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伸:通常只運動環節在矢狀面內繞冠狀軸進行的運動。一般關節向前運動為屈 ,向後運動為伸。
2、外展/內收:指運動關節在冠狀面內繞矢狀軸進行的運動。使運動環節離開正中面 的運動為外展,反之為內收。
3、細胞:由原生質組成,是構成人體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單位。由細胞膜、 細胞質、細胞核構成。
4、細胞間質:是由細胞產生的非細胞物質,位於細胞與細胞之間。(主要由基質和纖維 組成。它參與構成細胞生存的微環境,起支持、聯絡、營養和保護細胞的作用。)
5、染色質:是細胞分裂間期時細胞核內分布不甚均勻、易被鹼性染料著色的物質,主要由 核酸和蛋白質組成。它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6、染色體:是染色質在細胞分裂期的表現形式。
7、骨骺:是長骨兩端膨大部分。
8、骨連結:骨與骨之間借纖維結締組織、軟骨組織或骨組織相連結稱骨連結(可分為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
9、關節面:是參與組成關節各相關骨的接觸面(一般多為一凸一凹,凸者為關節頭,凹者為關節窩)。
10、動脈:是運送血液離心的血管。
11、靜脈:是引導血液回心的血管。
12、頸動脈竇:是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部的膨大部分,是壓力感受器。
13、胸導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始於膨大乳糜池,匯入左靜脈角。胸導管引流全身3/4部位的淋巴。
14、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動的形態學基礎,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元、中樞、傳出神經元和 效應器構成。
15、感覺傳導通路: 周圍感受器接受內、外環境的刺激,將其轉化為神經衝動,沿傳入神經元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內,最後到達大腦皮質,產生感覺,此過程稱感覺傳導通路。
16、感覺器官:是感受器及其附屬結構的總稱,是機體接受刺激的裝置。
17、感受器:主要指能感受某種刺激而產生興奮的結構,它們廣泛分布於機體各部,其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