被譽為世界預言史上最具盛名的預言師,據說準確率非常高,在歐洲久負盛名。
  • 揭秘全新捷豹XJ設計背後的故事
    「任何優秀的汽車設計——有價值的設計,都應該有一段故事。」這是捷豹全球設計總監Ian Callum的名言。而自1968年第一輛捷豹XJ誕生至今,一代代捷豹的設計大師在用自身對於速度之美的情感與渴望,構築著一部優雅絕倫的英倫不朽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