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剔除行星行列的「冥王星」淺談科學認知的發展過程

2020-09-05 生命and科學

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一度被認為具有九大行星,他們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和冥王星Pluto,而2006年8月24日之後,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行列被稱為矮行星。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冥王星不再是行星而是矮行星了呢?下面從科學認知的角度來談一談。

「冥王星」的發現

讓時間倒退回1930年之前,那時的人們也只認為太陽系存在「八大行星」和現在是一樣的。其實早在19世紀人們就注意到,最外側的海王星軌道實際觀測情況和力學計算出的結果不一致,推測其外側還有其他行星在幹擾海王星的軌道。天文學家將其暫定名為「X行星」,1930年通過兩張模糊照片的對比發現一個移動的天體,這個天體於當年被命名為「冥王星」。

冥王星的參數與特點

儘管冥王星被迅速人們認可後,但很多天文學家都懷疑他並不是「X行星」,按照引力推算,冥王星的質量和地球相當。隨後後來的觀測和研究,實際上冥王星質量只有1.3*10^22千克,相當於地球的0.218%,只有月球的質量的六分之一多一點。體積方面只有地球的0.59%,月球體積的三分之一。

有意思的是,冥王星的軌道離心率及傾角皆較高,近日點為30天文單位(44億公裡),遠日點為49天文單位(74億公裡),而海王星軌道是30.6個天文單位,這就造成了,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這段時間,冥王星就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

已知冥王星有5科衛星,冥衛一、冥衛二、冥衛三、冥衛四、冥衛五。其中冥衛一Charon,又成為卡戎。其質量約為冥王星的十分之一。和地月系統不同之處在於,實際上很多人認為冥衛一與冥王星組成了雙星系統,因為他們的運動軌跡如下,並且這個系統的中心位於冥王星之外。他們的運動方式其實是類似於下面的形式。

新的發現使得人們意識到行星定義應該被更新

通常我們認為行星圍繞太陽公轉,衛星圍繞行星公轉。按照這個定義,冥王星確實可以稱為行星。但是從2000年以後人們在冥王星和海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又發現了幾個星體,他們特點就是與冥王星相近,甚至早期認為比冥王星還要大。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星體是不是應該也是行星,因為他們也是圍繞太陽公轉?

對冥王星確實分類的迴響和辯論,幾乎與穀神星於1801年被發現後就開始討論的如出一輒。當時天文學家立即宣布這個小天體就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行星」。不過在4年之內,他們又發現了2顆更小的天體有著相似的軌道。到了1851年,被稱為「行星」的天體已經增加為23顆,並且很明顯的還有數百顆或更多的天體會被發現。天文學家於是對它們進行編目,並開始稱它們是小行星,而不再是「行星」。

行星重新定義與矮行星概念的提出

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8月24日通過的行星重定義中,行星需要完全符合下列的三項原則:

  • 圍繞一顆恆星或者恆星遺蹟公轉。
  • 質量足夠去產生一定的引力,能克服剛體力使自己保持接近球體的形狀。
  • 能清除軌道附近的天體(使它們變成衛星,或圍繞拉格朗日點公轉)。

符合以上原則的指定天體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共八顆。

如果不符合第三項原則,但不屬於衛星的天體,則列入矮行星之列。當時有穀神星、冥王星及鬩神星,之後又有鳥神星與妊神星歸屬於矮行星。

行星的重新定義與科學

冥王星的公轉周期是247.68年,冥王星從發現,命名,到成為行星,最後又被剔除的行星行列成為矮行星,命運如此多變,實際上,冥王星還沒有完成繞太陽一周。

實際上在1930到2006的76年裡,科學技術本身發生了巨大的進步,更多天文觀測儀器如哈勃望遠鏡,甚至人類的太空飛行器路過冥王星附近,這比1930年代僅僅通過2個照片對比得出的結論先進太多。

科學有一個特點就是可證偽性,當有新的事實被發現,是可以推翻原有的結論,對於冥王星的矮行星定位恰好就是可證偽性的最經典的例子。不具備可證偽性的,通常都不是科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而同為小質量天體的水星卻不會?
    眾所周知,太陽系原本是擁有九大行星的,而在2006年的時候,本作為銀河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卻被IAU(國際天文聯合會)請出了行星行列。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請出行星行列呢?為什麼與冥王星同為小質量天體的水星卻不會被IAU請出行星行列呢?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是因為它不符合天文學們對行星的最新定義!冥王星的行星命運就是這麼離奇,人們一開始在強烈的湊夠九大行星的願望中,把它列入了行星的行列,是當時轟動一時的科學新聞。這讓科學家們非常為難,這些新發現的天體難道都要算作太陽系的行星嗎?不過在1998年就有天文學家們提議冥王星不應該屬於行星行列,當時這個提議沒有被認可!到了2006年,在柯伊伯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矮行星,比如鬩神星和鳥神星,尤其是鬩神星,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大,所以天文學家們重新定義了行星的幾大要素,而冥王星也因為不滿足行星的定義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
  • 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錯在哪兒啦?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局?在很早以前,人們認為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這當中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其中,在1930年,科學家克萊德·湯博首先發現了冥王星,並把冥王星當成是第九大行星。不過,到了上世紀的90年代,科學家在柯伊伯帶發現了很多質量和冥王星差不多的天體,這直接威脅到了冥王星的地位。2005年,科學家甚至發現了比冥王星質量還要大的鬩神星。
  • 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從冥王星的浮沉窺探科學的進步
    這個改變意味著全世界的教科書,各種天文館、科技館和自然博物館都需要改變關於行星的介紹,就是我們作為普通人都要改變觀念——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了。這不是說冥王星不存在了,它還老老實實按照原來的軌道在運行,只不過是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更多類似於冥王星的星體。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行星行列,太陽系定義行星的標準是什麼
    太陽系如此浩瀚,但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八顆行星位列其中。曾幾何時,冥王星作為第九顆行星被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的青睞。但後來,冥王星還是被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海王星和天王星,太陽擁有八大行星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可是在十幾年前,太陽系其實是存在九大行星的,其中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那顆行星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呢?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有4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冥王星的體積實在太小了。
  • 冥王星到底為啥被踢出行星行列?看完它有多可怕,才明白踢得不冤
    ,給人一種非常陰冷肅殺的感覺,那麼冥王星到底為啥會被踢出行星的行列,看完它有多可怕,才明白被踢的不冤。九大行星,而現在卻僅僅只剩八大了,這主要是因為在十幾年前學界才修訂了行星的概念,並且通過這一次修訂會議,將冥王星成功踢出了太陽系行星的行列。
  • 被天文學家除名的冥王星,還有機會重回「九大行星」行列嗎?
    人類對於大行星已經做了新的定義,冥王星永遠都不再可能回到大行星的陣列,就說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如果冥王星回歸九大行星之一,那麼柯伊伯帶中其他和冥王星類似的天體就是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第十一顆行星………冥王星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屬於矮行星的陣容。
  • 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了出去,這是因為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並不符合行星的標準,當然這個標準也是在科學家決定提出冥王星後才規定的。為什麼冥王星被列為行星,在之後又被移除,這個被命名為「冥王」的星體,到底有多可怕?當然,在冥王星被發現和原本估算的大小不符合後,就有一些學者提出是否應該把冥王星移除行星行列,但是一直爭執不休,直到2006年8月24日,科學家才正式投票提議把冥王星移除,並且為冥王星這樣的行星提出了一個新概念「矮行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會員到期了?
    導讀:早在筆者高中時代,冥王星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甚至還有著九星連珠的壯觀景象,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冥王星卻悄悄從九大行星中除名了!而太陽系目前也變成了八大行星。與我們所熟知的其它行星不同,冥王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以發現的時間也比較晚。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與已知的八大行星並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若干年後,冥王星卻被定義為矮行星。
  • 冥王星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會被剔除「行星籍」呢?
    羅威爾將這顆行星命名為X行星,不過直到他去世,都沒有真正找到這顆行星。直到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經過1年的搜尋後,找到了這顆傳說中的X行星,並將其命名為冥王星。冥王星就這麼陰差陽錯地被發現了,但是接下來就是它到底能不能被稱為行星!結果就是,在2006年它被踢出行星籍,降級為矮行星,總共當了76年的行星。冥王星公轉一圈要90581天,248個地球年多,它從發現到被剔除都還沒有公轉一圈。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看完直接顛覆認知,難怪被踢出行星行列!
    ,最後一個行星是冥王星,只是沒想到它在九大行星的「寶座」上待了76年,就被「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因為科學家發現它還不夠資格,也太特別了 如果說八大行星都有相同之處的話,那冥王星就反常的可怕,一開始冥王星被判定為行星是因為它和其他行星一樣,都會圍繞太陽按照一定的軌道進行旋轉,但是其他行星就算是旋轉的軌道有點差別,卻都基本上在一個範圍內上下波動,被稱為黃道面,只有冥王星和其他行星旋轉的角度差異巨大
  • 雖然被擠出了行星行列,冥王星仍然是一顆孤獨而特別的星體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這是我們小時候所知的太陽系九大行星,不過時至今日,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了,因為最遠處的冥王星早已被擠出了行星的行列。冥王星是與1930年所發現的,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在冥王星所在的柯伊伯帶上發現其它有分量的天體。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行列?以後會不會發現太陽系新的行星?
    書籍裡告訴我,其實太陽系原來存在第九顆行星的,它叫冥王星。冥王星是1930年被發現的,但是在它被發現的76年後,天文學界便將它踢出了行星行列,將它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又回到了八顆行星的時代。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行列?至於冥王星被為什麼會踢出行星行列,這是有原因的。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太陽系行星排行榜?科學解讀
    在我們很多人的記憶裡,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沒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的,我上學時學習的也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然而近幾年卻廣泛流行著太陽系八大行星,冥王星莫名其妙地被踢出了太陽系這個大家族,那麼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了太陽系的行星爭雲榜
  • 鬩神星的出現,也註定了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自此,冥王星被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列,但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協會除出9大行星行列。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第一點原因就是因為真的冥王星太小了,科學家剛發現它的時候,錯誤的以為這顆星球應該比地球還要大,所以把冥王星列入九大行星中。
  • 14年前的今天,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至今有人喊冤
    沒想到,2006年時,冥王星就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變成了一顆矮行星。那麼,冥王星到底因何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呢?當年8月,天文學家初步測定它的直徑為2700公裡,似乎比冥王星更加巨大。由此引發了一個問題:鬩神星算不算行星?如果把鬩神星歸類為行星,天文學家們並不甘心,因為它實在是太小了;如果說它不是行星,但比它更小的冥王星反而位列行星行列,於是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到了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終於正式討論了這個問題。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一點也不冤
    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太陽系又成了八大行星,有一顆行星被無情地提出了行星行列,這個天體就是冥王星。因為九大行星已經太深入人心了,這個可以稱讚一下,科學知識普及得太到位了。但是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為什麼要將冥王星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今天我們就再次了解下冥王星,看看它的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也順便了解下冥王星相比於其他行星到底有多奇怪,或者說是有多可怕?
  • 冥王星憑什麼被踢出9大行星,未來還會重回行星行列嗎?
    行星的分類方式想要了解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以及冥王星未來會不會被重新列入行星的行列,首先要知道科學家對於行星的分類方式。我們知道,最早科學家研究天文,是根據人眼的觀察,於是,他們把那些觀測到會動的星星,命名為行星,包括金星、木星、火星、土星以及太陽和月亮。
  • 憑什麼不算行星?新研究欲給冥王星「正名」
    憑什麼不算行星?新研究欲給冥王星「正名」沈敏美國一個天文學研究團隊試圖為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翻案」。一份發表於《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8月刊的最新研究報告說,國際天文學聯合會12年前的決定沒有合理理由支撐,冥王星理應重歸「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沒道理」】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006年發布的太陽系行星新定義,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理由是冥王星體積太小、無力「清空」軌道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