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護隱私?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塗層能夠「欺騙」紅外線相機

2020-12-07 前瞻網

能保護隱私?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塗層能夠「欺騙」紅外線相機

 Winnie Lee • 2020-01-09 18:32:18 來源:前瞻網 E1665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溫度較高的物體通常比溫度較低的物體發出更亮的光,這使得它們在紅外圖像中很明顯,這就是紅外線相機的原理。

但一種新設計的塗層能使物體在紅外線下即使溫度改變也不會被紅外線探測器發現。研究人員於12月17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報告稱,對於特定波長的紅外光,這種材料的亮度不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改變。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應用物理學家米哈伊爾·卡茨(Mikhail Kats)說,這種薄塗層由氧化釤鎳(Samarium nickel oxide)製成,它可以「從紅外攝像機中隱藏表面的溫度信息」,因此可以用作隱私屏蔽。

物理學的一個基本定律被稱為史蒂芬-玻爾茲曼定律,它表明物體發出的熱輻射的亮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例如,把電爐的溫度調高,線圈就會變得更亮。

同樣的趨勢也適用於不可見的光波,比如紅外線。紅外攝像機測量物體發出的紅外波長的熱輻射來估計它們的溫度。

氧化釤鎳並不違反史蒂芬-玻爾茲曼定律。相反,這種材料在更高溫度下的亮度增加會被其輻射率的降低所抵消,輻射率是一種釋放熱輻射的傾向。這種下降是由於材料從絕緣體轉變為金屬。

Kats和他的同事們發現,這兩種效應相互抵消,因此,對於特定的紅外波長,材料的亮度在溫度變化時保持不變。

早期的研究已經找到了一些物質,它們在溫度升高時表現出較低的溫度,從而可以欺騙過紅外攝像機。

但這種新材料達到了一個最佳溫度點,材料的溫度可以上升或下降,而在紅外圖像中幾乎沒有出現溫差的跡象。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對塗有這種材料的藍寶石樣品進行加熱,其紅外圖像的溫度在105°到135°攝氏度之間基本保持不變。

法國普瓦捷大學的物理學家Karl Joulain說,這種現象很有趣,但目前這種材料的應用是「相當有限」。

它僅適用於特定的紅外波長的影響。使用其他紅外波長探測,仍然能夠發現物體的溫度變化量。

不過,隨著紅外設備變得更便宜和更普遍,「有很多隱私的影響,」他說。

紅外可以用來進行醫療檢測,或探測薄牆後的熱源。可惜的是,就目前而言,這種偽裝的高溫效果意味著新塗層對隱藏人沒有作用。

原文出處: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new-material-could-camouflage-objects-from-infrared-cameras,This material could camouflage objects from infrared cameras,作者:Emily Conover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的新發現,為核反應堆,核材料塗層提供了新方法!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包覆核材料的新方法,能夠儘量減少使用高濃縮鈾的努力。在運行中的核反應堆內部,環境是極端的,因為反應堆組件暴露在強烈輻射、超高熱量以及化學反應冷卻劑的組合中。這就是為什麼,為了安全地運行反應堆,科學家需要用能夠承受這些條件的材料來設計核反應堆組件。
  • 堵河源自然保護區紅外線相機抓拍到真實「熊出沒」
    12月4日,堵河源自然保護區墨池管理站在收集整理紅外線照相機照片時,首次發現3隻黑熊成群結隊地出現在視頻和照片上,上演了真實的「熊出沒」。從照片和視頻拍攝時間顯示為2020年9月30日15:36分,這是首次收集到一張清晰的黑熊正面照片,據紅外線照相機視頻、照片整理情況分析,僅墨池管理站目前收集的14個紅外線相機視頻、圖片來看,成果頗豐,拍攝的有國家瀕危動物豹貓,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黃喉貂、斑羚、鬃羚、獼猴等珍稀動物,從照片角度、清晰度分析,今年下半年紅外線相機整體布點合理
  • 阿貢實驗室研發PEDOT塗層 保護電池正極
    據外媒報導,在一項新發現中,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通過氧化化學氣相沉積技術,研發一種新的正極塗層,幫助解決鋰離子電池的這些潛在問題。在這項研究中,阿貢的研究人員 Khalil Amine及其同事,從鎳錳鈷(NMC)正極材料中提取粒子,用一種叫做PEDOT的含硫聚合物,將其包裹起來。當電池充放電時,這種聚合物為正極提供保護層,使其免受電池電解質的傷害。
  • 住店要懂得護隱私
    其實,在旅途過程中,住宿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入住過程中的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特別留意什麼,如何保護自身安全呢?  隨後,Airbnb愛彼迎在微博上發布聲明稱,「對所有房客的隱私保護,是Airbnb愛彼迎的重中之重,對於任何侵犯隱私的行為,都是採取零容忍政策」。  Airbnb愛彼迎稱,平臺已經將該房東移除出Airbnb愛彼迎社區,並且為這位房客提供全額退款。
  • 紅外線自動感應相機捕捉九寨溝野生動物影像
    紅外線自動感應相機捕捉九寨溝野生動物影像 (1/8) "← →"翻頁
  • 明明能看到的粉紅色,為什麼科學家卻說不存在,眼睛欺騙了我們?
    對於粉紅色而言代表著美麗,象徵女性,而人們往往能夠聯想到溫柔我們都知道在反射大自然光線的彩虹中並沒有粉紅色,也有的人說粉紅色就是紅和白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可是科學家卻說粉紅色並不存在。什麼?我們日常看到的粉紅色並不存在,那我們看到的到底是什麼顏色呢?難道說眼睛欺騙了我們嗎?
  • 紅外線的發現與應用
    紅外線(Infrared,簡稱IR)是波長介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範圍內[1]。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
  • 德國科學家發現Wifi新用途可3D成像隱私安全存擔擾
    【PConline資訊】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全息圖像處理技術,可用WiFi信號的微波輻射生成一個區域及區域內的人和物的3D圖像。WiFi信號就像是窺探用戶住所的一個窗口。
  • 陳根:藍牙也能洩露隱私?無孔不入的黑客攻擊
    文/陳根據外媒AppleInsider報導,一個研究團隊披露了一個新的漏洞,可以讓攻擊者欺騙現代藍牙設備,使其與偽裝成受信任的惡意設備配對。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能夠在不知道這個連結密鑰的情況下,欺騙之前配對過的設備的藍牙地址來完成認證過程。結合其他藍牙漏洞,如藍牙密鑰協商(KNOB),攻擊者可以破壞在安全認證模式下運行的設備。
  • 竹山堵河源新增10臺全自動紅外線相機 監測野生動物(圖)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楊守保  袁孝文)   6月12日,堵河源自然保護區內,管理站幹部陳英與護林員郭宗良正在林中安裝調試全自動紅外線相機,為保護區全天候監測野生動物蹤跡做好準備工作  該保護區自2012年5月啟動電子眼監測野生動物以來,經過3年不間斷的監測,共獲得野生動物活動圖片10000多張,圖片資料顯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勺雞在堵河源保護區範圍內現身,黑熊、斑羚、獼猴等多種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 科學家發現MXene塗層可阻擋電磁波和其它輻射
    德雷克塞爾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叫做MXene的塗層和相關新型織物。新的MXene塗層是一種二維材料,具有導電性,已被證明在阻擋電磁波方面非常有效,並可能阻擋有害輻射,並且可以編織到服裝和其他配件中。
  • 湖北十堰大山深處 紅外線相機拍下諸多珍稀野生動物
    中新網十堰12月4日電 (金勤 朱旭東 胡傳林)湖北十堰市竹山縣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在該保護區紅外線監測影像中,發現了豹貓、斑羚、野豬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紅外線監測設備拍攝到的野生動物。
  • 蘋果獲車窗系統專利 可定車窗顏色保護隱私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24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正式授予蘋果公司一項專利,該專利與車輛環境有關,可以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一個動態車窗系統,具備隱私保護和著色功能。
  • 學界| 微軟提出PrivTree:利用算法保護位置隱私
    選自微軟機器之心編譯參與:吳攀、蔣思源、李亞洲打車、導航、外賣、AR 紅包等各種基於位置的應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位置的隱私安全也隨之成為了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近日,微軟亞洲研究院高級研究經理 Winnie Cui 在微軟研究博客上發文介紹了他們為位置隱私安全所提出的一種新算法 PrivTree。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閱相關論文。
  • 英國攝影師紅外線相機捕捉神秘鬼影
    原標題:英國攝影師紅外線相機捕捉神秘鬼影   2014年10月30日消息(具體拍攝時間不詳),英國基爾賽斯,紅外線照相機捕捉到Colzium莊園漂浮遊蕩的「鬼影」。這些「鬼影」聚集在一塊紀念碑附近,體形清晰但五官模糊。
  • Fujifilm GFX100 IR紅外線相機針對文物鑑證等專業應用
    日前Fujifilm發布了一款全新中片幅相機GFX100 IR,這是早前推出,擁有1億像素GFX100的紅外線版本。這部GFX100 IR並不會在坊間的電器店、相機店見到,因為它並非針對一般消費者,而是為了科學鑑證或文物保存等專業應用而設。
  • 科學家被「欺騙」350年!新發現:精細胞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
    實際上不僅僅是我們這樣想,即使是科學家也是這樣認為的。最早對精細胞有觀測的是列文虎克,他被稱為是微生物學的開拓者,因為是他用自製的顯微鏡觀測到了微生物的存在。列文虎克用顯微鏡觀測了自己的精細胞,發現了它的移動方式,而這種精細胞遊動模型一直都被當作是金科玉律,因為從宏觀上也很好理解這種移動方式。
  • 一加8 Pro 相機暗藏「透視」功能?官方:只是紅外攝影效果,功能沒...
    前有手機可複製萬物,後有手機相機具備透視功能,現在的手機性能真的是越來越強了。近日,有國外網友發現一加 8 pro的相機似乎有透視功能。最先發現這一神奇現象的是一個國外的數碼博主。從該網友的視頻來看,一加 8 Pro 確實可以拍到類似「透視」的畫面,而且,這個效果在取景器界面就能直接看到。具體能透視什麼呢?網友們也親自動手試驗了。
  • 隱私計算:拿什麼保護我們的數據安全?
    編輯導讀:在網際網路數據泛濫的大背景下,如何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證用戶隱私數據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作者從數據隱私的重要性出發,介紹了一種保護數據不外洩,能實現數據分析和計算的隱私計算(Privacy Computing)技術,並對其展開了詳細說明,一起來看看~
  • 斯諾登做了一個「反監控」App,想讓普通人也能保護隱私
    如果說還有誰把隱私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那斯諾登肯定算一個。2013 年 6 月,斯諾登將美國的稜鏡計劃監聽項目公之於眾,自己也因此遭到美國、英國兩國政府的通緝,被迫到俄羅斯尋求政治避難。世界上恐怕沒有多少人比他更清楚監聽有多可怕,得益於安全技術員的身份和逃亡經驗,他也是最懂反監聽技術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