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玩每周六會推送一個好玩的科學實驗,希望能給您帶來樂趣,知識與陪伴。向我們分享你的實驗視頻,還有機會領取小禮品哦!
秋季學期開始
小編隊伍也開始了招新
作為老司機的我
肩負起了培養新人的重任
但在將我的畢生絕學
傳授給他們的時候
我卻意外地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新司機A:這個這麼才能跳過去呢?
新司機B:再多儲備一點,一定能成功!
新司機A:我覺得差不多了,都達到這種高度了。
什麼?
我辛辛苦苦地培養
他們竟然要跳槽!
我奪門而入
哎?
原來他們在做這個實驗~
實驗器材
所標杯、塑料瓶、雙面膠、小鋼球、剪刀、木桿
實驗過程
首先在木桿的一端
用雙面膠粘上瓶蓋
然後用剪刀
在塑料瓶的瓶口端
剪出一個漏鬥狀的容器
再把它也粘在
離瓶蓋一定距離的位置
下面有請小鋼球
閃亮登場
哎呀,彈出去了
裝置已完成
來張合影吧
小鋼球看著不遠處的「漏鬥房」
又大又寬敞
還有「落地窗」的庇護
心生羨慕
決定「跳槽」~
哇!
它成功了!
來仔細看看這一過程吧~
原理解說
這個實驗的原理並不複雜,當木桿與地面的夾角在某一範圍內時,木桿會先於小球落地。同時,由於小球在做直線運動,而木桿是在做轉動,相對木桿,小球會有水平方向的移動,所以最終小球會從木桿的頂端落到木桿上的漏鬥中。
實驗模擬裝置圖(單位:m)
這時候會有好奇的讀者問了,這某一範圍究竟是從哪到哪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帶著「中二所永不翻車」的信念,小編開始了對裝置的分析與計算。
湯川教授:おもしろい
為了便於分析,我們需要先做一些簡化處理。由於我們的桌面與木桿之間的摩擦力較大,所以木桿在下落過程中,與桌面接觸的這一端是不會出現滑動的,進而可以將木桿視為在做定軸轉動。同時,我們假定木桿是均勻的,這樣,木桿的質心就在它的對稱中心。這樣,利用剛體轉動的基本規律,我們可以得到木桿下落過程中與桌面夾角的微分方程為:
這個微分方程是無法給出解析解的,所以我們用Matlab進行數值求解。為了便於確定最後的範圍,我們以木桿為參考系,計算出小球相對木桿的運動軌跡。我們針對不同的初始角度,結合實際實驗中的數據進行了計算,結果如下。
夾角為10.0°
夾角為31.0°
夾角為37.6°
夾角為45°
註:以上四張圖中,左側子圖反映了木桿與小球的位置變化情況,紅圈表示小球,黑圈表示漏鬥。右側子圖反映了以木桿為參考系,小球的運動情況。紅色方框表示漏鬥,黑線表示木桿,藍線表示小球的運動軌跡。
從圖中可以看到,對於夾角為10°的情況,小球相對木桿移動的距離不夠高、不夠遠,無法落到漏鬥的範圍內。而對於夾角為45°的情況,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會與漏鬥發生碰撞,也無法落到漏鬥中。經過多次計算後,我們得到可行的夾角範圍大約在31.0°到37.6°。這個角度範圍是與杆長以及漏鬥到小球的距離有關的,所以在參數不同時,需要重新計算角度範圍。
大家還可以思考下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在木桿的觸地端上加上配重,改變了木桿的質心位置,這時需要增加夾角還是減小夾角?
上期回顧
NO.170 愛的魔力轉圈圈,中秋佳節要團圓!Skr~ | 正經玩
01-,的實驗分享如下:
02-Askr Yggdrasills的實驗分享如下:
03-neverever的實驗分享如下:
04-Newton's flaming laser sword的實驗分享如下:
05-tiān的實驗分享如下:
06-馬達橡皮擦的實驗分享如下:
07-夏目漱石的實驗分享如下:
08-小檸檬的實驗分享如下:
09-B.C.的實驗分享如下:
10-廖鑫的實驗分享如下:
11-劉立香的實驗分享如下:
12-毛毛的實驗分享如下:
13-我的世界666的實驗分享如下:
14-五月花(珊)的實驗分享如下:
投票時間於9月25日零點截止
前 兩名將獲得 大師撲克一個
分享贏得紀念品
對於 本期實驗 的投稿
我們將在 下期 進行投票
並為票數最高的 兩位 同學
送去 所標杯一個
投稿方式
投稿時間截止到每周五晚十點。48小時沒有和我們互動的用戶,我們無法給您發送消息。為了防止聯繫不到獲獎用戶的現象發生,請投票最高獲獎後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