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波有望成新型密碼

2021-01-17 青島晚報電子報
腦電波有望成新型密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6.09 星期二

    據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黃)美國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即使是閱讀同樣的內容,每個人的腦電波特徵都不一樣。研究人員認為,「刷腦電波」作為一種新的生物識別技術,未來有望代替密碼。
    美國賓厄姆頓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神經計算學》雜誌上報告說,讓志願者閱讀一些常見的縮略詞如FBI或DVD等,同時測量他們大腦中與閱讀和認識詞語有關部位的腦電波。研究人員發現,即便是讀同一個詞,每個人的腦電波特徵都不一樣。
    研究人員因此認為,可以用這種「刷腦電波」的方法來代替密碼。試驗顯示,其準確率已可達94%,說明有實用潛力。
    與其餘生物識別技術相比,刷腦電波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盜刷難度非常大。指紋、虹膜現在都能偽造,而依靠腦電波識別,本人不配合的話怎麼都沒法盜刷。

-

相關焦點

  • 新型登錄方式「意念密碼」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約翰·莊(John Chuang)表示「意念密碼就像其他密碼一樣你可以把任何一個場景想像成密碼比如你可以想像你得孩子在玩耍,你在遛你的狗很簡單也很方便」。不同類型的神經元群體分別控制著移動,思想,感覺錯綜複雜的電信號往來不絕這種電活動科學家稱為「腦電波」。
  • 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2017-07-03 08:(EEG)用戶,黑客可以通過檢測其腦電波來猜測密碼。
  • 腦電波翻譯成文字,正確率達97%,會「讀心術」的機器人多可怕
    而更厲害的讀心術者還能將自己的腦電波傳播給他人,做到即使不用開口說話,也能將自己的心聲直接傳遞到對方的大腦裡。讀心術確實是一項非常讓人憧憬的技術,而最近,科學家公布了最新一項研究表示,可以讀取人類腦電波的機器人已經出現,且經過測試和調整,該機器人的準確率已高達百分之97。
  • 科學家研發腦電波解鎖智慧型手機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現在市面上的智慧型手機基本都採用了指紋解鎖或密碼解鎖,這兩種方法相對而言也比較快捷方便。那麼有沒有更先進的解鎖方法呢?據科技資訊網站Ubergizmo 5月20日報導,《新科學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稱,腦電波解鎖有可能會成為一種新型解鎖方式。
  • 阿凡達電影場景成現實?清華研發用腦電波控制機器
    腦袋接上外部儀器,就可以通過腦電波來控制機器。這種只在科幻大片裡出現的場景,如今在科學工作者的努力下正逐漸變成現實。不久前結束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場用腦電波打字的比賽就讓觀眾感到神奇不已。比賽所採用的,是清華大學研發的「腦機接口」技術。作為中國腦科學計劃的一部分,以腦機接口為基礎的相關研究成果,未來也將有望運用在助老助殘等多種場景之中。
  • 「腦紋」比指紋和傳統密碼更安全
    原標題:「腦紋」比指紋和傳統密碼更安全   科技日報北京6月5日電 (記者王小龍)「需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或特殊字符,長度至少8位……」,在網站註冊新用戶或設置網銀密碼時,每每看到這樣的提示就讓人頭疼不已——強密碼雖好,可實在記不住!
  • 由腦電波控制的輪椅問世
    阿根廷科研人員日前結合自動化控制和大腦神經學,研製出一種新型輪椅,它能根據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指令完成移動任務。據阿根廷《號角報》2日報導,大腦由神經元組成,當人腦產生意念活動時,相關神經元會依次放電,當這種電荷到達頭皮後,可被事先貼在頭部的電極及解析裝置轉化為腦電波。
  • 華裔科學家成功解碼腦電波什麼情況 什麼是腦電波有什麼用
    通過解碼與人類下頜、喉頭、嘴唇和舌頭動作,相關的腦電波信號,合成想表達的語言。這項腦機接口技術有望讓喪失語言能力的人每分鐘輸出150單詞,接近正常人水平。類似「讀心術成」或「讀腦術」成為可能!什麼是腦電波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種使用電生理指標記錄大腦活動得方法,大腦在活動時,
  • 霍金有望藉助腦電波翻譯器「說話」
    這款裝置能夠捕獲霍金的腦電波而後傳給電腦進行分析。iBrain實際上是一個黑色頭帶,裡面裝有一系列神經傳導物質。測試時,科學家要求霍金想像自己將右手握成球形。這一動作能夠形成一種信號,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夠將這種信號「翻譯」成字母、詞彙和句子。30年前,霍金因運動神經元疾病失去了語言功能。這種可怕的疾病蹂躪著他的身體,削弱他的肌肉。
  • 人臉和聲紋識別也過時了,你聽過腦電波識別嗎?
    這是因為傳統的保密方法,比如PIN碼或密碼,都很容易被盜取。例如,巴克萊銀行(Barclays)已經引進了「TouchID」指紋掃描儀,客戶可以通過手機上的指紋掃描儀登錄網上銀行。然而,這也不是萬無一失的,這種基於生物識別技術的密碼也是有可能被破解的。所有的指紋都可以偽造。此外,有實驗驗證,用玻璃紙膠帶從玻璃上沾取的指紋印記,可以用來製作假冒指紋。
  • 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
    測試腦電波這一在醫療領域和研究領域常用的技術手段,由於科幻電影的炫染總是讓人感覺無比神秘。那麼什麼是腦電波,它可以被探測解讀嗎?神經元的活動形成了腦電波儘管幻想腦部「呲呲」放電會顯得古怪滑稽,但腦電波確實存在。之所以難以察覺,是因為它的強度最高只有200微伏。
  • 三星考慮用駕駛員腦電波 訓練自動駕駛AI裝置
    來源: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韓國三星(Samsung)公司申請了一項新型自動駕駛員培訓模型專利,該公司希望繼續在自動駕駛領域實現發展。此外,三星明確指出包括使用眼球跟蹤和腦電波心電圖測量方法,由耳機收集到的指標,此方法與醫療中常見的測量心電圖(EKG/ECG)和腦電波(EEG)採取的方法類似。三星對該設備的描述表明,心電圖信息將用於評估駕駛環境和危險駕駛環境的變化以及其他指標。然而,該指標也與駕駛員使用轉向信號燈、操縱汽車喇叭、音響以及其他工具進行結合,以便建立駕駛習慣模式,並不斷改進。
  • 腦電波智能輪椅首次亮相:用意念控制輪椅
    北京市殘聯表示,本市最新修訂的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管理辦法有望於年內出臺,新辦法將調高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標準,並將60歲以上老人納入補貼人群,實現殘疾人群全覆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發的「腦電波電動輪椅」非常特別,看上去和科學家霍金使用的輪椅外觀相似。操作者坐在輪椅上,頭部戴上一個像章魚一樣的腦電波採集器,其通過藍牙裝置和安裝在輪椅前的一臺平板電腦相連接。操作者只要在腦子中想一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採集器就會將這些不同的腦電波採集起來,輸入電腦的軟體,進行記錄識別。大約經過10分鐘左右的訓練識別後,操作者就可以用意念來控制輪椅的方向。
  • 腦電波控制萬物 奇幻腦科學之旅
    本文作者,就在近期訪問一家腦電波高科技應用公司時,通過腦電波的測試和體驗,揭開了一部分腦電波如何指揮人的自主意念,在大腦皮層、網際網路、伺服器、機器人之間自由穿梭的秘密,描述了腦電波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並對人機互動的未來做了大膽的猜想。日前,我剛剛訪問了一家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瑞爾特傳感器之家 發表於 2020-11-23 11:48:35   2、日本研發膏藥式腦電波醫療傳感器   日本大阪大學的科研團隊於2016年8月17日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如同「降溫貼」一般,可以貼在額頭上使用的膏藥式腦電波傳感器,能夠幫助人們實時觀察大腦狀態。   實驗證實,這款膏藥式腦電波傳感器能夠對睡眠中的腦電波進行無線測量,精確水平與大型醫療設備基本持平。
  • 睡眠中的綿羊或有望幫助研究人類大腦疾病!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eNeuro上題為「Characterising Sleep Spindles in Sheep」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睡眠的綿羊或許就能提供研究人類大腦疾病的新型策略。
  • 你知道腦電波嗎? 腦電波是什麼鬼?
    你知道腦電波嗎? 腦電波是什麼鬼?時間:2016-12-01 11:04   來源:百度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知道腦電波嗎? 腦電波是什麼鬼?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知道,人腦工作時會產生自己的腦電波,可用電子掃描儀檢測出,至少有四個重要的波段。
  • 科學「讀心術」,當腦電波掃描圖遇到人工智慧
    下圖為德國波恩大學一名女子正在進行腦電波掃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只要掃描人們的腦電波,就能知道每個人的喜好等信息。研究團隊希望直接以腦電波的反應,以取代鍵盤、滑鼠輸入,「大腦外判」亦因而得名。團隊決定以簡單而明確的面孔識別任務開始相關研究。在實驗中,30 名志願者獲邀觀看計算機屏幕上的人臉,然後團隊指引他們在腦海中為其加上簡單標記,例如:眼前的人金髮還是深色頭髮?正在微笑還是面無表情?
  • 神經營銷學興起 腦電波數據或成商品出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專家預測稱,基於腦電波信號的信息作為新興的「神經營銷學」將異軍突起,其應用程式和相關產品將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 專家表示——腦電波讀出容易...
    腦電波大致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電波對應不同的大腦狀態。儘管不同的腦電波大致有一個代表的方向,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事實上,腦電信號的破譯工作目前仍是一片「藍海」。   前不久,浙江某小學為學生佩戴「智能頭環」檢測腦電波以判斷其注意力是否集中的事件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