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以光速飛行的發光的球體,外面也有了氣態球體的光源。但不管你如何飛行,都不能探索完黑暗的虛空,你的前面始終有黑暗,你的注意力也向一個方向高度集中。結果你的陽神表層中,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出現了新的引力點。即陽神中心有情緒形成的引力點,表層又有了一個注意力形成的引力點。
這樣在兩個引力點的相互作用下,本來自轉式的陽神運動開始發生了變化:把兩個引力點連成一線,再把這個線擴展成一個面,陽神在這個球體的豎切面上形成了車輪式旋流,這種自轉式運動使得整個球體一起轉動了。而這個車輪式旋流就像一個扁平的車輪向前滾動。這其中有區別:
中間的豎切面上有車輪式旋流,而兩側的半球體當中的物質運動速度比較慢。在這樣的運動之下,球體開始被拉長了,而變成橄欖球形。
其實在宇宙中,就有一種天體就是由兩個質量差不多的恆星組成的,兩個恆星相互圍繞公轉,好像叫天狼星。
這個橄欖球形的陽神正好對應於我們的人體。中間由情緒形成的引力點在羶中穴,表層中由注意力形成的引力點在頭部,因此這個大腦就是我們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產物。
要知道,眼、耳、鼻、舌這四根,再加上打妄想的意根,人的六根中就有五根都集中在頭部上了。
中間的車輪式旋流被拉成橢圓形,這個橢圓形的旋流就是人的中脈。如此就能明白,打通中脈的重要性。不打通中脈,你能修到哪裡去呢?要修回到陽神的階段,就必須打通中脈。
陽神開始進行車輪式旋流,內部物質之間的摩擦力度大大增加了。本來整體一起自轉時摩擦力是很小的,現在發生變化了,於是人就有了感知這種巨大摩擦的能力,這就是第二種感覺能力即「冷暖覺」。
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於一方,以光速拼命飛行的時候,陽神內部物質運動加速,摩擦力度加大了,這個時候的感覺叫暖或熱。
你把注意力放下了,不飛行了,表層中由注意力形成的引力點變弱,車輪式旋流也變慢,這個時候的感覺叫冷。
所以,冷暖二相實非冷暖二相,而取名冷暖二相,熱即非熱。超越了熱與非熱,才能進入空的境界。
你也靠這個冷暖覺來判斷自己動還是不動:身體發熱就認為自己在動,身體不發熱就認為自己不動。你覺得高速移動的時候發熱,所以高速移動的東西應該是熱的。宇宙中最高速移動的就是光,因此光帶有巨大的熱量。這個有冷暖覺的天界就是二禪第二天的無量光天。
現代人知道,光可以分解成有熱能的和沒有熱能的部分。當太陽光進入大氣層時,有熱能的被大氣層反射和吸收掉了大部分,所以,太陽照到人體不會受傷。但要是人在太空中直接被太陽光照射,非燒死不可。
這個光是先從沒有熱能的光開始出現的,後來因為人有了冷暖覺,光就有了熱能。
接下來,人的陽神進一步收縮,外面發光的光源向四面八方發射光和熱能,這些光和熱能也是物質即氣體。
當然,這裡說的氣體和後面說的液體、固體都不是我們地球中,而是天界的東西。只是為了方便解釋而直接引用這些名詞。
宇宙間開始布滿氣體,人的陽神也濃縮成氣態(從光音天開始,陽神都是氣態)。人在飛行的過程中,外面的氣態物質會進入人體陽神裡面,並從後面噴出;也可以說是陽神裡的物質和外面的氣體進行了交換,這種交換留給我們人類的就是呼吸。
人不停的移動,氣體交換一直在進行,以至於使人們認為這種氣體交換是必須的,不交換就不行。因此,我們不呼吸是不行的。
在移動過程中,不僅進行氣體交換,人的氣態陽神還會和外面的氣體發生衝撞。人的氣態陽神密度大,而外面的氣體密度小;兩種密度不同的物質因碰撞而會產生振動,人於是就有了捕捉這種振動的第三種感覺能力,這就是聽覺。
此聽覺不僅可感知人自身氣態陽神和外面氣體之間碰撞而產生的振動,還能感知到外面不同物體之間碰撞而產生的振動。外面物體碰撞產生的振動會讓遍布虛空的氣體跟著一起振動,再把振動傳遞到人的陽神氣體當中,所以聽覺比視覺更圓滿。
視覺只能看一個方位,而聽覺是靠氣體的振動來捕捉聲音的。只要有氣體這個媒介,不管從任何方向來的振動都能感知。這個有呼吸和聽覺的天界,就是二禪第一天即少光天。
說到此,你會問:既然呼吸是在二禪第一天就出現了,那為何我們修行時,呼吸要在四禪才會停止呢?
這裡還牽涉到業的問題,還有這個肉身的維持問題。但人體不呼吸是活不了的,你要用陽神催動身體細胞,把人體所有的細胞都進行升級,我們稱之為氣化身體。
其實到了這個程度,身體就直接用皮膚來呼吸了。請注意:不是停止呼吸,而是用皮膚呼吸。 如果是真的停止了呼吸,人馬上就要完蛋了!呵呵!
要知道,達到了四禪以上的人,即使一直泡在水裡都沒事的。這是因為,皮膚不但可以從空氣中吸收氧氣,還能從水中吸收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