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行人的通病有哪些?
1、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怕人多,怕事多;
3、性格孤僻,思想極端,身上的稜角特別多,跟社會上的人合不來,不能與社會上的人、事、物很好地打成一片;
4、如果一條路走不通,寧可返回去不走,也不願意想辦法往前走;
5、討厭人,討厭事,討厭物;誰也看不上,就看得上自己;
6、都想搞獨立王國,喜歡做孤家寡人;
7、只喜歡跟身邊的人比,不懂得要和高素質的人、和高僧大德比。
二、修行要在自已身上下功夫,要學會關閉六根。
1、眼睛總盯著別人,注意別人的言行舉止,你就是在收集別人的業障,是在替別人消業障!
你眼睛看得越多,眼根錄進去的越多;
你耳朵聽得越多,耳根錄進去的也越多……
這些全都儲存在你的心靈深處,將來只會要你自己受用!
2、你是無法躲避環境的,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出現同樣的環境。你必須學會關掉六根,超越六根,才談得上是一個修行人,進一步才能入道。
三、修行人要面對的事與物。
中國有句俗話:「少見多怪」。你少見,一定會多怪;多怪,一定是少見;見多了,你就見怪不怪了;
你的眼睛貪色,說明你見的色少,若天天見色,你就不會貪色了;
天天聽動聽的聲音,耳朵就不會貪聲了;
天天聞香味,鼻子就不會貪香味了……
四、修學的方向。
1、古時候的祖師大德、佛菩薩,哪一個的一生是在清靜中度過的?西方淨土確實存在,為什麼不能去呢?
2、六祖惠能曾經是一個以打柴為生的普通農民,也能大徹大悟,當上大和尚;
3、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任何環境都能適應;
4、修行更應該在嘈雜、複雜的環境裡修;
5、修行要在社會中修,在人群中修;
6、煩惱不是斷在清淨中,而是斷在煩惱中;
7、修行最高的成就不是戒、定、慧,而是妙用!
8、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要經得起吵鬧繁雜,也經得起孤獨寂寞,什麼樣的環境都能適應;
9、一個修行人不能有任何概念,一有概念,就是你投胎受生的方向!
五、菩薩與羅漢的區別。
1、共修授記;
2、願意共修的人八識心田裡有菩薩的種子;
不願意共修,喜歡一個人獨自清修的,說明你們生生世世種的都是羅漢的種子。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你們是不能續佛慧命的修行人,也可以說是對眾生沒有用的修行人,你們不是真正的佛子。真正的佛子必須能續佛慧命,讓眾生受益;
3、菩薩是心閒,身不閒;羅漢是身閒,心不閒。
六、修行第一步是要降伏自已的意根,怎麼做呢?
1、安住當下,放鬆身心,徹底空掉,身心合一。
2、用平等心對待一切。不分別、不好惡,去接受、去包容。如靜坐時,全身徹底放鬆後,觀想身體如太虛空,而身體上的各種感受,如自然之風和能量,虛空自會接受包容,如如不動!
3、利用調呼吸的方式來降服意根。在走路、睡覺、幹活時……儘量做到身心放鬆。每一囗氣都要沉入丹田,要養成時時都能做到腹式呼吸!
4、深信因果,相信自己所遇到的任何人和事都是來幫助自己修行的,所以心裡就有了接受、容納、不抱怨的意識,不再執著自己的想法;
5、修行開始的作意是在六根上,生命本就是一場六根的遊戲,意根統攝,前五根為工具,身心從六根中解脫出來,不主動或被動造意,就是全然的由心性做主。不會陷入好壞、對錯、善惡、美醜……
6、提起覺照,發現跑了,就拉回來,如此反覆,熟練了,一跑就能覺察,再往後,要跑未跑便可覺察。
7、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不執著六塵,不被忘念轉,由生轉熟的功夫,行是最重要的。
8、無論何種法門,最後都是殊途同歸。在途中有親疏,到家就都是親人。
最後做到:外空世界,內空身心。空而不空生妙有,妙有非有本真空。
9、降伏自己的意根,不管方式、方法如何,只要有了這個想法便已是一種執著,就很難降伏它了。因此要真正降伏它,就是要看著它,真的能做到念念看到,不跟隨它轉,它自然就死掉了。
能降服意根,能制心一處,不生別念,這正是朗朗覺照下的正念狀態,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此時你內在的那面鏡子已經一塵不染了,微細的念頭也清晰可見。不僅能見,還能念念可照。
當你真切的感受到另外一個自己,念頭、思想背後的那個自己,感受到那個靜的力量,此時已經顛倒過來了,你這個色身,你的六根已經成了你的工具,要明白它只是個工具而已!
覺心不動,時時覺知,你更能感受到什麼是慈悲、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你會更愛自己!愛自己、照顧自己是一種責任,而且愛自己,照顧自己本就是修行。
你守著內在的安詳,感受世界的美好,更會感恩一切。此時你的言行,散發的都是愛的溫暖、愛的力量,自然也會感染身邊的人!
學佛修行,好處多多,當世最大的果報就是可以獲得幸福。你修下去,會感覺內心越來越安詳,越來越幸福!這就是動力,自然就會把學佛修行當做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