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當盛夏的炎熱漸漸退去,第十四屆PerkinElmer公司原子光譜用戶會暨第二屆熱分析及聯用技術全國高級技術交流會走進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青海西寧成功舉辦。本次用戶會涉及原子光譜和熱分析及聯用技術兩個產品線的新技術新應用,其中熱分析及聯用技術分會還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實驗中心的大力支持,會議邀請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研究學者和專業人士,內容之豐富可謂前所未有。自通知發布之日起便得到了廣泛關注,最終來自食品、地礦、疾控、大學/研究所等多個行業的150餘位用戶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現場
本次會議分為大會報告、原子光譜和熱分析及聯用技術兩個分會報告進行。
大會報告由珀金埃爾默公司北中國區技術支持經理姚繼軍博士主持,首先由PerkinElmer亞太區市場部高級經理劉肖為大會致辭。劉肖經理在致辭中提到PerkinElmer公司80年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服務,致力於與用戶一起為創建更健康的世界而不懈努力。今年值80周年之際,PerkinElmer公司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慶祝活動是以做公益,回饋客戶為主題,包括我們的校園大使招募活動,為更多的在校生提供實習機會,我們植樹公益活動,只要客戶留下聯繫方式,我們就會以客戶的名字捐一棵樹,並親手植在內蒙古的沙丘上。在北京我們做了一系列公益講座,邀請所有感興趣的行業人士,到我們的辦公室,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技術講座,讓更多的人聽到高水平和更實用的報告。
大會報告特別邀請了多位用戶專家前來分享儀器使用經驗,其中有中國地質大學郭偉教授帶來的《原子光譜應用新進展及Atomic Apectroscopy雜誌簡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丁延偉老師帶來的《熱分析及聯用技術在材料性質研究中心的應用》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朱邦尚老師帶來的《TG-IR-GC/MS在艾草分析中的應用》。
之後來自PerkinElmer各個事業部技術支持分別在會上介紹了珀金埃爾默公司近一年來在AA、ICP-OES、ICP-MS以及熱分析及聯用技術等領域最新的產品和技術,最為熱點的應用解決方案。其中有PerkinElmer北區技術經理姚繼軍博士帶來的《PerkinElmer公司最新產品簡介》、PerkinElmer東區產品經理華誠博士帶來的《聯用技術與日常生活的碰撞》以及PerkinElmer波通高級應用經理倪勇帶來的《食品的快速分析》、PerkinElmer 生命科學資深產品經理杜建宇帶來的《飲用水中氘氚含量測定方法探討》。
大會報告結束後,兩個分會報告繼續如火如荼的進行。
原子光譜分會報告有10位來自PerkinElmer的技術支持帶來的從應用到硬體解析再到維修技巧及耗材訂購等豐富內容。報告題目有:AAS、ICP-OES 和ICP-MS 維護技巧和耗材訂購、利用HPLC-ICP-MS 分析富硒大米中硒的形態、石墨爐在線富集法直接測定水中鉈、Single Particle-ICP-MS 分析化妝品中的納米顆粒添加劑、ICP-MS和ICP-OES的RF發生器技術詳解、ICP-MS 測定血液和血清中微量元素、ICP-OES 測定鉛中雜質、快速消解-ICP-MS 在測定土壤中元素含量的應用、LC-ICP-MS 聯用在分析水中BrO3含量的應用、ICP-OES 測定鋰電池材料的要點。
與此同時,熱分析及聯用技術分會場內容同樣豐富,有特別邀請的南京師範大學王昉老師帶來的《熱分析聯合光譜技術應用於材料微觀結構與作用機理研究》以及北京大學章斐老師帶來的《草酸鈣分解逸出氣二級反應的研究及對TG/FTIR/MS 測試的指導意義》,兩位老師就日常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與大家分享,引起多位參會老師的共鳴。之後,PerkinElmer資深維修工程師梅智雄根據其多年的經驗為大家帶來了熱分析日程維護技巧的報告,老師們紛紛表示該報告對今後儀器的使用和維護將起到非常大的幫助:最後,兩位PerkinElmer材料線產品專家帶來了高性能紫外/可見(/近紅外)在材料分析中的應用、紅外顯微/成像系統在失效分析中的應用兩個報告,為材料分析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用戶會與會代表合影
用戶會不僅報告內容豐富實用,還有一個亮點就是用戶會的論文徵集活動,活動內容與會議通知一同發布,同樣受到用戶們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本次用戶會選取了幾十篇優秀的用戶論文,內容多圍繞在食品、藥品、環境以及各類無機元素的測定等方面,論文已整理成冊發放給與會人員,供大家交流和學習。如您有需要查閱論文集歡迎與我們聯繫。
論文集
PerkinElmer用戶會堅持服務於用戶,提供豐富實用的內容及與大咖講者的交流機會。原子光譜聯合熱分析及聯用技術,更豐富的產品線,更前沿的應用技術,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您也加入到PerkinElmer的用戶行列中來!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