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珀金埃爾默公司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舉辦了「2016年原子光譜用戶會」。作為多年來保持的優秀傳統,用戶會舉辦的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各地用戶的熱烈反響;最終,來自食品、地礦、疾控、大學/研究所等多個行業的百餘位用戶參加了本次會議。其中不少用戶已連續參加數年,可見珀金埃爾默公司的原子光譜產品在各行業內都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並且得到了用戶們的持久支持,原子光譜用戶會也已經成為用戶與我們、用戶與用戶之間交流經驗與技術的良好平臺。
PerkinElmer原子光譜用戶會現場
此次會議由珀金埃爾默公司北方區技術支持經理姚繼軍博士親自主持,各區域分別派了最優秀的技術支持團隊來支持此次會議,並在會上介紹了珀金埃爾默公司近一年來在AA、ICP-OES、ICP-MS領域最新的產品和技術,最為熱點的應用解決方案,適時為客戶解決實際使用中碰到的難題和疑問。會議邀請了來自福建農林大學楊桂娣教授,楊教授在《CE-ICP-MS聯用接口設計及其在元素形態分析中的應用》報告中從元素形態、元素形態分析的概念和意義,以及對分析技術的要求等問題出發,為大家介紹了ICP-MS聯用技術和CE-ICP-MS聯用接口設計及其應用;會議邀請的另一位嘉賓是來自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的許俊玉老師,許老師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在《動態反應池技術在地質樣品分析中的應用》中運用實例生動地詮釋了引入了碰撞反應池技術的ICP-MS,如何消除複雜基質中的各種分子離子幹擾,實現對地質樣品中痕量元素的準確分析。
楊教授在為大家作報告
在會議中,不但有來自於嘉賓的經驗分享,我們的技術支持團隊也帶來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首先由來自北區的姚繼軍博士為新老用戶介紹了PerkinEmer公司近年的發展,分享了原子光譜用戶會歷年的精彩瞬間,接著為大家介紹了PerkinElmer最新推出的Avio 200 ICP的關鍵特點;然後來自北區的技術支持主管王工,從單顆粒 ICP-MS (SP-ICP-MS) 原理介紹出發,引出使用NexION 350 SP-ICP-MS 檢測納米粒子的優勢,然後列舉實例為大家呈現了NexION 350 ICPMS 在納米顆粒檢測中的應用介紹。北區技術支持周工帶來的報告《汽油中矽和氯的ICP-OES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項》,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成品油檢測出發,全面地介紹了直接進樣ICP-OES法在汽油中矽和氯檢測中的應用。
原子光譜用戶會與會代表合影
上午的報告在大家的集體合影后告一段落,經過短暫的午休,下午的報告繼續進行。來自東區的技術支持於工為大家分享了《食品和中藥中砷形態分析方法的建立與優化》,該報告從食品和中藥中砷的限量標準出發,對各項標準中規定的檢測方法進行了對比,著重講解了形態分析方法在此檢測中的方法建立和優化措施。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屬元素,水體和土壤容易受到鉻的汙染,六價鉻對動物和人體的毒害很大,而三價鉻對人體危害不大,甚至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因此,對三價鉻和六價鉻的分析更具有代表性。來自西區的楊工就在其報告《原子吸收法測定環境樣品中的鉻及鉻的形態分析》中,和與會人員分享了鉻及鉻形態分析的常用方法。尹工在報告《ICP-OES進行非常規元素測定的應用》中,針對銫的檢測(鹽湖滷水,油田水,土壤,核電站樣品等)、滷素的檢測(環境,鹽湖滷水,海水,食品,石油製品,電解液等樣品中)、碳元素的檢測(肥料,食品,化工製品等)進行了介紹;楊工和張工的報告《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日常使用與維護》,《ICP-OES和ICP-MS的日常維護技巧》作為壓軸受到了用戶們的熱烈歡迎,不少用戶在會後和兩位工程師進行進一步探討。在整個會議過程中,與會嘉賓與技術專家們就分析技術的操作與應用做了深入的交流,整場活動充滿了濃厚的學術氣息。
原子光譜用戶會的論文徵集活動一直是用戶會的亮點之一,活動內容一經發布就受到用戶們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本次用戶會選取了幾十篇優秀的用戶論文,內容多圍繞在食品、藥品、環境以及各類無機元素的測定等方面,論文已整理成冊發放給與會人員,供大家交流和學習。
此次用戶會選址在晉陽故地錦繡太原,作為「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用它跨越千年的人文積澱讓人流連。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讓我們相約下屆用戶會再見!珀金埃爾默公司也將繼續秉承我們的理念,堅持服務於用戶,提供可靠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及時的應用方案,帶動原子光譜類產品的在行業內的發展並不斷將其推到更高、更新的高度。我們更期待的是不久的將來,您也加入到珀金埃爾默的用戶行列中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