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2017-07-03 08:27:23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2017年07月03日 08:27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科技日報北京7月2日電 (記者房琳琳)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了一項最新研究,提醒頭戴式腦電波監測耳機(EEG)用戶,黑客可以通過檢測其腦電波來猜測密碼。

  EEG耳機允許用戶僅用大腦就能控制機器人玩具或玩視頻遊戲,市場上只有少數這樣的產品,價格從150美元到800美元不等。這些新興腦機接口設備雖然為普通用戶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但不可否認隨之產生的重大安全隱患。

  現在,來自美國阿拉巴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團隊的研究發現,一名在佩戴EEG耳機時暫停視頻遊戲並登錄銀行帳戶的玩家,有遭受惡意軟體程序竊取密碼或其他敏感數據的風險。研究團隊使用了目前在線消費者使用的一種EEG耳機,和一種用於科學研究的臨床級腦電波監測耳機,以證明惡意軟體程序可以輕易「竊取」用戶的腦電波。

  用戶在打字時,視覺處理與手、眼和頭部等肌肉運動的對應模式,首先被耳機捕獲;接下來,12個人將一系列隨機生成的密碼輸入到文本框內,就像他們日常登錄網絡帳戶那樣操作,以便軟體接下來學習用戶打字時對應的腦電波規律。

  在真實世界中,黑客可以通過請求用戶輸入預定義的一組數字來促成惡意程序需要的訓練步驟,以便在短暫休息後不斷重啟遊戲,類似於在登錄網站時讓用戶輸入隨機密碼通過驗證的方式。

  團隊發現,在用戶僅輸入200個字符後,惡意程序中的算法就可能通過監視記錄下來的EEG數據,對用戶即將輸入的新字符進行有針對性的猜測,這一過程能增加惡意程序猜中密碼的機率。

  研究人員認為,鑑於EEG耳機日益普及且用途廣泛,分析與之相關的潛在的隱私安全風險非常重要,提前防範能幫助用戶提高對風險的認識,並開發防止惡意軟體攻擊的可行解決方案,如在佩戴EEG耳機的用戶輸入密碼時插入噪音片段等。

  總編輯圈點

  萬物互聯到一定程度,必將出現人機互聯。好處不必多說,問題在於,我們已經在虛擬世界暴露了自己姓甚名誰,愛買什麼衣服,點什麼外賣,難道還要把自己的腦電波公之於人?長遠去看,網絡世界對個人隱私的步步緊逼,終將挑戰人之作為個體所需要的心理空間。因為,既然是個體,就必然需要獨特的、不與他人分享的東西。所以是否可以預言,未來整個世界互聯到極致,還會出現專門庇護人們不被互聯,從而享受自己隱私的技術?

相關焦點

  • 機關算盡:黑客通過手機傾斜角度能猜出密碼
    有研究表明,黑客可以通過用戶輸入手機密碼時傾斜手機的角度猜出用戶密碼。英國當地時間4月11日,《衛報》報導稱,紐卡斯爾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團隊研究出一種可以猜出用戶手機密碼的方法:他們通過獲取用戶智慧型手機的內置陀螺儀裝置所收集信息,首次嘗試就能猜中密碼的概率高達70%,嘗試5次的命中率就達到了100%。這種理論上的黑客行為主要利用了智慧型手機的一個漏洞,即移動端瀏覽器應用會要求手機與其分享數據。
  • 男子收到"黑客"勒索郵件 提醒:及時更換帳號密碼
    南國都市報1月7日訊 (記者 石祖波)7日,海口市民吳先生向記者反映稱,他常用的QQ郵箱近日莫名收到一封全英文版的敲詐勒索郵件,發件人自稱是一名境外黑客,通過病毒竊取了他的帳戶密碼,威脅48小時內向對方「比特幣錢包」轉款2000美元,否則,就將其個人隱私文件公布於眾。
  • 線上遊戲竊取者變種病毒偷取網遊密碼
    據瑞星全球反病毒監測網介紹,今日(2008年9月14日)有一個病毒特別值得注意,它是:「線上遊戲竊取者變種QAA(Trojan.PSW.Win32.GameOL.qaa)」病毒。這是個偷取遊戲密碼的病毒,它會注入到系統Explorer.Exe進程中,查找遊戲進程,竊取遊戲密碼後發送給黑客指定的網址。
  • 遊戲竊取者變種病毒可盜取用戶網遊信息
    本周有病毒值得注意,它是:「線上遊戲竊取者變種LUF(Trojan.PSW.Win32.GameOL.luf)」病毒。該病毒會竊取用戶網遊帳號、密碼等信息,使玩家蒙受損失。
  • 懷疑大陸黑客竊取臺灣半導體機密,理由:工作時間996
    CyCraft的研究人員查德·達菲(Chad Duffy)指出,在2018年及2019年於新竹科學園區,發現幾起針對半導體業者的網絡攻擊事件,而且懷疑相關攻擊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黑客集團,不管是初期發現的攻擊或是隨後接獲的響應,都顯示它們採用了類似的策略、技術,以及客制化的惡意軟體,因此判斷至少有7家半導體業者曾被同一黑客集團鎖定,且目的都是為了竊取機密信息。
  • 「大腦黑客」:腦電波出賣你的銀行卡號
    黑客進入你的大腦」劫持「這些美好的記憶,並威脅說,如果你不支付贖金,他們就會刪除這些甜蜜記憶。這聽起來可能很科幻,但這些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現實。想像一下,一名黑客(hacker)闖入了一位帕金森症患者的神經刺激器,篡改設置,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思想和行為,甚至導致暫時的癱瘓。黑客還可能威脅說,如果沒有向某人支付金錢,他們就會刪除或覆蓋該人的記憶——也許通過黑暗網絡(the dark web)。
  • 智能手錶和手環都能洩露銀行卡密碼
    7月8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研究人員近日警告說,現在流行的智能手錶手環會洩露用戶的密碼。他們表示,通過入侵可穿戴設備的運動傳感器,用戶輸入密碼時的手勢可以被記錄,黑客便可以搜集到軌跡信息,猜出用戶輸入的數字,然後盜取ATM密碼。這聽上去是不是很可怕?
  • 基於腦電波創作新音樂 AI耳機可改善聽眾情緒
    據日媒報導,日本一支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裝置——人工智慧耳機,能夠跟蹤聽眾的情感狀態,創造出為聽眾量身定製的音樂,從而改善聽眾的情緒,激發新的情緒。  該研究團隊得到了日本大阪大學創新中心項目的支持與合作,其開發的AI能夠檢測用戶的大腦狀態,並通過音樂來刺激它,從而讓聽眾產生新的情緒。
  • Melomind耳機:最懂你的腦電波
    在2015國際消費電子展上,這款外觀獨特的Melomind耳機一發布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myBrain公司推出的這款產品看起來有點像頭盔,主體部分有四根突出的電焊條,能夠測量你的腦電波,就像醫院幹的那樣。唯一的不同是,它會把測量到的數據傳輸到所匹配的App上來,進而判斷用戶需要哪種定製音樂來放鬆身心。
  • 黑客利用聲納原理:通過人耳聽不見的聲音破解智慧型手機
    根據研究人員介紹,這種「SonarSnoop」攻擊能夠將攻擊者的解鎖操作次數減少70%,在人們不知情的條件下執行黑客入侵。在信息安全領域,「旁道攻擊(side-channel attack)」是指一種黑客行為,其無需利用目標程序中的安全缺陷、亦不必直接訪問目標信息。
  • 分享15個常見電腦黑客常用術語 附詳細介紹
    分享15個常見的電腦黑客常用術語,詳細介紹這些黑客術語是什麼意思,黑客術語基礎,黑客專業術語大全,為非法目的進行黑客攻擊的人,通常是為了經濟利益。他們進入安全網絡以銷毀,贖回,修改或竊取數據,或使網絡無法用於授權用戶。
  • 「腦紋」比指紋和傳統密碼更安全
    原標題:「腦紋」比指紋和傳統密碼更安全   科技日報北京6月5日電 (記者王小龍)「需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或特殊字符,長度至少8位……」,在網站註冊新用戶或設置網銀密碼時,每每看到這樣的提示就讓人頭疼不已——強密碼雖好,可實在記不住!
  • NeuroHz:如何通過腦電波對產婦抑鬱症進行音樂治療? | 創業
    NeuroHz 是一個基於智能耳機採集腦電波數據,給用戶生成個性化治療音樂的健康服務平臺。用戶戴上該智能耳機,其就可通過腦電波數據反饋,檢測到自己的情緒,從而推薦最合適的治療音樂,通俗的來講就是意念的反饋。祝文偉解釋道,意念是人腦思維時產生的生物腦電波,是大腦在活動時,由神經元同步發生突觸後的電位總和形成的。
  • 腦電波有望成新型密碼
    腦電波有望成新型密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6.09 星期二     據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黃)美國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即使是閱讀同樣的內容,每個人的腦電波特徵都不一樣。
  • 線上遊戲竊取者病毒注入Explorer.exe中偷竊
    據瑞星全球反病毒監測網介紹,今日(2008年7月14日)有一個病毒特別值得注意,它是:「線上遊戲竊取者變種ODT(Trojan.PSW.Win32.GameOL. odt)」病毒。這是個偷取遊戲密碼的病毒,它會注入到系統Explorer.Exe進程中,查找遊戲進程,竊取遊戲密碼後發送給黑客指定的網址。
  • [圖]可以用腦電波控制音樂的耳機
    Neurowear 公司發明的這個耳機,可以讓你用腦電波來控制音樂,例如暫停、上一首、下一首什麼的。看上去,貌似比線控會更加方便?!因為本人從未試過腦電波玩具,完全不知道這類東東,控制起來到底是怎樣?
  • 黑客劫持路由器DNS分發銀行木馬 目標瞄準中日韓等國智慧型手機用戶
    來自卡巴斯基實驗室的安全研究人員在本周一發出警告稱,一場由網絡黑客導演的惡意活動正在上演。其目的在於通過劫持路由器DNS來分發Android銀行惡意軟體,以竊取受害者的敏感信息、登錄憑證和雙重身份驗證碼。
  • 這個腦電波耳機表示不服
    Mindset 內置 5 個腦電波傳感器,當你將它戴在頭上的時候,它會通過頭皮等部位監測出來的腦電波信號。當你精神焦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它會通過在耳機中的聲音提示,告訴你應該注意精力。另外,耳機內置 800mAh 的電池,能連續使用 8 小時,充電則可通過 USB-C 進行,對大多數人來講,這個成績還是不錯的。不過,一想到這個耳機需要監測頭皮,總會感覺它戴在頭上不很舒服,也許會讓一些人在意。 功能越來越多的耳機是我們想要的嗎?
  • 黑客可利用PC風扇振動竊取數據
    在過去的研究中,Ben-Gurion大學的網絡安全研究中心的Guri及其團隊表明,攻擊者可以使用多種技術從安全系統中竊取數據,例如:LED-it-Go-通過HDD的活動LED從氣隙系統中提取數據USBee-強制USB連接器的數據總線發出電磁輻射,該電磁輻射可用於洩漏數據
  • 黑客揭秘!騙子如何拿到你的卡號和密碼
    2015年他創建了安全公司白帽匯,專門提供威脅情報,用以對抗用戶信息洩露、網絡詐騙等黑產。之所以說他是草根,主要因為他的「辦案」手法異常接地氣:通過白帽匯,把上千個白帽子(白帽子,就是心地善良,從事安全行業的黑客)作為「眼線」撒到黑色產業內部,通過這種「地下工作」實時掌握黑客們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