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做了一個「反監控」App,想讓普通人也能保護隱私

2020-12-08 極客公園

如果說還有誰把隱私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那斯諾登肯定算一個。2013 年 6 月,斯諾登將美國的稜鏡計劃監聽項目公之於眾,自己也因此遭到美國、英國兩國政府的通緝,被迫到俄羅斯尋求政治避難。世界上恐怕沒有多少人比他更清楚監聽有多可怕,得益於安全技術員的身份和逃亡經驗,他也是最懂反監聽技術的人之一。

最近,斯諾登開發了一個名為 Haven 的移動應用,可以利用手機傳感器來監測現實世界,目的是保護個人財產和隱私。

下載地址見文末


用傳感器檢測異常

高端的黑客技術通常只針對像斯諾登這樣的敏感人物,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更多的隱私洩露來自於生活中的疏忽,比如沒關電腦離開座位,手機忘記鎖屏等。大多數人不會去專門購買監控設備,但不用的二手手機卻很常見,它們可以用來充當監視器。

智慧型手機是一個高度集成化的設備,它能夠存儲信息,具備強大的處理能力,有多個攝像頭、麥克風,還搭載各種高精度的傳感器。有了這些能力,任何手機都可以變為可攜式的安全設備,Haven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

安裝 Haven 後,手機就變成了一個靈敏的監聽器。加速度計可以感受手機的移動,光線傳感器檢測燈光是否開啟,麥克風記錄噪音,相機記錄影像。入侵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記錄在手機上,用戶可以及時收到警報通知,然後採取相應措施。


這有點像我們之前介紹過的「阿福管家」,可以讓舊手機變為家庭攝像頭,隨時觀察家裡發生的事情,不過 Haven 要強大得多,應用場景也更廣泛。最重要的,它比任何同類 App 都更在意安全性。


安全第一

數據保護是 Haven 的重要設計理念。它不會去主動記錄聲音、圖像等傳感器數據,用戶需要設置傳感器的安全範圍,只有入侵者的動作超過這些範圍時,記錄才會被激活。所有的數據處理和存儲都在本地進行,而不是雲端。

當有入侵者時,Haven 提供簡訊和 Signal 兩種方法通知用戶。第一種簡訊通知當然有洩露數據的可能,這是為了讓用戶在網絡信號差的地方也能及時收到通知,這對一些戰地記者尤其有用。第二種是用 Signal 加密通訊軟體,這樣能保證信息傳輸是端對端,不會被第三方獲取。

此外,Haven 還集成了匿名軟體 Tor 的支持,這能夠讓用戶遠程訪問 Haven 中的數據,並保證安全。

現在 Haven 已經在 Android 平臺免費推出,並且完全開源。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樣一個「反監控」的軟體實際上也可以被人用作監控,儘管 Haven 已經使用多種方式加密,但這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使用成本過高。

就像 Haven 團隊自己提到的,他們無意中做了一個強大的嬰兒監控器,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也許這才是最合適的應用場景。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雙筒獵槍


相關焦點

  • 終於找到一部「美國都想禁」的片!
    它是——「斯諾登」。沒錯,就是三年前製造出「稜鏡門」的那個斯諾登。2013年6月,前中情局(CIA)職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美國「稜鏡」監控計劃。號稱「人權至上」的美國,居然監控了全球成百上千萬人的私人信息。這種「瘋狂」的行為,瞬間讓美國成為眾矢之的。
  • 斯諾登開發App,讓手機實現反間諜功能
    但他並沒有閒著,以自身的專長進行著科研,近日他便公開了自己新開發的App——一款名為Haven的開源應用程式,該應用能將任何安卓設備轉變成為一個監控系統,從而達到反間諜作用。閒置手機成反間諜工具,有何漏洞?
  • AirPods,可能是蘋果近年來最好的產品 ;稜鏡門五周年,斯諾登之於...
    賈伯斯曾表示做一件事做得非常好的時候,就要想想下一步要做什麼,不要固步自封。蘋果在 iPod 的「巔峰時刻」開始著手研發 iPhone;在 iPhone 快要成型時開始了 iPad 項目;而 iPhone 發布十年了,蘋果在此期間推出了 Apple Watch、HomePod、AirPods 等硬體,但它們看起來都不是能邁到蘋果「下一步」的產品。
  • 流亡的斯諾登:為自由而失去自由
    在他的籤證到期之前,斯諾登不能做出任何避難申請。但是,如果美方提出指控,並且發出通緝令,在這種情況下,斯諾登才可以申請避難——正如他後來所做的那樣。他曾經這樣闡述自己選擇香港作為避風港的理由:「前往一個在文化和法律框架方面能夠接納他且不會導致他立刻遭逮捕的目的地,就是其不得不考慮的事,而香港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 Facebook登報反蘋果,他反的到底是什麼?
    「這些都將會迫使公司的商業模式從免費模式,轉向訂閱制和其他應用內支付,後者都能直接讓蘋果獲利。」Facebook 負責廣告的高管 Dan Levy 直指,「蘋果這麼做是『反競爭』的,」Facebook 還公開支持 Epic Games 對蘋果的起訴,後者因為繞過蘋果的應用內購買被下架了全民遊戲《堡壘之夜》。
  • F8 2019:Facebook 保護隱私轉型的第一步
    「我相信未來是私密的,這就是我們服務的下一個篇章。」Facebook F8 大會上,扎克伯格的一句話為整屆大會定下了基調。說著說著扎克伯格忍不住笑了,「我明白,很多人認為我們不是真心的。說得好聽點,我知道我們在隱私問題上名聲不怎麼樣。」
  • 扎克伯格稱修復 Facebook 要花三年;如何對待隱私悖論;人工智慧能...
    小扎表示這次大會,Facebook 是要在承擔起用戶和開發者兩方的責任上找一個平衡點。採訪的話題很快就回到了 Facebook 對洩露事件的態度,為什麼 Facebook 表態的那麼晚?小扎稱回應的太晚是一個失誤,這是因為他們試圖把事件都搞清楚了再站出來表態,「我覺得我們做的(弄清楚細節)沒錯,只是我們需要做得快點。」
  • 川普要特赦斯諾登?
    從美國流行社交網站「推特」上的熱門貼文來看,將特赦斯諾登這一話題在這兩天炒熱的並不是什麼普通人,而是川普所屬的美國共和黨的資深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如下圖所示,保羅今天早上就發帖說,他認為斯諾登揭露了美國的「深層政府」監控美國民眾的事實,所以斯諾登值得被川普特赦。
  • 給每一個普通人安利這部9.2分的「成人動畫」
    「無能的女人總比女強人更好」觀點簡直令人想掀桌。不管別人提出什麼要求,她都會說「Yes」。她就是就是那種「不顧一切,想達成別人期望」的女孩,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設計師 Yeti 說:「我的目標是職場人士或者想發洩挫敗感的人群。我認為烈子是能讓這些人產生認同感的角色。」
  • 「稜鏡門」爆料人:我差點與斯諾登失之交臂 | 現代快報
    2013年6月5日,美國國安局承包商前僱員斯諾登通過英國《衛報》等媒體,踢爆美國大規模秘密監控項目,轟動全球。如今,這場世界最大的洩密事件一周年,媒體再次聚焦。  記者沒領情沒反應 斯諾登洩氣了  儘管我有這個意願,但還是什麼也沒做,而且仍然不相信「辛西內塔斯」能說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辛西內塔斯」後來說,正是在那個時候,他有些洩氣了。他覺得,他準備冒失去自由乃至生命的危險給我美國國安局數千份機密文件,但我卻不領情,連裝個加密程序都嫌煩。
  • 從「失控」走向「必然」,Facebook 們要學會玩一場「無限遊戲」
    Facebook 數據洩露事故爆發後在數周內,「劍橋分析利用 FB 用戶數據操縱美國大選」,「Facebook 忽視用戶隱私數據保護」、「Facebook 出賣用戶隱私數據牟利」,成為外媒報導的幾大主題。《紐約時報》等外媒也不斷利用新的細節、證據,加強、加深事件的影響。用戶隱私數據的收集、使用、保護是一個全球化的話題。
  • 香港多個團體遊行聲援「稜鏡門」事件爆料者斯諾登
    6月15日,香港多個團體聯合發起聲援美國中情局前僱員、「稜鏡門」事件爆料者斯諾登的遊行。譴責美國侵犯市民權力和隱私,呼籲香港政府與市民一起保護斯諾登,反對引渡斯諾登返回美國。遊行隊伍一路高喊中英文口號,沿途大呼「NSA(美國)可恥」、「反對引渡斯諾登」、「捍衛言論自由」等口號,又吹哨子,寓意人人都可以是「告密者」(Whistleblower),支持斯諾登。要求美國政府放棄追究斯諾登,同時批評美國入侵計算機網絡,要求美方儘快澄清事件,停止監控行為。
  • 做一個引起極度舒適的「深色模式」,到底有多難?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要給用戶提供一個引起極度舒適的「深色模式」,其實並不是簡單的從白變黑,尤其是對於一款國民級應用來說,當中涉及的設計和開發量,甚至不比重新開發一遍少。深色模式的黑,是什麼黑深色模式(Dark Mode)也被叫做暗黑模式,顧名思義,它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黑。
  • Facebook 惹爭議,涉嫌販賣 640 萬青少年的「情緒狀態」
    遠有Facebook利用選民心理為川普拉選票的「政治醜聞」,近有這位社交媒體因為違反歐洲的數據收集法律而被罰款的負面消息,他們希望這次的爭議能對Facebook追蹤用戶敏感數據的問題產生進一步的影響。這位市值約4000億美元的社交媒體大亨最近真是攤上事了。Facebook一向因為在保護隱私方面做的不好而飽受攻訐。現在,它應該是進入新一輪的抨擊高潮了。
  • 隱形之戰:個人隱私在大數據時代的窺視與死亡
    很少有一種抵制,能像抵制網絡隱私侵害這樣蒼白無力。一方面,說再多好像也是枉然,而另一方面有的倡導粗暴處置社交網絡運營公司的民粹式說法同樣令人警惕。沒有人能離開網際網路。那麼,我們能怎麼辦?圍繞「網際網路隱私權」的研究並不少,然而就連作者也被逼近絕望的邊緣。
  • 你的產品,也許都來自科幻世界裡的奇思妙想
    編者註:相信除了電影,動畫外我們已經很少有地方去實現天馬行空般的幻想了,正是這些「美好的幻想」才讓我們更加形象地對科技進行了解和反思。如今的產品正在一步步實現電影中的那些「腦洞」,我們來看一看吧。本文由 LeMore 營銷實驗室投稿,LeMore 為智能硬體海外推廣與營銷平臺,除此之外,他們還提供前沿的海外營銷資訊和工具。
  • 手把手教你掌握 DeFi 隱私保護實用技巧
    隱私也將是 DeFi 規模應用的基礎。使用 DeFi 應用,隱私問題必須引起關注。 事實上,對於普通用戶,完全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使用技巧來提高隱私保護水平。本文便為大家推薦一些基本的保護隱私的方法。
  • 斯諾登:美國缺少舉報人保護機制
    人民網華盛頓4月30日電(記者 李博雅)美國稜鏡門洩密者斯諾登當地時間30日下午通過網絡視頻參加了在華盛頓國家記者俱樂部舉行的「瑞·萊登奧揭發真相獎」頒獎儀式。 「瑞·萊奧登」獎項以因揭露越戰中的美萊村屠殺而聞名的越戰老兵瑞·萊奧登命名,該獎項共設有四個分獎項:揭露真相獎、勇氣獎、最佳書籍獎和最佳記錄片獎。
  • 斯諾登爆料最大監控項目Xkeyscore: 可抽取中文阿拉伯文內容
    斯諾登最新消息:昨天,斯諾登再次通過英國《衛報》爆料,揭露美國更大規模的監控項目「Xkeyscore」。該項目可以使情報人員在沒有得到預先授權的情況下,對個人的網際網路活動進行「實時監控」,甚至可以抽取中文信息。斯諾登通過英國《衛報》發布了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Xkeyscore」的培訓ppt。
  • 監控無處不在,我們還有隱私嗎?究竟是好是壞?
    馬歇爾和辛德勒將普通智慧型手機送入軌道來進行試驗,他們想確認一下相對廉價的拍照設配能否在外層空間發揮作用。「我們當時就在想我們能用這些拍來圖像做些什麼?」辛德勒說道。「我們如何才能用這些東西造福於人類呢?技術越來越先進,而我們對於隱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這好像是一對矛盾。現實世界中的我們還存在隱私嗎?或許隱私正在變成人類的回憶!