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生物標記檢測標準被質疑?

2021-01-16 藥智網

FDA生物標記檢測標準被質疑?

來源:藥智網/一個桃子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認證一度是世界食品、藥品的最高檢測標準。以至於國際很多廠商都以追求獲得FDA認證作為產品品質的最高榮譽和保證。近日,據藥智網記者了解,一項刊登在Nar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匈牙利佩奇大學(UniversityofPécs)醫學院的醫學博士RekaVarnai等人通過研究發現匈牙利產品特性概要(SmPC)更真實、更清晰、臨床相關的藥物基因組信息將加強藥物遺傳學的實施。

藥物基因組學(PGx)是精密醫學(PM)的有效工具之一,研究基因變異所致的不同疾病對藥物的不同反應,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新藥或新的用藥方法。PGx信息可在藥物標籤中提供,通過描述相關基因組標記、基因組變體的功能效應、基於基因型的給藥建議和其他適用的基因組信息,告知醫生或患者不同基因型對藥物的反應。這可以描述臨床反應和藥物暴露的變異性、不良事件風險、基因型特異性給藥、藥物作用機制、多態性藥物靶點和處置基因或試驗設計特徵。

匈牙利佩奇大學醫學院的醫生們對SmPC和FDA相同活性物質的藥物標籤(2019年7月)中的信息進行了比較,從PGx資料庫評估這些生物標記物的作用。在確定的264種FDA批准的藥物中,有195種藥物在匈牙利上市。其中165種藥物包括222個生物標記物的藥物基因組數據。主要是代謝酶(46%)和藥理作用靶點(41%)。最常見的治療領域是腫瘤學(37%),其次是傳染病(12%)和精神病學(9%)。匈牙利SmPC中最常見的生物標記物是CYP2D6、CYP2C19、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ESR、PGS)。通過比較發現匈牙利SmPC對9種腫瘤藥物的規定比FDA更嚴格,治療前必須進行檢測。

圖片來源:PharmacogenomicbiomarkerinformationdifferencesbetweendruglabelsintheUnitedStatesandHungary:implementationfrommedicalpractitionerview

在過去26個月裡,在美國含有PGx信息的藥物數量增加了57%,而在匈牙利為46%。與FDA相比,匈牙利30種(15%)有效活性成分的藥物標籤中完全缺失了20種(10%)的PGx信息(如利多卡因Lidocaine、魯索曲波帕Lusutrombopag、甲哌卡因Mepivacaine等)。這些標籤上沒有PGx生物標記物信息的藥物屬於不同的治療領域(2腫瘤學23%、麻醉學23%、傳染病20%、心臟病學7%、先天性疾病7%、風溼病7%、皮膚病3%、血液學3%、精神病學3%和肺臟學3%)。

研究人員對72個生物標記物(25%)進行檢測,其中66個(92%)屬於腫瘤學領域。在匈牙利藥物標籤中的4個(1%)生物標記被列入測試推薦類別,而在美國是6個(2%)。51個(18%)生物標記物在匈牙利藥物標籤中有信息性PGx數據;在美國,有77個(27%)。然而,在美國藥物基因組學知識庫中的生物標記物也缺失了14個(5%),這表明PGx信息的實現通常相當延遲。匈牙利SmPC中有62個生物標記物(22%)的情況也如此。

根據對比結果,美國在相同的整體質量上對PGx信息的作用進行了評分,但顯著性不同。匈牙利SmPC對腫瘤藥物的要求比美國更嚴格。匈牙利腫瘤藥物治療前的嚴格基因檢測可能是由於這些靶分子的高成本造成的,因此在治療前必須確認療效。在美國PGx檢測的要求或推薦比例在腫瘤學領域高於其他治療領域。值得注意的是,FDA提供了比匈牙利SmPC更適用的劑量修改信息。FDA已經認識到藥物代謝的遺傳差異,臨床相關的藥物與藥物相互作用或基因與藥物相互作用的劑量調整或替代藥物的使用。

考慮到監管機構對在日益全球協調的背景下產生的相同科學數據進行評估,人們預計藥物和診斷法規在各國之間不會有顯著差異。儘管國際監管協調一致,但官方藥物標籤中藥物基因組信息的實施顯示出廣泛的地理多樣性。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以多種方式共同對藥物進行科學評估,以確保藥物基因組戰略在藥物開發的所有階段都得到適當應用。EMA負責歐盟和其他一些國家的集中營銷授權申請。一旦歐盟委員會批准,集中銷售授權在所有歐盟成員國都有效。

參考來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7-019-0123-z

相關焦點

  • 癌症免疫治療成效取決於合適的生物標記檢測
    在日前召開的一個癌症免疫治療論壇上,專家表示,有別於直接針對腫瘤的傳統療法,免疫治療是重新啟動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惡性細胞,癌症患者應接受生物標記檢測,找出更適合自己的免疫治療方案,以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FDA生物標記的腫瘤個性化藥物
    藥物標籤包含基因組生物標記信息,藥物基因組學可實現個性化用藥,本文對腫瘤領域的藥物基因組生物標記相關的個性化藥物進行綜述。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高發性疾病,主要包括乳腺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多種疾病。
  • 南京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多標記檢測系統等設備採購中標公告
    江蘇蘇美達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受南京農業大學的委託,就「植保學院多標記檢測系統等設備採購」項目(項目編號:1749-1840SUMEC366D)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1749-1840SUMEC366D
  • 美國FDA緊急授權:通過唾液樣本檢測新冠病毒
    目前,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標準」,而核酸檢測的樣本通常是用拭子在鼻腔深處和咽喉部位進行採集。羅格斯大學表示,相比目前的鼻咽拭子檢測方法,唾液收集方法適用於更廣泛的人群篩查。採用唾液測試意味著人們只需要將唾液吐入試管,而不用將拭子深入鼻腔來獲取樣本,後者通常很痛苦,且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測試非常有限[3]。
  • xCELLigence系統—無標記生物檢測新技術
    目前,大部分細胞檢測依然採用傳統的"終點法",僅僅給實驗定格了一個最終結果,而且經常需要標記和破壞細胞。然而,細胞是活體,其生物學和細胞進程是動態而非靜態的,導致了當前細胞分析法的最大限制。因此,為了更充分的了解和測量生物學和細胞進程,應當使用一種非侵入性的系統,來記錄細胞應答某些刺激(如藥物處理或某種生長因子刺激)時所產生的動態變化。
  • 重磅發布 |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
    在本次大會上,重磅發布了國內第一個《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專家共識》,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繆麗燕副院長代表全體共識專家作了發布與解讀,部分共識專家汪秀琴處長、許重遠主任等出席現場發布會。現將全文網絡首發如下: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藥物物質平衡及生物轉化臨床研究是闡明藥物人體內代謝及排洩特徵的金標準[1]。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同位素標記毒品標準物質研製獲得技術性突破
    同位素標記毒品標準物質是毒情監測及痕量毒品及相關代謝物檢測中不可或缺的內標物。我國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存在進口周期長,價格高,供應不穩定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毒品標準物質實驗室在防疫輪換上班期間,每天堅持到崗,加班加點地對同位素標記毒品標準物質的合成開展技術攻關。
  • 加拿大研究員發現檢測血液中癌症生物標記新方法
    原標題:加拿大研究員發現檢測血液中癌症生物標記新方法  據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誌報導,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檢測人體血液中癌症生物標記物的新方法:利用肽核酸鉗及納米微電子晶片檢測游離核酸。   核酸可分為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通常位於細胞內,但有時也能在循環血液中找到。
  •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體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
    可拉伸的氣體傳感器,用於檢測人類和有毒環境中的生物標記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對納米材料,傳感器設計和製造方法的新理解可以幫助開發可拉伸,可穿戴的氣體傳感器,以監測人體中的氣態生物標誌物和暴露環境中的有毒氣體。
  • 有機質含量超100%引發標準質疑
    檢測方法存缺陷原料構成須限定   有機質含量超100%引發標準質疑    □ 本報記者 朱祝何根據行業標準《有機肥料》(NY525-2012)規定,有機質的質量分數(以烘乾基計)應≥45%。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肥料業界人士表示,檢測時,出現了有機質含量超過100%的有機肥,由此引發業界對於《有機肥料》標準的質疑,甚至有專家直言,「標準有很多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地方。」
  • 顏光濤教授:標記免疫、基因測序、生物大數據助力精準診斷
    藥明康德:您是標記免疫分析技術的專家,那麼首先請給我們讀者介紹一下標記免疫分析技術。目前其主要應用在哪些疾病領域?  顏光濤教授:標記免疫技術是以抗體為中心的檢測技術,通過標記物標記抗體或抗原進行抗原、抗體的反應。目前,標記物已從單一核素髮展到同位素、螢光素、酶發光劑、化學發光、量子點、膠體金和銀、微粒子與納米粒子等。
  • GB/T19277生物降解性檢測標準及方法
    生物降解性測試,GB/T19277生物降解必須由具備專業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這樣出具的檢測報告合法有效。為此記者走訪了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飛凡檢測。 本報訊 記者 張二象 飛凡檢測是國家認可的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可根據不同的產品和檢測標準,完成生物降解試驗,在材料測試領域擁有專業的技術和團隊,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生物降解性評估服務,並出具用於備案具有GLP資質的全檢測報告。
  • Y染色體父系遺傳標記檢測是什麼技術?
    據悉,此次命案告破關鍵是嫌犯一名涉及其他案件的親屬被警方提取DNA檢材,利用Y-STR檢測技術,經與28年前保存的"3·24"案相關物證上所提取DNA檢材進行Y染色體比較,最終鎖定了嫌犯。★★★父系遺傳標記指明破案方向"其實,DNA-Y染色體檢驗並不是新技術,在親子鑑定中已經應用很多年。
  • 聯合代謝物標記策略用於檢測細菌指紋
    考慮到微生物與疾病的密切關係,微生物的檢測方法對於理解微生物與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進一步疾病檢測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基因組測序、蛋白質質譜檢測和螢光原位雜交技術是最常用的三種微生物檢測技術。基因組測序和蛋白質質譜檢測技術雖然具有高通量的優點,但成本高、操作複雜等缺點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其廣泛應用。
  • FDA食品接觸材料檢測標準有哪些?
    美國FDA測試標準對食品和藥品進行監管和測試,美國是高度發達的,對食品接觸材料的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藝的要求都相當的嚴格。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不鏽鋼碗、塑料飯盒,進入美國市場之前都需要進行FDA測試,FDA認證對食品接觸材料的測試標準非常嚴格,對於不同的產品具體執行的測試標準不同。
  • 我國生物製品中殘餘DNA檢測標準與技術
    2010年版中國藥典附錄收錄了DNA 探針雜交法和螢光染料法作為殘餘DNA檢測方法。以地高辛標記斑點雜交法為代表的DNA雜交法因為操作複雜,耗時較長,且只能半定量,在2014年美國藥典修訂版徵詢意見稿中( PF40(2))中已經被剔除。
  • 福建物構所稀土上轉換螢光生物標記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與傳統的分子螢光標記材料(如螢光染料)相比,稀土上轉換納米發光材料不僅化學穩定性高、螢光壽命長、潛在生物毒性低,而且由於採用近紅外光源激發具有較大的光穿透深度、無生物組織自螢光以及對生物組織幾乎無損傷等顯著優點,在螢光生物檢測和成像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衛健委稱國產虹鱒未檢出寄生蟲遭質疑:樣本少、未檢測絛蟲
    但該文仍令虹鱒「入籍」三文魚事件波瀾再起,從業內人士到普通網友,均對其中的樣品來源、檢測方法等關鍵內容提出質疑。9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稱衛健委)在官網發布《水產品相關問題回復》一文。不少網友也認為,63份國產虹鱒的樣本數量太少,即便檢測結果顯示無寄生蟲也不能說明問題,該批次檢測無寄生蟲不代表以後無寄生蟲。也有網友對此次檢測的目的及檢測機構與三文魚團體標準制定方的關係提出質疑。針對評估中心上述監測的三類寄生蟲中的華支睪吸蟲囊蚴,澎湃新聞諮詢了專業人士。
  • 計程車壓力表檢測費140元引質疑 將測算檢測成本
    近日,華商報就計程車司機對新增氣瓶壓力表強檢項目,一年檢測兩次,每次140元檢測費存疑一事進行了連續報導。昨日,省質監局回應質疑,稱將協商省物價局對此檢定費標準進行成本測算。  >>回應質疑1  氣瓶壓力表到底要不要強檢?
  • 實驗室日常檢測常用標準大全
    實驗室日常檢測常用標準大全,太全面了,值得收藏備用!GB/T15724-2008 實驗室玻璃儀器 燒杯   GB/T15725.4-1995 實驗室玻璃儀器 雙口、三口球形圓底燒瓶   GB/T15725.6-1995 實驗室玻璃儀器 磨口燒瓶   GB/T21784.2-2008 實驗室玻璃器皿 通用型密度計 第2部分試驗方法和使用   GB/T28214-2011 實驗室玻璃儀器 吸量管顏色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